Paladin...大约 118 分钟

鹖冠子   经名:鹖冠子。战国鹖冠子撰。北宋陆佃解。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参校版本: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目录#1   序   卷上   博选第一   着希第二   夜行第三   天则第四   环流第五   道端第六   近迭第七   卷中   度万第八   王鈇第九   泰鸿第十   泰录第十一   卷下   世兵第十二   备知第十三   兵政第十四   学问第十五   世贤第十六   天权第十七   能天第十八   武灵王第十九   #1目录原缺,据正文标题补。   鹖冠子序#1   韩子曰:《鹖冠子》十有六篇,其词杂黄老、刑名。其《博选篇》四稽五至之说当矣,使其人遇其时,援其道,而施於国家,功德岂少哉。《学问篇》称贱生於无所用,中流失船,一壶千金者,余三读其辞而悲之。文字脱缪,为之正三十有五字,乙者三,臧者二十有二,注十有二字云。陆子曰:鹖冠子,楚人也,居於探山,以鹃为冠,号曰鹖冠子。其道踏驳,着书初本黄老,而末流迪於刑名。《传》曰:申、韩厉名实,切事情,其极惨缴少恩,而原於道德之意,盖学之弊有如此者也。故日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呜呼,可不慎哉。此书虽杂黄老、刑名,而要其宿,二时若散乱而无家者,然其奇言奥旨奉亦每每而有也。自《博选篇》至《武灵王问》,凡十有九篇,而退之读此,云十有六篇者,非全书也。今其书虽具在,然文字脱缪,不可考者多矣。语曰: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岂虚言哉。余窃闵之,故为释其可知者,而其不可考者辄疑焉,以俟博洽君子。   #1鹖冠子,相传为战国时楚人,姓名不详;隐居深山,用骗羽为冠,因以为号。其说『初本黄老而末流迪於刑名一。所着《鹖冠子》,《汉书·艺文志》着录为一篇,列於道家;唐代韩愈称所见有十六篇,北宋陆佃注本则为三卷十九篇,或疑系后人依托。   鹖冠子卷上   陆佃解   博选第一   王鈇#1非一世之器者,厚德隆俊也。     王鈇,法制也。贾子曰:权势#2法制,人主之斤斧。夫专任法制,不以厚德将之,而欲以持久,难哉。   道凡四稽,一曰天,二日地,三曰人,四曰命。   命者,所以令之。   权#3人有五至,一曰伯己,   百於己者。   二日什己,   十於己者。   三曰若己,   与己等也。   四日厮役,   事我者也。   五日徒隶。   又其下者。   所谓天者,物理情者也。   道无所治,有之者,以稽於天所以尔也。教者,地事也。治者,天事也。   所谓地者,常弗一作不去者也。   道无所住,有之者,以稽於地所以尔也。运者,天道也。处者,地道也。   所谓人者,恶死乐生者也。所谓命者,靡不在君者也。   莫不听之之谓命。   君也者,端神明者也。   无为而尊。   神明者,以人为本者也。   因人则逸,任己则劳。   人者,以贤圣为本者也。贤圣者,以博选为本者也。   舜发於畎亩,傅#4说举於版筑,胶鬲举於鱼盐,管夷吾举於士,孙叔敖举於海,百里奚举於市,然则选士之路岂可不博哉。   博选者,以五至为本者也。故北面而事之,则伯己者至。   北面事之,所谓承之者也。   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默#5,则什己者至。   先人而趋,后人而息,先人而问,后人而默,虽亦降己,异乎承之者也。是以伯己者往,什己者来。   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   人趋己趋,与之雁行者也。   凭几据杖,指麾而使,财厮役者至。   坐则凭几,立则据杖,指麾而使,尚为有礼焉。   乐嗟苦#6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人#7一作者,口口口口口口也。乐则嗟#8之,苦则咄之,不礼甚矣。苟非无耻之人,岂所甘心哉。   故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亡主与徒处。故德万一作百人者谓之隽,   舞者,知哲圣人之谓也。   德千人者谓之豪,   此以欢之豪制名也。   德百一作万人者谓之英。   此以草之英制名也。《毛诗传》曰:一万人日英。《记》曰:五人日茂,十人日选,百人日使,千人日英。今此一又以万人日使,百人日英,益莫可考合#9。《人物志》曰:兽之特者为雄,草之秀者为英;韩信是雄,张良是英。此言近之。   德音者所谓声也,未闻音出而响过其声者也。贵者有知,富者有财,贫者有身。   无知也故贱,无#10财也故贫,所有者特天地之委形而已。总括百骸谓之身,众象备见谓之形。   信符不合,事举不成。   一本云举事不成。   不死不生,不#11断不成。   常骑两可之地,岂足以就其断哉。   计功而偿,权德而言。王鈇在此,孰能使营?   着希第二   道有稽,   以道为央。   德有据。   以德为验。   人主不闻要,故端作常与运尧#12而无以无以下一有自字见也,道与德馆而无以命也,义不当格而无以更也。   攘难纱兄之类是已。格,正也。几此以不闻要而己,然则人主岂可以不知务哉。放饭流歇而问无齿,次亦无益於事也。   若是置之,虽安非定也。   言幸安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外其上,虽未及然,终亦叉运而己矣。   端倚有位,名号弗去。   言其违道远矣,所存者名号而矣#13。   故希人者无悖其情,希世者无缪其宾。   方是之时,俯而徇俗、仰以阿时者至矣。   文礼之野,与禽兽同则;   羔雁虽有跪乳行列之仪,而以人文格之,野心多矣,又况无羔雁之性者,奈何同之乎。   言语之暴,与蛮夷同谓。   蛮夷,□舌者也。   夫君子者,易亲而难狎,畏祸而难却,   死义,故难却也。   嗜利而不为非,   义然后取。   时动而不苟作,   不得已而后取。   体虽安之而弗敢处,然后礼生,   君子克己复礼,盖充此而巳。   心虽欲之而弗敢信,然后义生。一作立。   信犹任也,君子克己就义,盖充此而巳。   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弗径情而行也。夫乱世者,以粗知为造意#14,   造意,微矣,岂粗智之所能知哉。   以中险味道,   司巇也。   以利为情,若不相与同恶,则不能相亲,相与同恶则有相憎,   小人难近如此。   说者言仁则以为诬,发於义则以为夸#15,平心而直告之则有弗信。   利令智昏,不可与明如此。   故贤者之於乱世也,绝豫而无由通,异类而无以告,苦乎哉。   益伤之也。   贤人之潜乱世也,上有随君,下无直辞,君有骄行,民多讳言,故人乖其诚能,士隐其实情,心虽不说,弗敢不誉,   杨雄《羡新》是已。此非可以#16而不已者也。夫雄如此,而义不能绳墨者,则以有道故也。鲁人曰:柳下惠固可吾固不可,孔子善之。然则无雄之道,浮沉浊世,龌龊阿上,而欲自比於雄,亦已惑矣。   事业虽弗善,不敢不力,   此《汝坟》之所勉者也。虽非《殷其雷》之义,亦其所遇不得不尔也。   趋舍虽不合,不敢弗从。   夫在我者皆彼之所不能易,则虽誉所不誉、力所不力、从所不从,亦应世之道也。   故观贤人之於乱世也,一作者。其慎勿慎   勿一作顺物#17以为定情也。   几此所为乱群焉#18耳,姑以远害而已,岂真同也哉。   夜行第三   天,文也。地,理也。月,刑也。   阴以刻制。   日,德也。   阳以昭苏。   四时,检也。   有明法而不议。   度数,节也。   天地之节,盖有度数存焉。   阴阳,气也。五行,业也。   五村也。在地成形,故日业。   五政,道也。   五辰也。在天成象,故日道。   五音,调也。   声成文,变成方,谓之音,斯之谓   调#19。   五声,故也。   五声因习而异,在齐而齐言,居晋而晋语,斯之谓故。   五味,事也。赏罚,约也。   赏所以约之使赴功,罚所以约之使辟咎。   此皆有验。有所以然者,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其所以然者,道也。道无首尾,而欲从逵其所为,譬如捕风,逆之无前,从之无后。此虽颜子恍然不能定也,又况赐之流乎?   成功遂事,莫知其状,   夫孰知之。   图弗能载,名弗能举,   夫巧者不能画,则辩者亦不能言矣。   强为之说曰:茴乎芒乎,中有象乎;芒乎兹乎,中有物乎;   芒者祖有,贫者似无?   官乎冥乎,中有精乎。致信究情,   夫道,有情有信,非若断空;虽无形而非理也,要在政而究之。   复反无貌。   貌且无之,况於形乎?   鬼见一本作鬼不能见不能为人业,   露则不神,岂足以建功立事哉。故善为人业者,微矣,妙矣,虽鬼不能窥其密也。   故圣人贵夜行。   天则第四   圣王者,有听微#20央疑之道,能屏谗权实,逆淫辞,   杨、墨之属。   绝流语,   管、蔡之属。   去无用,'   屠龙之技、刻楮之巧,虽号高妙,无所用之。   杜绝朋党之门,   持禄养交背公死党,清渍然息其上,说说然思不称乎上,岂可开之。   嫉拓之人不得着明,   常置卑晦。   非君子卫数之士莫得当前,故邪弗能奸,祸不能中。彼天地之以无极者,以守度量而不可滥,   此况邪弗能奸、祸不能中之义。   日不瑜辰,   日月所会为辰。   月宿其列,   言宿其辰之次也。   当名服事,   当箕之名,服箕之事;当斗之名,服斗之事。、其他放此。   星守弗去,   各止分域。   弦望晦朔,终始相巡,一作选。   夫田陆降而成晦朔,月亏盈而成弦望,反复相寻,如转磨引锯,岂有终穷。   瑜年累岁,   年取禾之一熟,而岁骑两稔。   用或作肃不缦缦,   缦缦,漫灭之貌。   此天之所柄以临斗一作计者也。   言斗临制四一方,运乎四时,终古不武,而天道如上所谓更以临之。   中参成位,一本作伍,一本作五。   言参天地而成位乎其中也。   四气为政,   政法四时。   前张后极,   张,南方之星也;极,北方之星也。或言张,或言极,互相挟焉。   左角汗作鲁右铁一作越。   角,东方之星也;铁,西方之星也。参伐一日鈇铁。   九文循理,以省官#21众,小大毕举。   此言简而不遗也。   先无怨条之患,后无毁名败行之咎,故其威上际下交,   交元作校。   其泽四被而不鬲。   东渐西被朔南暨焉沛然,莫之能御也。   天之不违,以不离一;   所谓趣物而不两也。   天若离一,反还为物。   天之所以异乎万物者,抱一而已。《字解》曰:一而大者,天也;二而小者,示也。   不创不作,与天地合德,   常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天不创而万物化,地不作而万物育。   节玺相信,如月应日,   日循星而进退,月应日以生死,信之至也。   此圣人之所以宜世也。知足以滑正,略足以恬祸,此危国之不可安,亡国之不可存也。   强足以拒敌,辩足以饰非,此坏之所以不可救药也。   故天道先贵覆者,   天道能覆覆者而已,如其自绝,虽天不可如何。   地道先贵载者,   地道能载载者而已,如其自弃,虽地不可如何。   人道先贵事者,   柳下季曰:子不听父之诏,弟不受兄之教,虽今先生之辫,将奈之何哉。   酒亦或作借保先贵食者,   酒保,货酒者也。此申天贵覆者、地贵载者、人贵事者之况也。   待物口口也,领或作顾气时也。   四时各领一方之气。   生杀,法也。循度以断,天之节也。   物不可以终通,故循度以问之。性命,自然之节也。   列地而守之,分民而部之,守或作止。   此圣人法天之节,循度以断之,故地各有守、民各有部。   寒者得衣,饥者得食,冤者得理,劳者得息,圣人之所期也。夫裁衣而知择其工,裁国而知索其人,此固世之所公哉。一作或。   譬之制锦而使人学裁者,末之有也。   同而后可以见天,   天道一而不二,故自其同者视之,夷、貉一家也。   异而后可以见人,   人道二而不一,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   变而后可以见时,   常运而不停。   化而后可以见道,   庚桑子曰:越鸡不能伏鹄卯,鲁鸡固能矣;赵往南见老子,然则道之等级见矣。   临利而后可以见信,临财而后可以见仁,临难而后可以见勇,   繁霜劲风,然后可以别草木之真性。   临事而后可以见卫数之士。九皇之制,   《春秋纬》云:人皇兄弟九人分治天下。九皇之号,岂缘是欤?   主不虚王,   王德备矣。   臣不虚贵,阶级   列等之爵,无虚授也。   尊卑名号。   言卑尊其名号也。   自君吏民,   各君吏民。   次者无国,   入使治之。   历宠历录,   历录,文章之貌。言更历宠荣,华焕如此。《毛诗传》曰:秉历录也。   副所以付授,   非特受封之臣不虚贵梯级,虽无国者亦称所以付授。   与天人参相结连,,   天人一贯,不可解也。   钩玫之具不备故也。   钩砍,督责之卫也。言惟无督责之卫而以道相化,故能如是。故曰:烧之、剔之、刻之、维之,马之死者十二三矣。夫马之性固真矣,然其智至於诡窃者,伯乐之罪也。虽然,九皇之制亦寓言耳,夫太上无法而治,安有受封之制哉。契理之士,要其会归而遗其所寄,可也。   下之所牾,   牾之言干也。   上之可蔽,斯其离人情而失天节者也。缓则息,急则困,见间一作门则以奇相御,人之情也。   怛物之情,缓之则怠,急之则困。故昔贤驱鸡之喻,戒在疾捺也。问,帜隙也。方其键闭,虽有奇计,安得而抵之哉。天节见上,故於此具论人情。   举以八极,信焉而弗信,天之则也。   八极,八方之极。四中,四角是也。《淮南子》曰:八涎之外有八弦,八结之外有八极。夫八极有之,而以迹所不至,更若诞护,故日信焉而弗信也。虽然,以悬寓观之,八方上下无尽也,亦无无尽无极也,亦无无极,故日天之则也。   差谬一#22问,言不可合,   孔墨之道伺是尧、舜,同非桀、纣,而终不可合者,其弊由此也。   平不中律。   小失声韵,则虽平,不中律矣。夫千里之失,谬於毫厘;而历年之息,误在顷刻。是故君子慎其小也。   月望而晨,月毁於天,珠蛤赢蚌,虚于深渚,   水岐成渚。   上下同离也。   言同气附离而无问,虽狸物潜於深渚,与月盛衰,更如在上也。《淮南子》曰:日至而麋鹿解,月死而赢蚌腾。   未令而知其为,未使而知其往,上不加务而民自尽,此化之期也。使而不往,禁而不止,上下乖谬者,其道不相得也。上纥#23下抚者,远众之慝也。阴阳不接者,其理无从相及也。筹不相当者,人不应上也。符节亡此,曷曾可合也。为而无害,成而不败,一人唱而万人和,如体之从心,此政之期也。盖毋锦一作绵杠悉动者,其要在一也。   盖无锦扛而撩辐俱动者,其要在杠故也。是故明主好要以一倡万。以锦韬杠,故谓之锦杠。《尔雅》曰:素锦韬杠。   未见不得其谓而能除其疾也。文武交用而不得事实者,法令放而无以枭之谓也。   臬,斩刑也。此吉法令不行,小人敢为负馒而无忌惮也。虽然,秦以苛察相高,其弊徒文具耳,而至於土崩,更甚乎无法者,无恻怛之实故也。由是观之,内无至诚恻怛之实,欲以一切从事於法,则将以考真也,适足以起伪,将以稽治也,适足以招乱。   舍此而按之彼者,曷曾可得也。   南适而北辕矣。   冥一黄易而如言难,   言之不作,为之也难。   故父不能得之於子,而君弗能得之於臣,   践言之行,虽在君臣父子之问如此,况卑贱乎。   已见天之所以信於物矣,   无妄天之道也。   