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门

Paladin...大约 102 分钟医藏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艺术典 医部全录厥门陈梦雷

卷二百九十二

厥门

黄帝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注 万物收藏闭塞而成冬也,阳气收藏,故勿烦扰以泄阳气。早卧晚起,顺养闭藏之气,必待日光避寒邪也。若伏若匿,使志无外也。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神气内藏也。去寒就温,养标阳也,无泄皮肤之阳而使急夺其根气也。凡此应冬气者,所以养藏气之道,逆冬藏之气则伤肾,至春为痿厥之病,因奉生者少故也。盖肝木生于冬,水主春生之气而养筋,筋失其养则为痿,生气下逆则为厥。

厥论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注 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卒不知人,此名为厥,与中风不同。有寒热者,有阴有阳也。阴阳二气皆从下而上,是以寒厥热厥之因,由阴阳之气衰于下也。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

注 阳气胜则阴气虚而阳往乘之,故热厥起于足下也。

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岐伯曰: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注 足三阴之血气,起于五指内侧之端,集于膝下者,三阴交于踝上也;聚于膝上者,三阴经脉皆循内股而上。故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注 宗筋根起于胞中,内连于肾脏。阴阳二气生于胃腑,输于太阴,藏于肾脏。太阴阳明合聚于宗筋者,中焦之太阴阳明与下焦之少阴太阳,中下相合而会合于前阴之间。当秋冬之时,阳气收藏,阴气外盛,此寒厥入者,因恃其质壮,过于作劳则下气上争,不复藏于下矣,阳气上出则阴脏之精气亦溢于下矣。邪气者,谓阴脏水寒之邪。夫阳气藏于阴脏,精阳外出则阴寒之邪因从之而上,故中焦所生之阳亦衰,不能渗营于经络。中下之气不能互相资生,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于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日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注 卫气者水谷之悍气。酒亦水谷悍热之液,故从卫气先行于皮肤,而充于络脉,是不从脾气而行于经脉,故络脉满而经脉虚也。不从脾气通调于经脉,则阴气虚矣。悍热之气,反从外而内,则阳气入矣。阳明乃燥热之腑,借太阴中见之阴化,阴气虚而阳热之气内入则胃气不和,而所生之精气竭,不能营于四肢矣。饮酒数醉,酒气聚于脾中,若饱以入房,则谷气留于胃中,脾脏不能转输其精液,而谷气聚而不得散,酒气与谷气交相侵薄,则热盛于中矣。中土之热灌于四旁,故热遍于身。入胃之饮食,不能游溢精气,下输膀胱,故内热而溺赤。夫肾为水脏,受水谷之精而藏之。酒气热盛而慓悍,则肾脏之精气日衰,阴气衰于下,而阳气独胜于中,故手足为之热也。

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注 暴不知人,卒然昏愦或仆扑也。半日气周之半,一日气行之周。阴气盛于上,谓中焦之阳气损,阴气独盛于上也。阴盛于上则下焦之阳气亦虚,阳虚于下是以腹胀满也。下气谓下焦之元阳,邪气肾脏水寒之邪也。阳气盛于上,谓阴气虚而阳气独胜也。阳盛于上则下气重上,下气上乘则寒邪随之而上逆,逆则阳气乱于上而卒不知人。

帝曰:善。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岐伯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

注 足太阳之厥逆于上则为首肿头痛,厥逆于下则为足不能行,皆太阳之脉病也。神气昏乱,则为眩仆,太阳为诸阳主气也。

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注 癫狂、走呼、妄言妄见,阳明之脉病也。经气厥逆故腹满,胃不和则不得卧。阳明乃燥热之经,其经气上出于面,故面赤而热。

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胻不可以运。

注 逆则暴聋、颊肿、胁痛、足胻不可以运行。

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真)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注 厥则腹满(月真)胀。食饮入胃,脾为转输,逆气在脾,故后便不利。脾不转运则胃亦不和,是以食则呕而不得卧。

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

注 经脉厥逆,而阴液不能上资,是以口干心痛。肺经不能通调于下,故溺赤。水火阴阳之气,上下不交,故腹满也。

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胻内热。

注 厥则少腹肿痛而腹胀,泾溲不利,阴缩而肿。肝主筋,膝者筋之会。经脉厥逆,不能濡养筋骨,故好卧而屈膝。厥阴木火主气,荣俞厥逆,故胻内肿热也。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注 此厥在经脉,故当随经以治之。如经气盛者,用针泻而疏之;经气虚者,以针补之;不盛不虚,即于本经以和调之,名曰经刺。

太阴厥逆,胻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

注 中土之气,主溉四旁。足太阴气厥,故胻为之急挛。脾气逆而不能转输其精气,是以心气虚而痛引于腹也。此是主脾所生之病,故当治主病之脾气焉。

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注 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而主化水谷。少阴气厥以致中焦虚满,而变为呕逆。上下水火之气不变,故下泄清冷也。

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治主病者。

注 挛者,肝主筋也。腰者,肝之表也。虚满者,食气不能散精于肝也。前闭者,肝主疏泄也。肝主语,谵语者肝气郁也。

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注 三阴俱逆,是阴与阳别矣。不得前后者,阴关于下也。诸阳之气皆生于阴,三阴俱逆则生气绝灭,是以手足寒而三日死矣。

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

注 太阳之气厥逆,故僵仆。阳气上逆则呕血,阳热在上则衄血。

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

注 少阳主枢,是以少阳气厥而机关为之不利。颈项乃三阳、阳维之会,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故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转行,项不可以回顾。

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

注 少阳相火主气,火逆于内,故发为肠痈。肠痈不可治者,谓病在气分而痈肿在内,非针刺之可能治也。若发惊者,其毒气干脏,故死。

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

注 阳明气厥则喘,上逆则咳。阳明主肌肉,故厥则身热。阳明乃悍热之气,厥气上逆,则迫血妄行,故呕血。

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

注 手太阴肺主气,逆故虚满而咳;不能通布水津,故善呕沫。是主肺所生之病,故治主病之肺气。

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

注 手心主者,手厥阴胞络之气也。手少阴者,心脏之气也。胞络为君主之相火,二火并逆,将自焚矣,故为死不可治。

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

注 手太阳所生病者,耳聋。小肠主液,故逆则泣出而不能营养经脉也,故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盖腰项乃脉络经俞之大会也。

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痓,治主病者。

注 手阳明者,肺之腑也。手少阳者,手厥阴三焦也。阳明主嗌,肺主喉,兼三焦之火气并逆,是以发喉痹而嗌肿。阳明乃燥热之经,三焦属龙雷之火,火热并逆,故发痓。

奇病论

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歧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帝曰:善!

注 此下受之寒,上逆于巅顶,故名曰厥逆。

大奇论

二阴急为痫厥。

注 二阴,少阴也。痫厥者,昏迷仆扑不知人。此水气乘心,是以二阴脉急。

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

注 如喘者,脉来滑急也。此痰水上壅,故脉来急滑,名曰暴厥。暴厥者,一时昏厥而不能与人言。

脉解篇

太阳所谓入中为喑者,阳盛已衰,故为喑也。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

注 入中为喑者,阳盛已衰,入中之气不足,则阴虚而为喑矣。阳盛于外,内夺其所藏之气,则肾虚矣。阳受气于四末,阳盛已衰,故四肢不收而为痱。肾气不足则为喑,以致少阴之气不至,则手足厥冷矣。

调经论

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注 肾者胃之关也,不利则聚水而为腹胀飧泄矣。肾为生气之原,故不足则厥逆而冷。

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注 夫络脉之血气,孙络之血气,俱输于经,是血与气共并于血分,则为实也。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逆,逆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生气通天论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注 烦劳则伤阳气,夏时阳浮于外,故益虚而煎厥。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注 怒则气上,血随气行,气血并逆,故令迫厥。

阴阳别论

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疒肙)。

注 三阳者太阳也,太阳主表。邪之中人始于皮毛,邪正相搏,发为寒热之病矣。太阳主开,病则开阖不得,邪气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太阳为诸阳主气而主筋,筋伤则为痿,气伤则为厥也。

脉要精微论

厥成为巅疾。

注 厥者,气上逆也。气惟上逆,则变为巅顶之病。

通评虚实论

黄疸,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注 黄疸者,湿热内郁而色病见于外。暴痛者五脏中之气不平,卒然而为痛也。巅疾厥狂,阴阳偏胜之为病也。此皆阴阳五行之气久逆不和之所生也。

阳明脉解篇

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注 厥气上逆于肺则喘,逆于心则惊。经言阳气入阴,阴阳相薄则恐,如人将捕之。盖阳明之热上逆于少阴,阴阳相薄则恐而恶人也。

评热病论

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

注 风为阳邪,开发肌腠,津液外泄,风热留之,故身热。风热不去,则伤动其肾气而上逆,逆于上则心烦,乘于脾土则中满。病名曰风厥,谓因风邪而使肾气之厥逆也。

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表里刺之,饮之以汤。

注 太阳之气主表,风为阳邪,伤人阳气,两阳相搏则为病热。少阴与太阳相为表里,阳热在上则阴气从之而为厥逆矣。刺表以泻风热之阳邪,刺里以下少阴之逆气,饮之以汤以助水津之汗。

缪刺论

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

注 百脉皆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输于足太阴脾,主于手少阴心,朝于手太阴肺,是以五脉之气皆会于耳中。络左角者,肝主血而居左,其气直上于巅顶也。五络俱竭则荣卫不行,故令人身脉振振而形无知也,名曰尸厥。盖人所以生动者,借气昫而血濡,血气不行则其形若尸矣。刺足大指,足太阴之隐白,刺足心,足少阴之涌泉;刺足中指,足阳明之厉兑;刺手大指,手太阴之少商;刺手心主,手少阴之神门。使血气疏通,其厥立已。如不已,用竹管吹其两耳以通宗脉之气,鬄其左角之发以通荣血,饮以美酒以通卫气。

气交变大论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阴厥。

注 诸丙之岁,水运太过,阴气寒甚,故厥逆于上。

五常政大论

金不及曰从革。从革之纪,是谓折收。其气扬,其用躁切,其动铿禁瞀厥。

注 金运不及,则收政乃折。瞀,肺是动病也。厥,气上逆也。

少阳司天,厥逆。

注 土位中央,中鬲不通,则上下厥逆也。

太阴司天,湿气下临,肾气上从,厥逆。

注 阳气不起,则手足为之厥逆。

六元正纪大论

水郁之发,民善厥逆。

注 厥逆者,阳气下藏,中气塞也。

至真要大论

阳明在泉,主胜则寒厥于肠,上冲胸中,甚则喘,不能久立

注 寒厥于肠,上冲胸中,甚则喘者,寒气逆乘阳明之大肠,而上及于胸中之肺脏也。

太阳之胜,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

注 厥逆而入于胃者,水侮土也。胃络上通于心,故心痛。

太阳之复,厥气上行。

注 此郁寒之气上行,而复岁半以前之气也。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注 在上之阳气下逆,则为厥冷。

少阴在泉,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

注 厥气上行者,乃寒水之主气,上乘于在泉之君火也

方盛衰论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问曰:有余者厥耶?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气上不下,头痛巅疾。求阳不得,求阴不审,五部隔无征,若居旷野,若伏空室,绵绵乎属不满日。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

注 阳从左者,谓春夏之气从左而行于右,阴从右者,谓秋冬之气从右而行于左。老者之气从上而下,犹秋气之从上而方衰于下;少者之气从下而上,犹春气之从下而方盛于上。是以春夏之气归于阳之从左而右,气之顺也,故为生气;归于秋冬之从右而左,气之逆也,故为死气。反之,谓秋冬之气归于阴之从右而左为生,归于春夏之从左而右为逆。是以气之无论多少,逆者皆为厥也。一谓一阴之气。一上不下,寒厥到膝者,阴气上行秋冬之令也。故老者为顺,少者为逆。气谓一阳之气,气上不下,头痛巅疾者,阳气自下而直上于巅顶也。不明天地人参合之道,求阳而不得其气,求阴而不能审其微,则隔绝而无征验矣。少气之厥,气虚而上逆也。

