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门
卷一百八十六
腰门
黄帝素问
金匮真言论
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
【注 俞者,经气之所注也。
】
五脏生成篇
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
【注 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足厥阴之脉,从足上腘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布胁肋,故病证与疝病相同而腰痛足冷也。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故头痛也。
】
脉要精微论
腰者肾之腑,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注 两肾在于腰内,故腰为肾之外腑。
】
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
【注 腰者肾之腑,腰伤,故肾脉盛也。
】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
【注 上而不下者,其气上盛下虚,当主腰足清冷也。
】
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脏气法时论
心病者,虚则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注 心气不能下交于肾阴,故胁下与腰相引而痛也。
】
热论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腰脊强。
【注 太阳之气主皮毛,故伤寒一日,太阳受之。阳气在上,故头项痛。背为阳,故腰脊强。此言始病太阳之气也。
】
疟论
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
【注 卫气同邪气将入于阴,表气虚,故先起于毫毛,伸欠。
】
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
【注 太阳之气主表而上升于头,其经脉上会于脑,出于项下,循背膂,故腰背头项俱痛。
】
邪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
【注 中于腰脊,邪即舍于腰背之间,卫气行至腰背,与腰背所舍之邪相遇而病作焉
】
痿论
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注 肾主藏精,肾气热则精液燥竭矣。腰者肾之腑,是以腰脊不能伸举。肾生骨髓,在体为骨,肾气热而精液竭,则髓减骨枯而发为骨痿也。
】
厥论
厥阴厥逆,挛,腰痛。
【注 挛者,肝主筋也。腰者,肝之表也。
】
少阳厥逆,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
【注 少阳主枢,是以少阳气厥而机关为之不利也。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故机关不利,而腰不可以转行。
】
手太阳厥逆,腰不可以俯仰。
【注 腰不可俯仰,盖腰乃脉络经俞之大会。
】
病能论
帝曰: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不然,病主安在?岐伯曰:冬诊之,右脉固当沉紧,此应四时。左脉浮而迟,此逆四时。在左当主病在肾,颇关在肺,当腰痛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
【注 脉合四时,故冬诊之,左右脉皆当沉紧。今左脉浮而迟,是逆四时之气矣。肾主冬气,而又反浮在左,故当主病在肾,颇关涉于肺,当为腰痛之病。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是水谷所生之精气,先至于手太阴,太阴肺金相生而顺传于肾,肾当复传于肝,今反见浮迟之肺脉,是肾脏有病而气反还逆之于母脏,故当主肾病之腰痛,而颇关涉于肺也。
】
脉解篇
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
【注 此解奇病之脉也。太阳为诸阳主气,生于膀胱水中,故以太阳之气为岁首。正月阳气虽出于上,而阴寒之气尚盛,阳气未得次序而出,故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因太阳之气尚为阴气所郁,故肿腰脽痛也,此论阳气之微也。
】
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
【注 十月寒水用事,故主于足少阴肾。
】
刺要论
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
【注 动肾气,则所藏者少,故当病虚胀而腰痛;腰乃肾之腑也。
】
长刺节论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踝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