未见人之所信於物也。   不能似言。   捐物任势者,天也。   万物尽无,因任而已。   捐物任势,捐或作损。故莫能宰而不夭。   一本作:得先之在古者,道之理也;损物任势,故莫能宰而不夭。   其道如上,故莫能宰之而莫不夭焉。   口夫物,故曲可改,人可使。   言苟为物矣,无以有已如此以明天之不可转徙也。   法章物而不自许者,天之道也。   夫法种种差别,稽之天道,岂得已   哉。姑以应世而已,甚不自是也。   以为奉教陈忠之臣,未足恃也。   此其势叉至於有法也。   故法者曲制,   曲为之制。   官备主用也。   官各守之,以备主用。   举善不以官官,   不以港晦举人之善,铃着见而后置之。   拾过不以冥冥,   不以隐匿拾人之过,叉发露而后废之。拾或#24作拾。   决此,   句。   法之所贵也。若聋磨不用,赐物虽讪,有不效者矣。   言庆赏者,励世磨钝之器也。然而赏不能、劝不胜、罚不能、叉不可,若砥砺不用之村而责有於无,玉帛虽卒##25,有不效者矣。   上下有问,於是设防,知蔽并起。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   故政在私家而弗能取,   政在大夫。   重人掉权而弗能止,赏加无功而弗能夺,法废不奉而弗能立,罚行於非其人而弗能绝者,不与其民之故也。   与民共之而上下以道相维,岂容至此哉。屋漏知之在下,船漏知之在上。   夫使百姓释己而以上为心者,教之所期也。八极之举,不能时赞,故可壅塞也。   所一谓无障者,四通六辟。岂疑八极之举而不能赞明哉。汤之问棘是已。   昔者有道之取政,非於耳目也。   神心恍惚俯仰之问,再抚八极之外,而里之前耳不能闻,墙之外目不能见,故圣人之政恃道,而不恃耳目。   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肤寸之问,.小物足以障之,何足恃哉。   道开而否,未之闻也。   此明道之足恃也。夫道开者,云雾不能碍其视,雷霆不能乱其听,虽柄在蚊睫而视之若嵩峰之阿,战於蜗角而听之若齐魏之哄,夫孰能否之。见遗不攘,非人情也。   言无是也。此申未之闻也之况。   信情修一作循生,非其天诛,逆夫人僇,   一本作逆天之人僇。不胜任也。   不畏天祸、人殃、死地,随之而将以修生,此如戴粒之蚁欲以冠山,何足以堪其任也。   为成求得者,事之所期一作明也。   以为成功则天而得之,不得日有命者,无所期焉。是道也,非事也。   为之以民,道之要也。   民之所未安,圣人不强行;民之所未厌,圣人不强去。   唯民知极,弗之代一作伐也。   夫因人而不自任者,天也。民实知极,圣人岂侵越而代之。大司徒曰: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人使治之。   此圣王授一作受业,所以守制也。彼一作被教苦,故民行薄;   未至乎孩而始谁。   失之本,故争於末。   鱼亡江湖而争於濡沬。   人有分於处,处有分於地,   各有分域。   地有分於天,   郢有天下。   天有分於时,   秦天早寒、楚天早热之类。   时有分於数,   春乘木数、秋乘金数之类。   数有分於度,   取数多者修,取数寡者促。   度有分於一。   一者,度数之原,随所分而赴之。譬之物焉,一月普见众水。   天居高而耳卑者,此之谓也。   天体盖高,而其耳更卑者,精神之运普褊万物故也。   故圣王天时,人之地之,雅无牧能,因一作用无功多。   夫文贯三为王,盖取诸此。   尊君卑臣,非计亲也。任贤使能,非与处也。   处故旧也。言不以私恩废天下之公义。   水火不相入,天之制也。   水火以譬恩义。盖古之治天下者,方其申至恩也,公义不得夺,方其申大义也,私恩不得干。犹之水火焉,相济而不相入也。虽然,几此人道而已,若夫天道,则又不在此域也。故下文云。   明不能昭一者,   所谓离朱索之而不得。   道弗能得也。规不能包者,力弗能挈也。   夫天地虽密移而真体常住,非若舟壑夜半负之而去,夫孰能挈之?   自知慧出,慧出,一作惠之。使玉化为环决者,是政反为滑也。   璞玉不毁,孰为环决?决,半环也。《礼论》曰:绝人以决,反绝以环。   田不因地形,不能成谷。   稻宜下地,黍宜上地。   为化不因民,不能成俗。严疾过也,喜怒适也,四者已仞,非师术也。   此言四者或过或适,虽殊而远离大道一也,岂足以据师之席哉?《列子》曰:仞而有之,皆感也。   形啬元作蔷,一本作盖。而乱益者,势不相牧一作收也。   形无以牧乎势,势无以牧乎形,故其弊如此。   德与身存亡者,未可以取法也。   尧、舜姐落,其骨盖已朽久矣,而至今咏叹不息者,岂系其身之存亡哉。此万世之法也。   昔宥世者,未有离天或无天字人而能善与国者也。与或作为。   善与国,所与之国,夫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而畸於天人,则其身之不能治,况与国乎。   先王之盛名,未有非士之所立者也。   引而高之者,天也。   过生於上,罪死於下,浊世之所以为俗也。一人乎,一人乎,命之所极也。   此欢辞也,言命至君而极矣。今贻厉阶如此,可不惜哉。盖痛之弥深,其辞益缓,诗人之义也。   环流第五   有一而有气,   一者,元气之始。   有气而有意,   意者,冲气所生。   有意而有图,   可以象矣。   有图而有名,   可以言矣。   有名而有形,有形而有事,有事而有约,   八者具矣,而浑沦未离,所谓混沌者也。   约央而时生,   时生或作时立。次之为言,判也。   时立而物生。   混沌开矣,於是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故气相加而为时,约相加而为期,期相加而为功,功相加而为得失,得失相加而为吉凶,万物相加而为胜败,莫不发於气,   气所以发之。   通於道,   道所以通之。   约於事,   知道已而#26则荡。   正於时,   知事而已则差。   离或作杂於名,   离如附离之离。   成於法者也。法之在此者谓之近,其出化彼谓之远。近而至故谓之神,   明之在道者为神,神之在器者为明。   远而反故谓之明。   老子所谓:逝日远,远日反。   明者在此,其光照或作昭彼;其事形此,   其功成彼。   《都》诗曰:执辔如组。盖言此矣。夫为组者,总纰於此,成文於彼。言其动於近,行於远也。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政乎?执此法以御民,岂有不化哉?《干腌》之忠告至矣。   从此化彼者,法也。生法者,我也。   非我则无法。   成法者,彼也。   非彼则无所用法。   生法者,日在而不厌者也。   精神之运,随日以新。   生成在己,谓之圣人。   彼我玄同,盛德之至。   惟圣人究道之情,唯道之法,   非真混沌,孰能如此?   公政以明。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斗柄运於上,事立於下。斗柄指一方,四塞俱或作皆成。此道之用法也,   古之圣人不下席而天下治,颜如渥丹,肌肤若冰雪者,用此道也。而世之桔槁者朱此,以为黄帝肌色纡诲而黯尧舜如腊,此墨子之道也。   故日月不足以言明,四时不足以言功。   言其明与功更在四时日月之上。   一为之法,以成其业,故莫不道。   民咸用之。   一之法立而万物皆来属。   以出於一,故万物不能二也。   法贵如言。   无信不立。   言者,万物之宗也。是者,法之所与亲也。非者,法之所与离也。是与法亲故强,非与法离故亡。法不如言,故乱其宗。故生法者,命也;生於法者,亦命也。   莫非命也。   命者,自然者也。   莫能使之然,亦莫能使之不然,谓之自然。   命之所立,贤不必得,不肖不必失。   命曰: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百,颜渊之才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十八,仲尼之德不出诸侯之下而困於陈蔡,殷纣之行不出三仁之上而居君位。盖言此矣。   命者,挈己之文一作父者也。   夫身在草莱而挈之浮荣之.上者,命也。然而俯仰百年,恍然如梦,是文也,非实也。   故有一日之命,有一年之命,有一时之命,有终身之命。终身之命,无时成者也。故命无所不在,无所不施,或作饱。无所不及。   言无适而无有命也。   时或后而得之,命也。既有时有命,   时者,天之运。命者,天之令。《南华》曰: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   引其声,合之名,其得时者成,命日调;引其声,合之名,其失时者精神俱亡,命日乖。   夫吨其里一也,而丑人献之,更增其陋。   时命者,唯圣人而后能庾之。   《南华》曰:知通之有时,知穷之有命,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夫先王之道备,然而世有困君或作居,其失之谓者也。   礼义法度,应时而变;时命不停,法亦随故。而昧者胶柱刻舟,守先王之腐余,其道虽备,而祗益困穷。此犹枕外刍狗而更以遭魇,岂易怛也哉。   故所谓道者,无己无己元作己无者也;   随之而已。   所谓德者,能得人者也。   亦不失己。   道德之法,万物取业,   所谓资而不匮者也。   无形有分,名日大孰或作敦。   不知其谁之子也。   故东西南北之道,踹一作端然其为分等也。   《南华》曰: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   阴阳不同气,然其为和同也。酸咸、甘苦之味相反,然其为善均也。   《南华》曰:租梨、橘抽,其味相反,而皆可於口。   五色不同采,然其为好齐也。五声不   同均,然其可喜一也。   几此五者,以譬先王之道,不矜於同   而矜於治。   故物无非类者,动静无非气者。是故有人将一本作一人将,一人之将得,一人气吉;有家将一家之将。得,一家气吉;有国将将一国者。得,一国气吉。   古人有言:战犹博也,钱多则气豪而胜,资少则心怯而输。然则将之吉凶在气。兵法曰:朝气锐,昼气隋,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隋归。   其将一本将字下有失字凶者反此。故同之谓一,异之谓道,相胜之谓执,吉凶之谓成败。贤一本贤字上有故字者万举而一失,不肖者万举而一得,其冀或作共善一也,然则其所以为者不可一也。知一之不可一也,故贵道。   异之谓道。   空之谓一,空一作同。   万物莫不无。   无不备之谓道。   万物莫不有。   立之谓气,通之谓类。气之害人者谓之不适,味之害人者谓之毒。夫社夫社元作天社,或作天杜不刻则不成雾,或作雾气。   剜之为言,犹日达也。此言亡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故无以成雾。盖大社不屋而坛,以受霜露之气,然后.雾生焉。正言社与雾者,社以申立之,谓气之义;雾以申通之,谓类之义。   气故相利相害也,   太公调曰: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   类故相成相败也。   夏者,春之类;冬者,秋之类。他皆放此。   积往生歧或作政,工或作王以为师。   跋,跛倚也。师如师巫之师。巫步多跛,故积往生跋,工以为师。杨子曰: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扁鹊,卢人也,而医多卢。   积毒成药,工以为医。   此言药之述起而医生焉。盖天下之弊多缘故述而生,故大盗贷仁义以窃国,小儒借诗礼而发家。故曰:焉知曾史不为桀坏之哨矢也。   美恶相饰,命日复周。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言其周流如环。   道端第六   天者,万物所以得立也。   万物待是而后存者,天也。   地者,万物所以得安也。   天父,道也。地母,道也。   故天定之,地处之,时发之,物受之,圣人象之。夫寒温之变,非一精之所化也;   五精化气,然后寒暑成焉。   天下之事,非一人之所能独知也;水广次,非独聊一川之流也。   尧十年九瞭而水不为加益,汤八七旱而水不为加损,是岂仰一川锺哉。   是以明主之治世也,急於求人,弗独为也。   与人共之。   与天一作人与地,   亦与天地共之。   建立四维,   礼、义、康、耻,谓之四维。   以辅国政。钩绳相布,一作希。衔概相制,参偶其#27备,立位乃固。经元作织气有常,理以天地,动逆天时,不祥有祟,事不仕贤,无功必败。出究其道,入穷其变。张军卫外,祸反在内,   所谓季孙之忧不在颛突,而在萧墙之内也。   所备甚远,贼在所爱。是以先王置士   也,举贤用能,无阿於世,仁人居左,   春以生之,象仁。   忠臣居前,   南方着见,象忠。   义臣居右,   秋以成之,象义。   圣人居后。   北方秘密,象圣。   左法仁则春生殖,前法忠则夏功立,右法义则秋成熟,后法圣则冬闭藏。先王用之,高而不坠,安而不亡。此万物之本□,天地之门户,   本□、门户云者,以结左仁、右义、前忠、后圣而春生、夏立、秋成熟、冬闭藏之义。   道德之益也。此四大夫或无夫字者,君之所取於外也。君者,天也。   左、右、前、后共法四时,故君象天焉。   天不开门户,使下相害也。   束不法仁,西不法义,南不法忠,北不法圣,则天之门户塞矣。   进贤受上赏,则下不相蔽。   修文殿《御览》引《鹊冠子》曰:进贤者受上赏,则下不蔽善。为政者赏之不多而民喜,罚之不多而民畏。此谓进既仕之贤者也。   不待事人贤士显不蔽之功,   信虽非事人贤士,而进之受赏,则任事之臣劝矣。故下文云。   则任事之人莫不尽忠。   《繁露》曰:一中为忠,二之则为息。   乡曲慕义,   邦国欣慕,斯可知矣。   化坐自端,   羊肉不慕蚁,蚁慕膻也。故彼虽慕义,而我之化坐自端。化坐自端,言恭已正南面而已。   此其道之所致,德之所成也。本出一人,故谓之天。   无二上也。   莫不受命,不可为名,故谓之神。   妙万物而为言也。   至神之极,见之不武。一作或。   契此道者,岂有差哉。   匈乖不惑,务正一国。   灾变之至,无所怛惑,姑以天下大理考正吾国之失而巳。岂曰天之有某变也,以我为有某事而致也哉。   一国之刑,具在於身。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以身老一作考世,   以救於世而老。   正以错国,服义行仁,以一王#28业。夫仁者,君之操也;义者,君之行也;忠者,君之政也;信者,君之教也;圣人者,君之师传也。君道知人,臣术知事。故临货分财使仁,犯患应难使勇,受言结辞使辩,虑事定计使智,理民处平使谦,宾奏赞见使礼,   宾奏言槟,赞见言诏。《记》曰:礼有槟诏,乐有相步,温之至也。   用民获众使贤,出封越境适绝国使信,制天地、御诸侯使圣。   因任之道,此其大略也。尝试论之:古之明王无为而用天下也,岂特使仁、使勇、使辫、使智、使谦、使礼、使贤、使信、使圣哉,虽天刑人僇之余,尚无弃者也。故戚施直缚,还条蒙嘐,侏儒扶卢,蒙映修声,聋者司火,眇者督绳,劓者抱关,刖者守囿,单瘠跛跻以实裔土。夫如是,故上无遗事,下无弃才。三代之所以安且久者,用此道也。虽然,知所使仁而不知其仁有大小,知所使知#29而不知其智有远近,未可也。