解精微论

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眦盲。

注 肾精不上贯于目,故目无见。并者,诸阳合并于上,诸阴合并于下也。心乃阳中之太阳而为五脏之专精,故阳并于上不得阴气以和之,则火独光于上。肾为水脏,受藏五脏之精,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阴并于下,不得阳气以和之则足寒,足寒则脏寒生满病也。一水谓太阳之水,五火谓五脏之阳气,是以阴阳厥逆则目眦盲。眦者,谓太阳之两睛明,以应天之日月也。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心脉微濇为维厥。

注 维,四维也。心为阳中之太阳,故手足厥冷也。

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

注 肾为生气之原,正气虚寒则为沉厥,气虚反逆故为奔豚。

本神篇

肾气虚则厥。

注 肾为生气之原,故虚则厥。

经脉篇

肺手太阴之脉,是动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臑臂内前廉痛厥。

注 交两手而瞀,乃肾气厥逆所致。臑臂痛厥,经脉所循之部分为病也。

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臑臂内后廉痛厥。

注 臑臂,掌中心脉所循之部分。

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

注 此病在太阳之气也。

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目巟)(目巟)而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痿厥。

注 少阴之上,君火主之,少阴是动为病则上下之气不交,故饥不欲食,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于下则善恐;不足于上,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少阴属肾,肾上连肺,而肾为生气之原,面如漆柴者,少阴之气不升也。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者,少阴之生气不上交于肺,而肺气上逆也。坐而欲起者,躁动之象,少阴之气厥于下而欲上也。骨之精为瞳子,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者,精气不升也。此少阴肾脏之生气厥逆于下,而为此诸病,故为骨厥也。

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

注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少阳之气不升也。少阳主初阳之生气,故胆气升,十一脏腑之气皆升。少阳之动气为病,则厥逆而不升,故甚则面有微尘,体无膏泽。少阳相火主气,足下反热者,火逆于下也,是为阳气厥逆之所致也。

五乱篇

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荣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注 清浊相干者,循脉之营卫与行阴行阳之营卫相干,是以乱于胸,及乱于臂胻头而为厥逆诸病。

逆顺肥瘦篇

黄帝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岐伯曰: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注 人之血气,充肤热肉,淡渗皮毛,而肌肉充满。若怯然少气,则水道不行而形气消索矣。夫五脏六腑之气,皆禀于冲脉,而行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阴;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下出于气街。此五脏六腑之血气,皆从冲脉而渗灌于脉外皮肤之间,应水随气而运行于天表也。夫少阴主先天之水火,水火者精气也,冲脉并少阴之经,渗三阴,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是少阴之精气,又从冲脉而运行出入于经脉皮肤之外者也。故别络结,则少阴之气不能行于跗上,而跗上不动矣。不动者,乃少阴之气厥于内,故厥则寒矣。

五色篇

雷公曰: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黄帝曰: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注 地,地阁也。风乃天气,故常候于阙庭。寒湿者地气,故候在地部。风乃阳邪,故其色薄泽。寒湿者阴邪,故其色冲浊。

卫气篇

下虚则厥。

注 下虚者,虚之在本也。

百病始生篇

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

注 积之始生,得寒而生。清湿之邪,厥逆于下而成积也。

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濇。

注 邪气厥逆于下,则足胫悗而不得疏利矣,悗则生寒,寒则血脉凝濇。

刺节真邪篇

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注 厥在足者,少阴之气厥也。寒气厥逆于下,是以宗气不能下行,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通之,谓下焦之精气,乃阴阳水火,得火热而后能温其水寒。

扁鹊难经

厥逆

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反手足厥逆,脉沉细而微者,死也。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厥逆

脏腑篇曰: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腹满篇曰: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水气篇曰:寸口脉迟而濇,迟则为寒,濇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溺,名曰气分。

呕吐篇曰: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下利篇曰: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中藏经 【汉 华佗

阳厥论

骤风暴热,云物飞扬,晨晦暮晴,夜炎昼冷,应寒不寒,当雨不雨,水竭土坏,时岁大旱,草木枯悴,江河乏涸,此天地之阳厥也。暴壅塞,忽喘促,四肢不收,二腑不利,耳聋目盲,咽干口焦,喉舌生疮,鼻流清涕,颊赤心烦,头昏脑重,双睛似火,一身如烧,素不能者乍能,素不欲者乍欲,登高歌笑,弃衣奔走,狂言妄语,不辨亲疏,发躁无度,饮水不休,胸膈膨胀,腹胁满闷,背疽肉烂,烦溃消中,食不入胃,水不穿肠,骤肿暴满,叫呼昏冒,不省人事,疼痛不知去处,此人之阳厥也。阳厥之脉,举按有力者生,绝者死。

阴厥论

飞霜走雹,朝昏暮霭,云雨飘飖,风露寒冷,当热不热,未寒而寒,时气霖霪,泉生田野,山摧地裂,土坏河溢,月晦日昏,此天地之阴厥也。暴哑卒寒,一身拘急,四肢拳挛,唇青面黑,目直口噤,心腹满痛,头颔摇鼓,腰脚沉重,语言蹇濇,上吐下泻,左右不仁,大小便滑,吞吐酸渌,悲忧惨戚,喜怒无常者,此人之阴厥也。阴厥之脉,举指弱按指大者生,举按俱绝者死。一身悉冷,额汗自出者,亦死。阴厥之病,过三日勿治。

论阴阳否格

阳气上而不下曰否。阴气下而不上亦曰否。阳气下而不上曰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曰格。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疸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疸为黄疸也,厥为寒厥也,由阴阳否格不通而生焉。阳燔则治以水,阴厥则助以火,乃阴阳相济之道耳。

当灸不灸成厥逆

夫病有宜灸者,盖灸则起阴通阳。当灸而不灸,则使人冷气重凝,阴毒内聚,厥气上冲,分坠不散,以致消灭。

死脉

病四逆者,其脉浮大而短者死。

病厥逆,呼之不应,脉绝者死。

病胀满四逆,脉长者死。

病厥逆汗出,脉虚而缓者死。

脉经 【晋 王叔和

脉法

肝胆俱虚:右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者,足厥阴与少阳经俱虚也,病苦恍惚,尸厥不知人,妄见,少气不能言,时时自惊。

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入里,乃阳乘阴也。其证身凉四肢厥恶热,是外阴而内阳也;但寒不热不渴者,是内外皆阴也。仲景云: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口伤烂赤,因发汗得之。

活人书 【宋 朱肱

论阴阳寒热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暑之变也。假令手足逆冷而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其脉沉而滑者,皆阳证也。轻者白虎汤,甚者承气汤。

伤寒失下,血气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热深,故厥亦深,速用大承气加分剂下之,汗出立差,仲景所谓厥应下之者此也。

热厥与阴厥自不同。热厥者,微厥即发热。若阴厥即不发热,四肢逆冷恶寒,脉沉而细,大小便滑泄。

手足逆冷,此名厥也。厥者逆也,阴阳不相顺接,手足逆冷也。阳气衰,阴气盛,阴胜于阳,故阳脉为之逆,不通于手足,所以逆冷也。伤寒热多厥少者,其病当愈;厥多热少者,其病为进。然有冷厥有热厥,当仔细辨认。

冷厥者,初得病日便四肢逆冷,脉沉微而不数,足多挛,卧而恶寒,或自引衣盖覆,不饮水,或下利清谷,或清便自调,或小便数,外证多惺惺而静。脉虽沉实,按之迟而弱者,知其冷厥也。四逆汤、理中汤、通脉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茱萸生姜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皆可选用也。

热厥者,初中病必身热头痛外,别有阳证,至二三日乃至四五日方发厥。兼热厥者,厥至半日却身热,盖热气深则方能发厥,须在二三日后也。若微厥即发热者,热微故也,其脉虽沉伏,按之而滑,为里有热,其人或畏热,或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外证多昏愦者,知其热厥也,白虎、承气随证用之。仲景云: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又有下证悉具而见四逆者,是失下后血气不通,四肢便厥。医人不识,却疑是阴厥,复进热药,祸如反掌。大抵热厥须脉沉伏而滑,头上有汗,其手虽冷,时复指爪温,须便用承气汤下之,不可拘忌也。

诸手足逆冷,皆属厥阴,不可下,不可汗。然有须下、有须汗证者,谓手足虽逆冷,时有温,时手足掌心必暖,非正厥逆也,当消息之。

若病人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而两手忽无脉,或一手无脉者,必是有正汗也,多用绵衣包手足令温暖,急服五味子汤,或兼与麻黄细辛甘草汤之类服之,晬时必大汗而解矣。

邪气结在胸中,亦能令人手足厥,但认脉乍结者是也。脏厥为难治。

问仲景少阴四逆汤,又有四逆散,何也?答曰:大抵少阴病不可便用热药。且如少阴病亦有表热者,仲景谓之晚发热,用麻黄细辛之类以发汗,终不成少阴证便不得发汗耶?今少阴病四肢冷,亦有内热者,仲景用四逆散是也。四逆汤用附子、干姜,而四逆散主四逆,而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已上病皆热证耳。

河间六书 【金 刘完素

厥逆

气逆冲上,火气炎上故也。

屈伸不便,厥逆禁固。阴水主于清净,故病寒则四肢逆冷,而禁止坚固,舒卷不便利,故冬脉沉短以敦,病之象也。或病寒尚微而未至于厥逆者,不可反以为热,或热甚而成阳厥者,不可反以为寒。然阴厥者,原病脉候皆为阴证,身凉不渴,脉迟细而微,全无阳证。其阳厥者,原病脉证皆为阳证,热极而反厥,时复反温,虽厥而亦烦渴谵妄,身热而脉数。若阳厥极深而至于身冷反见阴脉微欲绝者,止为热极而欲死。俗皆妄谓变成阴病,且曰阴阳寒热反变而不可测,仍取阳主于生、阴主于死之说,急以火艾热药温其表里,助其阳气,十无一生。俗因以为必死之证,致使举世大惧阴证,而疑似阴者,急以温之,唯恐救之不及而反招暴祸,岂知热病之将死者,鲜有逃于此证也!殊不知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以平为和,而偏为疾。万物皆以负阴抱阳而生,故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阳气极盛而阴气极衰,则阳气怫郁,阴阳偏倾而不能宣行,则阳气畜聚于内,而不能营运于四肢,则手足厥冷,谓之阳厥。故仲景曰:热深则厥亦深,热微则厥亦微。又曰:厥当下之,下后厥愈,为里热已除。故病热甚则厥,又以失下则热甚而反为阴证,非反变为寒病尔。夫病之传变者,谓中外上下经络脏腑部分而传变为病之邪气,非寒热阴阳之反变也。法曰:阴阳平则和,偏则病。假令阳实阴虚为病热,若果变而为寒,则比之热气退去寒欲生时,阴阳平而当愈,岂能反变之为寒病欤?虽疟论言阴胜则寒,阳胜则热者,谓里气与邪热并之于表则为阳胜而发热,表气与邪热并之于里则为阴胜而寒栗。由表气虚而里气热,亢则害,承乃制,故反战栗。大抵本热,非寒病也。或伤寒病寒热往来者,由邪热在表而浅,邪恶其正,故恶寒;邪热在里而深,邪甚无畏,物恶其极,故不恶寒而反恶热;表里进退不已,故为寒热往来。此气不并于表里,故异于疟而寒热微,皆热传于表里之阴阳,而非病气寒热之阴阳反变也。或病热而寒攻过极,阳气损虚,阴气暴甚而反为寒者,因药过度而致之,非自然寒热之反变也。夫六气变乱而为病者,乃相兼而同为病。风热燥同,多兼化也;寒湿性同,多兼化也。性异而兼化者鲜矣。或制甚而兼化者,乃虚象。如火热甚而水化制之,反为战栗者,大抵热甚而非寒气,故渴为热在里,而寒战反渴引饮也。又如以火炼金,热极而反化为水,虽化为水,止为热极而为金汁也。或燥热太甚而肠胃郁结,饮冷过多而痞隔不通,留饮不能传化浸润而寒极畜于胃中,燥热太甚,郁于胸腹,而(月真)胀满烦渴不已,反令胃膈冷痛,呕哕浆水,而水浆难下。欲止其渴而强饮于水,则满痛呕哕转甚,而渴亦不已。不强饮之,则烦渴不可以忍,令人烦寃闷绝,但欲死。若误治之即死,不治亦为难已。每用大承气汤热服下咽,而肠胃郁结痞膈即得宣通,而留饮传化浸润,则寒湿散去,肠胃之外,得其润泽,热退而烦渴满痛呕哕遂止,须臾得利而已矣。然而病诸气者,必有所因。病本热而变为寒者,实亦鲜矣。大凡阳实,则脉当实数而身热烦渴,热甚则为阳厥。至极则身冷脉微而似阴证,以至脉绝而死。故阳病见阴脉者死,谓其脉近乎绝也。病虽热甚而不已,则必须厥冷而脉微,以至身冷脉绝而死。或病本热势太甚,或按法治之不已者,或失其寒药调治,或因失下,或误服热药,或误熨烙熏灸,以使热极而为阳厥者,以承气汤之类寒药下之,热退而寒得宣通,则厥愈矣。慎不可用银粉、巴豆性热大毒丸药下之,而反耗阴气,而衰竭津液,使燥热转甚,而为懊憹喘满,结胸腹痛,下利不止,血溢血泄,或为淋闭发黄,惊狂谵妄,诸热变证,不可胜举。由此为破症瘕坚积之药,非下热养阴之药也。古人谓治伤寒热病,若用银粉、巴豆之类丸药下之,则如刀剑刃人也。及尝有阳厥而尚不下,以至身冷脉微而似阴证,反误以热药投之,病势转甚,身冷脉微而欲绝,唯心胸微暖,昏冒不知人事而不能言,主病者或欲以暖药急救其阳,恐阳气绝而死也。不知此因热极失下,反又温补而致之。若又以热药助其阳气,则阴气暴绝,阳气亦竭而死,阳气何由生也?或曰:何不急下之?答曰:此阳胜伐阴而阴欲先绝,则阳亦将竭,于此时而下之,则阴阳俱绝而立死,不救亦死。但及于期则缓而救之,则当以寒药养阴退阳,但不令转泻,若得阴气渐生,则可救也。宜用凉膈一服,则阴气可以渐生。何以知之?盖以候其心胸温暖渐多,而脉渐生尔。终日三服,其脉主至沉数而实,身表复暖而唯厥逆,与水善饮,有时应人之问,谵妄而舌强难言,方以调胃承气汤下之,或获汗而愈。所谓寒药反能生脉而令身暖者,由阳实阴虚,欲至于死,身冷脉微,今以寒药养阴退阳,而复不至于死故也。大凡治病必先明其标本,标为上首,本乃根元。故经言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标本相传,先以治其急者。又言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故病气为本,受病经络脏腑为标。夫标本微甚,治之逆从,不可不通也。故经言知逆与从,正行无间。明知标本,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阴阳之逆从,标本之谓道也。斯其理欤!