【注 少腹两股及腰踝骨间,为厥阴肝脉之所循,刺而多留之,俟其尽热而病是已。
】
气交变大论
岁水不及,湿乃大行,民病腰股痛发。
【注 六辛之岁,水运不及,土乃胜之,故湿气大行。伤及肾阴,故为腰股痛发诸病。
】
岁火不及,寒乃大行,民病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
【注 六癸之岁,火运不及,水反胜之,故寒乃大行。太阳气之为病,故为腰背等病。
】
五常政大论
太阴司天,湿气下临,肾气上从,当其时反腰脽痛,动转不便也。
【注 当冬令之时,肾脏主气而反腰脽痛,动转不便,盖肾气上从,而大衰于下也。
】
六元正纪大论
太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终之气,寒大举,湿大化,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
【注 终之主气,乃在泉寒水之气,故寒大举,寒湿之气上下相交,故湿大化,关节禁固,骨节不利也。腰脽者肾之腑,寒湿推于气交,而人在气交之中也。
】
少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初之气,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脽痛。
【注 寒厥,清病生于下也,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寒热交争于中而为病也。初之客气,乃太阳寒水。初之主气,乃厥阴风木。故风乃至,阳春之气郁而民反周密,太阳主肾而为肾之腑,故关节禁固而腰脽痛也。
】
水郁之发,民病寒客心痛,腰脽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
【注 腰脽,肾之腑也。关节屈伸,乃筋骨之病,肾主骨而筋属于节也。
】
太阳所至为腰痛。
【注 此夏病之常也。
】
至真要大论
岁太阴在泉,民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别。
【注 太阴在泉,辰戌岁也。自冲头痛至腨如别,乃土气淫胜,而水脏水腑皆为病也。
】
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痛。
【注 太阳在泉,丑未岁也。太阳之脉,挟脊抵腰中,故引腰脊。肾脉络心,故上冲心痛。
】
太阴司天,湿淫所胜,胕肿骨痛,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病本于肾,太溪绝,死不治。
【注 太阴司天,丑未岁也。胕肿阴痹,皆感寒湿之气,病在阴者,名曰痹。肾主骨而膀胱为之腑,故腰脊头项骨痛。太溪,肾之动脉,在足内踝外踝骨上。太溪脉不至,则肾气已绝,故死不治。
】
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民病嗌干,面尘,腰痛。病本于肝,太冲绝,死不治。
【注 阳明司天,卯酉岁也。嗌干、面尘、腰痛,皆肝经之病。盖金淫于上,故病本于肝。太冲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动脉应手,肝经之俞穴也。肝气已绝,故死不治。
】
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燥化乃见,少腹满,腰脽重强。
【注 腰脽重者,湿气下淫而及于肾也。
】
太阳之复,厥气上行,腰脽反痛,屈伸不便,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
【注 腰脽反痛,屈伸不利,水淫而反自伤也。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者,厥阴病也,盖亦报复岁半以前之木火土也。
】
厥阴在泉,主胜则腰腹时痛。
【注 腰腹时痛者,乃在泉之主气,太阴、阳明、太阳三气之为病也。
】
少阴在泉,客胜则腰痛。
【注 四之客气,乃太阳寒水,腰痛乃太阳经证,同气相感也。
】
少阳在泉,客胜则腰腹痛而反恶寒。
【注 腰腹痛而反恶寒者,客胜而太阳之主气乃病也。
】
阳明在泉,主胜则腰重腹痛。
【注 腰重腹痛,太阳寒水之气发于下也。
】
太阳在泉,寒复内余,则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痛。
【注 寒复内余者,太阳寒水之客气入于内而有余也。腰尻股胫足痛者,太阳之经证也。屈伸不利者,太阳之主筋也。
】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肺脉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
【注 肺主气,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皆肺气虚寒之所致。
】
小肠病者,腰脊控睾而痛。
【注 小肠病者,谓病小肠之腑气也,其气与膀胱相通,是以腰脊控睾而痛。
】
本神篇
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
【注 腰者肾之腑,肾藏志,今志伤,故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
】
终始篇
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