故曰:孟公绰以为赵魏老则优,而不可以为滕薛大夫;雍也,可使南面;赤也,可使与宾客言也;求也,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由是观之,则此书所云,亦因任之大几而已。《庄子》曰: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因任如此,然后可以原省。故下文云。   夫仁之功,善与不争,下不怨上。辩士之功,释怨解难。智士之功,事至而治,难至而应。忠臣之功,正言直行,矫拂王过。义臣之功,存亡继绝,救弱诛暴。信臣之功,正不易言。贞谦之功,废私立公。   《韩非子》曰:自营为ㄙ#30,背私为公。   礼臣之功,尊君车臣。贤士之功,敌国惮之,四境不侵。圣人之功,定制於冥冥,求至欲得,言听行从,近亲远附,明达四通。   由是而上至於冥冥,圣人之任也。   内有挟度,   操以为验,所谓道揆者是也。   然后有以一本无然、以二字量人。   无节於内,观物弗之察矣。   富者观其所予,足以知仁。贵者观其所举,足以知忠。观其大拌,或作伴,亦或作祥。长不让少,贵不让贱,足以知礼。达或作迭观其所不行,足以知义。受官任治,观其去就,足以知智。迫之不惧,足以知勇。口利辞巧,足以知辩。使之不隐,足以知信。贫者观其所不取,足以知廉。贱者观其所不为,足以知贤。测深观天,足以知圣。   困任、原省之要,在於知人,而知人在於有以观之。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故此又具论之。   第不失次,理不相舛,一本作奸,一本作挈。近塞远闭,备元变成,   元者,备之所以不困;成者,变之所以不倦。   明事知分,度数独行。无道之君,任用么么,么么,一作幼历。   么么,细人,俊雄之反。   动即烦浊。有道之君,任用俊雄,动则明白。二者先定,素立白墓立白蓉,一本作   七一日藻。藻,一作慕。明起,白蓉於下,明起於上。基,垂藐也。   气荣相宰,   君臣同体之况。言气不言血,言荣不言卫,相备也。   上合其符,下稽其实。时君一作贫意生期,待时而发。   夫贤士之居邑里也,合哉而难同,而殊知时日。时君,元作时日。   遇人有德,一作隐君子至门,不言而信,万民附亲。遇人暴骄,万民离流;#31上下相疑,复而如环一作不环,日夜相挠。谏者弗受,言者危身,无从闻过,故大臣伪而不忠。是以为人君亲其民如子者,弗召自来,   灵台之效是矣。   故日有光,卒於美名。不施而责,一弗受或作爱而求亲,故日有殃,卒於不祥。夫长者之事其君也,调而和一作知之,士於纯一作屯厚,   士如勿士行枚之士。   引而化之,天下好或作如之,其道日从,故卒必昌。夫小人之事其君也,务蔽其明,塞其听,乘其威,以灼热人,   倚上之威,作人寒燠。   天下恶之,其崇日凶,故卒必败,祸及族人。此君臣之变,治乱之分,兴坏之关梁,国家之阅也。   阅,犹监也。   逆顺利害,由此出生。凡可无学而能者,唯息与食也。故先王传或作博道,先王,一作先生。以相效属也。贤君循成法,后世久长;隋君不从,当世灭亡。   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者,由是故也。   近迭第七   庞子问鹖冠子曰:圣人之道何先?鸥冠子曰:先人。庞子曰:人道何先?鹖冠子曰:先兵。庞子曰:何以舍天而先人乎?鹖冠子曰:天高而难知,有福不可请,有祸不可避,法天则戾;地广大深厚,多利一作则而鲜威,   天尊而不亲,地亲不不尊。   法地则辱;时举错代更无一,法时则贰。三者不可以立化树俗,故圣人弗法。庞子曰:阴阳何若?鹖冠子曰:神灵威明与天合,   神之精明实灵。   勾萌动作与地俱,   屈生日勾。   阴阳寒暑与时至,三者圣人存则治、亡则乱,是故先人。富则骄,贵则羸。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是故人道先兵。庞子曰:先兵奈何?鹖冠子曰:兵者,礼、义、忠、信也。庞子曰:愿闻兵义。鹖冠子曰:失道,故敢以贱逆贵;不义,故敢以小侵大。庞子曰:用之奈何?州鹖冠子曰:行枉耻禁,反正则舍,是故不杀降人。   鹰不击伏,况於人乎?   主道所高,莫贵约束;得地失信,圣王弗据;倍言负约,各将有故。庞子曰:弟子闻之曰,地大者国实,民众者兵强,兵强者先得意於天下。今以所见合一本作含所不见,盖殆一本作系,一本作治不然。今大国之兵反讪而辞穷,禁不止、令不行之故,何也?   令使为之,禁使勿为也。   鹖冠子曰:欲知来者,察往;欲知古者,察今。择人而用之者王,用人而择之者亡。逆节之所生,不肖侵贤命,日凌;   下凌上也。   百姓不敢言命,曰胜。   上胜下也。   今者所问,子慎勿言。夫地大国富,民众兵强,曰足。士有余力而不能以先得志於天下者,其君不贤而行骄缢也。   己亢为骄,己满为溢。   不贤则不能无为,而不可与致为#32。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然后可以有为。   骄则轻敌,轻敌则与所私谋其所不知为句,使非其任力,欲取胜於非其敌,不计终身之患,乐须臾之说。是故国君被过听之谤丑於天下,而谋臣负滥监。首之责于敌国,敌国乃责则却或作劫,   以辞那之。   却则说者羞其弱。   以辞却之则说,而责之者羞其弱矣,其势铃至於用兵。   万贱之直,不能挠一贵之曲;   其在下者又无以回之。   国被伸或作神创,   浸大日伸。   其发则战。   其创之发则战。   战则是使元元之民往死。邪臣之失蓟音策也,过生於上,罪死於下。俨既外结,诸侯畜其罪,则或作责危覆社稷,世主慑惧,寒心孤立。不伐伐或作代,下有威字。此人,二国之难不解,君立不复。悔曩或作晨邮过,谋徙计易。滥一作监首不足,盖以累重;   滥为谋首,其过重矣。而一人之手岂足以障天下之目哉。   灭门残族#33,   灭门,周官所谓屋诛。   公谢天下,以让敌国。不然,则战道不   绝,国创不息。   谓之伸创,以此故也。   大或作天乎哉,夫弗知之害。   以言弗知之害大矣。   悲乎哉,其祸之所极。   以言其祸可悲也已。   此倚贵离道,少人自有之咎也。   多己少人。   是故师未发轫而兵可迭也。   《近迭》名篇,盖取诸此。   今大国之君,不闻一作问先圣之道而易事,旱臣无明佐之大数,而有滑正之碎或无碎字智,反义而行之,逆德以将之,兵讪而辞穷,令不行,禁不止,又奚足怪或作恃哉。庞子曰:何若滑正之智?鹖冠子曰:法度无以噫一本作遂意为摸。   噫,读为噫彼小星之噫。   圣人按数循法,尚有不全。是故人不百其法者,不能为天下主。今无数而自因,无法而自备,循无上圣之或作圣人检而断於己明,   断以独见之明。   人事虽备,将尚何以复百己之身乎。   夫百己者,岂独彼有之。盖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形体保神,而众妙悉备。据今言之,其身盖有千百於己者,然而所知才止一二,而卒於泯没无问者,不能复之而已。   主知不明,以贵或作责为道,以意为法,牵或作牢,或作罕。时诳一作诅,或作拒。世,迢下蔽上,使事两乖,   两失之矣。   养非长失,以静为扰,以安为危,百姓家困人怨,祸孰大焉。若此者,北走之日,军败日北。后知命亡。   投死之地久矣,乃今知之。   庞子曰:以人事百法,奈何?鹖冠子曰:苍颉作法,一本法字在书字下#34。   苍颌,黄帝之史,初见乌兽褫远之逵,始造书契。   书从甲子。   日始於甲,辰始於子。   成史李官,   成史,盖以狱成告於正者。李官,士师也。   苍颉不道。然非苍颉,文墨不起。   苍虽造书不道士史,然而文墨之萌由是起矣。此百法之端也。   纵法之载於图者,其於以喻心、达意、扬道之所谓,乃才或作巉居曼曼作受之十分一耳。   此言使无文墨而欲以其法尽之於图,岂能尽其意之详哉。盖自后世观之,书以趣便,篆不如隶,隶不如草,则图之钝於应务可知矣。故曰: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着愍愍、传恣恣者,莫如书。愍愍,目所不见。恣恣,心所不了。   故知百法者,桀雄也。若或作透隔无形、将然、未有者,知万人也。   此使德也,非特桀雄而已。故其知与人隔此三境,而超万人之上也。将然不如无形,无形不如未有。取譬言之,若太易者,未有也;而太初,无形;浑沦,则将然矣。   无万人之智者,智不能栖世学之上。庞子曰:得奉严教,受业有问或作闻矣。退师谋言,弟子愈恐。   鹖冠子卷上竟   #1『鈇』,《四库》本言:『一作铁,非』。   #2『势』,《道藏》本原作『执』即古『势』字。今从《四库》本作势。按:此语出贾谊《新书·制不定》,原文为『权势法制,此人主之斤斧也』。   #3《四库》本『权」属上句而作『命权』。   #4『传』,《道藏》本原作『传』,误。今据《四库》本改。按:商王武丁有大臣传说,原为从事版筑业的奴东。   #5『默』,《道藏》本原作『墨』,误。今据后文及《四库》本改。   #6《道藏》本原缺『乐嗟苦』三字。今据《四库》本补。   #7《道藏》本原缺『人』字。今据《四库》本补。   #8《道藏》本原缺『嗟』字。今据《四库》本补。   #9『合』《四库》本作『矣』。   #10『元』,《四库》本作『无』。   #11《道藏》本原缺『不』字。今据《四库》本补。   #12『尧J,《四库》本言:『一作挠』。   #13『矣』,《四库》本作『已』。   #14此句《四库》本作『以厅智为造意』。百子本同道藏本作『为知』,今正。   #15『夸』,《四库》本作『夸』。   #16『以』,《四库》本作『已』。   #17『物』,《四库》本作『勿』。   #18『焉』,《四库》本作『马』。   #19此句《四库》本作『斯谓之调』。   #20《道藏》本原缺『微』字。今据《四库》本补。   #21『官』,《四库》本言『一作宫』。   #22『一』《四库》本作『之』。   #23『纥』,《四库》本作『统』。   #24『或』,《道藏》本原作『成』,误。今据文义及《四库》本改。   #25『卒』,《四库》本作『讪』。   #26『已而』,《四库》本作『而已』。   #27『其』,《四库》本作『具』。   #28『王』《四库》本作『正』。   #29『知』,《四库》本作『智』。   #30『ㄙ』,《道藏》本原作『么』,误。《四库》本作『私』。今据《说文》『韩非曰:苍颉作字,自营为ㄙ』句改。   #31『离流』,《四库》本作『流离』。   #32『为』,《四库》本作『焉』。   #33『残族』《四库》本作『残疾族』。   #34《道藏》本此句原在『庞子曰:以人事百法,』下,误。今据文义及《四库》本改。   鹖冠子卷中   陆佃解   度万第八   庞子问鹖冠子曰:圣与神谋,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与人成。   子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愿闻度神虑成之要,奈何?鹖冠子曰:天者,神也。地者,形也。地湿而火生焉,   至阳赫赫,赫赫出乎地。   天燥而水生焉。   至阴肃肃,肃肃出乎天。   法猛刑颇则神湿,   刑与法,阴也。   神湿则天不生水。音□#1声倒则形燥,   声与音,阳也。   形燥则地不生火。水火不生,则阴阳无以成气,度量无以成制,五胜无以成埶一作执。   五胜,五行之胜   万物无以成类,百业俱绝,万生皆困。济济混混,孰知其故?天人同文,地人同理,   天文地理,与人同焉。   贤不肖殊能,故上圣不可乱也,   譬如尧、舜,共工、欢兜欲与为恶则诛之类。   下愚不可辩也。   譬如桀、纣,龙逢、比干欲与为善则诛之类。   阴阳者,气之正也。天地者,形神一无神字之正也。圣人者,德之正也。法令者,四时之正也。   季春行冬令则寒,季秋行夏令则暖。   故一义失此,万或乱彼,所失甚少,所败甚众。所谓天者,非是苍苍之气之谓天也;所谓地者,非是膊膊之土之谓地也。   膊,形埒也。   所谓天者,言其然物而无胜者也。   言天者,君道也,可天下之物而莫之胜也。   所谓地者,言其均物而不可乱者也。   言地者,臣道也,平天下之物而莫之乱也。   音者,其谋也。   杂比为谋。   声者,其事也。   布散为事。   音者,天之三光也。   三光杂比於上。   声者,地之五官也。   五官布散於下。   形神调则生理修,   形不病燥#2,神不病湿,则生理修矣。   夫生生而倍其本则德或作隐专已。   夫偏养其本至於过理,而不及会通之,适则自为太多,其德失乎物矣,岂足语卫生之经哉。故曰:善养生者,若牧羊然,倪其后者而鞭之#3。□一本元缺,一本字或作□,□知或作□如#4。   知无道,上乱天文,下灭地理,   天人同文,地人同理,於此见矣。   中绝人和,治渐终始。   言其治才渐首末,而已失中道也。   故听而无闻,视而无见,   天下之事壤於冥冥。   白昼而暗,   日中见斗之义。   有义而失谧,   人之所有,不能谥之。   失谥而惑。责人所无,必人所不及,   远其进而诛不至也。   相史於既而不尽其爱,   史,使也。从省。言不尽己之爱而责人之尽。   相区於成而不索或作营其实。   区,驱也。从省。言不竭己之忠而望人之成。   虚名相高,精白为黑,   沽於虚名而变乱事实。黑,或为墨。墨亦黑也。《诗》曰:狐狸而苍,墨以为明。   动静纽#5转,   与物转旋,如纽使之。   神绝复逆,   复有报乎上也,逆有言乎上也,言其神色距人於千里之外。   经气不类,形离正名,   《书》曰:有形有名。形也者,物此者也。名也者,命此者也。经气失常,故形不丽名。   五气失端,四时不成。    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   过生於上,罪死於下,有世将极。驱驰索祸,   其於祸也,驱车就之。   开门逃福,   其於福也,若开门避之。   贤良为笑。愚者为国,天咎先见,菑或作蔷,亦或作蔷。害并杂,人执兆生#6,孰知其极。   见形而已,昧於在理。   见日月者不为明,闻雷霆者不为聪,事至而议或作义者不能使变无生。   不能消之於未萌。   故善度变者观本,本足则尽,不足则德必薄、兵必老,其执能以褊材为褒德或作襄隐博义者哉#7。其文巧武果而奸不止者,生於本不足也。   言非少文不武之罪。   故主有二政,臣有二制,臣弗用,主不能使,臣必死,主弗能止。是以圣王独见,故立官以授长者在内#8,和者在外。夫长者之为官也,在内则正义,在外则固守,用法则平治#9。人本无害,以端天地,令出一或无一字原。   多门杜矣。   散无方、化万物万物,一本#10作无物者,令也。守一道、制万物者,法也。法也者,守内者也。   法者,守於分域之内。   令也者,出制者也。   令者,所以行法。   夫法不败是,   是出於义变而不可常法者,所以趣变。   令不伤理,   王#11出於理一而不可变令者,所以守法。   故君子得而尊,小人得而谨,胥或作昌靡得以全。神备於心,道备於形,   备天地之羡,称神明之容。   人以成则,   以成法则。   士或作土以为绳。   以为绳墨。   列或作削时第气,以授当名,故法错而阴阳调。凤凰者,鹑火之禽、或无鹑火之禽,玄枵之兽字。阳之精也。   雄曰凤,凰者其雌也。鹑火,南星之次也。   麒麟者,玄枵之兽,阴之精也。   牝曰麟,骐者其牡也。玄枵,北星之次也。骐似麟而无角。   万民者,德之精也,德能致之,或作骏。其或无其字精毕至。庞子曰:致之奈何?鹖冠子曰:天地阴阳,取稽於身,故布五正,以司五明#12。   五正见下。五明宜谓名尸气皇、名尸神明、名尸贤圣、名尸后王#13、名尸公伯。   十变九道,   未详闻也。   稽从身始。五音六律,稽从身出。   大禹以声为律,以身为度,所谓取稽於身者耶?   五五二十五,以理天下。   