一阳一阴,病发惊骇、背痛、噫欠,名风厥。盖胃土肝木,为木克土,风胜湿,不制肾水,故令上逆,远志散主之。

明理论 【金 成无己

厥逆

伤寒四逆,何以明之?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温者是也。积凉成寒,积温成热,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伤寒始者邪在皮肤,当太阳阳明受邪之时则一身手足尽热,当少阴太阴受邪之时则手足自温,是表邪渐缓而欲传里也。经曰:伤寒四五日,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是太阳之受邪,传之少阳也。伤寒脉浮,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是少阳邪传于太阴也。是知邪气在半表半里,则手足不热而自温也。至于邪传少阴,为里证已深,虽未至厥而手足又加之不温,是四逆也。若至厥阴,则手足厥冷矣。经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方用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四者,皆是寒冷之物,而专主四逆之疾,是知四逆非虚寒之证也。又有四逆诸汤,亦治四逆手足寒,方用干姜、附子热药者,厥有旨哉!若手足自热而至温,从四逆而至厥者,传经之邪也,四逆散主之。若始得之,手足便厥而不温者,是阴经受邪,阳气不足,可用四逆汤温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四逆与厥相近而非也。经曰:诸四逆厥者不可下,是四逆与厥有异也。吐利烦躁见四逆者死,是恶见其四逆也。诊视之间,熟详究之!

伤寒厥者,何以明之?厥者冷也,甚于四逆也。经曰: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谓阳气内陷,热气逆伏,而手足为之冷也。经曰: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是知内陷者,手足为厥矣。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亦是言发动其热也。先热而后厥者,热伏于内也;先厥而后热者,阴退而阳气得复也。若始得之便厥者,则是阳气不足而阴气胜也。大抵厥逆为阴所主,寒者多矣,而又有进退之别。经曰: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自愈。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病至厥阴,传经尽也。当是之时,阳气胜阴,厥少热多,其病则愈。若或阴气反胜,阳不得复,厥多热少,其病则逆。厥为阴气至,热为阳气复也。至于下利,则曰先厥后发热,而利必自止,见厥复利。厥者复为热,为阳气得复而利必自止。热者便为厥,是阴气还胜也,故复下利矣。诸阳受气于胸中,邪气客于胸中,郁郁留结,则阳气不得敷布而手足为之厥。经曰:手足厥冷,脉乍紧,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病在胸中当吐之者是矣。厥为阴之盛也,若更加之恶寒而蜷者,阴气盛极难制。经曰: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厥冷者不治。是厥冷之逆者,神丹其能生乎?

儒门事亲 【元 张从政

论厥逆近世差元说

厥之为状,手足及膝下或寒或热也。举世传脚气乃寒湿之病,岂知《内经》中无脚气之说。王太仆亦云:本无脚气,后世《广饰方论》而立此名。古方谓厥者,即今所谓脚气也。然厥当分二种,次分五脏。所谓二种者,有寒厥,又有热厥。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热厥为手足热也,寒厥为手足寒也。阳经起于足指之表,阴经起于足心之下。阳气胜,足下热,阴气胜,足下寒。又曰:阳主外而厥在内,阴主内而厥在外。若此者,阴阳之气逆而上行故也。夫春夏则阳多阴少,秋冬则阴壮阳衰。人或恃赖壮勇,纵情嗜欲,于秋冬之时,则阳夺于内,精气下溢,邪气上行,阳气既衰,真精又竭,阳不荣养,阴气独行,故手足寒发为寒厥也。人或醉饱入房,气聚于脾胃,主行津液,阴气虚,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四肢不荣,酒气与谷气相薄,则内热而溺赤,气壮而慓悍,肾气既衰,阳气独胜,故手足热发而为热厥也。厥亦有令人腹暴满不知人者,或一二日稍知人者,或卒然闷乱无知觉者,皆因邪气乱,阳气逆,是少阴肾脉不至也。肾气微少,精血奔逸,使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助,令身不仁。又五络皆会于耳中,五络俱绝,则令人身脉皆动,而形体皆无所知,其状如尸,故曰尸厥。有涎如曳锯,声在喉咽中为痰厥。手足搐搦者为风厥。因醉而得之为酒厥。暴怒而得之为气厥。骨痛爪枯为骨厥。两足指挛急,屈伸不得,爪甲枯结为臂厥。身强直如椽者为肝厥。喘而惋者,狂走攀登,为阳明厥。皆气逆之所为也。

卷二百九十三

厥门

东垣十书 【元 李杲

伤寒四逆厥辨

成无己注《伤寒论》有云:四逆者,四肢不温也。厥者,手足冷也。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自温,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及至厥阴则手足厥冷,是又甚于逆。经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方用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四者,皆寒冷之物而专主四逆之疾,是知四逆非虚寒之证也。四逆与厥,相近而非。经曰:诸四逆厥者不可下,是四逆与厥有异也。吁!斯言也!所谓弥近理而大乱真者欤?窃尝考之,仲景言四逆与厥者非一:或曰四逆、或曰厥、或曰厥逆、或曰厥冷、或曰厥寒、或曰手足逆冷、或曰手足厥逆、或曰手足厥冷、或曰手足厥逆冷,细详其义,俱是言寒冷耳。故厥逆二字,每每互言,未尝分逆为不温、厥为冷也。然四肢与手足,却有所分。其以四字加于逆字之上者,是通指手足臂胫以上言也;其以手足二字加于厥逆、厥冷等之上,及无手足二字者,是独指手足言也。既曰不温,即为冷矣,尚何异乎?仲景所谓诸四逆厥者不可下,盖以四逆为四肢通冷,厥为手足独冷而臂与胫以上不冷耳。不谓逆厥有不温与冷之别也。故又曰,厥者手足逆冷是也。以逆冷二字释厥字,足见逆即厥、厥即逆也。故字书曰:厥者逆也。虽然逆厥,虽俱为寒冷,而却有阴阳之殊焉。热极而成逆厥者,阳极似阴也;寒极而成逆厥者,独阴无阳也。阳极似阴,固用寒药;独阴无阳,固用热药。仲景以四逆散寒药治四逆一条,此阳极似阴之四逆也。其无四逆汤热药治四逆之条者,安知其非本有而失之乎?且四逆汤之名,由四肢之冷而立也。今以四逆汤治手足厥冷,岂非逆厥之不异乎?既以四逆为四肢不温,厥为手足独冷,何故不名治厥之药为四厥汤乎?成氏于四逆散治四逆条下,谓四逆为热邪所为,及于《明理论》谓四逆非虚寒之证矣。至于少阴病死证二条下,却谓四逆为寒甚,若此者,得不自悖其说乎?是知四逆亦犹厥之有寒有热,固不可谓四逆专为邪热所作也。但四肢通冷,比之手足独冷,则有间尔。故仲景曰: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又曰: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又曰: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此三条者,二为死一为可治,虽通由诸证兼见而然,然死者以四逆言,可治者以厥冷言,则亦可见四逆与手足厥冷之有轻重浅深矣。夫四肢通冷其病为重,手足独冷其病为轻,虽妇人小子亦能知之,成氏乃谓厥甚于逆何邪?若能知四逆厥之所以异者,在于独指手足言,与兼指臂胫以上言,则不劳创为不温与冷之曲说而自然贯通矣。

丹溪心法 【元 朱震亨

厥逆

厥逆,乃手足因气血逆而冷也。因气虚为主,有因血虚。气虚脉细,血虚脉大,热厥脉数,外感脉沉实,有痰脉弦。因痰者,用白朮、竹沥;气虚,四君子;血虚,四物;热厥,用承气;外感,用双解散加姜汁、酒。有阴厥阳厥,阴衰于下则热,阳衰于下则寒者。又有手足麻者,属气虚;手足木者,有湿痰死血;十指麻木,是胃中有湿痰死血。

厥者,甚也、短也、逆也,手足逆冷也。其证不一,散之方书者甚多,今姑撮大概。且如寒热厥逆者,则为阴阳二厥也。阳厥者是热深则厥,盖阳极则发厥也,不可作阴证而用热药治之,精魂绝而死矣。急宜大小承气汤,随其轻重治之。所谓阴厥者,始得之身冷,脉沉,四肢逆,足蜷卧,唇口青,或自利不渴,小便色白,此其候也。治之以四逆、理中之辈,仍速灸关元百壮。

尸厥、飞尸、卒厥,即中恶之候。因冒犯不正之气,忽然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错言妄语,牙紧口噤,或昏不知人,头旋运倒。此是卒厥、客忤、飞尸、鬼击,吊唁、入庙、登冢,多有此病。以苏合丸灌之,候稍苏,以调气散、和平胃散服,名调气平胃散。

痰厥者,乃寒痰迷闷,四肢逆冷,宜姜附汤,以生附代熟附。

蛔厥者,乃胃寒所生。经曰:蛔者长虫也。胃中冷即吐蛔虫。宜理中汤加炒川椒五粒,槟榔半钱,吞乌梅丸效。蛔见椒则头伏故也。

气厥者,与中风相似。何以别之?风中身温,气中身冷。以八味顺气散或调气散;如有痰,以四七汤、导痰汤服之。

卫生宝鉴 【元 罗天益

厥逆

阳厥手足虽冷,有时或温,手足心必暖,脉虽沉伏,按之则滑,其证或畏热,或渴欲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此名热厥,古人所谓阳极发厥也。治用白虎汤、大承气汤、双解散、凉膈散四方,详证轻重,选而用之。

阴厥四肢冷,身不热,恶心,蜷足卧,或引衣被自覆,不渴或下利,或大便如常,脉沉微不数,或虽沉实,按之则迟弱。此名冷厥,治用通脉四逆汤,或当归四逆汤,或白通加猪胆汁汤。

若病人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两手忽无脉,或一手无脉,此是将有好汗,宜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以助其汗,汗出则愈。不用药助亦好,汗必自出。