【注 手太阴、阳明主天,足太阴、阳明主地。身半以上为天,身半以下为地。
】
病在腰者取之腘。
【注 肾脏膀胱之水气,应天泉之上下也。
】
经脉篇
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挟脊抵腰中;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是动则病脊痛,腰似折。
【注 此病在太阳之气也。
】
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为腰痛,不可以俯仰。
【注 是在厥阴之动气,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盖厥阴从少阳中气之化,厥阴之化气病也。
】
经筋篇
足少阴之筋病,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
【注 病在外在阳者,病太阳之气,故腰反折不能俯;在内在阴者,病少阴之气,故不能仰。
】
胀论
肾胀者腹满引背,怏怏然腰髀痛。小肠胀者,少腹(月真)胀引腰而痛。
【注 此卫气逆于城郭之中,而为脏腑之胀也。
】
五癃津液别篇
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
【注 阴阳不和者,少阴与阳明之不和也。阴阳之气不和,则液与精不合,故使液溢于骨外,而下流于阴矣。液溢于外,则髓液皆减而下,是不能为高矣。下流过度,则骨虚而腰痛胫酸矣,此髓道之闭癃也。
】
阴阳系日月篇
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
【注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故身半以上,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地气上之。人秉天地水火而生,故与天地参也。
】
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
【注 此阴阳之定位,手经有阴,足经有阳,乃上下之气交。
】
本脏篇
肾小则脏安难伤。肾大则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伤以邪。肾下则腰尻痛,不可以俯仰,为狐疝。肾坚则不病腰背痛。肾偏倾则苦腰尻痛也。
【注 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故腰痛,背膂痛,腰尻痛,皆不可以俯仰。肾附于腰脊间,故病诸痛也。
】
百病始生篇
虚邪之中人,传舍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
【注 腰脊乃强者,脏腑之大络,而皆通于督脉之长强也。
】
论疾诊尺篇
时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
【注 肘所自寸而下尺也,手所自尺而上寸也。
】
臂中独热者,腰腹热。
【注 臂中、掌中、鱼上,乃手臂之正面,背面为阳,故候形身之外,正面主阴,故候腰腹之内。
】
刺节真邪篇
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
【注 腰脊者,从大推至尾骶,乃身之大关节。
】
汉 张机
】
金匮要略【腰重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朮汤主之。
腰痛
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治肿须分腰之上下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食禁
十月勿食被霜生菜,令人面无光,目濇,心痛,腰疼。
汉 华佗
】
中藏经【腰痛
心虚则多悸,惕然无眠,胸腹及腰背引痛,喜悲,时眩仆。
左寸脉微急,心中痛引腰背痛,不下食。
肾脉虚,则阴邪入肾,则骨痛腰痛,上引脊背疼。
肾胀则腰痛满引背,怏怏然痹痛。
肾乏精,彻脊与腰相引而疼,饥见饱减,肾脉来而细软,附于骨者是也。
肾寒则阴中与腰脊俱疼,面黑耳干,或呕血是也。
痞候小便不利,脐下满硬,语言蹇滞,腰痛脚重,不能立是也。
腰重
大小便难,饮食如故,腰脚沉重,诊其左右手脉,尺中脉伏而濇者,下实也。大小便难,饮食进退,腰脚沉重,如坐水中,行步艰难,气上奔冲,梦寐危崄,诊其左右尺中脉滑而濇者,下虚也。病人脉微濇短小,俱属下虚也。
肾风者,腰脚痛重,视胁下未生黄点者可治,不然则死矣。肾风,宜灸肾俞也。
腰热
心积沉而空空然,上下往来无常处,病胸满悸,腰腹中热,颊赤咽喉干燥,掌热,甚则呕,春瘥冬甚,宜急疗之,止于旬日也。
死候
病疟,腰脊强急瘛瘲者死。
骨绝,腰脊痛,肾中重,不可反侧,足膝后平者,五日死。
晋 王叔和
】
脉诀【腰重脉
肾脉歌曰:肾散腰间气,尿多濇滑并。滑弦腰脚重,沉肾痛还同。
沉脉歌曰:若在尺中腰脚重,小便稠数色如泔。
迟脉歌曰:流入尺中腰脚重,厚衣重复也嫌单。
察色观病生死候歌日:脊疼腰重反复难,此是骨绝五日看。
腰曲脉
肾脏歌曰:面黑齿痛目如盲,自汗如水腰折频,皮肉濡结发无泽,四日应当命不存。
腰痛脉
诊得阴维脉如贯珠者,男子两胁下实,腰中痛。
唐 孙思邈
】
千金方【痛因有五