五五,五其音之五也。   六六三十六,以为岁式。   六六,六其律之六也。一岁之式,称旬三十有六。   气由神生,道由神成。   蜕气之谓虚,蜕虚之谓道。而神也者,有而非气也,无而非道也。非气而气以之生,非道而道以之成。   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14太清,   太清,天也。   下及泰宁,   泰宁,地也。   中及万灵。膏露降,白丹发,醴泉出,   醴泉,其味如醴,可以养老。   朱草生,   朱草,可以染终,以别尊卑。   众祥具。   《传》曰:王者统和阴阳,休气充塞,符瑞并臻,应德而至。德至天则斗极明、日月光、甘露降,德至地则嘉禾生、蓂荚起、秬鬯出,德至文表则景星见、五纬顺轨,德至草木则朱草生、木连理,德至鸟兽则凤凰翔、鸾乌舞、骐麟臻、白虎到、白雉降、白鹿见、白乌下,德至山陵则景云出、芝实茂、陵出异丹、阜出萐莆、山出器车、泽出神鼎,德至渊泉则黄龙见、醴泉涌、河出龙图、洛出龟书、江出大贝、海出明珠,德至八方则祥风至、嘉气时、锺律调、音度施、四夷化、越裳贡。   故万口云或作去帝制神化,   众祥备至,则外帝内神之道具矣。   景星光润。   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於有道之国,而月死则见,所以助月照民夜绩也。   文则寝天下之兵,武则天下之兵莫能当。一本云:武则天下莫能当。无之兵字。远乎近#15,显乎隐,大乎小,众乎少,莫不从微始。故得之所成,不可胜形;失之所败,不可胜名。或作胜为名。从是往或作生者,子弗能胜问,吾亦弗胜言。凡问之要,欲近知而远见,以一度万也。无欲之君,不可与举。   此言何谓也?若予所学,则人君之患正在多欲。此孟子三见齐王而不言,曰:我先攻其邪心也。故曰:内实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南华》曰:欲顺则平气,欲神则静心,欲当则缘於不得已。亦与《鹖冠》异矣。昔有鬼谷着书,以为驰说诸侯,阳开阴闭,必因其好恶忧乐而裨阖之。然至於无好者,盖不得而说也。若然,多欲之君乃从横之家欲以售术。而《鹖冠》言道,末流乃至於此,不已卑乎。   贤人不用,弗能使国利,此其要也。庞子曰:敢问五正?鹖冠子曰:有神化,有官治,有教治,有因治,有事或作争治。庞子曰:愿闻其形。鹖冠子曰:神化者於未有,官治者道於本,教治者修诸己,因治者不变俗,事治者矫或作□之於末。庞子曰:愿闻其事。鹖冠子曰:神化者,定天地,豫或作象四时,   其体常如此。   拔或作教阴阳,移寒暑。   其体变如此。《传》曰:古之真人,提#16挈天地,把握阴阳。   正流并生,万物无害,万类成或作咸全,名尸气皇。   伏义氏得之,以袭气母。盖近是乎?   官治者,师阴阳,   阴阳,王事之本。   应将然,   神化者於未有,故升此一等。   地宁天澄,众美归焉,名尸神明。教治者,置或作署四时,   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之类,因时顺气,於功易也。   事功顺道,   俯而事功,仰以顺道。   名尸贤圣。因治者,招或作拓贤圣而道心术,敬事生和,名尸后王。事治者,招仁圣而道知焉,   不能招贤圣而招仁,不能道心术而道知。圣也者,天道也。贤也者,地道也。仁也者,人道也。   苟精牧神,   苟,急敕也。牧,驱制也。   分官成章,   精神劳矣,而不能普遍#17,於是又备官焉。   教苦利远,   教虽苦而利远。   法制生焉。   万法扰扰,自此起矣。   法者,使去私就公,   法者,将以有所去也,非以有所取也。   同知壹警,有同由者也,非行私而使人合同者也。故至治者弗由,而名尸公伯。   公如公侯之公,伯如霸王之伯。   王鈇第九   庞子问鹖冠子曰:泰上成鸠一作鹖之道,一族用之万八千岁。   《传》曰:天地初立,天皇一曰天灵,其治万八千岁。然则成鸠盖天皇之别号也。   有天下兵强,世不可夺。   天地初立,岂容已有兵哉。此言亦筌蹄也。《南华》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与天地存,久绝无伦。   无伦,细之至也。《中庸》曰:毛犹有伦。   齐殊异之物,   齐鹏鴳之大小,等凫鹤之长短。   不足以命其相去之不同也。   言其悬绝如此。   世莫不言树俗立化,彼独何道之行以至於此?鹖冠子曰:彼成鸠氏天,   句。   故莫能增其高,尊其灵。庞子曰:何谓天?何若而莫能增其高,尊其灵?   凡此叩其所以。   鹖冠子曰:天者,诚其日德也。日或无日字诚出诚入,南北有极,   冬日至而北,夏日至而南。   故莫弗以为法则。   取中於日德。   天者,信其月刑也。月信死信生,终则有始,   朔而后魄生,望而后魄死。   故莫弗以为政。   取正於月刑。   天者,明星其稽也。   明星,大星也。二十八舍之类。   列或作削星不乱,各以序行,故小大莫弗以章。   小星不见陵掩#18。   天者,因时其则也。四时当名,代或作伐而不干或作于,   彼□此代而无侵越。   故莫弗以为必然。天者,一法其或无其字同也。前后左右,古今自如,   奈何祀人之忧其崩坠也。   故莫弗以为常。天诚、信、明、因、一,   诚,诚其日德。信,信其月刑。明,明星其稽。因,因时其则。一,一法其同。   不为众父。或作文。   为众父父。   易一,故莫能与争先。   《南华》曰: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先,或为光。   易一非一,   一不足以囿之。   故不可尊增。成鸠得一,故莫不仰制焉。   所谓侯王得一为天下贞者也。   庞子曰:愿闻其制。鹖冠子曰:成鸠之制,与神明体正。神明者,下究而上际,   况以穷乎下,浮以际乎上。   克啬万物而不可厌者也。周怕或作汨,或作流徧照,   周泊,无外也。徧照,无裹也。   反与天地总,故能为天下计。   往而不反#19,岂能与民同吉凶之患哉。   明於蚤识,逢臼或作远臼#20不惑,存亡之祥,安危之稽。庞子曰:愿闻其稽。鹖冠子曰:置下不安,   句。   上不可以载,或作可以载。累其足或作是也。其最高而不植局或作不可植局者,未之有也。   此譬安危之稽。言其置下苟危难,欲累於上,难矣。又况又在其上者乎?则其所立,岂有不局哉。累足,蹐也。植,立也。局,曲也。   辩於人情,究物或作万物之理。称於天地,   称之为言,量也。   废置不殆。或作伯,或作治。审於山川,而运动举错有检   蠢迪检柙。   生物无害为之,父母无所躏跞。仁於取予,备於教道,   教以为人,道以为己。   要於言语,   直言曰言,问难曰语。   信於约束,已诺不专,   反诺为已。《礼》曰: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   喜怒不增,   喜不过予,怒不过夺。   其兵不武,树以为俗,其化出此。庞子曰:愿闻其人情物理,所以啬万物、与天地总、与神明体正之道。鹖冠子曰:成鸠氏之道,未有离天曲日术者。天曲者,明而易循或作修也。日术者,要而易行也。   天曲若五家为伍、五乡为县之类。日术若家里用提、甸长用旬之类。此法起於周之末造,而曰成鸠用之,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然则此书寓言多矣。   庞子曰:愿闻天曲日术。鹖冠子曰:其制邑或作已理都,使矔习者五家为伍,伍为之长。十伍为里,里置有司。四里为扁,   扁,当为甸。后皆放此。   扁为之长。十扁为乡,乡置师。五乡为县,县有啬夫治焉。十县为郡,有大夫守焉。命曰官属。郡大夫退修或皆作循其属县,啬夫退修其乡,乡师退修其扁,扁长退修其里,里有司退修其伍,伍长退修其家。事相厈正,居处相察,出入相司。   司,犹伺也。   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   与,或为为。   长者言善,少者言敬。旦夕相熏芗,以此慈孝或作力之务。若有所移徙去就,家与家相受,人与人相付;亡人奸物,无所穿窜。此其人情物理也。伍人有勿或作物。一本无伍人有勿四字,故不奉上令,有余不足居处之状,   此言有余不足居处之状,无故辄违上令,当告有司。   而不辄以告里有司,谓之乱家,其罪伍长以同。   同,谓同坐伍人之罪。   里中有不敬长慈少出等异众,不听父兄之教,有所受闻,不悉以告扁长,谓之乱里,其罪有司而贰其家。   其人为首,其家为贰。贰,犹副也。若今从坐。   扁不以时循或作修行教诲,受闻不悉以告乡师,谓之乱扁,其罪扁长而贰其家。乡不以时循行教诲,   一二教之曰诲。   受闻不悉以告县啬夫,谓之乱乡,其罪乡师而贰其家。县啬夫不以时循行教诲,受闻不悉以告郡,善者不显,命曰蔽明,见恶而隐,命曰下比,谓之乱县,其诛啬夫无赦。   不言贰其家者,罪之尚贰其家,则诛可知矣。   郡大夫不以循行教诲,受闻虽实,或作宾。有所遗脱,不悉以教柱国,谓之乱郡,其诛郡大夫无赦。柱国不政,使下情不上闻,上情不下究,谓之絿或作絯,或作缪政,   絿,急也。   其诛柱国,灭门残族#21。令尹不宜或作宣时合或作令地、   合地之德。   害百姓者,谓之乱天下,其轸令尹以徇。   柱国,楚之宠官。令尹,若相国矣。楚怀王使柱国昭阳将兵攻齐,陈轸问:楚国之法,破军杀将者何以贵之?昭阳曰:其官为柱国,封土执圭。轸曰:其有贵於此乎?曰:令尹。轸,车裂也,《周官》曰报。轸或作斩。   此其所以啬物也。天用四时,地用五行,天子执一以居一作守中央,   参於两间。   调以五音,正以六律,纪以度数,宰以刑德,从本至末,第以甲乙。天始於元,地始於朔,   元以气言之,朔以方言之。天运始於玄元,地处始於玄朔。   四时始於历。   王者敬授人,时实始於历。   故家里用提#22,   提,零日也。《公羊传》曰:提月者,仅逮此月,晦日也。   扁长用旬,乡师用节,   惊蛰、芒种之类。   县啬夫用月,郡大夫用气分所至,   二分、二至之类。   柱国用六律。里五日报扁,   用提。   扁十日报乡,   用旬。   乡十五日报县,   用节。   县三十日报郡,   用月。   郡四十五日报柱国,   用气。   柱国六十日以闻天子,   用律。   天子七十二日遣使,一本作遣使於郡。   此用五行分王之数。盖一岁之运,五行各王七十二日。   勉有功,罚不如。   句。   此所以与天地总。下情六十日一上闻,上惠七十平日一下究,此天曲日术也。故不肖者不失其贱,而贤者不失其明,上享或作序其福禄而百事理。行畔者不利!   天下晏然,虽阴有欲畔者,无所乘其隙也。   故莫能挠其强,是以能治满而不溢,   不增之使溢。   绾大或作天而不芒。   不损之使芒。芒之为言,小也。   天子申或作甲正#23,使者敢易言,尊益区域,或无域字使利牾下蔽上,   使者变言,贷褒借誉,尊益区宇,则其弊至於牾下蔽上。   其刑斩笞无赦。诸吏教苦德薄,侵暴百姓,辄罢母使。污官乱治,不奉令犯法,其罪加民,   播恶於众。   利而不取利,运而不取次,   疑取次或作敢次。   故四方从之,唯恐后至。是以运天   运天或作运大。   而维张,   《管子》曰: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地广而德章,天下安乐,设年予昌。属各以一时典最,上贤不如令尹,令尹以闻,壹再削职,一本作则织。三则或作典不赦。治不踰官,使史李不误,公市为平,生者不喜,   非故生之。   死者不怨,   非故杀之。   人得所欲,国无变故,着赏有功,德及三世。父或作各#24伏或作状其辜不得创谥。   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不能改也创,或为制。   事从一二终古不勃。彼计为善於乡不如为善於里。为善於里,不如为善於家。得诛。是以为善者可得举,为恶者可得诛。或作谕。莫敢道一旦之善,皆以终身为期。素无失次,故化立而世无邪。化立俗成,少则同侪,或作齐长则同友,游敖同品,祭祀同福,死生同爱,祸灾同忧,居处同乐。   灾安居日处。   行作同和,吊贺同杂,哭泣同哀。欢欣足以相助,□谍或作谋足以相止。   □,探道也。谍,间谋也。   同安平相驯,军旅相保,夜战则足以相信,昼战则足以相配或作丑。入以禁暴,出正无道,是以其兵能横行诛伐,而莫之敢御。故其刑设而不用,不争而权重,车甲不陈而天下无敌矣。一本作天下无道适矣。失道则贱敢逆贵,不义则小敢侵大。成鸠既见上世之嗣失道亡功、倍或作信本灭德之则,故为之不朽或作株,又或作采之国,定位牢或作罕祭,或作然。   不能保其邦家则位不定矣,不能保其宗庙则祭不牢矣。   使鬼神亶曰:或作日。   增规不圆,益矩不方,   此言法度至足,无欠无余,规不可增,矩不可益,非特使人信之,虽质诸鬼神而无疑也。盖圣人之法譬诸身乎,增之则赘,割之则亏。   夫以效末传之子孙,唯此可持,或无唯此可持字。唯此可将。   效,犹示也,读如效犬、效羊之效。言以示子孙之末裔,立而可持,行而可将,唯此而已。   将者养吉,释或作泽者不祥,墠以全牺,   纯谓之牺,完谓之栓。   正以齐明,齐,或作天,或作文。   不草谓之齐#25,不昧谓之明。齐明者,盖祭祀之正也;牺牷则以为副而已。《礼》曰:去庙为桃,去桃为坛,去坛为墠。今此独言墠者,於墠如此,则由坛而上可知也。   四时享之,祀以家王,   子孙祭祀不辍,所谓祀以家王。   以为神享。礼灵之符,藏之宗庙,以尔正诸或作诸侯,   为之信符,藏之宗庙,而又以其玺正之,以明后世所当守也。   故其后世之保教也全。   句。   耳目不营,用心不分,不见异物而迁,捐或作指私去毒,或作也。   捐己之私,去人之毒。   钩此字上有每字。一本钩作均。於内哲,或作哲。   智足以及之。   固於所守,   仁足以守之。   更始逾新,   周而更始,久而愈新。   上元为纪,共承嘉惠,相高不改。亶昭穆,   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鲁跻僖公失是矣。   具或作其招士,   疑。   此先结之#26,后入弗解。   先入者定矣,故后入之事弗能解也。   此知极之至也。   极如纪极之极。   庞子曰:愿闻所以不改更始逾新之   道。鹖冠子曰:成鸠,所谓得王鈇之传者也。庞子曰:何谓王鈇?鹖冠子曰:王鈇者,非一世之器也。以死遂生,   以杀止杀。   从中制外之教也。教或为数。后世或作世后成至,孙一灵羽,灵或作虚。理或作理虚羽埋。或作虚村理。符日循,或作修。功弗敢或无敢字败。   智者虽工,弗敢败也。   奉业究制,执正守内,拙弗敢废。   愚者虽拙,弗敢废也。   楼□与旱,苏本作楼剒与卑。疑早或为早。以新续故。四时执效,应锢或作铜不骏。   疑。   后得入庙,惑惑作或爽或作□不嗣,或作副。谓之焚。或作婪。   生火甚多,其和焚矣。《列子》曰:焦然肌色,奸黣昏然,五情爽惑。   祖命冒世,   冒,忝也。世,如世德之世。   礼嗣弗引,奉常弗内,   弗引,弗引於朝。弗内,弗内於庙。奉常,礼官也。与宗庙之仪有丞,景帝更曰太常。   灵不食祀,   其鬼不得食祀。   家王不举祭,天将降咎,皇神不享。   家王越而祭之,则将获罪於天,皇神虽郊不享。皇神,吴天上帝。   此所以不改更始逾新之道也。故主无异意,   人君爽惑不嗣,其罪如上所云,则继其后者据旧鉴新,岂敢辄异哉。   民心不徙,与天合则,   句。   万年一范,   范,如《荀子》范形之范。   则近者亲其善,远者慕其德而无已。是以其教不厌,其用不弊,故能畴合四海以为一家,而夷貉万国皆以时朝服致绩,或作续。而莫敢效增或作蹭兔。   此言夷貉万国皆以朝服致贡,而不敢辄增,亦不敢免。