杂病厥冷,手足冷,或身微热,脉皆沉细微弱而烦躁者,治用四逆汤加葱白,或白通加猪胆汁汤,或用人参三白汤加竹茹,或无忧散,四方选而用之。手足冷,脉细微而讝语,治用四逆汤;身凉,手足或冷而郑声者,治用四逆汤;身冷,手足或冷而呃逆者,治用四逆汤加人参;呕而身微热,或厥或烦,小便利,脉弱者,治用四逆汤;吐而手足寒或烦躁,治用四逆汤。

医学入门 【明 李梴

总论

《内经》气厥篇:厥者,气逆也。凡移寒移热,或伏热深而振栗,或虚寒盛而发躁,皆谓之厥,不但手足厥冷而已。宗筋,阴器也,厥阴所主,脾胃脉皆辅近宗筋。寒厥则阴缩而四肢冷,热厥则津干不荣四肢,溺赤而手足热,是六经之厥皆统于肝与脾胃也。

伤寒邪在三阳,则四肢热。半表半里,及传太阴,则邪渐入内,则四肢温。传至少阴厥阴,则邪入深而陷伏于内,则四肢厥冷。然先由热而后厥者,传经热厥也,轻则四逆散、白虎汤、竹叶石膏汤,重则大柴胡承气下之。若邪乍结胸中,心烦不食而厥者,瓜蒂散吐之。

《百问》云:热厥与冷厥不同。热厥者,微厥却发热。若冷厥则不发热,四肢逆冷,脉沉细,大小便滑泄,恶寒,指甲青色。又有失下,血不通,四肢便厥,医者不识,疑是阴厥,复进四逆之类,祸如反掌。大抵热厥脉沉伏而滑,头上有汗,手掌温,指梢亦温,便宜下。此仲景之妙旨也。

蚘厥

蛔即蛔也,谓之厥者,病属厥阴,又手足厥逆义也。其人素有食蛔,或因病过饥,虫逆上咽膈而出,妄发其汗,以致胃冷,长虫上攻咽膈,胃气困乏,虽饥不能食。食即吐蛔者,虫闻食臭气而出也。外证乍静乍烦者,虫或上或止也。又或下利脏寒,则蛔亦上入于膈。然上焦热而中下焦寒,故虽烦热消渴便鞕,不可遽投凉药,当先以乌梅丸、理中汤安蛔,然后随证调之。或烦热不退,小柴胡汤。或热甚昏愦,腹胀便闭,或蛔不得安,从大便而出者,大柴胡汤。

阴厥

阴厥者,未厥前无头痛,无身热吐利,不渴静蜷等证,乃阴邪独胜而然。手足尽冷,乃厥阴所主,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然,非比传经四逆之渐冷也。太阴厥,手足指头微冷者,理中汤。少阴厥,胫寒足冷,甚则手至臂足至膝者,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厥阴厥,一身尽冷者,当归四逆汤。厥逆烦躁者不治。《百问》云:冷厥初得,病四肢逆冷,脉沉细,卧多挛足,或恶寒,指甲青色,或自引衣覆身,或下利清谷,或清便自调,小便数,外证惺惺,此冷厥也,四逆汤、三味参萸汤选用。凡病热多厥少者易愈,厥多热少者难已。又有血厥,四物汤;气厥,四君子汤;暑厥,白虎汤;水厥,心下怔忡,茯苓桂甘汤;尸厥即中恶,冒犯不正之气而然,木香匀气散合平胃散或追魂汤。蛔厥见前。

阳厥

阳厥者,未厥前有头疼,有身热、潮汗、闭濇、满渴、谵狂证具。初邪深入,陷伏于内而后发厥,微厥半日间,却又发热,热气下行,则腹痛下利后重,稠粘黄赤,必见脓血。若不便血,热气上行,则必喉痹。又热厥传经七日不退者,其后必便脓血。若阴厥,腹痛下利清白,不渴,为阴厥尤的,详前热厥。

外感寒暑

寒泣血发厥,脉沉微者,理中汤、四逆汤。暑耗气发厥,脉虚者,白虎汤,或香薷散加羌活。夏月劳役犯房,以致阳气烦扰,目盲耳闭,《内经》谓之煎厥,言热气煎逼,损肾与膀胱而成也,宜四君子汤加远志、防风、赤芍、麦门冬、陈皮。凡外感发厥者,宜解散药中加姜汁。

内伤七情

内因喜怒伤气伤志,气逆而不下行,则血积于心胸,《内经》谓之薄厥,言阴阳相薄气血奔并而成。古法暴厥气逆身冷者,苏合香丸、八味顺气散。怒气逆甚,呕血鼽衄发厥者,四物汤去地黄加赤茯苓、人参、桔梗、陈皮、麦门冬、槟榔,姜煎服,或六郁汤。气实多怒,忽大叫发厥者,乃痰闭于上,火起于下而上冲,用香附五钱,川芎七钱,生甘草三钱,童便姜汁煎服。又青黛、人中白、香附为丸服稍愈,用导痰汤加黄连、香附,吞当归龙荟丸。因劳役饮水被惊发厥者,六君子汤加芩、连、竹沥、姜汁。

内伤痰火发厥,脉弦滑者,二陈汤加竹沥。挟寒加生附子,挟火加芩、连、山栀、竹沥,肥人加人参、姜汁。凡厥证为颠,为眴仆,为妄见,或腹胀二便不利,或呕或心痛,皆痰火郁气病也。

脏厥

发热七八日,脉微肤冷而躁,或吐或泻,无时暂安者,此乃厥阴真脏气尽,故曰脏厥,仲景无治法,四逆汤冷饮救之。又少阴厥而吐利发躁者,亦不治,三味参萸汤救之。

酒色所致

热厥因醉饱入房,湿熟郁于脾土,不能渗荣四肢,阳气独盛,故手足心热,宜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火郁汤。

寒厥因多欲夺精,元阳大有所损,不能渗荣经络,阴气独在,故手足皆寒,宜十全大补汤加附子,或当归四逆汤。

寻常气虚发厥者,四君子汤;血虚发厥者,四物汤。有火加知母、黄蘗,虚寒加附子。但厥冷多以不胜乘其所胜,如肾移寒于脾则为寒厥,心移热于肾则为热厥,六经皆然。抑论阳证烦渴谵语身热,阴证不渴静倦身凉,与伤寒阳厥、阴厥大同。但杂病多因酒色七情,痰火所致,外感者少。故经曰阳衰于上则为寒厥,阴衰于下则为热厥。阳极似阴,阴极似阳。与伤寒因虽不同,而病状变化亦相似也。

尸厥

凡有吊死问疾,或入庙登冢,卒中外邪,与脏气相忤,气遏不行,经络脉伏,昏不知人,忽手足逆冷,头面青黑,牙关紧急,昏运卒倒,或错言妄语,决不可作风治,先宜苏合香丸灌之,候醒以木香匀气散合平胃散调之。素虚者用焰硝五钱,硫黄二钱为末,作三服,用陈酒一盏煎,觉焰硝起,倾于盏内,盖着温服,如人行五里又进一服。如无前药,用古参附汤入姜汁酒煎服;外灸百会穴如菉豆大艾九壮,气海百壮,身温者生。暴死者,追魂汤灌之。

治法

阴阳气不相接则厥。热厥补阴,寒厥补阳,正经所谓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

凡卒厥未辨,先以苏合香丸灌醒。痰壅口噤者,瓜蒂散吐之,或口 畜鼻亦可。热甚者,大承气汤、双解散下之。

医宗必读 【明 李中梓

伤湿

伤湿者,感受湿邪,身重而痛,自汗,身不甚热,两胫逆冷,四肢沉重,胸腹满闷。

阴证

身静气短少息,目不了了,鼻中呼不出,吸不入,水浆不入,二便不禁,面如刀刮,色青黑,或喜向壁卧,闭目不欲见人,鼻气自冷,唇口不红,或白、或青、或紫,手足冷,指甲青紫,小便白或淡黄,大便不实,手按重无大热,若阴重者冷透手也。

阴毒

阴毒者,肾本虚寒,或伤冷物,或感寒邪,或汗吐下后,变成阴毒。头痛,腹中绞痛,眼睛痛,身体倦怠而不甚热,四肢逆冷,额上手背有冷汗,恍惚身痛如被杖,虚汗不止,郑声呕逆,六脉沉微,或尺衰寸盛,五日可治,六七日不可治。

伤寒传至三阴,四肢厥冷,腹痛吐泻,口唾冷涎,畏寒战栗,面如刀刮,引衣蜷卧,脉见迟软,急宜温之,轻者理中汤,重者四逆汤。或初病起不发热,便见寒证者,名为直中阴经,亦以二汤主之。

阴证似阳

阴证似阳者,烦躁面赤身热,咽痛烦渴,脉浮微,手足冷,大便泄,小便清,昏沉多眠。又有身热反欲得衣,口不渴,指甲黑,此阴盛于内真阳失守也。

厥者不可汗。

厥逆者不可吐。

厥逆脉沉细,蜷卧恶寒,引衣自覆,不饮水,下利清谷,四逆汤。脉不至者,通脉四逆汤。脉迟弱,理中汤。手足指微冷谓之清,理中汤。厥而有热,黄芪人参建中汤。厥而渴者,白虎汤。厥而悸,先治其永,茯苓甘草汤。厥而恶热,不眠谵语,白虎汤。

诸阳受气于胸,邪客则阳气不施,故手足厥逆,脉乍紧,心满而烦,病在胸中,仲景用瓜蒂散吐之。

先发热而后厥者,手扬足掷,烦躁,饮水畏热,大便秘,小便赤,怫郁。大抵热深厥亦深,脉沉滑,头面有汗,指甲温,皆伏热也,大小承气汤。

少阴吐利烦躁,四逆者死。

厥而下利,当不能食,反能食者,名曰除中,死。

少阴病厥逆无脉,与白通猪胆汤,脉暴出者死。

醉饱过度,或感风寒,或着气恼,以致填塞胸中,胃气不行,忽然厥逆昏迷,口不能言,肢不能举,若误作中风中气治之,必死,宜煎姜盐汤探吐;风寒者藿香正气散,气滞者八味顺气散。吐后别无他证,只以苍朮、白朮、陈皮、厚朴、甘草之类调之。