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衰,是以腰痛。二曰风痹,风寒着腰,是以腰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腰痛。四曰坠堕伤腰,是以腰痛。五曰取寒眠地,为地气所伤,是以腰痛。痛不止,引牵腰脊皆痛。
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若不速治,湿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服独活寄生汤。
宋 杨士瀛
】
仁斋直指方【腰痛
血沥则腰痛,如锥之所刺。
忧思伤脾则腰痛,忿怒伤肝亦作腰痛,俱宜沉香降气汤合调气散,入姜三片、枣二枚煎服。
宋 严用和
】
济生方【总论
《素问》云:腰者肾之腑,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审如是说,则知腰近于肾,多因嗜欲过度,劳伤肾经,肾脏既虚,喜怒忧思,风寒湿毒,得以伤之,遂致腰痛。又有坠堕闪肭,气凝血滞,亦致腰痛。大抵腰痛之病,脉皆沉弦。沉弦而紧者,寒腰痛;沉弦而浮者,风腰痛;沉弦而濡细者,湿腰痛。坠堕闪肭以致气凝血滞而痛者,脉多沉弦而实也。当推其所因,合其脉证以治,无不效者矣。
金 窦汉卿
】
疮疡全书【火腰带毒
此毒受在心肝二经,热毒伤心,流滞于膀胱不行,壅在皮肤,此是风毒也,当用清肝流气饮、败毒流气散治之,不可便傅药。患上用紫金锭水磨汁,频用鹅毛蘸汁润之。
内丹
内丹者,从胁下至腰下肿发赤色,名曰内丹。如早觉可治,至腰便不可治。其病多大小便不通,亦有不过三日而飞,遍身青黑色而死。用救急丹酢磨傅内丹处,更服连翘败毒散。
腰疽
此证受在阴包气穴,伤于湿,气血不行,流注经络,此是毒证也,当用发背药治之。三五日内宜灸七壮,即消。
金 刘完素
】
河间六书【痛证
寒中肠泄,斯病骛溏,腰股痛发。风为病者,或为腰脊强痛。风热病,气壅滞,筋脉拘,体倦腰痛。脾热者,热争则腰痛不可俯仰。肾热者,腰痛胻酸苦渴。妇人产后血滞,腰重痛。夫伤寒之候,邪热在表必腰痛。妇人产后恶血不下,月候不行,必血刺腰痛。太阳证腰强,脉浮无汗。
元 张从政
】
儒门事亲【痛证
夫妇人腰胯疼痛,两脚麻木,恶寒喜暖者,乃是风寒湿痹。先可服除湿丹七八十丸,量虚实以意加减;次以禹功散服之,泻十余行,清冷积水青黄涎沫为验;后以长流水同生姜、枣煎五苓散服之,风湿散而血气和也。
夫一切男子妇人,或因咳嗽一声,或因悲哭啼泣,抬舁重物,以致腰痛气刺,不能转侧,及不能出气者,可用不卧散嚏之,汗出痛即止。如不能饮食,可用通经散、导水丸,泻十余行;泻讫服乌金丸、和血丹,痛减则止矣。
老人肾虚腰脊痛,肾恶燥,腰者肾之腑也,峻攻之则肾愈虚矣。
元 李杲
】
东垣十书【总论痛病
六元正纪大论云:太阳所至为腰痛。又云:巨阳,即太阳也,虚则头项腰背痛。足太阳膀胱之脉所过,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故为病项如拔,挟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是经气虚则邪客之,痛病生矣。夫邪者是风热湿燥寒,皆能为病,大抵寒湿多而风热少。然有房室劳伤,肾虚腰痛,是阳气虚弱不能运动故也。经云:腰者肾之腑,转摇不能,肾将败矣。宜肾气丸、茴香丸之类,以补阳之不足也。膏粱之人,久服汤药,醉以入房,损其真气则肾气热,肾气热则腰脊痛而不能举,久则髓减骨枯,发为骨痿,宜六味地黄丸、滋肾丸、封髓丹之类,以补阴之不足也。《灵枢》云:腰痛,上寒取足太阴、阳明,上热取足厥阴,不可俯仰取足少阳。盖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其经所过之处,皆能为痛。治之者当审其何经所过分野,循其空穴而刺之,审何寒热而药之。假令足太阳饮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二经出血,余皆仿此。彼执一方治诸腰痛者,固不通矣。
如身重腰沉沉然,乃经中有湿热也,于羌活胜湿汤中,加黄蘗一钱、附子五分、苍朮二钱。
元 朱震亨
】
丹溪心法【总论痛病
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有积痰。
脉大者肾虚,杜仲、龟板、黄蘗、知母、枸杞、五味之类为末,猪脊髓丸服。
脉濇者瘀血,用补阴丸加桃仁、红花。
脉缓者湿热,苍朮、杜仲、黄蘗、川芎之类。
痰积作痛者,二陈加南星、半夏。若腰曲不能伸者,针人中。
凡诸痛皆属火,而寒凉峻补药不可用,必用温散之药。
诸痛不可用人参,盖人参补气,气旺不通,则痛愈甚。人之痛,面上忽见红点者,多死。
湿热腰疼者,遇天阴或久坐而发者是也。肾虚者,疼之不已者是也。瘀血者,日轻夜重者是也。
腰者肾之外候,一身所恃,以转移阖辟者也。盖诸经皆贯于肾而络于腰脊,肾气一虚,凡冲寒受湿,伤冷蓄热,血濇气滞,水积堕伤,与失志作劳种种腰疼,迭见而层出矣。
脉若弦而沉者为虚,沉者为滞,濇者瘀血,缓者为湿,滑与伏者是痰。
气郁
气痛,一身腔子尽痛,宜用少许木香于药内行气。若寒湿腰痛,见热则减,见寒则增,宜五积散加吴茱萸半钱、杜仲一钱。
肾虚
肾虚腰痛,转侧不能,以大建中汤加川椒十粒,仍以大茴香盐炒为末,破开猪腰子作薄片,勿令断,层层撒药末,水纸裹煨熟,细嚼酒吃下。
闪挫
闪挫腰痛,宜复元通气散酒调服,或五积散加牵牛头末一钱,或桃仁七枚。
久病
久腰痛,必用官桂开之方止。腹胁痛亦然。橘香丸治腰痛,经久不瘥,亦用官桂开之之意也。
元 危亦林
】