《法言》曰:被我纯绩,带我金犀。此之谓也。   闻者传译来归其义,   又其远者。   莫能易其俗、移其教,   《孟子》所谓:用夏变夷,未闻变於夷者也。   故其威立而不犯,流远而不废。此素皇内帝或作端之法,   帝者,天号。王者,人称。皇者,天人之总,美大之名。谓之素皇内帝,则又其至者也,盖至人神矣。由是而在下则玄圣外王之道也,由是而在上则素皇内帝之法也。   成鸠之所枋以超等,   枋,柄也。   世世不可夺者也。功日益月长,故能与天地存久。此所以与神明体或作礼正之术也。不待士史或作女苍颉作书,故后世莫能云其咎。   士,李官也。太古无法而治,不立士史,不造书契,而至德玄同。使由之者不能知,知之者不能名,尚何议其咎也哉。《传》曰:苍颌作书,鬼夜哭,天雨粟。方是之时,至德衰矣。   未闻不与道德究,究字下或有谓字。而能以为善者也。庞子曰:如是古今之道同邪?鹖冠子曰:古者亦我而使之久,众者亦我而使之众耳,何比异哉。彼类善则万世不忘,   类,犹聚也。   道恶则祸及其身,尚或作有奚怪焉。庞子曰:以今之事观古之道,舟车相通,衣服同采,言语相知,画地守之,不能相犯,殊君异长,不能相使,逆言过耳,兵甲相李,或作履。   李,如李官之李。李者,治也。   百父母子,且或作其未易领#27。或作顷。   言父母暨子至百不易领矣。   方若所言,未有离中国之正也。   离,附也。言以上所云,方若畴合四海以为一家之言,似违中国之正远矣。   丘第之业,   第,里第也。   域或作或不出着,   着,土着也。   居不连块,   毁墙曰块。   而曰成鸠氏周阖四海为一家,夷貉夷貉,或作第却。万国莫不来朝,其果情一本情下有可字。一本情作成。乎?   此言丘里之间,其业之异如此,又况四海夷貉之远乎。   鹖冠子曰:虎或作唐狼杀或作救人,或作下。乌苍从上,演蛾一作蝼蚁。   从下聚之。   乌,乌乌也。苍,苍蝇也。   六者异类,然同时俱至者,何也?所欲同也。由是观之,有人之名,则同人之情耳,何故不可乎?   此言四海之情同以为一家,无不可者。   天度数之而行,在一不少,在万不众,同如林木,积如仓栗,斗石以陈,升委无失也。   委,亦米之数也。《传》曰:少曰委,多曰积。其数未详闻也。《礼》云:出入三积。   列或作削地分民,亦尚一也耳,或无耳字。百父或作交母子何能增减?殊君异长又   何出入?若能正一,万国同极,德至至下或有制字四海又奚足阖也?庞子曰:果必信然,阴阳消散,三百六十日各反或作及其故,天地局局或作□奚足以疑?   局局,狭貌。《孟子》所谓: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圣人高大,内揣深浅远近之理,或作异。使鬼神一失,   一失,失其奥也。此言圣人烛理,有以窥之。   不复息矣。   运而不停。   与或作为天地相蔽,   蔽天地而不耻。   至今尚在,以钲面达行。   疑。   宜乎哉,成鸠之万八千岁也。   夫道者,天地之母,缩而修身,伸以治国,皆可以长久。此广成子之所以千二百年,而成鸠氏之所以万八千岁也。故曰广成子之谓天矣,又曰成鸠氏天。故莫能增其高,尊其灵。   得此道者,何辨谁氏所用之国,而天下利耳。   用之则是,安辨孰何#28?   泰鸿第十   泰一者,   泰一,天皇大帝也。   执大同之制,制,或作利。   泰一无所不同,故曰执大同之制。楚人忘弓,未能忘楚;孔子曰:惜哉,其未大也。   调泰鸿之气,   泰一,含元气者,故曰调泰鸿之气。鸿蒙,元气也。泰鸿,元气之始也。   正神明之位者也。   《南华》所谓:天尊地卑,神明之位。   故九皇受傅,   受教於傅。   以索其然之所生。傅谓之得天之解,或作天然之解。   不与法缚,不求法脱。   傅谓之得天地之所始。   生天生地。   傅谓之道,得道之常。   不妄曰常。   傅谓之圣人,圣人之道,与神明相得,故曰道德。   德者,得此者也。   郄始穷初,   郄者,开也。有初然后有始。《列子》曰: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太一至矣,其地盖处太易、太素之间,故曰郄始穷初。   得齐之所出,   帝出乎震,齐乎巽。而太一者郄始穷初,得齐之所出,故能北辨而南,与万物相见。   九皇殊制而政莫不效焉,故曰泰一。   泰一者,无适而非一也,故九皇殊制而不能二也焉#29。   泰皇问泰一曰:天、地、人事三者,孰急?   泰皇,盖九皇之长也。   泰一曰:爱精、养神、内端者,所以希天。   内直者,与天为徒。   天也者,神明之所根也,醇化四时,陶涎无形,   埏,和土也。   刻镂未萌,   木曰刻,金曰镂。凡此亦皆自然也,夫岂物刻而雕之?   离文或作父将或作特然者也。   离,华离也。天道造始而地事终之,故其言如此。   地者,承天之演,备载以宁者也。吾将告汝神明之极,天、地、人事三者复一也。立置臣义,   此将从体起用,和同天人之际,使之无间,故先建立君臣之义。   所陈四则#30,   四则,即上所云傅谓之得天之解、傅谓之得天地之所始、傅谓之得道之常、傅谓之圣人。   散以八风,   东方曰明庶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南曰凉风,东北曰融风之类。散谓散上四则,他皆放此。   揆以六合,   揆,言总之六合之内也。   事以四时,写以八极,   写,言放之八极之外也。   照以三光,牧或作收以刑德,调以五音,正以六律,分以度数,表以五色,改以二气,   亭之以温凉,毒之以寒暑。   致以南北,   南北谓日。   齐以晦望,   晦望谓月。   受以明历。或作历。   历,谓日月星辰。盖四则至矣,而其道无乎不在,在此为此,在彼为彼。故八风得以散,六合得以揆,四时得以事,八极得以写,三光得以照,五音得以调,六律得以正,刑德得以牧,度数得以分,五色得以表,二气得以改,南北得以致,晦望得以齐,明历得以受。然则,道之所在,於彼乎?於此乎?其亦无所不在乎?故曰:天、地、人事三者复一也。   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也。   此申致以南北之义。冬至日在牵牛,夏至日在东井,其长短有度。   月信死信生,进退有常,数之稽也。   此申齐以晦望之义。三五而盈,三五而阙,其损益有数。   列星不乱其行,代而或作以不干,位之稽也。   此申受以明历之义。五位二十八舍,各有常次。   天明三以定一,   义见下文。   则万物莫不至矣#31。或作以。   三时生长,一时煞刑,四时而定,天地尽矣。   此言方其生长则三,不后於一。方其投刑则一,不后於三。以明三极之道,莫知其孰急也。   夫物之始也倾倾,或作鸿鸿。   倾倾,未正之貌。   至其有也录录,   未能技於常流之中,故曰录录。   至其成形端端王王,   端端,倾倾之反。王王,录录之反。   勿或作物损勿益,幼少随足,   各随其性而足,无事於老。   以从师俗。   仰以从於师,俯以从於俗。   毋易天生,毋散天朴。自若则清,动之则浊。   人心譬如盘水,莫动则平,不挠则清;微风过之,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矣。   神圣践承翼之位,   承翼之位,盖天位也。前后曰承,左右曰翼也。   以与神皇合德;   五精之帝谓之神后,则神皇盖吴天也。   按图正端,以至无或作天极。两治或作祭四致。   两治,上下察也。四致,普遍四方也。   间以止或作上息。   随缘赴感,无所不周,如上所谓,可谓至矣。然而动息则静,语息则嘿,岂常离此寂然之地哉?   归时离气,以成万业。   离,附也。取譬言之,借如五精之帝#32,其道各遍五方,而太吴司春,少吴司秋者,所以归时离气,以成万业也。   一来一往,视衡恒仰。   彼来此往而恒仰视车之衡,所以同乎人也。《礼》曰:国君绥视,大夫衡视。又曰: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绥之。或曰:衡如权衡之衡。衡之低仰应物而已,何所容其心哉。   五官六府,分之有道。无钩无绳,浑沌不分。   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而浑沌全矣。故曰:擢六律,塞师旷之耳;散五采,胶离朱之目;毁绝钩绳,俪工倕之指,而天下人始合其朴矣。   大象不成,事无经法。精神相薄,乃伤百族。   此明浑沌之不可判也。盖伪生真死而浑沌判矣,则精神相战,百族为之不宁。《南华》曰:上倍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神。盖谓是乎?   偷气相或为祖时,后功可立。   盗阴阳之和以载其形,而还以相时。   先定其利,待物自至,   不迎。   素次以法。物至辄合法者,天地之正器也。用法不正,玄德不成。   所谓: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   上圣者,与天地接,   句。   结六或作交连而不解者也,   六连,六合也。《老子》曰: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故有道。南面执政,以卫神明,左右前后,静侍或无侍字中央。   此言君无为也,而臣亦无为。   开原流洋,   洋,若今海之有洋也。   精微往来、倾倾绳绳,或作鸿鶁绳绳。   倾倾,侧貌。绳绳,正貌。   内持以维,外纽以纲或作经,行以理埶或作执,纪以终始,同一殊职,   联之使同,统之使一。   立为明官五范。   五范,五音也。义见下文。   四时各以类相从#33,昧或作味玄生色,   春夏之华,发於玄冬。   音声相衡。   衡,平也。   东方者,万物立止焉,或作东方生物图揭立止焉。   止,犹植也。   故调以征。南方者,万物华羽焉,故调以羽。西方者,万物成章焉,故调以商。北方者,万物录藏焉,故调以角。   征属南方,而今此言於东方者,以调东方而已,非谓分配东方也。下皆放此。   中央者,太一之位,   北极,天地之中,而其一明者,太一之座。   百神仰制焉,故调以宫。道以为先,   夫道至矣,而更推以为先。《记》曰:夫礼,必本於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   举载神明,华天上扬,或作华物天上。   疑此乐章之名,盖若《皇华》、《析扬》也。   本出黄锺,所始为东方;万物唯隆。以木华物,天下尽木也,使居东方,主春。以火照物,天下尽火也,使居南方,主夏。以金割物,天下尽金也,使居西方,主秋。以水沉物,天下尽水也,使居北方,主冬。土为大都,天下尽土也,使居中央,守地。天下尽人也,以天子为正。   此言太一司天而分任五方,又以天子治之。   调其气,   调其五行之气。木温、金清之类#35。   和其味,   和其五行之味。水咸、火苦之类。   听其声,   火焦、金杀之类。   正其形,   木圆、土方之类。   迭往观今,或作令。故业可循或作修也。   天下一致,来不异古,往不异今,却而观之,则其业可循。《近迭》篇曰:师未发轫而兵可迭也。盖前却曰迭。   首尾易面,或作向#36。   春夏先,秋冬后,其方各有向焉,何可易也。   地理离经,   天之首尾易向,则地理亦失其经。   夺爱令乱。   夺其所欲而乱。盖天序易於上,地理离於下,则人其有不乱者乎?   上灭天文,理不可知,   天文灭矣,地理安可知也。故曰:文理相明者也。   神明失。或作夫。从或作徒文域作父理者,相明者也。色味者,相度者也。藻华者,相成者也。   对质曰藻,对实曰华。藻,文也。藻如草之藻,华如木之华。   众者,我而众之,故可以一范请也。   请,如请益之请。盖众者自我而千万,则其一之亦在我矣。请以一范,无不可者。   顺爱之政,殊类相或作未通;   《列子》曰: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   逆爱之政,同类相亡。   《传》曰:焉知父子不为豺狼。   故圣人立天为父,建地为母,范或作危者非务使云必同,知一期或作明以使一人也。泛错之天地之间,而人人被其和。或作人被其和。   此言圣人盖知一期以使一人,而惟是心焉。泛错之天地之间,而人人被其和也,非务使之必同。故曰:一人之情,千万人之情是也。   和也者,无形而有味者也。   和者,道也。盖道无形而有味。   同和者,仁也。   与道同和。   相容或作密者,义也。   与道相容者,义也。盖不道则义不能容,不义则道不能容。   仁义者,所乐同或作自名或作召也。能同或作因所乐,无形内政,   此言能同仁义之乐,则政法虽有而真空内之。盖所谓真空者,无不碍有故也。   故圣知神方,调於无形,而物莫不从。天,受藻华以为神明之根者也。   天受道之英华,以生神明。《列子》曰:清轻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   地,受时或作得以为万物原者也。   地者,受天之时以产万物。   神圣,详或作祥理、或无详理二字,作庠恶。   深契於理。   恶离制命之柄、制命之柄或无离字。   《老子》所谓:鱼不可脱於渊,利器不可以示人。   敛散华精以慰地责或作箦#37天者也。   此言神圣契理而有以制命,则齑粉万物而不为戾,虽以慰地责天,可也。昔者老子上毁五帝、通及三皇,而西域之学有喝佛骂祖者,岂近是' 乎?   调味、章色、正声,以定天、地、人事三者,毕此矣。   其道如上所谓,则天、地、人事岂有出於此乎?   泰录第十一   入论泰鸿之内,出观神明之外,定制泰一之衷,   衷之言,中也。无所出入为定。   以为物稽。   入而论泰鸿之内,出而观神明之外,定而制泰一之衷,便物取稽焉。   天有九鸿,   《拾遗记》曰:望三壶如聚米,视八鸿若萦带。说者以为:八鸿,八方之名。鸿,鸿大也。然则九鸿盖九围欤?   地有九州,   此即邹子所谓九州,盖非禹别者也。   泰一之道,九皇之傅,请成於泰始之末。   泰一之道至矣,故上篇云:九皇受傅,以索其然之所生。而今此又言其傅尝请成於泰始,盖非泰始莫足以知焉。其曰末者,言顺下风而请也。   见不或无不字详事於名理之外,   此言才见其事之略而已,更当要其会归。故下文云。   范无形,尝无味,以要名理之所会。范者,味之正也。   范者,形也。正,如覆怨其正之正。盖形受养於味者也。   味者,气之父母也。   气不足,补之以精。精不足,补之以味。   精或作清微者,天地之始或作所治也。   言形、言味而又言此者,盖将要名理之所会,又当致此三者也。   不或无不字见形脔而天下归美焉,   脔,肉也。   名尸神明者,大道是或作正也。夫错行合意,扶义本仁,或作收。积顺之所成,先圣之所生也。行其道者有其名,为其事者有其功。   此言仁义之治,故行其道者有其名,为其事者有其功。若夫圣人无名,神人无功,乘於道德而游乎万物之上,则岂局於仁义之域哉。故下文云。   故天地成於元或作无气,万物乘於天地,   元气,太虚也。太虚含天地,天地含万物,故其言如此。   神圣乘或作秉於道德,   《南华》所谓无訾无誉、一龙一蛇者也。   以究其理。   或云:万物乘於圣,秉於道德,以救其圣神#38,以究天地万物之理。   若上圣皇天者,先圣之所倚威立有命也。   尧、舜、三代诰命未尝不称天者,盖以倚威立命而已。若夫致治之自,则岂可以取赖於天哉?是在我者也。此纣之矫诬上帝而无益於乱。故下文云。   故致治之自在己者也。招高者高,招庳者库。   此言治之污隆,顾我所以招之如何。未有囿於管、晏之卑,而可以招尧、舜之高者也。   故成形而不变者,度也;未离己而在彼者,狎沤也#39。   