证治准绳 【明 王肯堂

总论

楼全善曰:王太仆云,厥者气上逆也,世谬传为脚气,读此始知其病,上古称之为脚气也。经曰:寒厥者手足寒也,热厥者手足热也。痿厥者痿病与厥杂合,而足弱痿无力也。痹厥者,痹病与厥病杂合,而脚气顽麻肿痛也。厥逆者,即前寒厥、热厥、痿厥、痹厥、风厥等气逆上,而或呕吐,或迷闷,或胀,或气急,或小腹不仁,或暴不知人,世所谓脚气冲心者是也。今人又以忽然昏运,不省人事为厥。或问世以手足冷者名为厥,何如?曰非也。在张仲景论伤寒,则以手足热者为热厥,手足冷者为寒厥,冷者曰逆。谓凡厥者阴阳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也。是故于阳虚而不接者,则温之;于阳陷而伏深,不与阴相顺者,则下之;于邪热入而未深者,则散其传阴之热,随其浅深轻重以为治。此乃为伤寒之邪,自表入里,至太阴手足厥者,独归于二经也。盖自伤寒六经传邪者论,故厥阴是两阴交尽之经,热传至此,乃极深之时,故曰厥阴。及《内经》厥论篇之义则不然,盖以足之三阳起于足五指之表,三阴起于足五指之里,故阳气胜则足下热,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论得寒厥之由,则谓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此人质壮,秋冬阴气盛阳气衰之时也,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论得热厥之由,则谓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肾气日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观其微旨,殆将为肾得先天生身之精,元气从此而充,二脏相因,脉道乃行,运阴阳于内外,各有所司,阳主表其气温,阴主里其气寒,表里之脉,循环相接于四肢,是故举此脾胃伤于酒色,致阴阳二厥之大者为例,着于篇首。续叙十二经之厥逆者,止出本经气逆病形,皆不言手足之厥,亦不及受病之由,亦非一言而可足。既设二例在前,于此便可推而及之,故不复言也。虽然更以诸篇有关于厥者,详陈以明之。如太阴阳明论曰:阳明者,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今脾病不能与胃行其津液于三阴,胃亦不能行津液于三阳,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即此而言,脾胃有更实更虚,互相盛衰,衰者不行津液,盛者独行,独行必寒,此脾胃之致厥一也。又十二经皆禀气于胃,受胃之寒则经气亦寒,受胃之热则经气亦热,因之经脉不和,比流行相接之际,必有所遗寒热于四末,此脾胃之致厥二也。更有脾胃是肾之胜脏,脾胃有邪,必乘于肾,肾乃治下,主厥者也,肾受邪则厥,此脾胃之致厥三也。《灵枢》曰:冲脉者,与少阴大络同出于肾,为五脏六腑之海,故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并少阴之经,渗三阴,灌诸络,而温肌肉;其别络结则胕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夫冲脉者,是行肾脏治内之阳者,阳即火也。故阳动之以正则为生物温养之少火,动之以妄则为炎炽害物之壮火,火壮则元真之阳亦衰。东垣谓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也。如前厥论谓下气上争,邪气因从之而上者,非别有其邪,即此火所乱,阴阳之淫气起而上逆者也。故经以逆气为冲脉之病,病机亦言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厥皆属于下。然而在肾之阴阳和则下治,不和则下不治,不治则寒热之厥生矣。此肾主厥之道也。至于冲脉与胃,皆以海名,故十二经禀气而致厥病悉同。又若他篇论厥,有谓因阳气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者;有二阳一阴发病为风厥者;有志不足则厥者;有脏厥者;有暴不知人之厥者;有五络俱竭而尸厥者。凡此诸因上逆之邪,皆相火与五火相扇而起,起则变乱其经气,所以属风寒燥湿热之五气相从而起。五气多相兼化,风燥同热化,湿同寒化,病甚则手足经从其所化之寒热以为厥。盖所逆之气自下而上者,非得之火炎之势而能之乎?如三焦、足少阳、冲、任、督皆是司相火在下者,然而统属乎肾。何则?足少阴子与手少阴午对化者,寄于其间,如是则肾之元气安于治下。若相火妄动,须当先救其肾,分正治从治折其冲逆,辨五气所从之盛衰者补泻之。虽然,亦有不因气逆而遽冷者,如《原病式》谓阴水主清净,故病寒则四肢冷是也。乃谓阳虚而阴独在,故寒。即仲景所谓先厥后热,因寒邪外中,阳气未能胜之,故先厥也。虽邪有内外之分,然在温之则一耳。

医贯 【明 赵献可

血厥

有人平居无疾苦,忽如死人,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恶闻人声,但如眩冒,移时方寤。此由已汗过多,血少气并于血,阳独上而不下,气壅塞而不行,故身如死。气过血还,阴阳复通,故移时方寤。名曰郁冒,亦名血厥。妇人多有之。宜白薇汤、仓公散。

诸厥

厥无常病,阳厥补阴,壮水之主;阴厥补阳,益火之源。此阴厥阳厥与伤寒阴阳二厥不同,伤寒阳厥用推陈致新,阴厥用附子理中,冰炭殊涂,死生反掌。

阳气衰乏者,阴必凑之,令人五指至膝上皆寒,名曰寒厥。是寒逆于下也,宜六物附子汤主之。阴退则阳进,故阴气衰于下则阳往凑之,故令人足下热也,热甚则循三阴而上逆,谓之热厥,宜六味地黄丸主之。肝脏血而主怒,怒则火起于肝,载血上行,故令血菀于上,是血气乱于胸中,相薄而厥逆也,谓之薄厥,宜蒲黄汤主之。诸动属阳,故烦劳则扰乎阳而阳气张大,阳气张大则劳火亢矣,火炎则水干,故令精绝,是以迁延辟积,至于夏月,内外皆热,水益亏而火益亢,孤阳厥逆,如煎如熬,故曰煎厥,宜人参固本丸主之。五尸之气,暴淫于人,乱人阴阳气血,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形气相离,不相顺接,故令暴厥如死,名曰尸厥,宜二十四味流气饮、苏合香丸主之。寒痰迷闷,四肢逆冷,名曰痰厥,宜姜附汤主之。胃寒即吐蛔虫,名曰蛔厥,宜乌梅散加理中汤主之。气为人身之阳,一有怫郁,则阳气不能四达,故令手足厥冷,与中风相似,但中风身温,中气身冷耳,名曰气厥,宜八味顺气散主之。

景岳全书 【明 张介宾

论经义

详脉解篇之言,厥者以其内夺,谓夺其五内之精气也。喑,声不能出也。俳,肢体偏废也。今人见此,必皆谓之中风而不知由于内夺,由于肾虚,盖声出于肺而本乎肾,形强在血而本乎精,精气之本皆主于肾,故少阴不至则为厥。又调经论曰:志不足则厥。本神篇曰:肾气虚则厥。观此诸论,则非风之义可知矣。故凡治此者,当以非风证治第三条等法主之。

详调经论谓气并为血虚,血并为气虚,此阴阳之偏败也。今其气血并走于上,则阴虚于下,而神气无根,是即阴阳相离之候,故致厥脱而暴死。复反者轻,不反者甚。此正时人所谓卒倒暴仆之中风,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风,而不知实由于下虚也。然上实者假实也,其有甚者,亦宜稍为清理。下虚者真虚也,若无实邪可据,则速当峻补其下。

观阳明脉解篇之连经连脏,本以厥逆为言,何其明显平正!盖连经者病在肌表,故轻而生;连脏者病在根本,故重而死。既知此为厥逆,则凡卒倒暴仆等证,其非风也可知,而河间诸公皆以中腑中脏为言,则是风非风,始混乱而莫辨矣。

详大奇论、解精微论二篇云:脉至如喘者,谓脉之急促如喘,此血气败乱之候,故致暴厥不言,即今人所谓中风不语之属也。云阳并于上,阴并于下,此即上热下寒水火不交之候,故为目无所见,即中风昏眩之属也。不语者责在肺肾,昏眩者责在肝脾。暂见者气复则苏,阴败者最危之候。俱当按法如前而救其本。

详终始篇论厥云:暴清即暴冷也,若裂若切,谓其懊憹痛楚,莫可名状,此即所谓躁扰烦乱之中风也。有火者多温热而脉洪大,宜清阴中之火;有痰者多喘壅而脉滑实,宜开上焦之痰;无火无痰,多寒凉而脉濇弱,宜补其元气。凡证有若此而兼之昏乱不醒者,此真连脏之甚者也,多不可治。

详生气通天论云:煎厥者即热厥之类,其因烦劳而病积于夏,亦今云暑风之属也。若见抽搐痰涎卒倒者,当即以前暑风之法治之。

薄厥者,急迫相薄之谓,因于大怒,即气厥血厥之属,治法如后。

详通评虚实论云:膏粱之疾,即酒色之伤脾肾之病也;暴忧之病,即悲忧伤肺之属也;内气暴薄,即郁怒伤肝之属也。凡此皆内伤之病。其有不从内而外中于风者,则必留着经络,故为消瘦痛痹之病。是可见内伤外感之辨,其不可混言有如此。

详逆顺肥瘦篇冲脉之义,则上自头,下自足,后自背,前自腹,凡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无所不禀,故称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夫海为百川之宗,凡诸经发源之处,即皆有会合之义,其于通身血气盛衰,皆归乎此可知也。然冲脉起于胞中,即其经络之所,亦即其聚畜之所,故称为血海,亦称为命门,此即所谓根本之宅也。若素纵情欲,以致精气之源伤败于此,则厥脱暴仆等病,亦因于此。不然,则何以忽然仆倒而神形俱败,表里俱残,全无知觉,一至于此,是岂一经一脏之病之所致欤?于此察之,则实由冲脉崩败,必无疑矣。故凡治此者,欲舍根蒂而求其济,吾知其必无是理也!

详缪刺论尸厥一证,乃外邪卒中之恶候。凡四时不正之气,及山魔土煞,五尸魇魅之属皆是也。犯之者忽然手足厥冷,肌肤寒栗,面目青黑,精神不守,或口噤妄言,痰涎壅塞,或头旋运倒,不省人事,即名尸厥、卒厥,宜用针法,具见本经。若用艾灸,则无如秦承祖灸鬼法,及华佗灸阳脱法为妙。凡用药之法,当知邪之所凑,必因气虚,故在本经即以左角之血余,用补五络之脱竭,其义可知。若此危急之际,非用参附回阳等药,何以挽回?若果邪气壅盛,胸膈不清,则不得不先为开通,然后调理,宜不换金正气散、流气饮、葱姜汤、苏合丸之类酌而主之。

详方盛衰论言,气逆者即为厥也。凡阴阳之气,阳从左而升,阴从右而降,故阳病者左为甚,阴病者右为甚。以升者不升,降者不降,而逆其升降之气也。又人之生气,必自下而升,故老人之气已衰于下,而从上者为顺;少壮之气,先盛于下,而从下者为顺。若以老人而神衰于上,其所终之气可知;少壮而形衰于下,其所始之气可知,皆逆候也。及其为病而一上不下,此其根本已亏,故寒厥到膝。少年以阳气方盛而阳衰若此,故秋冬当死;老人以阳气本衰,而畏寒其常,故秋冬无虑。凡此厥逆之病,谓其阳若非阳,谓其阴若非阴,五脏隔绝,无征可验,若不能终其日者,盖甚言其雕敝难为也。再若人之妄梦,而有至迷乱昏绝者,此以心肾不交而精神散越,故为厥逆,有如此,亦总属少阴根本之病。

详厥论之寒厥热厥,虽皆以手足为言,而实以阴阳之败乱为言也。故寒厥言夺于所用,热厥言因于数醉。正以阴阳之气,无不起于手足,故凡厥之将作,则寒热麻痹,必先由手足而起。及其甚也,则变出百端,或五脏六腑,各有其证如此。然则手足之厥,特其形见之征兆耳,而见微知着,自当因标而虑本也。

详仲景论厥逆,颇与《内经》有异。盖以手足言之,在《内经》则有寒厥热厥之分,在仲景则单以逆冷者为厥。再以邪正言之,在《内经》则论在元气,故其变出百端,而在气在血,俱有危证;在仲景则论在邪气,故单据手足,而所畏者,则在阴进而阳退也。观成无己曰:厥为阴之盛也,义可知矣。

论证

厥逆之证,危证也。盖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气血败乱之谓也。故《内经》特重而详言之。即云卒厥暴厥者,皆厥逆之总名也。如云寒厥热厥者,分厥逆之阴阳也。如云连经连脏者,论厥逆之死生也。再若诸经脏腑之辨,亦既详矣。叉近世犹有气厥、血厥,痰厥,酒厥,蛔厥等证,亦无非本之经义。观《内经》诸纶,已极颢明,奈何后人犹不能察,凡遇此证,则悉认之为中风,竟不知厥逆为何证,而通作风治,害孰甚焉!余深悲之,故于前非风门悉力辨正。至于治此之法,即当以前非风证治,互相参用,正所以治厥逆也。其有未尽等证,仍列于后条。

论治

凡寒厥者,必四肢清凉,脉沉微不数,或虽数而无力,或畏寒喜热,引衣自覆,或下利清谷,形证多惺惺。虽此类皆属寒证,然似热非热之证犹多。故凡以手足见厥而脉证俱经无实热者,悉寒厥之无疑也。热厥者必先多热证,脉沉滑而数,畏热喜冷,扬手掉足,或烦躁不宁,大便秘赤,形证多昏冒。凡治此二者,即当以非风门治寒治热之法主之。至若伤寒厥证,其阴其阳,亦当以此法为辨。但伤寒之厥,辨在邪气,故寒厥宜温,热厥宜攻也。《内经》之厥重在元气,故热厥当补阴,寒厥当补阳也。二者之治,不可不察!