世医得效方【论痛病
风热腰痛,败毒散加续断、天麻、木瓜、薄荷。久虚,卑湿雨露侵霪,腰重痛如石,冷如冰,五积散加桃仁、吴茱萸最效。
明 虞抟
】
医学正传【总论治法
虚者补之,杜仲、黄蘗、肉桂、当归、五味、菟丝子、天门冬、熟地黄之类。风者散之,麻黄、防风、羌活、独活之类。寒者温之,肉桂、干姜、附子之类。挫闪者行之,当归、苏木、乳香、没药、桃仁、红花之类。瘀血者逐之,大黄、牵牛、桃仁、水蛭、蝱虫之类。湿痰流注者消导之,苍朮、芜芎、香附、白芷、枳实、橘红、半夏、茯苓之类。宜各类推而治之,不可执一而论也。
平日膏粱厚味之人腰痛,皆是湿热阴虚。
明 戴思恭
】
证治要诀【痛因
腰者肾之所附,皆属肾,有寒有湿,有风有虚,皆能作痛。
沥血痛
腰痛如锥刀所刺,大便黑,小便赤黄或黑,由血滞腰间,名沥血腰痛,桃仁酒调黑神散。
风痛
若风伤而腰疼者,或左或右,痛无常处,牵引两足,宜五积散,每服加防风半钱,或加全蝎三个尤好。小续命汤、独活寄生汤,皆可选用。仍吞三仙丹。杜仲姜汁炒,研末,每一钱温酒调,空心服,名杜仲酒,治肾虚腰疼,兼治风冷为患。
血虚
妇人去血过多,及素患血虚致腰痛者,当益其血。
肾虚
肾虚腰痛,转侧不能,嗜卧疲弱者,大建中汤加川椒十粒,吞下腰肾丸及生料鹿茸丸之类,仍服丹溪茴香掺猪腰子方。
闪扑
若因闪挫或颠扑伤损而痛,宜黑神散和复元通气散酒调下。不效,则恐有恶血停滞,宜先用酒调下苏合香丸,仍以五积散,每服加大黄半钱,苏木半钱,当归倍原数。若因劳役负重而痛,宜用和气饮,或普贤正气散。
闪挫兼劳役而痛,宜生料五积散,加炒桃仁五枚。
明 楼英
】
医学纲目【运气为痛
运气腰痛有五:一曰寒。经云:水郁之发,民病腰脽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又云:太阳所至为腰痛。又云:太阳之复,腰脽反痛,屈伸不便。治以热剂是也。
二曰湿。经云:太阴司天,湿气下临,肾气上从,当其时反腰脽痛,动转不便。又曰:太阳在泉,湿淫所胜,病腰似折。亦治以热剂是也。
三曰寒湿杂合。经云:太阴司天之政,终之气,寒大举,湿大化,病关节禁固,腰脽痛。治以燥热是也。
四曰燥。经云:阳明司天,燥淫所胜,病腰痛。治以苦温是也。
五曰燥热风寒杂至。经云:少阴司天之政,水火寒热,持于气交,民病腰痛。初之气,寒乃始,阳气郁,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雅痛。治以湿热多、寒清少也。
明 李中梓
】
医宗必读【总论
按《内经》言太阳腰痛者,外感六气也;言肾经腰痛者,内伤房欲也。假令作强伎巧之官,谨其闭蛰封藏之本,则州都之地真气布濩,六气苛毒,弗之能害,惟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则肾脏虚伤,膀胱之腑,安能独足?于是六气乘虚,侵犯太阳,故分别施治。有寒、有湿、有风热、有挫闪、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标急则从标,本重则从本。标本不失,病无遁状矣。
感寒
感寒而痛,其脉必紧,腰间如冰,得热则减,得寒则增,五积散去桔梗加吴茱萸,或姜附汤加肉桂、杜仲,外用摩腰膏。兼寒湿者,五积散加苍朮、麻黄。
伤湿
伤湿如坐水中,肾属水,久坐水湿或伤雨露,雨水相得,以致腰痛身重脉缓,天阴必发,渗湿汤、肾着汤;兼风湿者,独活寄生汤。
风痛
有风脉浮,痛无常处,牵引两足,五积散加防风、全蝎,或小续命汤。杜仲姜汁炒为末,每服一钱酒送,治肾气腰痛,兼治风冷;或牛膝酒。
热痛
脉洪数,发渴便闭,甘豆汤加续断、天麻。
闪挫
或跌扑损伤,乳香趁痛散,及黑神散和复元通气散,酒调下。不效,必有恶血,四物汤加桃仁、穿山甲、大黄。劳役负重而痛,十补汤下青娥丸。
瘀血
脉濇,转动若锥刀之刺,大便黑,小便或黄或黑,日轻夜重,调荣活络饮,或桃仁酒调黑神散。
气滞
脉沉,人参顺气散或乌药顺气散,加五加皮、木香,或用降香、檀香、沉香各三钱三分,煎汤空心服。
痰积
脉滑,二陈汤加南星、香附、乌药、枳壳。脉有力者,二陈汤加大黄。
肾虚
腰肢痿弱,脚膝酸软,脉或大或细,按之无力,痛亦悠悠隐隐而不甚,分寒热二候。脉细而软,力怯短气,小便清利,肾气丸、茴香丸、鹿茸、羊肾之类。脉大而软,小便黄,虚火炎,六味丸、封髓丹。丹溪云:肾虚痛,必用官桂开之方止。
明 李梴
】
医学入门【外感分经
太阳证分有汗无汗。伤寒,人参顺气散。伤风,败毒散,或通气防风汤,外用三棱针刺委中出血,甚妙。太阳合阳明,葛根汤。少阳,柴胡桂枝汤。与头痛参看。
少阴腰痛,腰下如横木,甚则遗溺。
厥阴风热,故腰强急如弓,三阴通用五积散加杜仲、附子,或加于黄芪建中汤、当归四逆汤中,当与杂病腰痛参看。
伤寒腰痛,必依六经证用药。寻常感冒暴痛,不能转侧,如寒伤肾者,遇天寒发,连背拘挛,脉沉弦急,五积散加吴萸、杜仲、桃仁,痛甚加黑牵牛少许。肢厥者,古姜附汤,连肩背者,通气防风汤、摩腰丹,屈伸导法。
肾虚
腰新痛,宜外疏邪,清湿热;久则补肾,兼理气血。
腰者肾之候,一身所恃,以转移开辟。然诸经贯于肾而络于腰脊,虽外感内伤,种种不同,必肾虚而后邪能凑之,故不可纯用凉药,亦不可纯用参、芪补气。痛甚面上忽见红点,人中黑者死。
湿热
久处卑湿,雨露侵淫,为湿所著,腰重如石,冷如冰,喜热物熨,不渴便利,饮食如故,肾着汤加附子。停水沉重,小便不利,五苓散、渗湿汤。腰重痛,单角茴散。久不已,单牛膝浸酒服青娥丸,加萆薢为妙。
湿兼热者,长夏暑湿相搏,或因膏粱成湿热者,亦同。实者,二妙苍檗散,加柴胡、防风煎服。虚者,七味苍蘗散。溺赤者五苓散、清燥汤、健步丸。有诸药不效者,用甘遂、牵牛,大泻其湿而止,乃湿热甚也。古方有以甘遂末三钱,和猪腰子煨熟,空心酒下。
