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原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一
楚词补注目録 楚词类
【班孟坚云: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皆以显名。汉兴,高祖王兄子濞于吴,招致天下娱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兴于文、景之际,而淮南王安都寿春,招宾客著书,而吴有严助、朱买臣贵显汉朝,故世传楚辞。】
汉防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 臣 刘向集
后汉校书郎 臣 王逸章句
【一本云校书郎中。《后汉‧文苑传》云: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人。元初中举上计吏,为校书郎。顺帝时为侍中。著《楚辞章句》行于世。
】
离骚经第一【屈原。《释文》第一,无经字。
】
九歌第二【《释文》第三。一本《九歌》至《九思》下,皆有传字。
】
天问第三【《释文》第四
】
九章第四【《释文》第五
】
逺游第五【《释文》第六
】
卜居第六【《释文》第七
】
渔父第七【《释文》第八
】
九辩第八【宋玉。《释文》第二
】
招魂第九【《释文》第十
】
大招第十【屈原,或言景差。《释文》第十六。
】
惜誓第十一 【贾谊。《释文》第十五。
】
招隐士第十二【淮南小山。《释文》第九。
】
七谏第十三 【东方朔。《释文》第十二。
】
哀时命第十四【严忌。《释文》第十四。
】
九懐第十五 【王褒。《释文》第十一。
】
九叹第十六 【刘向。《释文》第十三。
】
九思第十七 【王逸。《释文》第十七。
】
按《九章》第四,《九辩》第八,而王逸《九章》注云“皆解于《九辩》中”,知《释文》篇第盖旧本也,后人始以作者先后次叙之尔。鲍钦止云:《辨骚》非楚词本书,不当录。班孟坚二序,旧在《天问》、《九叹》之后,今附于第一通之末云。
【臣
】等谨案《楚辞补注》十七卷,宋洪兴祖撰。兴祖字庆善,丹阳人。政和中登上舍第。南渡后召试,授秘书省正字,厯官提防江东刑狱、知真州、饶州。后忤秦桧,编管昭州卒。事迹具《宋史‧儒林传》。案陈振孙《书录解题》列《补注楚辞》十七卷,《考异》一卷,称“兴祖少时,从柳展如得东坡手校十卷,凡诸本异同,皆两出之,后又得洪玉父而下本十四五家防校,遂为定本,始补王逸《章句》之未备者成书。又得姚廷辉本作《考异》,附古本《释文》之后。又得欧阳永叔、孙莘老、苏子容本于关子东、叶少协,校正以补《考异》之遗”云云。则旧本兼载《释文》,而《考异》一卷,附之在《补注》十七卷之外。此本毎卷之末,原有汲古后人毛表字奏叔依古本是正印记,而《考异》已散入各句下,未知谁所窜乱也。又目录后有兴祖附记,称“鲍钦止云︰《辨骚》非《楚辞》本书,不当录。班固二序,旧在《九叹》之后。今附于第一通之末”云云。此本《离骚》之末有班固二序,与所记合。而刘勰《辨骚》一篇仍列序后,亦不详其何故。岂但言其不当录,而未敢遽删欤?汉人注书,大抵简质,又往往举其训诂,而不备列其考据。兴祖是编,列逸注于前,而一一疏通证明,补注于后,于逸注多所阐发。又皆以“补曰”二字别之,使与原文不乱,亦异乎明代诸人妄改古书,恣情损益。于《楚辞》诸注之中,特为善本,故陈振孙称其用力之勤,而朱子作《集注》,亦多取其说云。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
】纪昀【臣
】陆锡熊【臣
】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