气厥之证有二,以气虚气实皆能厥也。气虚卒倒者,必其形气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宜参、芪、归、朮、地黄、枸杞、大补元煎之属,甚者以回阳饮、独参汤之类主之。气实而厥者,其形气愤然勃然,脉沉弦而滑,胸膈喘满,此气逆证也。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即此类也,治宜以排气饮,或四磨饮,或八味顺气散、苏合香丸之类先顺其气,然后随其虚实而调理之。若因怒伤气逆,气旋去而真气受损者,气本不实也,若素多忧郁恐畏而气怯气陷者,其虚尤可知,若以此类而用行气开滞等剂则误矣。

血厥之证有二,以血脱血逆皆能厥也。血脱者,如大崩大吐,或产血尽脱,则气亦随之而脱,故致卒仆暴死。宜先掐人中,或烧酢炭以收其气,急用人参一二两煎汤灌之,但使气不尽脱,必渐苏矣;然后因其寒热,徐为调理,此所谓血脱益气也。若不知此而但用血分等药,则几微之气,忽而散失,阴无所主,无生机矣。其或有用寒凉以止血者,必致败绝阳气,适足以速其死耳。血逆者,即经所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之谓,又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之类也。夫血因气逆,必须先理其气,气行则血无不行也。宜通瘀煎或化肝煎之类主之,俟血行气舒,然后随证调理。

凡一时痰涎壅塞,气闭昏愦,药食俱不能通,必先宜或吐或开以治其标,此不得不先救其急也。但觉痰气稍开,便当治其病本。如因火生痰者,宜清之降之;因风寒生痰者,宜散之温之;因湿生痰者,宜燥之利之;因脾虚生痰者,自宜补脾;因肾虚生痰者,自宜补肾。此痰之不必治也,但治其所以生痰而痰自清矣。然犹有不可治痰者,恐愈攻愈虚而痰必愈甚也。诸治痰法,见前非风门治痰条中。

酒厥之证,即经所云热厥之属也。又经云酒风者,亦此类也。凡纵饮无节之人,多有此病。方其血气正盛,力能胜之,不知酒害之何有,及其将衰,则酒之侮人,斯可畏耳。酒病极多,莫知所出,其为酒厥,则全似中风,轻者犹自知人,重者卒而运倒,忽然昏愦,或躁烦,或不语,或痰涎如涌,或气喘发热,或咳嗽,或吐血。但察其大便干燥,脉实喜冷者,此湿热上壅之证,宜以抽薪饮之类,疾降其火。火之甚者,仍以梨浆饮、菉豆饮之属更迭进之,以解其毒。此证大忌辛燥等物,务使湿热渐退,神气稍复,然后用补阴等剂以善其后。其有大便不实,或无火证而脉见缓弱者,则不宜清火,但以二陈汤、六君子汤,或金水六君煎之类主之。若因酒伤阴,以致脾肾两虚而为厥脱者,非速救本源,终无济也。凡患此者,宜终身忌酒,勿使沾唇可也;若不知戒,再犯必难为矣。

色厥之证有二,一曰暴脱,一曰动血也。凡色厥之暴脱者,必以其人本虚,偶因奇遇而悉力勉为者有之;或因相慕日久而纵竭情欲者亦有之。故于事后则气随精去,而暴脱不返。宜急掐人中,仍令阴人搂定,用口相对,务使暖气嘘通,以接其气,勿令放脱,以保其神;随速用独参汤灌之,或速灸气海数十壮,以复阳气,庶可挽回。但以临时慌张,焉知料理,故每致不救。然此以即病者言,所见诚不多也。其有不即病而病此者,则甚多也。又何以言之?以其精去于频,而气脱于渐,故每于房欲二三日之后,方见此证。但因其病不在即,故不以此为病,兼之人多讳此,而不知中年之后,多有因此而病者,是皆所谓色厥也,奈时师不能察而每以中风毙之耳。凡治此者,单宜培补命门,或水或火,当以非风门治法第三条者主之。

又色厥之动血者,以其血气并走于上,亦血厥之属也。但与大怒血逆者不同,而治法亦有所异。盖此因欲火上炎,故血随气上,必其情欲动极而欲不能遂者有之,或借曲蘗以强遏郁火者亦有之。其证则忽而暴吐,或鼻衄不能禁止,或厥逆,或汗出,或气喘,或咳嗽,此皆以阴火上冲而然。凡治此者,必先制火以抑其势,清满化饮,四阴煎或加减一阴煎之类主之。其有阴竭于下,火不归源,别无烦热脉证,而血厥不止垂危者,非镇阴煎必不能救,待其势定,然后因证酌治之。

阴阳二厥

厥有二证,阳厥阴厥也。阳厥者,热厥也,必其先自三阳传入阴分,故其初起必因头疼发热,自浅入深,然后及于三阴,变为四肢逆冷,或时乍温。其证必便结躁烦,谵语发渴,不恶寒反恶热,脉沉有力。此以传经热证所化,外虽手足厥冷,内则因于热邪。阳证发厥,故为阳厥,乃阳极似阴也。其证由邪热内结,或伏阳失下之所致也。凡厥微则热亦微,宜四逆散之类;厥甚则热亦甚,宜承气汤之类也。阴厥者,寒厥也,初无三阳传经实热等证,而真寒直入三阴,则畏寒厥冷,腹痛吐泻,战栗不渴,脉沉无力。此独阴无阳也,故为阴厥,轻则理中汤,重则四逆、回阳等汤主之。

按阳厥阴厥,其辨如前,此先哲之大法也。然愚则有所辨。如阴厥一证,既无阳证阳脉而病寒若此,明是阴证,今人但曰中寒者,即其病也。然犯此者无几,知此者无难,治宜温中,无待辨也。惟是阳厥一证,则有不得不辨者。夫厥由三阳所传,是为阳厥,此固然矣。即以传经者言之,又岂尽无阴证乎?故凡病真阳不足者,即阳中之阴厥也;脉弱无神者,即阳中之阴厥也;攻伐清凉太过者,即阳中之阴厥也。四肢为诸阳之本,使非有热结烦渴胀实等证,而见厥逆者,皆由阳气不足也。成无己曰:大抵厥逆为阴,所主寒者多矣。又曰:厥为阴之盛也。故凡属挟虚伤寒,则虽自阳经传入者,是亦阳中之阴厥也。阴中之阴者宜温,阳中之阴者果宜凉乎?学者勿谓先有头痛发热,但自三阳传至者,便为阳厥而寒因热用之,则为害不小矣。

蛔厥

成无己曰:脏厥者死,阳气绝也。蛔厥虽厥而烦,吐蛔已则静,不若脏厥而躁,无暂安时也。病人脏寒胃虚,故宜与乌梅丸,温脏安虫。然脏厥蛔厥二证,皆伤寒证也,详见伤寒门。

石室秘箓 【清 陈士铎

偏治法。如厥病一时手足厥逆,痛不可忍,人以为手足四肢之风证也,不知乃心中热蒸,外不能泄,故四肢手足则寒,而胸腹皮热如火。方用柴胡三钱,当归二钱、荆芥一钱,黄连二钱,炒栀子二钱,半夏一钱,枳壳一钱,水煎服,一剂即平,二剂即全愈。盖厥证多是火病,厥之甚则热之甚也,故舒其内热而四肢手足自温矣。方中妙在用柴胡为君,用诸寒凉之药,直入心肝之内,又不凝滞于胸膈之间。盖柴胡能散半表半里之邪,又善疏泄郁闷之气,若止治其四肢手足之风,而不直捣其中坚,则贼首不擒,余党安息?故不治四肢手足,而专治其心胸也。

厥证虽多是火,然亦有非火而亦厥者,乃直中阴经也。阴寒直入于肾宫,则必挟肾水上犯心君之火,君弱臣强,犯上自所不免,若不用大热之药急救心君,则危亡顷刻。方用人参三钱,白朮一两,附子、肉桂、吴茱萸各一钱,水煎服,一剂即愈。然寒厥与热厥,大相悬绝,不可不辨。寒厥,手足必青,饮水必吐,腹必痛,喜火熨之。若热厥,手足虽寒而不青紫,饮水不吐,熨火则腹必加疼是也。能辨证清而用药当,下喉即定,便是神医,何必用追魂之符箓哉?

开治法。如尸厥乃中邪气闭,必须用药以开之,不用瓜蒂散以探吐,即用皂角以取嚏也。方用瓜蒂七个,水二碗,煎汤一碗,加盐少许灌之,即大吐浓痰数碗而愈。或用皂角刺碾为细末,取鹅翎管盛药末,吹入病人鼻中,得打喷嚏,口吐浓痰如黄物者,即愈。盖厥证多系热邪,然热邪必然叫号,今黯然无语,宛似死人,明系阴虚之人,忽中阴邪,不可以治阳厥之法治之而至不救,不若先以瓜蒂、皂角取吐,以去其痰涎,声出后,以人参五钱,白薇一钱,茯苓三钱,白朮五钱,半夏二钱,治之自安。此乃开治之一法也。

喷嚏之法,用生半夏三钱为末,水丸如黄豆大,入鼻孔中,则必喷嚏不已,用水饮之立止。通治中风不语尸厥等证,中恶中鬼俱妙,皆开治之法也。

引治法。如人病厥逆之证,不敢用药以治之,用吴茱萸一两为末,以面半两,水调成厚糊一般,以布如锺大,摊成膏纸,厚半分,贴在涌泉穴内,则手足不逆矣。况上热下寒之证,皆可用此法而治之,亦引火归元之法也。

立治者,不可坐卧而立治之也。如厥证多两手反张,两足转逆,必须立而饮药,则顷刻立定。盖厥证原是热病,热深则厥亦深,倘令其卧而服药,则药到胃,一遇火气沸腾,冲击而不相入,反致吐出也。今立而饮药,则断断无吐出之虞。方用黄连、茯苓、白芍各三钱,柴胡、白芥子、木瓜、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此方纯是平肝之品,去火而又顺火之性,自宜入口不吐。然而火热炎上,吐亦常有。令人将病人抱而立之,令一人将药与饮,俟其下口久之,然后抱卧,则药相顺而无吐逆之苦矣。

人有忽然发厥,口不能言,眼闭手撒,喉中作酣声,痰气甚盛,有一日即死者,有二三日而死者,此厥多犯神明,然亦因素有痰气而发也。治法自宜攻痰为要,然徒攻痰而不开心窍,亦是徒然。方用启迷丹,生半夏、人参各五钱,菟丝子一两,甘草三分,茯神三钱,皂角荚、生姜各一钱,菖蒲二钱,水煎服。此方人参、半夏各用五钱,使攻补兼施,则痰易消而气易复。尤妙用菟丝子为君,则正气生而邪气散;更妙用皂荚、菖蒲、茯神开心窍以清心,自然气回而厥定。倘疑厥证是热,而轻用寒凉之药,则去生远矣。半夏用生不用制者,取其生气以救死,且制之过熟,反掣肘效迟,而不能奏功也。

卷二百九十四

厥门

茯苓甘草汤 【仲景,下同】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有水也,此治之。

茯苓 桂枝各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一两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四逆汤 治太阳误汗,复加烧针而厥者。

干姜一两五钱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炙,二两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三服。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凉服。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治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

即四逆汤方中,加入猪胆汁半合,余依前法服。

甘草干姜汤 治太阳内真寒而外假热,因误汗致厥者。

甘草炙,四两 干姜炮,二两

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白虎汤 治伤寒里热,脉滑而厥者。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乌梅丸 治蛔厥吐蛔。

乌梅三百个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附子炮 桂枝 人参 黄蘗各六两 当归 细辛 蜀椒去子,各四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用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加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味。

当归四逆汤 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

当归 桂枝 芍药各三两 细辛 甘草炙 通草各二两 大枣三十五枚,擘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治前证内有久寒者。

当归 桂枝 芍药各三两 甘草炙 通草 细辛各二两 生姜切,半斤 大枣三十五枚,擘 吴茱萸一升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分温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理中丸 作煎,名理中汤。治四肢厥逆,脉沉微而不数。

干姜炮 甘草炙 人参腹痛者倍之 白朮各一两

右捣筛,炼蜜和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汤数合和一丸碾碎,温服之,日三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热粥食之,微自温覆,勿揭衣,然不及汤。

四逆散 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此主之。

甘草炙 柴胡 枳实去白穰炒黄 芍药各一两

右捣筛为细散,米饮调下二钱,日三服。

白通加猪胆汁汤 治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猪胆半合 干姜炮,五钱 附子生去皮,半个 葱白四茎 溺二合半

右以水一盏,煎五分,去滓内尿、胆汁,和相得,分温再服。

大柴胡汤 治阳厥。

柴胡半斤 黄芩 芍药各三两 生姜切,五两 半夏洗,半升 枳实炙,四枚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大黄二两。若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也。

桂枝麻黄各半汤 治寒热而厥,两手无脉,或一手无脉,用绵衣包手者。

桂枝二两十六铢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及两仁者,二十四个 大枣四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中,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麻黄附子甘草汤 治三阴表寒厥逆。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益元散 【河间,下同】  合三一承气,治热深厥深,脉有力者。