风邪
风伤肾腰痛,左右无常,牵连脚膝,强急不可俯仰以顾。风热,败毒散加杜仲。二便闭者,甘豆汤加续断,天麻。风虚,小续命汤加桃仁,或乌药顺气散加五加皮。风挟寒湿,五积交加散用全蝎炒过去蝎,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加味龙虎散,或单威灵仙为末,酒调服。
内伤七情
失志则心血不旺,不能摄养筋脉,腰间郁郁,膨胀不伸,令人虚羸面黑,不能久立远行,七气汤倍茯苓加沉香、乳香少许。虚者当心肾俱补,人参养荣汤加杜仲、牛膝。
五脏皆取气于谷,脾者胃之仓廪也。忧思伤脾则胃气不行,腰痛连腹胁胀满,肉痹不仁,沉香降气汤、木香匀气散,饮食难化者异香散。
宗筋聚于阴器,肝者肾之同系也。怒伤肝则诸筋纵弛,腰痛连胁,聚香饮子、调肝散。
七情挟外感有表者,人参顺气散、乌药顺气散、枳甘散加葱白,通用七香丸、青木香丸、立安丸。
湿痰流注
湿痰流注经络,背腰疼痛,脉滑者,二陈汤加南星、苍朮、黄蘗。风加麻黄、防风、羌活。寒加姜、桂、附子、控涎丹。大便泄者 樗丸。
饮食滞郁
食积因醉饱入房,湿热乘虚入肾,以致腰痛难以俯仰,四物、二陈汤加麦芽、神曲、葛花、砂仁、杜仲、黄蘗、官桂、枳壳。痛甚者速效散。积聚者加味龙虎敝。湿热者,七味苍蘗散、清燥汤。
闪挫凝瘀
闪挫跌扑坠堕,以致血瘀腰痛,日轻夜重,宜行血顺气。实者桃仁承气汤;或大黄、生姜等分,水浸一宿,五鼓服之。久者补阴丸加桃仁、红花;或五积散去麻黄,加茴香、木香、槟榔。连胁痛者,复元通圣散加木香。
作劳伤肾
劳伤肾者,黄芪建中汤加当归、杜仲或四物汤加知母、黄蘗、五味子、杜仲,吞大补阴丸。热者,独活汤。劳心者,梦授天王补心丹,杜仲煎汤下。
色欲伤肾
房欲伤肾,精血不足养筋,阴虚,悠悠痛不能举者,杜仲丸、补阴丸。
阳虚腰软不能运用者,九味安肾丸加杜仲,鹿茸百倍丸,八味丸加鹿茸、木瓜、当归、续断,或煨肾丸、猪肾酒。
明 龚信
】
古今医鉴【瘀血
瘀血痛,用三棱针于委中穴出血,以其血滞于下也。瘀血在足太阳、太阴、少阳,三经腰痛,宜川芎肉桂汤。
肾虚而痛
肾虚者,痛之不已,用安肾丸主之。
阴火而软
腰软者,肾肝伏热,治用黄蘗、防己。
卷一百八十七
腰门
明 张三锡
】
医学准绳六要【湿热
六脉数急而弦,或沉濡而散,小便黄,腰痛不得俯仰,遇天阴及久坐便痛,属湿热,宜渗湿清热,当归拈痛汤出入;有寒热者,当先发散。
湿痰
脉滑或沉伏,动作便有痰,或一块作痛,是湿痰,多见于肥盛之人,宜快气豁痰,使痰随气运,加味豁痰汤主之;不应,控涎丹徐徐取之。
腰痛,足太阳经也。胯痛,足少阳胆之所过也。若因伤于寒湿,流注经络,结滞骨节,气血不和而致腰胯痛,宜除湿丹,或渗湿汤加芍药、青皮、苍朮、槟榔。有痰滞经络,导痰汤加槟榔、青皮、芍药。丹溪以为肾肝伏热,治用黄蘗、防己。
闪肭
肝脉搏坚而长,或两尺脉实,忽然不可俯仰,属闪肭。此虽起于偶然,亦必有所觉,方可作闪肭治,宜先以乳、没研细,冲酒饮之,次用活血行气药复元通气主之。不效,必有瘀血,五积散加桃仁、大黄、苏木各一钱,当归倍原数。
瘀血
脉濇滞或芤,日轻夜重,大便黑,小便黄,转侧如锥刺,厉瘀血,宜顺气活血,《元戎》加味四物汤,或加桃仁、红花主之。人壮气实者,桃仁承气加红花、桂下之,果因闪挫打扑瘀血为患乃可。
肾虚
脉大或两尺洪盛,疼而不已,是肾虚,宜滋肾四物加黄蘗、杜仲、五味之类,吞补肾丸或青蛾丸,或大补阴丸、萆薢丸。
大抵诸腰痛皆起于肾虚,既挟邪气,则当先去其邪,若子和以甘遂、陈皮、当归等分为末,服三钱,酒下者。《准绳》用黑白丑炒末,五灵脂各三钱,狗脊微炒半两,萆薢炒三钱,没药二钱,胡桃肉五个,酢糊丸,甚者加湿纸煨熟巴豆五粒,下五七次,后用煨肾散,及无比山药丸,是先泻后补也。
阴虚
因辛苦劳碌而得者,宜补养兼利肢节,四物加独活、羌活、杜仲、牛膝,少入肉桂为向导,有火加知母;甚者十补汤,吞青蛾丸。
外感
风伤肾而痛,脉必带浮,《三因方》用杜仲三钱炒,煎酒服。又牛膝酒治风毒攻肾刺痛。
偶被风寒湿所郁而作痛,宜五积散加减,须羌活为主。
诸腰痛甚者,不可用补气药及寒凉药。初必加温散,和血快气;后必加补肾药四物、牛、杜之类。房劳辛苦之人,悉宜补,审气血孰虚,治各加制附子少许为引下向导最妙。
气滞
气滞而痛,脉必沉弦或伏。结实人初起,木香流气饮,日久宜理气养血。
明 方贤
】
奇效良方【总论
六元正纪论曰:太阳所至为腰痛。又曰:巨阳即太阳也,虚则腰背头项痛。夫肾肝为病,则腰滞而痛。故经云:腰乃肾之腑,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盖诸经皆贯于肾,而络于腰脊,肾气一虚,邪气易入,或风寒暑湿客之,或血凝气滞,郁郁闷闷而不伸,积水沉重,则小肠不得宣通,其证遂作。《素问》刺腰痛论云:分六经之病,且如太阳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阳明腰痛,不可以顾,顾则如有所见者,善悲。少阳腰痛,如针刺皮,循循然不可俯仰,不可以顾。散脉,令人腰痛而热,热甚生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少阴腰痛,痛引脊内廉。厥阴腰痛,如张弓弩弦,善言,嘿嘿然不慧。解脉,是足太阳之别脉,令人腰痛引肩,(目巟)(目巟)然时遗溲。又云: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恐。同阴之脉,是足少阳之别络也,令人腰痛,痛若小锤居其中,怫然肿。