如狎沤者,心动於内则沤乌舞而不下,此未离己而在彼者也。   陈体立节,万世不易,天地之位也。分物纪或作他名,文理明#40别,神圣之齐也。   齐,如齐量之齐。   法天居地,去方错圆,或作督。   方以智则滞,圆而神则通。   神圣之鉴也。象说名物,   拟之者,象也。议之者,说也。   成功遂事,隐彰不相离,   神圣之教,不即不离,而至妙之所会者更粗,至高之所适者反下。隐显岂相离哉。   神圣之教也。   天一位,地一位,圣人参於两间以齐。齐之而以彼鉴此,以此教彼,则天下之理得矣。然后万物各遂其生。故下文云。   故流分而神生,   流分,谓水也。天一生水,其於物为精。精聚而后神从之。   动登而明生,   动登,谓火也。地二生火,其於物为神。神会而后识从之。   明见而形成,形成而功存。故文者,所以分物也;理者,所以纪或作地名也。天地者,同事而异域者也。   天域於上,地域於下。   无规圆者,天之文也。无矩方者,地之理也。天循文以动,地循理以作者也。二端或作圣端者、神之法也。   神明之法,如是而已。   神圣之人后或作命,先天地而尊者也。后天地生,然知天地之始;先天地亡,然知天地之终。道包之;故能知度之;   其道围乎天地之外,故知能知之,义能度之。   尊重焉,故能改动或无动字之;   拔阴阳,移寒暑。   敏或作数明焉,故能制断之。敏,或为数。精神者,物之贵大者也;   精神之外,皆其绪余土直者也。   内圣者,   或作圣内。   精神之原也。   外王者乃其绪余土直,则内圣者精神之原也。   莫贵焉,故靡不仰制焉。制者,所以卫精、擢神、致气也。   精欲啬,神欲养,气欲专,故其辞如此。擢者,秀拔之辞。   幽则不泄,蕳或作闻则不烦,不烦则精明达,   明太用则昏,精太用则竭。   故能役贤能,使神明,   无为也,故能用天下而有余。   百化随而变,终始从而豫。   豫,暇豫也。   神明者,积精微全粹之所成也。圣道神方,或作万。要之极也。   要其会归,至於此而极矣。   帝制神化,治之期也。   至矣,尽矣,不可以有加矣。   故师或无师字为君而学为臣,   教者为君,学者为臣。   上贤为天子,次贤为三公,高为诸侯。   高者以为诸侯。   易姓而王,不以祖或作礼籍为君者,欲同一善之安也。   尧授舜,舜#41授禹,用此道也。   彼天地动作於胸中,然后事成於外;万物出入焉,然后或作然同生物无害。   圣人心外无法而气合於神,神合於无。天地之大,万物之多,动作出入反在於胸中,则事岂有不成,物岂有不利哉?   闿阖四时,引移阴阳,怨没澄物,   疑。   天下以为自然,   百姓谓我自然是也。   此神圣之所以绝众也。   子贡曰:仲尼,天也,不可阶而升也。   圣原神文,有验而不可见者也。   有情有性,无为无形。   故过人可见、绝人未远也,   《南华》曰:南行者至於郢,北面而不见冥山,是何也?则去之远矣。   神明所以类合者也。故神明锢结其弦,   纮者,取譬於冠。而锢结云者,以明无危堕之患也。   类类生成,用一不穷。或作用不穷一。   所谓仲尼神明也,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至於山、川、乌、兽、草、木,裕如也。   影则随形,响则或作明应声,故形、声者,天地之师也。   随而应之,故曰师也。   四时之功,阴阳不能独为也。圣王者,不失本末,故神明终始焉。   辅相导阴阳终始四时之功。   卒令八风三光之变,经或作缠气不常之故,孰不韶请或作诸都或作鄙理焉。   都之为言,总也,读如都鄙之都。此言人保圣人,故阴阳失和,诏而请之,使总理焉。虽然,大乱之本,实始於此。此庚桑楚所以不释於老聃之言。故下文云。   故神灵威明上变光,   老聃所谓上悖日月之明。   疾徐缓急中动气,   老聃所谓中堕四时之施。   煞伤毁祸下在地。或作征下在地。   老聃所谓下烁山川之精。   故天地阴阳之受命,取象於神明之效,既已见矣。   其效如上所谓,亦已见矣。虽然,岂遂可以无圣人之治哉?故下文云。   天者,气之所总出也;   所谓虹霓也,霜露也,风雨也,积气之成乎天者也。   地者,理之必然或作理然之必也。   无可无不可者,天道也。地道则取必焉。   故圣人者,出之於天,   其道常出於天。   收之於地。   不肯出於地也。   在天地若阴阳或无阳字者#42,杜燥湿以法义,与时迁焉。或无焉字。   若阴者以法义杜燥,若阳者以法义杜湿。度万云:神湿则天不生水,形燥则地不生火。   三者#43,圣人或无人字存则治、亡则乱者,天失其文,地失其理也。以是或作文知先灵,   先灵,先王之灵。   王百神者,上德执大道。凡此者,物之长也。及或作乃至乎祖籍之世代继之君,身虽不贤,然南面称寡犹不果亡者,其能受教乎有道之士者也。不然而能守宗庙存国家者,未之有也。   鹖冠子卷中竟   #1《四库》本案:『一本音下缺一字;又,声上多一「故」字疑悮』。   #2『燥』,《道藏》本原作『屎』,误。今据文义及《四库》本改。   #3『伣』,《四库》本百子本作『视』,是。   #4此句《四库》本作『一本元缺,一本字或作知,或作如』,并案:『一本元缺以下十三字,与正文不相应;疑当在下文「知无道」知字之下,而错悮於此。今姑仍之』。   #5『纽』,《四库》本作『组』。注文同此。   #6『执』,《四库》本作『孰』,并案:『一本作执,非』。   #7『执』,《四库》本作『孰』,并案:『一本作执,非』。   #8『立官』,《四库》本作『主官』。   #9『平治』,《四库》本作『平法』。   #10《道藏》本原脱『一本』。今据《四库》本补。   #11『王』,《四库》本作『主』。   #12《道藏》本原缺『司』字。今据《四库》本补。   #13『后王』《道藏》本原作『后二』,误。今据后文及《四库》本改。   #14『及』,《道藏》本原作『反』,误。今据文义及《四库》本改。   #15『远乎近』,《四库》本作『远之近』。   #16『提』,《道藏》本原作『是』,今据文义及《四库》本改。   #17『普遍』《四库》本作『善徧』。   #18《四库》本案:『一本无掩字』。   #19『往』,《四库》本作『狂』。   #20『远臼』,《四库》本作『远白』。   #21『族』,《四库》本作『疾』。   #22『提』,《四库》本作『□』。注文同此。   #23『申正』,《四库》本作『中正』。   #24『各』,《四库》本作『名』。   #25『草』《四库》本作『莫』。   #26《四库》本无『此』字。   #27《四库》本案:『一本「且」作「旦」』。   #28『孰』,《四库》本作『谁』。   #29《四库》本案:『一本「也」下有「焉」字,误』。   #30『陈』,《四库》本作『谓』。   #31《道藏》本原缺『至』字。今据《四库》本补。   #32『帝』,《四库》本作『指』。   #33《道藏》本原缺『时各』二字。今据《四库》本补。   #34《道藏》本原缺『东方』二字。今据《四库》本补。   #35『温』,《四库》本作『蕴』。   #36『向』,《四库》本作『白』。   #37『箦』,《四库》本作『贵』。   #38《道藏》本原缺『神』字。今据《四库》本补。   #39《道藏》本原缺『狎沤』二字。今据《四库》本补。   #40『理』,《四库》本作『圣』。   #41《道藏》本原脱『舜』字。今据文义及《四库》本补。   #42《道藏》本原缺『天地』二字。今据《四库》本补。   #43『三』,《四库》本作『二』。   鹖冠子卷下   陆佃解   世兵第十二   道有度数,故神明可交或作效也。   《易》曰: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物有相胜,故水火可用也。东西南北,故形名可信也。   有方矣,然后形名着焉。   五帝在前,三王在后,上德已衰矣,兵知俱起。黄帝百战,   百战之数未尽闻也。盖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七十二,此其大略也。   蚩尤七十二,或云无二字。尧伐有唐,   《传》云:尧佐帝挚,受封於唐,二十而登帝位。今此云尧伐有唐,未详闻也。伐或作代。   禹服或作伐有苗,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阴阳不乱其气,生死不俛其位,三光不改其用,神明不徙其法,   善用兵者,其道如此。   得失不两张,成败不两立。所谓贤不肖者,古今一也。君子不惰,真人不怠#1,   怠然后解,解然后堕,故君子言堕,真人言怠。《礼》云:三日不怠,三月不解#2。   无见久贫贱。则据简之伊尹酒保、   保,佣保也。   太公屠牛、   《传》曰:太公少贫,卖浆,值天凉;屠牛卖肉,值天热而肉败。   管子作革或作草,百里奚官奴,   百里奚,虞人也。虞亡,晋主辱之,以胜穆姬,而饭牛於秦,岂此所谓官奴者乎?   海内荒乱,立为世师,莫不天地善谋。日月不息,乃成四时,精习象神,   《南华》曰:铁成见者惊犹鬼神。岂谓是乎?   孰谓能之?   言非不学而能也。   素成其用,先知其故。   所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汤能以七十里放桀,武王以百里伐纣,知一不烦,   知一则简。   千方万曲,所杂齐同,   会之有元,故不能异也。   胜道不一,   制胜之道,夫岂一端而已。   知者计全,   战必胜,攻必取。   明将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3。欲踰至德之美者,其虑不与俗同。   徇俗则病佣,欲踰至德之美难矣。   欲验九天之高者,行不径或作经请。   安可以问涂而至也。九天具见《鸿烈真经》。盖若南方曰朱天,北方曰玄天,中央曰钧天之类。   是以忠臣不先其身而后其君,寒心孤立,悬命将军,野战则国弊民罢,城守则食人灼骸,或作火体。   易子而食,析骸而炊。   计失,其国削主困,为天下笑。持国计者,可以无详乎?固有过计,有尝或作赏试。   尝试失之疏#4,遇计失之细,事贵取中而已,明此所当审也。   是以曹沬为鲁将,与齐三战而亡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刎颈而死,则不免为败军擒将。曹子以为,败军擒将非勇也,国削名灭非智也,身死君危非忠也。夫死人之事者,不能续人之寿,故退与鲁君计。桓#5公合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劫桓#6公墠位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亡一旦而反,天下震动,四邻惊骇,名传后世。扶杖於小愧者,大功不成,故曹子去忿悁之心,立终身之功,弃细忿之愧,立累世之名。故曹子为知时,鲁君为知人。剧辛为燕将,与赵战,军败;剧辛自刭,燕以失五城。自贼以为祸门,身死以危其君,名实俱灭,是谓失,此不还人之计也,   言其计画无后之尔。   非过材之莿也。   此言贤者城#7重其死。虽然,曹沬之事适遭管仲,不欲愈一小快而以齐信於诸侯,枚能成其名也。若夫李陵之降,欲以报汉而卒族妻母,陇西之士用为耻焉。则沬之劫政岂可以为常哉?矧又霸者之事也。至於王德之人#8,诚信素明,则将无与鲁地而诛沬矣,何足贵乎?   夫得道者务无大失,凡人者务有小善,小善积则#9多恶、欲多恶则不积德#10,不积则多难#11,或云多恶则多难,无则不下五字。多难则浊,浊则无知;多欲则不博,不博则多忧,多忧则浊,浊则无知。欲恶者,知之所昏也。夫强不能者僇,   僇之言辱#12。   是剧辛能绝而燕王不知人也。昔善战者,举兵相从,陈以五行,战以五音,指天之极,与神同方,类类生成,用一不穷,明者为法,微道是行,齐过进退,   齐,不过也。   参之天地,出实触虚,   吴奔东南,亚夫使备西北,盖知此矣。   禽将破军,发如镞或作鍭矢,动如雷霆,暴疾梼虚,殷若坏墙,   殷,坏声也。   执急节短,   《孙子兵法》曰:其执险,其节短。   用不缦缦,避我所死,就吾所生,趋吾所时,援或作授吾所胜,故士不折北,兵不困穷。得此道者,驱用市人,乘流以逝,或作游。与道翱翔。翱翔授取,锢据或作豫坚守;呼吸镇一作推,或作损移,   镇,不移也。   与时更为。一先一后,音律相奏;或作奉。一右一左,道无不可。受数於天,定位於地,成名於人。彼时之至,安可复还?或作复还至。   复,反复也。还,回还也。   安可控搏#13?   控,引也。搏,持也。复还言不可御,控搏言不可止。   天地不倚,错以待能。度数相使,阴阳相攻,死生相摄,气威相灭,虚实相因,得失浮或作得失相浮县。   浮县,言无定也。   兵以势胜,   兵法曰:如转圆石於千仞之山者,势也。   时不常使,蚤晚绌赢,反相殖生。变化无穷,何可胜言?水激则旱,矢激则远,精神回薄,振荡相转,迟速有命,   有命,一作言息,又作止息。   必中三伍#14。合散消息,孰识其时?至人遗物,遗物,或作不遗。独或作动与道俱,纵驱委命,与时往来。盛衰死生,孰识其期?俨然至湛,孰知其尤?祸乎福之所倚,福乎祸之所伏,祸与福如纠纆。   此言祸福相为表裹,执如索绹纆索也。三合曰纠。   浑沌错纷,其状若一,交解形状,孰知其则?芴芒无貌,   貌,或为根。   唯圣人而后决其意,或作能决其意。斡流迁徙,固无休息。   小休曰息。   终则有始,孰知其极?一目之罗,不可以得雀,   太疏#15故也。   笼中之乌,空窥不出。   太密故也。   众人唯唯,安定祸福?忧喜聚门,吉凶同域,   庆者在堂,吊者在门。   失反为得,成反为败。吴大兵强,夫差以困;越栖会稽,勾践霸世。达人大观,乃见其可。可,或作苛。椭枋一术,奚足以游?   椭,读如隋銎之隋。枋,读如方变之方。夫天下之事,百出要以百变应之。而今隋方一术,则岂足游於变通之会哉?   往古来今,事孰无邮?   邮,置邮也。行者过之而巳,故事之过者为邮。   舜有不孝,尧有不慈,文王桎桔,管仲拘囚。坱轧□垠,□垠,或作葬云。孰□得之?   此言大钧播物,坱轧无垠,皆在垆□之内,孰□得之。   至得无私,泛泛乎若不系之舟,   任之而已。   能者以济,不能者以覆。天不可与谋,地不可与虑。圣人捐物,从理与舍。众人域域,   域域,浅狭之貌。   迫於嗜欲。小知立趋,好恶自惧。夸者死权,自贵矜容。一本自矜容下云徇名终身谋奈,无列士以下两句。   《诗》曰:垂带悸兮是也。   列士徇名,贪夫徇财。   以身逐物曰徇。   至博不给,给,或作结。   统之无要,则虽博乃更不给。何则?至道常约故也。   知时何羞?   不愧不作。   不肖系系,或作敷俗,贤争於时,   知也者,争之器也。名也者,相轧也。   细故袈一本袃作袭,蒯作葪蒯,   蒯,犹芥也。袃芥,剌鲠也。   奚足以疑?事成欲得,又奚足夸?   此言如意与不,无足欣戚。   千言万说,卒赏谓何?   此言理尽於上而彼之繁言虽累千万,犹当赏此。   勾践不官,   勾践尝臣於吴。   二国不定;文王不幽,   幽於美里。   武王不正;或作武王不执正。管仲不羞辱,名不与大贤,功不得与三王#16,钲面备矣。   备知第十三   天高而可知,地大而可宰。万物安之?人情安取?伯夷、叔齐能无盗,而不能使人不意己。   横逆岂可必哉?   申徒狄   殷之末世枯槁者也。   以为世涵浊不可居,故负石自投於河,不知水中之乱有逾甚者。德之盛,山无径迹,泽无桥梁,不相往来,舟车不通。何者?其民犹赤子也,   《老子》曰: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男曰赤子,女曰婴儿。   有知者不以相欺役也,有力者不以相臣主也。