滑石白腻好者,六两 甘草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蜜少许,温水调下,或无蜜亦可,每日三服。或欲冷饮者,新井泉调下亦得。解利发汗,煎葱白豆豉汤下,每服水一盏。葱白五寸,豆豉五十粒,煮取汁七分调,并三四服,以效为度。此药是寒凉解散热郁,设病甚不解,多服无害,但有益耳。一名天水散,一名太白散,一名六一散。

黄连解毒汤 治热厥下后,热少退而未愈者。

黄连 黄蘗 黄芩 大栀子各五钱

右銼如麻豆大,每服称五钱,水一茶盏,煎至四分,绞取汁,温服无时,日三四,以效为度,每一二服效。或腹满呕吐,或欲作利者,每服加半夏三枚全用,厚朴二钱銼,茯苓去皮銼,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半盏,

绞汁温服,名曰半夏黄连解毒汤。或欲急下者,本方加大承气汤一服,生姜煎,如前法,以利为度;一法为细末,水和如小豆大,温水下二十丸,治积热劳咳泻利,甚良。

双解散 【《活人》】  治厥逆兼内外诸邪者。

益元散 防风通圣散各七两

右二味,一处相和搅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葱白五寸,盐豉五十粒,生姜三片,煎至一盏,温服。

八味顺气散丹溪 治气厥。

白朮 白茯苓 青皮 白芷 橘红 台乌 人参各一两 甘草五钱

每服五钱,水一锺半,煎七分,温服。仍以酒化苏合香丸间服。

姜附汤仲景 治中寒,身体强直,口噤不语,逆冷。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脐,一个

右銼,每服三钱,水煎服。挟气攻刺,加木香五分。挟气不仁,加防风一钱。挟湿者加白朮。筋脉牵急,加木瓜。肢节痛,加肉桂二钱。

导痰汤 【丹溪,下同】  治痰气厥逆。

法制硝同莱菔,水煮化,去莱菔,绵滤,令结,入腊月牛胆内风化,称五钱;或只风化硝亦可。又云一两 青蒙石二两,捶碎,焰硝二两,同入小砂罐内瓦片盖之,铁线缚定,盐泥固济,晒干火煅红,候冷取出

右为末,神曲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一方加苍朮五钱,滑石一两,看病冷热虚实作汤使。

调气散 合平胃散服,治尸厥。

白豆蔻 丁香 檀香 木香各二钱 藿香 甘草炙,各八钱 砂仁四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

平胃散 治证见调气散下。

苍朮泔浸五斤 厚朴姜制炒 陈皮各三斤 甘草炒,三十两

右为末,每服五钱,姜三片,枣一个,煎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四七汤 治痰气厥逆。

厚朴二两 茯苓四两 半夏五两 紫苏二两

右,每服四钱,水一锺,姜七片,枣一个煎服。

回阳救急汤 【《医鉴》,下同】  治伤寒初起,无头痛,无身热,便就恶寒,四肢厥冷,或过于肘膝,或腹痛吐泻,或口吐白沫冷涎,或战栗面如刀刮,引衣蜷卧,不渴,脉来沉迟无力,即是直中阴经真寒证,不从阳经传来者。

人参 白朮 茯苓 陈皮 半夏 干姜 肉桂 附子 五味子 甘草

右銼,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

熨法 治寒邪直入三阴,无头痛身热,恶寒腹痛,下利清白,唇青面黑,吐沫口噤,或身痛如被杖,四肢厥冷,上过乎肘,下过乎膝,引衣蜷卧,不渴,脉来沉迟无力,及一切虚寒,并能治之。

葱细切 麦麸各三升 盐一斤

右用水和匀,分作二处,炒令极热,重绢包之,乘热熨脐,冷更易一包。其葱包既冷,再用水拌炒热,依前用之。如大小便不通,亦用此法。

三生饮 【《良方》,下同】  治痰厥气厥。

南星生用,五钱 木香一钱五分 川乌去皮 附子去皮,生用,各一钱

右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七片,煎至一锺,不拘时服。有卒中风不省人事者,以苏合香丸,用生姜自然汁化开擦牙。

追魂汤 治卒厥暴死,及客忤、鬼击、蜚尸、奄忽气绝口噤。

麻黄六钱 杏仁去皮尖,五十粒 甘草炙,二钱

右,分作二服,煎至七分,去滓灌之,口噤斡开。若更不下,分病人发左右提搦肩引之,药下渐苏。若唇青身冷为入脏,即死;身和汗出即愈。《千金方》有桂。

甘竹沥汤 治卒中恶,风噎倒闷,口噤不能语;肝厥尸厥,死不识人,闭目,灸针不知痛,风狂,宜服此汤。

甘竹沥一斗 生姜 防风 甘草炙,各三两 防己 麻黄去节 人参 黄芩 白朮 细辛 茵芋 秦艽 桂心各一两 附子一枚,大者,炮

右(口父)咀,以汤渍药令赤,合竹沥,煮取四升,分为四服。忌海藻、松菜、桃李、雀肉、生葱、生菜、猪肉、冷水。

人参汤 治风厥志意不乐,身背疼痛,多惊,善欠噫气。

人参 川芎 枳壳麸炒 芍药 防风 细辛 附子炮裂去皮脐 甘草炙 桂心各五钱 桔梗炒 茯神去木 木香各一分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半分,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三建汤 治元阳素虚,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六脉沉微,大小便滑数。凡中风涎潮,不省人事,伤寒阴证,皆可服之。

大川乌 附子 天雄俱炮去皮脐,各三钱

右作一服,用水二锺,生姜十片,煎至一锺,不拘时服。自汗加肉桂、浮麦各一钱。气逆者,加沉香一钱。胃冷者,加丁香、胡椒各五分。

洞阳丹 治阳虚阴盛,手足厥冷,暴吐大下,脉细羸瘦,伤寒阴证,并皆治之。

川乌四两 天雄并炮去皮,三两 锺乳粉 附子炮去皮脐,各二两 阳起石 朱砂研,各一两

右为细末,酒煮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接真汤 治阴病,手足厥冷,脐腹疼痛,真气不足,衰惫欲绝。

沉香 丁香各二钱 附子炮去皮脐,四钱 麝香一钱

右銼碎,用水二锺,生姜七片,枣二枚去核,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

四君子汤 治气虚厥逆。

人参一钱 白朮 茯苓各二钱 甘草六分

右,生姜三片,枣子一枚,水煎,不拘时温服。加半夏、陈皮,名六君子汤,治气虚痰厥。

四物汤 治血虚厥逆。

白芍药 当归 熟地 川芎各二钱

右,水煎温服。

木香匀气散 一名木香调气散。治气滞厥逆。

木香 丁香 白檀香 白豆蔻 藿香叶 甘草各八钱 砂仁四钱

右为末,每二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一方有沉香。

八味顺气散 治暴厥气逆身冷者。

四君子汤加青皮 陈皮 白芷 乌药各等分

右,姜煎服。仍以酒化苏合香丸兼服,妙。

苏合香丸 治证见前。凡一切卒暴痰壅气逆等证,并治之。

白朮 青木香 朱砂 犀角 沉香 麝香 诃子皮 丁香 安息香 荜澄茄 白檀香 香附各二两 龙脑 熏陆香 苏合香各一两

右为末,用安息香,以酒熬成膏,同前合香油和蜜调,每服旋丸桐子大,取井水温冷任意,下四丸。老人小儿,酒化下一丸。

六郁汤 解诸郁,治厥逆。

陈皮 半夏 川芎 苍朮各一钱 赤茯苓 栀子各七分 香附二钱 砂仁 甘草各五分

右姜三片,水煎温服,随证加减。

二陈汤 治痰厥。

陈皮二钱 半夏一钱 茯苓八分 甘草四分

右,姜三片,水煎温服。

补中益气汤 治湿热郁于脾土,不能荣于四肢,热厥。

黄芪 人参 甘草各一钱 当归 白朮 陈皮 柴胡 升麻各五分。虚甚者升柴各一分,汗多者不用

右水煎,巳午未初时温服。伤之重者,连进二服。如得微汗即愈。忌多言劳役,静养一二时辰久,方进美膳以助之。常服去升、柴加黄蘗三分以滋肾水;红花二分入心养血,多用则破血。

火郁汤 治热厥。

升麻 葛根 柴胡 白芍药各一钱五分 防风 甘草各一钱

右,葱白煎服。

当归龙荟丸 热厥痰闭于上,火郁于下,用导痰汤吞龙荟丸。

木香一钱 当归 胆草 山栀 黄连 黄蘗 黄芩各一两 大黄 芦荟 青黛各五钱

右为末,入麝香五分研细,炼蜜丸小豆大,每二三十九,姜汤下。

四磨饮 治诸气厥逆。

沉香 乌药 枳实 槟榔

右四味,以白汤共磨服。

星香汤 【《易简》】  治痰厥气厥,身热面赤者,宜服之。

南星八钱 木香一钱

右作二贴,水二锺,生姜十片,煎七分,不拘时服。

沉香桂附丸 【《宝鉴》】  治中气虚寒,手足厥冷,腰屈不能伸,喜热熨稍缓等证。

附子炮去皮脐 川乌炮去皮脐 沉香 肉桂 干姜炮 良姜炮 茴香炒 吴茱萸炮,各一两

右为末,酢煮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米饮下,日二服。忌生冷。

养正丹 治上盛下虚,眩运厥逆,此药升降阴阳。

硫黄为末 黑锡熔凈 水银 朱砂碾,各一两

右,将锡熔化,入硫黄末,渐入渐搅为末,再入水银同擂;如硬,再于火上微煅,又擂匀放冷,碾极细末糯米糊丸菉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

六味回阳饮 【《景岳全书》,下同】  治手足厥逆,微阳将脱等证。

人参一二两或数钱 炙甘草一钱 炮干姜 制附子各二三钱 当归身三钱,泄泻或动血者代以冬朮 熟地五钱或一两

水二锺,武火煎七八分,温服。

镇阴煎 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厥逆等证。

熟地一二两 炙甘草一钱 泽泻一钱五分 肉桂一二钱 制附子五七分或一二三钱 牛膝二钱

水二锺,速煎服。

四味回阳饮 治手足厥逆,元阳虚脱,危在顷刻者。

人参一二两 制附子二三钱 炙甘草一二钱 炮干姜二三钱

水二锺,武火煎七八分,温服,徐徐饮之。

通瘀煎 治血厥。

归尾三五钱 山楂 香附 红花炒黄,各二钱 乌药一二钱 泽泻 青皮各一钱半 木香七分

水二锺,煎七分,加酒一二小锺,食前服。

调气散 【《良方》,下同】  治卒厥。

白豆蔻 丁香 白檀香 木香 藿香叶 甘草炙,各八钱 砂仁四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调下。

五味子汤 治阴厥脉伏,手足逆冷,脉微欲绝,气虚之证。

五味子一两 人参 麦冬 杏仁 陈皮各五钱

右,姜一片,枣一枚,煎服,即生脉散加陈皮、杏仁。

调气平胃散 治卒暴尸厥,触犯邪气,昏运卒倒无所知。

白豆蔻 丁香 檀香 木香各二钱 藿香 砂仁各四钱 甘草六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点沸汤调服。

仓公散 治血厥。

瓜蒂 藜芦 明矾煅 雄黄等分

右为细末,每用少许,吹入鼻中,得嚏。此药能起死回生。

白薇汤 治证同上。

白薇 当归各二钱 人参一钱半 甘草炙,七分

右,水盏半,煎七分,温服。

返魂汤 治血逆卒厥,并产后血厥昏运,目闭口噤,惟妇人多有此病。

当归酒洗 川芎 肉桂 干姜炮 赤芍药 甘草 黑豆炒去壳 紫苏各等分

右,水盏半煎;或为细末,每服二钱,酒调灌下。

人参固本丸 治煎厥。

人参二两 天冬 麦冬 生地 熟地各四两

右为末作丸服。

蒲黄汤 治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蒲黄一两,炒褐色

清酒十爵,沃之温服。

人参散 治煎厥气逆,头目昏愦,听不闻,目不明,七气善怒。

人参 远志 赤茯苓 防风各二两 芍药 麦门冬 陈皮去白 白朮各一两

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赤茯苓汤 治薄厥暴怒,怒则伤肝气逆,胸中不和,甚则呕血鼽衄也。