阳维之脉,是太阳之所生奇脉也,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衡络之脉,是太阳之外络,令人腰痛不可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会阴之脉,是足太阳之中经也,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走。飞扬之脉,是阴维之脉也,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则悲以恐。昌阳之脉,是阴蹺脉也,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目巟)(目巟)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肉里之脉,是少阳所生,则阳维之脉所发也,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挟脊而痛,至头八八然,目(目巟)(目巟),欲僵仆,刺足太阳。腰痛,上寒刺足太阳、阳明。上热,刺足厥阴。不可以俯仰,刺足少阳。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少腹满,刺足厥阴。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两踝胂上。刺热篇云:脾热病者,热争则腰痛不可俯仰,腹满泄。肾热病者,先腰疼胻疼,口渴。且人之腰者,乃一身之大关节,六经所系支络,其经多虚少实,或房劳之过度,或四气之所袭,因虚则邪相搏以为痛也。巢氏与《千金方》二家之论腰痛有五,所感不同:一曰阳气不足,少阴肾衰,是以腰痛。二曰风痹,风寒湿着腰而痛。三曰肾虚,劳役伤肾而痛。四曰肾腰及坠伤腰而痛。五曰寝卧湿地而痛。此论受病之因。陈无择则又有三因而分之。盖太阳、少阴多中寒,少阳、厥阴多中风,阳明、太阴多中燥湿,若此六经腰痛者,为外之所因也。若失志伤肾,郁怒伤肝,忧思伤脾,若此腰痛为内之所因也。大抵此病未尝不由肾虚而致,以《内经》推足三阴三阳十二经八脉,有贯络于腰肾而痛者,则经中各有刺法治之;或风寒湿蓄热,与失志、房劳,及坠伤、闪肭、气滞、血滞而痛者,当于五种三因而推之,不过从其所由,用汗、下、补、泻之法以疗之。若脉浮弦为风、弦紧为寒、沉细为湿、沉实为热、沉濇为气与血也,治法识六经五种三因之病,则心胸了然,用药收十全之功也。
明 王肯堂
】
证治准绳【腰疽
或问十四椎旁,腰肾之间,发疽何如?曰:此名连肾发,即下搭也。由房劳太过,致伤肾水,令人口干,寒热大作,百节俱痛,急服胜金丹、黄芪内托散、活命饮加羌活、黄芪治之,稍缓溃烂透膜者死。若见咳嗽呕哕,腰间似折,不能俯仰,饮食不纳者死。溃而脓水清稀,腐烂腥秽,迷闷不醒,厥逆者不治。
石疽
或问一人患疽于腰胯之间,肉色不变,坚硬如石,经月不溃者何如?曰:此名石疽,属少阳、阳明二经积热所致,邪毒固结,元气不足,故不能起发。活命饮加独活、羌活、柴胡、黄芪及紫金丹汗之。壮实者八阵散、一粒金丹下之;老弱者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托之。若黑陷不起,麻木不痛,呕哕不食,精神昏乱,脉散或代者死。神清脉和,服台阁紫微丸。
缠腰火丹
或问绕腰生疮,累累如珠,何如?曰:是名火带疮,亦名缠腰火丹。由心肾不交,肝火内炽,流入膀胱,缠于带脉,故如束带,急服内疏黄连汤。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活命饮加芩、连、黄蘗,外用清热解毒药敷之此证若不早治,缠腰已遍,则毒由脐入,膨胀不食而死。
明 吴昆
】
医方考【腰痛方论
叙曰:腰者肾之腑,水火之司,有生之根也。善调之,则本固而叶荣;不善调之,则根枯而叶萎。考方四首而治腰之大者见矣。
肾虚腰痛者,青娥加黄蘗、知母丸主之。盖肾,坎象也,水火病焉,水衰则阳光独治而令肾热,火衰则阴翳袭之而令肾寒,水火俱衰则土气乘之而邪入于肾,均之令人腰痛也。是方也,破故纸、杜仲、胡桃味厚而温,黄蘗、知母、牛膝味厚而寒,温者可使养阳,寒者可使养阴,均之味厚,则均之能走下部矣。若萆薢者苦燥之品,足以利水土之邪而平其气也。曰青蛾者,涵阳之坎也。假之以名方,明其全夫水火之真尔。
肾气虚弱,肝脾之气袭之,令人腰膝作痛,屈伸不便,冷痹无力者,独活寄生汤主之。盖肾,水脏也,虚则肝脾之气凑之,故令腰膝实而作痛。屈伸不便者,筋骨俱病也。《灵枢经》曰:能屈而不能伸者病在筋,能伸而不能屈者病在骨。故知屈伸不便,为筋骨俱病也。冷痹者,阴邪实也。无力者,气血虚也。是方也,独活、寄生,细辛、秦艽、防风、桂心辛温之品也,可以升举肝牌之气,肝脾之气升,则腰膝弗痛矣。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杜仲、牛膝者,养阴之品也,可以滋补肝肾之阴,肝肾之阴补,则足得血而能步矣。人参,伏苓,甘草者,益气之品也,可以长养诸脏之阳,诸脏之阳生,则冷痹而有力矣。
肾着于湿,腰冷如冰,若有物者,肾着汤主之。盖肾主水,脾主湿,湿胜则流,必归于坎者势也,故曰肾着。腰为肾之腑,湿为阴之气,故令腰冷如冰。若有物者,实邪着之也。干姜辛热之物,辛得金之燥,热得火之令,燥能胜湿,旸能曝湿,故象而用之。白朮、甘草甘温之品也,甘得土之味,温得土之气,土胜可以制湿,故用以佐之。白茯苓,甘淡之品也,甘则益土以防水,淡则开其窍而利之,此围师必缺之义也。