是以鸟鹊之巢可俯而窥也,伶,麋鹿群居可从而系也。   乌鹊性猜瞿,麋庇性惊决,放此主言之。   至世之衰,父子相图,兄弟相疑。   夫父子,天性也;兄弟,天伦也。恩信素足,非自外至。故跟市人之足则辞以脱悞,兄则以妪,大亲而已矣。令德下衰而至於父子相犹、兄弟相□者,岂其性固异於古也哉?盖治之之过也。   何者?其化薄而出於相以有为也。   此言不能相与於无相与#17,相为於无相为,故其弊至此。郭象曰:夫体天地、冥变化者,虽手足异任、五藏殊管,未尝相与而百节同和,斯相与於无相与也;未尝相为而表裹俱济,斯相为於无相为也。若乃役其心志以恤手足,运其殷肱以营五藏,则相营愈笃而内外愈困矣。盖知此也。   故为者败之,治者乱之,败则傰,   傰,党也。   乱则阿,阿则理废,佣则义不立。尧传舜以天下,故好义者以为尧智,其好利者以为尧愚。汤、武放弒利其子,好义者以为无道,   此言何谓也?若予所学则唯好义者以为有道。   而好利之人以为贤。为或无为字彼世不传贤,故有放君。君好傰阿,故有弒主。夫放弒之所加,亡国之所在,吾未见便乐或作见其便乐而安处之者也。夫处危以妄安,循哀以损乐,是故国有无服之丧、无军之兵,可以先见也。是故箕子逃   逃,逃祸也,非谓逃而去之。孔子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   而搏裘牧#18,   《宋世家》曰:南宫万杀愍公于蒙泽,大夫裘牧闻之,以兵造公门,万搏牧,牧齿着门死。即其事也。   商容拘而蹇叔哭。   蹇叔,秦臣也。穆公袭郑,蹇叔哭之。   昔之登高者,下人代之□,或作殪。   □,怖也。   手足为之汗出,   怖故为之汗濡。   而上人或无人字乃始抟折枝而趋操木#19,   言傍观者为之惊惧,而登高之人虽危莫知焉,乃始抟而折枝,趋而操木。   止之者僇,   止之使勿尔者,覆受僇焉。凡此以况处危忘安,而谏者蒙辱之义。   是故天下寒心而人主孤立。今世之处侧者皆乱臣也,其智足以使主不达,其言足以滑政,其朋党足以相育於利害。昔汤用伊尹,周用太公,秦用百里,   百里奚也。   楚用申麃,   申包胥也。   齐用管子,此数大夫之所以高世者,皆亡国之忠臣所以死也。   此言古之人其才一也,或以高世,由亦或以死者#20,所遇之君异也。   是观之#21,非其智能难与也,乃其时命者不可及也。   此言伊、吕、申、管之才,人非莫及也,而箕、裘之徒卒以杀辱者,无其时命故也。   唯无如是,   无其时命。   时有所至而求,或作袁,又或作表。   有君无臣,故虽时有所至而上求焉。   时有所至而辞,   有臣无君,故虽时有所至而下辞焉。   命有所至而阖,或作合。   阖,犹辞也。   命有所至而辟。或作阙。   辟,犹求也。   贤不必得时也,不肖不必失命也,是故贤者守时而不肖者守命。   守命,犹委命也。   今世非无舜之行也,不知尧之故也;非无汤、武之事也,不知伊尹、太公之故也。费仲、恶来得辛纣之利,而不知武王之伐之也;比干、子胥好忠谏,而不知其主之煞之也。费仲、恶来者可谓知心矣,而不知事;比干、子胥者可谓知事矣,而不知心。圣人者,必两备而后能究一世。   兵政第十四   庞子问鹖冠子曰:用兵之法,天之、地之、人之,赏以劝战,罚以必众。或作恐众。五者已图,然九夷用之而胜不必者,其故何也?   得其战矣,未得其所以战也,故九夷用之而不必胜。语曰: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此之谓也。故曰:夫子驰亦驰,夫子趋亦趋,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其后。其近是乎?   鹖冠子曰:物有生,   生,犹化也。   故金木水火未用而相制。   此言前期而胜也。   子独不见夫闭关乎?立而倚之,则妇人揭之。或作易褐之上。仆而措之,则不择性而能举其中。   句。   若操其端,则虽选士不能绝地。关尚一身而轻重异之者,执使之然也。夫以关言之,则物有而执在矣。九夷用之而胜不必者,其不达物生者也。   此言不达事变物化,故辄败北。《素问》曰:物生之谓化,物极之谓变。   若达物生者,五尚一也耳。庞子曰:以五为一,奈何?鹖冠子曰:天不能以早为晚,地不能以高为下,人不能以男为女,赏不能劝不胜任,   金帛在前,不能使尪者负。   罚不能必不或无不字可。   斧钺在后,不能使哑者呜。   庞子曰:取功,奈何?鹖冠子曰:天不能使人,人不能使天。因或作固物之然,而穷达存焉。之二也,在权在埶。在权故生财有过富,在执故用兵有过胜。财之生也,力之於地,顺之於天;兵之胜也,顺之於道,合之於人。其弗知者,以逆为顺,以患为利。以逆为顺,故其财贫;以患为利,故其兵禽。昔之知时者与道证,或作澄#22。弗知者危神明。道之所亡,或作厈。神明之败,何物可以留其创?   留,犹止也。使创不伸曰留。   故曰:道乎道乎,或作道道乎。与神明相保乎。庞子曰:何如而相保?鹖冠子曰:贤生圣,   贤上生圣。   圣生道,道生法,法生神,   一阴一阳之谓道。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神生明。   神下生明。   神明者,正之末也。   偏生合,公生明,诚信生神。故曰正之末也。   末或无末字受之本,是故相保。   学问第十五   庞子问鹖冠子曰:圣人之问服师也#23,   服,事也。   亦有终始乎?抑其拾或作舍。下同诵记辞,阖棺而止乎?鹖冠子曰:始於初问,终於九道。若不闻九道之解,拾诵记辞,阖棺而止,以何定乎?   此言非独白纷如也,虽至阖棺而止,尚不足以定之也。故所贵乎问学者,岂诵说之云乎?在於得书之体,得言之解。   庞子曰:何谓九道?鹖冠子曰:一曰道德,二曰阴阳,三曰法令,四曰天官,五曰神征,六曰伎艺,七曰人情,八曰械器,九曰处兵。庞子曰:愿闻九道之事。鹖冠子曰:道德者,操行,所以为素也。   素如献素之素。道德,操行之本,故曰素也。   阴阳者,分数,所以观气变也。   《周官》保章氏云:以星土,以云物,以十有二岁,以十有二风,占天地之灾祥。   法令者,主道治乱,国之命也。天官者,表仪祥兆,下之应也。   此言学问之序。道德已明而阴阳次之,阴阳已明而法令次之;三者备矣,然后可以言治矣。天官,冢宰是也。百官取揆,故曰表仪。造始而已,故曰祥兆。此以静唱,彼以动和,故曰下之应也。   神征者,风采光景,所以序怪也。   《祭义》所谓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煮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   伎艺者,如胜同任,或为住。所以出无独异也。   《周官》六德则异之以智、仁、圣、义、忠、和,六艺则同之以礼、乐、射、御、书、数。   人情者,小大、愚知、贤不肖,雄俊豪英相万也。械器者,假乘焉,或作马。世用国备也。处兵者,威柄所持,立不败或作取之地也。九道形心,谓之有灵,   形,着见也。   后能见变而命之,   物至能名。或曰:奇见异闻为变。《列子》曰: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盖此类也。   因其所为而定之。若心无形灵,或作虚。辞或有传字虽抟捆,   捆,犹叩椓也。   不知所之。彼心为主,或作至则内将使外;内无巧验,   精不足以揆道,粗不足以验物。   近则不及,远则不至。庞子曰:或有曾闻字。礼、乐、仁、义、忠、信,愿闻其合之於数。鹖冠子曰:所谓礼者,不犯者也。所谓乐者,无菑或作蔷者也。所谓仁者,同好者也。所谓义者,同恶者也。所谓忠者,久愈亲者也。所谓信者,无二响者也。圣人以此六者,或无者字卦世得失逆顺之经。   卦,犹卜也。   夫离道非数,不可以□□绪端;不要元法,不可以心体。   刽,犹郀也。《南华》曰:堕其肢体,黜其聪明。又曰:夫道覆载天地,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   表术或无表字裹原,   术,如术业之术。原,如原道之原。   虽浅不穷;中虚外博,虽博必虚。庞子再拜曰:有问戒哉。虽毋如是,冥或无其字材乃健。弗学孰能,此天下至道,而世主废之,何哉?鹖冠子曰:不提生於弗器,   器故提之。   贱生於无所用。中河失船#24,一壶千金。   壶,瓠也,佩之可以济涉。南人谓之腰舟。   贵贱无常,时使物然。常知善善,昭缪不易,一揆至今。不知善善,故有身死国亡,绝祀灭宗。细人犹然不能保寿,义则自况。   此言细人且尔也,况於己乎?其义当以自况。   世贤第十六   卓襄王问庞暖曰:夫君人者,亦有为其国乎?   卓,当为悼。此赵悼襄王也。盖赵孝成王卒,子偃立,是为悼襄王。襄王三年,庞暖将攻燕,擒其将剧辛。   庞暖曰:王独不闻俞跗之为医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楚王临朝,为随兵故。若尧之任人也,不用亲戚,而必使能其治病也,不任所爱,必使旧医。   《语》曰:老医少卜。盖老医更病多矣,尧故使之。   楚王闻傅,暮□在身,   □,盖病也。   必待俞跗。   俞跗,盖非楚人。此亦寓言。传曰: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体酒、馋石、蹻引、案桃、毒熨,而割皮解肌,诀肌结筋,搦髓脑,浣肠胃,练精易形。此虽已成,所以必治,而鬼神避之也。   卓襄王曰:善。庞暖曰:王其忘乎?昔伊尹医殷、太公医周武王、百里医秦、申麃医郢、   郢,荆所都。   原季医晋、   《国语》曰:晋文公使原季为卿。   范蠡医越、管仲医齐,而五国霸。其善一也,然道不同数。卓襄王曰:愿闻其数。暖曰:王独不闻魏文侯之问扁鹊耶?   扁鹊,勃海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   此神医也,为之於未有。《周官》曰:疾医曰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夫昧於在神,而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更以参两验之,亦已粗矣。然《周官》言此而已者,盖中材之法也。歧、附岂世有哉?   故名不出於家。   名在门内而已。《老子》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   中兄治病,其在毫毛,   此明医也,治之於末乱。所谓造形而悟者也。   故名不出於闾。   其闾里知之矣。   若扁鹊者,才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而名出闻於诸侯。   其所能愈粗,其所闻愈远。   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医术以扁鹊之道,曰桓公几能成其霸乎#25?   管仲匡救桓公,常在其细,故能以其君霸。盖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於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方是之时,诸侯莫或知焉。此其治毫毛者也。   凡此者不病病,   或云不病。至於病而治之,不亦晚乎?疾甚曰病。   治之无名,或云治无名使或作便之无形,   夫病之形名着矣,然后使医,此桓侯之所以死也#26。   至功之成,其或作六下谓之自然。   针艾之功无所欣赖,故其昧者谓之自然。推之於治,此击壤之民所以不知尧舜之力也。   故良医化之,拙医败之,虽幸不死,创伸股维。   维,牵孪也。   卓襄王曰:善。寡人虽不能无创,孰能加秋毫寡人之上哉。   庶几管仲者出焉。   天权第十七   挈天地而能或无能字游者,   《南华》所谓旁日月、挟宇宙者类此。   谓之还或作环。又或作绎名   常住真际而不逐於名。   而不还於名之人。   区区外慕,逐物丧己,常为造化负之而走,岂能挈天地而游哉?   明照光照,不能照己之明是也。   离朱方昼拭眦,百步之外明烛须眉,而不能近视其睫。则逐物不反灵於人者,虽明照如月、光照如日,而不能照己之明,何足怪哉。   独化终始,随能序致,致,或作故。独立宇宙无封,谓之皇天地。   无封,无吵域也。革曰#27:四海之外,无极无尽,犹齐州也。束行至营,人民犹是也;问营之东,后犹营也。西行至幽,人民犹是也;问幽之西,复犹幽也。   浮悬天地之明,   四时之运,转移日月,埶若浮悬。   委命相鬲谓之时。   且然无间谓之命,四时之运委之而已。然而木敷、金敛、火炎、水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用,不能相通。   通而鬲谓之道。   道故有塞有通。   连万物,领天地,天地下有建报重九明五字。合膊膊,一作搏,或为宇宙二字。   同根,命曰宇宙。   阖天之谓宇,辟宇之谓宙。二者相须而立,故曰合膊同根。   知宇,故无不容也;   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知宇,故无不容。   知宙,故无不足也;   有乎长而无本□者,宙也。知宙,故无不足。   知德,德,或作隐。故无不妥也;   知德故所遇於地者,不择而安之。   知道,故无不听也;   知道故所受於天者,不辞而听之。   知物,故无不然也。   因其所然而然之,万物莫不然也。   知一而不知道,故未能裹也。   不能视己之明,故曰未能裹也。   昔行不知所如,往而求者则必惑。   盖昔之亡羊者曰:岐之中又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是以反也。都子曰:大道以多岐丧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索所不知,求之象者则必弗得。   象者,意之筌蹄。夫索所不知,求之筌蹄,而不知求之言意之表,岂足以得其粹哉。轮人曰:公之所读,是古人之糟粕。已寻绎鹖冠子之意,盖将发蒙解惑,使人致一而求道於言意之表,故有此言。而下文云。   故人者莫不蔽於其所不见,鬲於其所不闻,塞於其所不开,诎於其所不能,制於其所不   胜。世俗之众,笼乎此五也,而不通此。未见而有形,   危机虽未兆见,而理已有焉。   故曰有无军之兵,有无服之丧,人之轻死生之故也,人之轻安危之故也。   以故,是以知之。   夫蚊虻坠乎千仞之溪,   注谷曰溪。   乃始翱翔而成其容;容,或作客。   成其翱翔之容。高飞曰翱。布翼不动曰翔。   牛马坠焉,碎碎,或作钵。而无形。由是观之,则大者不便,重者创深。   此言贵高之蹶#28,其患大矣。《老子》曰: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兵者,涉死而取生,陵危而取安。是故言而然,道而当。当,或为富。道而当,一作道奠富。   言而然,然后道而当。道,犹行也。   故一蚋噆肤,不寐至旦;半糠入目,四方弗治。所谓蔽者,岂必障於幅度帷□、隐於帷薄哉。   细曰□,粗曰薄。   周平弗见之谓蔽,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之市,攫人之金,以为取金之时徒见金,不见人。盖嗜欲之乱人心如此。岂必四周有物障之也哉?   故病视而目弗见,疾听而耳弗闻。蒙或无蒙字故知能与其所闻见俱尽,   句。   鬲鬲,或作高。故奠务行事与其任力俱终,   句。   塞故四发上统上统,或作上纥而不续,□□而消亡。夫道者,必有应而后至;后至,一作后合至。   