赤茯苓 人参 桔梗 陈皮各一两 芍药 麦门冬 槟榔各半两

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远志散 治风厥多惊背痛,善噫善欠,志意不乐,身背皆痛。

远志 人参 细辛 茯苓 黄芪 桂各两半 菖蒲 熟地黄焙 白朮 防风各半两

右为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温酒调下,空心食前,日三服。

吴茱萸加减汤 治厥疝腹中冷痛,积气上逆,致令阴冷于脂膜。

吴茱萸二两,洗炒 川乌去皮炮 细辛各三两 良姜 当归 干姜炮 官桂各一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进三服。

升阳泄火汤东垣 治气虚陷下,四肢厥逆。

羌活 黄芪 苍朮米泔浸去皮,爆干銼,各一两 甘草炙 人参 黄芩各七钱 柴胡一两半 黄连酒制,半两 升麻八钱 石膏长夏用少许

右(口父)咀,每服称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大温服,早饭后、午饭前,间日服。

还魂丹 治尸厥不语。

朱砂 雄黄并水飞 生玳瑁屑 麝香另研 白芥子各二钱半

右同碾如粉,于瓷器中镕安息香,和丸如菉豆大,或冲恶不语,每服五丸,用童便化下。小儿热风,只服一丸。

二十四味流气饮 【《和剂》】  治尸厥,破阴绝阳,形静如死,医者不知针石,宜此方主之。

陈皮 青皮 炙甘草 厚朴姜制 紫苏 香附各四两 大腹皮 丁香皮 槟榔 木香 草果 莪朮炮 桂 藿香各一两半 人参 麦门冬 白朮 赤茯苓 枳壳炒 石菖蒲 木通 木瓜 白芷 半夏各一两

右为末,每服五钱。

单方

尸厥卒死,不知人者:烧尸场土二三钱,擂细,汤泡灌之即活;如无,以灶心土代之。【何氏方

尸厥不醒,脉动如故:灶墨弹丸,浆水和饮,仍针百会穴、足大指中指甲侧。 【《千金方》

痰厥气绝,心头尚温者:千年石灰一合,水一盏煎滚,去清水,再用一盏煎极滚,澄清灌之,少顷痰下自省。【《集元方》

热厥气痛:元明粉三钱,热童尿调下。 【《集简方》

阴证伤寒极冷,厥逆烦躁,腹痛无脉危甚者:舶上硫黄为末,艾汤服三钱,就得睡,汗出而愈。【《本事方》

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身热足寒者:元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为末,每温酒或白汤下二钱。【《圣惠方》

痰厥,头痛如破,厥气上冲,痰塞胸膈:炮附子三分,金墨四钱,冷水调服方寸匕,当吐即愈。忌猪肉冷水。

肾厥头痛,《指南》方:用大附子一个,炮熟去皮,生姜五钱,水一升半煎,分三服。

痰厥头痛:白附子、天南星、半夏等分,生碾为末,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丸菉豆大,每服四十丸,食后姜汤下。【《济生方》

呕逆厥逆,内有寒痰:半夏一升,洗滑焙碾,小麦面一升,水和作弹丸,水煮,初吞四五枚,日三服,稍增至十五枚,旋煮旋吞,觉病减再作。忌羊肉、饧糖。此乃许仁则方也。【《外台秘要》

尸厥之病卒死,脉犹动,听其耳目中如微语声,股间暖者是也。魇死之病,卧忽不寤,勿以火照,但痛啮其踵及足拇趾甲际,唾其面即苏,仍以菖蒲末吹鼻中,桂末纳舌下,并以菖蒲根汁灌之。【《肘后方》

斑豆服凉药多,手足厥冷,脉微:用干豆炮二钱五分,粉甘草炙一钱五分,水二锺,煎一锺服。【庞安常《伤寒论》

痰厥,头痛如破者:乌梅肉三十个,盐三撮,酒三升,煮一升,顿服,取吐即愈。 【《肘后方》,下同

呕啘厥逆:蘡薁藤煎汁呷之。

风冷气血闭,手足身体,疼痛冷麻:五灵脂二两,没药一两,乳香五钱,川乌头一两五钱,炮去皮为末,滴水丸如弹子大,每用一丸,生姜温酒磨服。【《衍义》

卒死尸厥:用白马前脚夜目二枚、白马尾十四茎合烧,以苦酒丸如小豆大,白汤灌下二丸,须臾再服即苏。【《肘后方》

针灸

《素问》曰: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俱当泻,取之下俞。

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蹺前卒大,取之下俞。

帝曰: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岐伯曰:名厥逆。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喑,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后刺足心,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后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后刺手心主少阴锐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

《灵枢经》曰: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

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二刺阴也;一阳者,一刺阳也。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未槁,取足少阴于阴股之络。齿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

厥痹者,厥气上及腹,取阴阳之络,视主病也,泻阳补阴经也。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次脉,足少阳脉[足少阳脉:原作「手少阳」,据《灵枢》寒热病改。]也,名曰天牖;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

热厥,取足太阴少阳,皆留之;寒厥,取足阳明少阴于足,皆留之。

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将若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濇,暖取足少阴,清取足阳明。清则补之,温则泻之。

厥逆腹胀满,肠鸣,胸满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热病头痛,颞颥目(疒挈),脉痛善衄,厥热病也,取之以第三针,视有余不足。寒热痔[寒热痔:《灵枢》热病谓:「寒热痔,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据此,寒热痔非厥热病之证,当删。]。

厥挟脊而痛至顶,头沉沉然,目(目巟)(目巟)然,腰脊强,取足太阳腘中血络。

厥,胸满面肿,唇漯漯然,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取足阳明。

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阴。

厥而腹响响然,多寒气,腹中谷谷,便溲难,取足太阴。

痿厥,为四末束悗,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无休,病已止。

黄帝曰:何谓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逆厥,头重眩仆。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为身宝。气在于头者,取诸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荥输。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输。

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濇,当是之时,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血脉凝结坚搏不往来者,亦未可即柔。故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

《甲乙经》曰:头重目瞑,凄厥寒热汗不出,陶道主之。

肩髆间急,凄厥恶寒,魄户主之。

肩痛胸腹满,凄厥脊背急强,神堂主之。

寒热凄厥,鼓颔,承浆主之。

寒厥及热烦心,少气不足以息,阴湿痒腹痛,不可以食饮,肘挛支满,喉中焦干渴,鱼际主之。

热病汗不出且厥,手足清,暴泄,心痛腹胀,心尤痛甚,此胃心痛也,大都主之,并取隐白。

阳厥凄凄而寒,少腹坚,头痛,胫股腹痛,消中,小便不利,善呕,三里主之。

厥四逆喘气满,风身汗出而清,髋髀中痛,不可得行,足外皮痛,临泣主之。

四厥手足闷者,使人久持之,厥热 【一本作逆冷,】 胫痛,腹胀,皮痛,善伸,数欠,恶人与木音,振寒,嗌中引外痛,热病,汗不出,下齿痛,恶寒,目急,喘满,寒栗,断口噤僻,不嗜食,内庭主之。

足厥喘逆,足下清至膝,涌泉主之。

尸厥死不知人,脉动如故,隐白及大敦主之。

恍惚尸厥烦痛,中极及仆参主之。

尸厥暴死,金门主之。

《千金方》曰:跗阳,主痿厥,风头重痛。

《医学纲目》曰:身热如火,足冷如水,可灸阳辅穴。又云胻酸冷,绝骨取之。

《医学入门》曰:尸厥百会一穴美,更针隐白效昭昭。外用笔管吹耳,不针百会,针上星亦同。

《古今医统》曰:厥逆,灸人中一穴,在鼻下,灸七壮,或针入至齿妙。又膻中一穴,在两乳间陷中,灸二十壮。

又法:以绳围臂腕,男左女右,将绳从大椎上度下,至脊中绳头尽处是穴,灸二十二壮愈。

导引

《保生秘要》曰:手足厥逆,法先念脐,次涌泉处,肋拔上至脐,又从脐处肋拔下至涌泉止,又从左手肋拔过右手,右手肋拔过左手,每次行六遍。

医案

《儒门事亲》曰:一夫病痰厥不知人,牙关紧急,诸药不能下,候死而已。戴人见之,问侍病者口中曾有涎否?曰:有。戴人先以防风、藜芦煎汤,调瓜蒂末灌之口中,不能下,乃取长蛤甲磨去刃,以纸裹其尖,灌于右鼻窍中,嘓然下咽有声,后灌其左窍,亦然。戴人曰:可治矣。良久涎不出,遂以砒石一钱又投之鼻中,忽偃然仰面,似觉有痛,斯须吐哕出胶涎数升颇腥。砒石寻常勿用,以其病大,非如此莫能动。然无瓜蒂亦不可便用,宜消息之。大凡中风涎壅,往往止断为风,专求风药,灵宝至宝,误人多矣。刘河间治风舍风不论,先论二火,故将此法实于火形中。

西华李政之病寒厥,其妻病热厥,前后十余年。其妻服逍遥散十余剂,终无效。一日命予诊之,二人脉皆洪大而无力。政之曰:我手足之寒时时渍以热汤,渍而不能止;吾妇手足之热,终日沃以冷水,沃而不能已者,何也?予曰:寒热之厥也。此皆得之贪饮食,纵嗜欲。遂出《内经》厥论证之。政之喜曰:十年之疑,今而释然,纵不服药,愈过半矣。予曰:热厥者寒在上也,寒厥者热在上也。寒在上者,以温剂补肺金;热在上者,以凉剂清心火。分取二药,令服之不辍。不旬月,政之诣门谢曰:寒热厥者皆愈矣。

《医宗必读》曰:社友韩茂远伤寒九日以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众皆曰阴证。比余诊之,六脉皆无,以手按腹,两手护之,眉皱作楚,按其趺阳,大而有力,乃知腹有燥屎也。欲与大承气汤,病家惶惧不敢进。余曰:吾郡能辨是证者,惟施笠泽耳。延至诊之,与余言若合符节。遂下之,得燥屎六七枚,口能言,体能动矣。彼按手不及足者,何以救此垂绝之证耶?

给谏晏怀泉夫人,先患胸腹痛,次日卒然运倒,手足厥逆。时有医者以牛黄丸磨就将服之。余诊之,六脉皆伏,惟气口稍动,此食满胸中。阴阳痞隔,升降不通,故脉伏而气口独见也。取陈皮、砂仁各一两,姜八钱,盐三钱,煎汤以指探吐,得宿食五六碗,六脉尽见矣。左关弦大,胸腹痛甚,知为大怒所伤也,以木香、青皮、橘红、白朮、香附,煎成与服,两剂痛止。更以四君子加木香、乌药,调理十余日方瘥。此食中兼气中。

吴门周复庵年及五旬,荒于酒色,忽然头痛发热,医以羌活汤散之,汗出不止,昏运不醒。余与之灸关元十壮而醒,以四君子加姜、桂日服三剂,至三日少康。又因分析家产,劳而且怒,复发厥。余用好参一两,熟附二钱,煨姜十片,煎服稍醒,但一转侧即厥。一日之间,计厥七次,服参三两。至明日以羊肉羹糯米粥与之,尚厥二三次。至五日而厥定。向余泣曰:已蒙再生,不知有全愈之日否?余曰:脉有根蒂,但元气虚极,非三载调摄不能康也。幸其恪信余言,遵守用药,两月之间服参四斤,三年之内进剂六百贴,丸药七十余斤,方得步履如初。亲友众多,议论杂出,若非病人任之专,或久而见疑,服药少怠,未有获生者也。

《薛氏医案》曰:一男子食少胸满,手足逆冷,畏寒发热,吐痰,饮食时欲作呕,自用清气化痰及二陈、枳实之类,胸腹膨胀,呕吐痰食,小便淋漓。又用四苓、连、蘗、知母、车前,小便不利,诸病益甚。余曰:此脾胃虚寒无火之证,故食入不消而反出。遂用八味丸补火以生土,用补中益气加生姜、桂培养中宫,发阳气,寻愈。

大司马王浚川呕吐宿滞,脐腹痛甚,手足俱冷,脉微细,用附子理中丸一服益甚。脉浮大,按之而细,用参附汤一剂顿愈。

上次编辑于:
贡献者: ruguoaaa
评论
  • 按正序
  • 按倒序
  • 按热度
Powered by Waline v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