观之於易见矣。   事者,必有德而后成。夫德,知事之所成,成之所得,而后曰我能成之。成无为,   成之於无为。   得无来,   得之於无来。夫德至矣,故妙须心解,而君不能得之臣,子不能献之父,则得之在我而已,其来岂有自哉。   详详,或作辟#29。察其道,何由然哉?迷往以观今,是以知其未能。彼立表而望者不惑,按法而割者不疑,固言有以希之也。夫望而无表、割无法,其惑之属耶?所谓惑者,非无日月之明、四时之序、星辰之行也,因乎反兹而兹而,一作慈西之惑也。   所谓惑者,反之而已,岂必无也哉。《列子》云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无不倒错者,盖类是也。   惑故疾视愈乱,惇而易方。   疾视,即上所谓病视四方。故《书》曰:譬彼病目见空中华盖,空本无华,由妄见故。惇,犹笃也。易方,《南华》所谓天地四方易位是也。盖疾视至於天地四方易位,则其病之笃者也,非独目视昏华而已。   兵有符而道有验,   盖弗迷者然后见之。   备必豫具,虑必蚤定。   否则惑矣。   下因地利,制以五行,左木、右金、前火、后水、中土,营军陈士,不失其宜。五度既正,   左木、右金、前火、后水、中土是也。   无事不举。招摇在上,   招摇,斗之柄端,主指者。   缮者作下,   《礼》云: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即此是也。缮,犹继也。盖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故善战者常缮其怒#30,使再不至於衰,三不至於竭。此黄帝之所以百战而兵不败也。   取法於天。四时求或作生象,   四时求象,犹言求象四时也。   春用苍龙,夏用赤鸟,秋用白虎,冬用玄武。天地已得,何物不可宰?理之所居谓之地,神之所形谓之天,知天故能一举而四致,并起而独或作税成。乌乘随随,□蜚垂□或作秋。   未详。   故昔善计者#31,非以求利,一作求胜。将以明数;一作明胜。昔善战者,非以求胜,将以明胜。独不见夫隐者乎?或有及字。设始知之,其知之者,屈已知之矣。若其弗知者,虽师而说,尚不晓也。   隐者韬潜,故其难知如此。此善战者所以必至於明胜也。   悲乎,夫蔽象两塞之人,未败而崩,未死而禽。设兵取国,武之美也;不动取国,文之华或为归也。   士益武,人不益文,   二句其实一也。变文,是以不同。   二者或作甚寡爱#32,   武事刻惨,失之少恩。   不可胜论。耳者,可以听调声,而不能为调声。目者,可以视异形,而不能为异形。口者,可以道神明,而不能为神明。   凡此以明师匠能与人规矩,而不能与人巧也。故下文云。   故先王之服师术者,呼往   迷者不反,呼之使勿往也。   发蒙,   《南华》曰:微夫子之发吾覆,则吾无以见天地之大全。   释约解刺,   约,如绳约之约。刺,如针刺之刺。   达昏开明,而且知焉。故能说适计险,   说,止息也#33。适,如往也。   历越踰俗,轶伦越等,知略之见,遗跋众人,或作人#34。求或作未绝绍远,难之在前者能当之,难之在后者能章之。   章,如彰往察来之章。   要领天下而无疏,   疏之为言失也。   则或作明远乎敌国之制。   不为敌人所制。   战胜攻取之道,应物而不穷,以一宰万而不总。   提要而已,如每事而总之焉,得力而给诸。   类类生之,耀或作翟名之所在。   朝廷,耀名之所在也。《传》曰:争名者於朝,争利者於市。   究贤或作则能之变,极萧楯之元,元,或作无。   萧萧,斧也。干谓之楯。萧以戮人,楯以卫己。知此则知兵矣。戎之字从戈从甲,盖兵之道如此而已。   谓之无方之传,   究变极无则适乎变通之会矣。《南华》曰:今蕲行周於鲁,是犹推舟於陆也,劳而无功。彼未知夫无方之传,应物而不穷者也。   着乎无封之宇。或作博。制事内不能究其形者,或无者字。用兵外不能充其功。   不得於内,斯不可成於外矣。   彼兵者,有天,有人,有地。   天时,地利,人和。   兵极人,   尽兵之事则人道得矣。   人极地或作蔽地,   人极乃地。   地极天。   地极乃天。   天有胜,   天时,故有胜。   地有维,   地利,故有维。   人有成,   人和,故有成。   故善用兵者慎   子之所慎者战。   以天胜,以地维,以人成。三者明白#35,何设不可图?所谓天者,非以无验有胜,   天事窈冥,无所用质,然而不可胜也。   非以日势之长而万物之所受服者邪?   曰势,五行休王孤虚之属。   彼天生或作士物而不物者,其原阴阳也。四时生长收藏而不失序者,   《南华》曰:春夏先,秋冬后,神明之序也。   其权音也。   触於角、章於商之属。   音在乎不可传者,其功英也。   其功以非糟粕,故不可传也。   故所肆学兵,必先天权,陈以五行,战以五音,左倍宫角,右挟商羽,   句。   征君为随,   征,在其后。   以□或作转无素之众。   □,犹群也。韩信曰: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所谓驱市人而战之也,其埶非置死地,人自为战,宁尚得而用之乎。盖知此矣。   陆或作陛溺溺人,   陆溺,陆沉也#36。盖以奇用兵,其阴谋赤地能兴风波。   故能往来窦决,   不水能致风波,则彼虽如川之流,可使之竭也。《荀子》曰:厌其源,开其窦,江湖可竭。   独金而不连,   偏任金德,隆於杀伐,不以四行连而辅之,故其弊如下所云。   绝道之纪,或作绝。乱天之文,干音之谓,违或作达物之情。天之不纲,或作细。其咎燥或作惨凶。   燥凶,凶旱也。四时之和不成,故其答凶旱。《老子》曰:必有凶年。盖言是也。   欲无乱逆,谨司天英;天英或无下天英二字各失,三军无实。夫不英而实,孰有其物?   言无是也。凡物之生英而不实者有矣,未有不英而实者也。   常圣博□□古今复一日者,天地之所待而阖耳。或作耳目。   此言真圣三万岁而成纯,则天地与我为一矣。五行不能宰,五音不能制,虽遗阴阳,可也。苟为不在此域,则岂能废阴阳之术哉。故下文云。   故《天权神曲五音术兵逸言》曰:   天权神曲五音术兵逸言,疑若兵法一书之名。   章以祸福,祸福上或有斯字。若合符节。凡事者生於虑,成於务,失於惊。   能天第十八   原圣心之作,   句。   情隐微而后或作以起,   情,如情天地之情。言圣人尽天下之情,然后应物。   散无方而求或作永监焉,   道中庸,故求监焉。   轶玄眇而后无,   轶,如轶伦之轶。言圣人超天下之理,然后忘物。   抗澄幽而思谨焉。   道中庸,故思谨焉。   截六际而不绞,   情亿微而求监,轶玄眇而思谨,此道之所以大而不荡,小而不迫也。故能截六际而不绞。六际,六合也。绞者,迫切之辞。截言以此为界。盖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观乎孰莫,或作暮。   孰莫,犹无何也。   听乎无罔,极乎无系,论乎窈冥,湛不乱纷,故能绝尘埃而立乎太清。往无与俱,   独往。   来无与偕,   独来。   希备寡属,   食於苟简之田,故云希备。游於寂寞之乡,故云寡属。   孤而不伴,   未尝设对。   所以无疵。   澡雪之至。   保或作□然独至,   保,犹安也。所谓不行而至者是。   传未有之将然,   见於未萌。   领无首之即次,   和而不唱#37。   度十五而用事,或作度十十端肝事往来。量往来或作力而废兴,   已往者废,方来者兴。   因动静而结生,元作笙。   结,犹实也。生,犹华也。   能天地而举措。   能天,能地。   自然,形也,不可改也。奇耦,数也,不可增减也。成败,兆也,非而长也。   而,汝也#38。长,如长民之长。   故其得道以立者,地能立之;其得道以仆或作邳者,地弗能立也。其得道以安者,地能安之;得其道以危者,地弗能安也。其得道以生者,天能生之;其得道以死者,天弗能生也。其得道以存者,天能存之;其得道以亡者,天弗能存也。彼安危,埶也何可责於天道鬼神奚与?   直而推之,曲而任之。自安、自危、自存、自亡,天道岂容有贵,而鬼神亦奚与哉?   一者,或作日。德之贤也。   未离乎数。   圣者,贤之爱也。   爱,犹慕也。   道者,圣之所吏也,   史,犹任也。   至之所得也。   不离於真,谓之至人。故道者,圣人之所史,至人之所得也。   以至或作圣图或作国弗能载,名弗能举,口不可以致其意,貌不可以立其状,若道之象门户是也,   道,犹言也。   贤不肖、愚知由焉出入而弗异也。道者,开物者也,   能使之由而已。   非齐物者也。   不能序之。   故圣,道也,道非圣也。   夫圣人者,道之主也。故圣,道也,而道非圣也。   道者,通物者也,圣者,序物者也,是以有先王之道而无道之先王。   此申圣道也、道非圣也之义。   故圣人者,后天地而生而知天地之始,先天地而亡而知天地之终,力不若天地而知天地之任,气不若阴阳而能为之经,不若万物多而能为之正,不若众美丽而能举善指过焉,不若道德富而能为之崇,   《易》曰:崇高莫大乎富贵。高者,贵也。崇者,富也。   不若神明照而能为之主,或作王。不若鬼神潜而能着其灵#39,不若金石固而能烧其劲,不若方圆治或作活而能陈其形。昔之得道以立,至今不迁者,四时、太山是也;其得道以危,至今不可安者,苓或作苓峦堙或作甄溪、   苓,如零落之零。堙,塞也。   橐木降风   橐,萚落之萚。降,下也。   是也;其得道以生,至今不亡者,日月、星辰是也;其得道以亡,至今不可存者,苓叶遇霜、朝露遭日是也。故圣人者取之於埶,而弗索於察。埶者,其专而在己者也;察者,其散而之物者也。物乎物,芬芬份份,   杂乱之貌。   孰不从一出、   皆出於一。   至一易?   至一而易。   故定审於人,观变於物。口者,所以抒心诚意也,或不能俞受或作爱究晓,   俞之言然。受,听受也。   扬其所谓,或过其实。故行异者相非,道异者相戾。诐辞者,革或作庠物者也,   诐辞,盖若告子之类。告子外义,圣人无之,故曰革物者也。   圣人知其所离。淫辞者,因物者也,   淫辞,盖若墨子之类。墨子兼爱,圣人有之,故曰因物者也。   圣人知其所合。诈辞者,沮物者也,   诈,犹邪也。   圣人知其所饰。   又从而为之辞。   遁辞者,请物者也,   夷之曰命之矣。   圣人知其所极。   极,犹穷也。   正辞者,惠物者也,   不诐、不淫、不邪、不遁,谓之正辞。   圣人知其所立。立者,能效或作郊其所可知也,莫能道其所不及。   微妙之会,意不能到。况於言乎?   明谕或为论外内,后能定人。   表裹俱通,而后可以印证。   一在而不可见,道在而不可专。切譬于渊,其深不测,凌凌乎泳澹波而不竭。   涵泳溢流,莫之能竭。   彼虽至人,能以练其精神,修其耳目,整饰其身,或作饰其身体。若或作与合符节,小大曲制无所遗失,远近邪或作干直无所不及。是以德万人者谓之俊,德千人者谓之豪,德百人者谓之英。故圣者,言之凡也。   一本凡也下云:而察人,圣者之功也。此所以虚传章文,显能未立,上下异奏,贤不如尊卑之术也。合百家为圣人,故曰言之凡也。凡者,统要之辞。   武灵王第十九   武灵王问庞焕或作暖曰:   武灵,赵武灵也。庞焕,盖暖之兄。   寡人闻飞语流传曰: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愿闻其解。庞焕曰:工者贵无与争。   工,犹善也。   故大上用计谋,其次因人事,其下战克。用计谋者,荧惑敌国之主,使变更淫或为谣俗、   使为淫俗所移。   哆暴憍恣而无圣人之数,爱人而与,无功而爵,未劳而赏,喜则释罪,怒则妄杀,法民或作居而自慎,或作填。   刑民而自以为慎。   少人而自至,   狭人而自以为至。   繁无用,嗜或作蓍龟占,   专任卜筮而已。   □□高义下或作不合意内之人。所谓因人事者,结币帛,用货财,闭近人之复其口,   以赂买其近臣,使顺其江。   使其所谓是者尽非也,所谓非者尽是也,离或作虽君之际用忠臣之路。   离之言问#40。   所谓战克者,其国已素破,兵从而攻之,因句践用此或作因阳用此,无句践二字而吴国亡,楚用此而陈蔡举,   灵王八年,使弃疾灭陈。十年,使弃疾定蔡。因为陈蔡。   三家用此而智氏亡,或作残。   三家,晋、韩、魏也。   韩用此而东分。   晋顷公十二年,韩宣子与赵魏共分祁氏、单舌氏十县。东分其谓是,乎?   今世之言兵也,皆强大者必胜,小弱者必灭。是则小国之君无霸王者,而万乘之主无破亡也。昔夏广而汤狭,殷大而周小,越弱而吴强,此所谓不战或作能而胜#41,善之善者也。此《阴经》之法,   《阴经》,黄帝之书也。   夜行之道,天武之类也。今或僵尸百万,流血千里,而胜未决也。以为功计之,每已不若是。故圣人昭然独思,或作得恩。忻然独喜。若夫耳闻金鼓之声而希功,目见旌旗或作祀祺之色而希陈,手握兵刃之枋而希战,   枋,柄也。   出进合斗而希胜,是襄主之所破亡也。武灵慨然叹曰:存亡在身微乎哉,福之所生。寡人闻此,日月有以自观。昔克德者不诡命,得要者其言不众#42。   鹖冠子卷下竟   #1『真』,《四库》本案:『一本作「贞」』。   #2『解』,《四库》本作『懈』。   #3『死』,《四库》本作『法』。   #4『疏』,《道戴》本原作『踈』。   #5『桓』,《道藏》本原作『□』,避宋讳。今据《四库》本改。   #6『桓』,《道藏》本原作『栢』,今据史实及《四库》本改。   #7『城』,《四库》本作『诚』。   #8『王』,《四库》本作『正』。   #9《四库》本案:『一本无「则」字』。   #10《道藏》原缺『积德』二字。今据《四库》本补。   #11《道藏》本原缺『积』字。今据《四库》本补。   #12此句《四库》本作『夫强不能者僇之,其言辱』,并案:『一本此六字误作注。又,一本无「之其言辱」四字』。   #13『搏』,《四库》本作『搏』。   #14『伍』,《四库》本作『五』。   #15同注#4。   #16《道藏》本原缺『得与』二字。今据《四库》本补。   #17『无』,《道藏》本原作『天』。今据后文及《四库》本改。   #18『裘』《四库》本作『仇』。   #19『搏』,《四库》本作『搏』。   #20《四库》本脱『由』字。   #21此句《四库》本作『由是观之』。   #22『澄』,《四库》本作『登』。   #23『之』,《四库》本作『学』。   #24『失』,《道藏》本原作『矣』。今据文义及《四库》本改。   #25『桓』,《道藏》本作『□』,今据《四库》本改。注文同此。   #26『死』,《四库》本作『免』。   #27此句《四库》本作『《列子》汤问於夏革曰:「四海之外奚有?」革曰:「犹齐州也,……』。   #28『蹶』,《四库》本案:『蹶,一本作□』。   #29『辟』,《四库》本作『□』。   #30『缮』,《四库》本作『无』。   #31『计』,《四库》本作『讨』。   #32『二』,《四库》本作『一』。   #33『止』,《道藏》本原作『上』。今据文义及《四库》本改。   #34『人』,《四库》本作『久』。   #35『三』,《四库》本案:『一本作王』。   #36『沉』,《四库》本作『沈』。   #37『唱』,《四库》本作『召』。   #38『汝』,《四库》本作『女』。   #39《道藏》本原缺『着』字。今据《四库》本补。   #40『问』,《道藏》本原作『闻』。今据文义及《四库》本改。   #41『战」,《四库》本言:『或作「能一」』。   #42《四库》本案:『一本无「得」字』。

上次编辑于:
贡献者: ruguoaaa
评论
  • 按正序
  • 按倒序
  • 按热度
Powered by Waline v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