小可腰痛,猪腰、青盐、杜仲方主之。《易》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故猪腰可以补腰。经曰:五味入口,咸先入肾,故青盐可以就下。杜仲,辛甘益肾之物也。君以猪腰,佐以青盐,则直走肾而补之矣。
明 张介宾
】
景岳全书【论证
腰痛证,旧有五辨:一曰,阳虚不足,少阴肾衰;二曰,风痹风寒,湿着腰痛;三曰,劳役伤肾;四曰,坠堕损伤;五曰,寝卧湿地。虽其大约如此,然而犹未悉也。盖此证有表里虚实寒热之异,知斯六者,庶乎尽矣,而治之亦无难也。
凡腰痛证悠悠戚戚,屡发不已者,肾之虚也;遇阴雨或久坐痛而重者,湿也;遇诸寒而痛,或喜暖而恶寒者,寒也;遇诸热而痛,及喜寒而恶热者,热也;郁怒而痛者,气之滞也;忧愁思虑而痛者,气之虚也;劳动即痛者,气之衰也。当辨其所因而治之。
腰为肾之府,肾与膀胱为表里,故在经则属太阳,在脏则属肾气,而又为冲、任、督、带之要会。所以凡病腰痛者,多由真阴之不足,最宜以培补肾气为主。其有实邪而为腰痛者,亦不过十中之二三耳。
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但察其既无表邪,又无湿热,而或以年衰,或以劳苦,或以酒色斫丧,或七情忧郁所致者,则悉属真阴虚证。凡虚证之侯,形色必清白而或见黧黑,脉息必和缓而或见细微,或以行立不支而卧息少可,或以疲倦无力而劳动益甚。凡积而渐至者,皆不足;暴而痛甚者,多有余;内伤禀赋者,皆不足;外感邪实者,多有余。故治者当辨其所因。
论治
凡肾水真阴亏损,精血衰少而痛,宜当归地黄饮及左归丸、右归丸为最。若病稍轻,或痛不甚、虚不甚者,如青娥丸、煨肾散、补髓丹、二至丸、通气散之类择用。
若腰痛之表证,凡风寒湿滞之邪,伤于太阳、少阴之经者皆是也。若风寒在经,其证必有寒热,其脉必见紧数,其来必骤,其痛必拘急兼酸而上连背脊,此当辨其阴阳,治从解散。凡阳证多热者,宜一柴胡饮,或正柴胡饮主之。若阴证多寒者,宜二柴胡饮、五积散之类主之。尚有未尽,当于伤寒门辨治。
若湿滞在经而腰痛者,或以雨水,或以湿衣,或以坐卧湿地。凡湿气自外而入者,总皆表证之属,宜不换金正气散、平胃散之类主之。若湿而兼虚者,宜独活寄生汤主之。若湿滞腰痛而小水不利者,宜胃苓汤或五苓散加苍朮主之。若风湿相兼,一身尽痛者,宜羌活胜湿汤主之。若湿而兼热者,宜当归拈痛汤、苍朮汤之类主之。若湿而兼寒者,宜济生朮附汤、五积散之类主之。
凡腰痛有寒热证,寒证有二,热证亦有二。如外感之寒,治宜温散如前,或用热物熨之亦可;若内伤阳虚之寒,治宜温补如前。热有二证:若肝肾阴虚水亏火盛者,治当滋阴降火,宜滋阴八味煎,或用四物汤加黄蘗、知母、黄芩、栀子之属主之;若邪火蓄结腰肾,而本无虚损者,必痛极,必烦热,或大渴引饮,或二便热濇不通,当直攻其火,宜大分清饮加减主之。
凡跌扑伤而腰痛者,此伤在筋骨而血脉凝滞也,宜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牛膝、肉桂、延胡、乳香、没药之类主之。若血逆之甚,而大便闭结不通者,宜《元戎》四物汤主之,或外以酒糟葱姜捣烂罨之,其效尤速。
丹溪云:诸腰痛不可用参补气,补气则疼愈甚;亦不可峻用寒凉,得凉则闭遏而痛甚。此言皆未当也。盖凡劳伤虚损而阳不足者,多有气虚之证,何为参不可用?又如火聚下焦,痛极而不可忍者,速宜清火,何为寒凉不可用?但虚中夹实,不宜用参者有之;虽有火而热不甚,不宜过用寒凉者亦有之。若概不可用,岂其然乎!
若妇人以胎气经水损阴为甚,故尤多腰痛脚酸之病,宜当归地黄饮主之。
方
人参补气散【《奇效良方》
】 治气滞腰痛。
人参 川芎 桔梗 白朮 白芷 麻黄去节 陈皮 枳壳 乌药 白姜炮 甘草炙,一钱 水二锺,煎至一锺;或为细末,食前用甘草汤调服。一方,加五加皮一钱。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仲景,下同
】
茯苓半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劈 桂枝四两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甘澜水法:取水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五苓散 治脐下悸,吐涎沫而颠眩。
泽泻一两一分 桂二分,去皮 猪苓去皮 茯苓 白朮各三分
右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麻黄汤 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汤泡去皮尖,七十个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汗,不须啜粥。
干姜苓朮汤 一名肾着汤。治肾着病,腰中冷重。
甘草 白朮各二两 干姜 茯苓各四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桂枝加黄芪汤 治黄汗腰痛,腰以上有汗,腰以下无汗。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黄芪炙 甘草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调荣活络饮【《三因方》
】 治失力腰闪,或跌扑瘀血,及大便不通而腰痛。
桂枝三分 大黄 当归条 川牛膝去芦,酒洗 杏仁去皮研泥,各三钱 赤芍药 红花 羌活 怀生地黄酒洗,各一钱川芎一钱半 水一锺半,煎至八分,食前温服。
腰痛方【《中藏经》
】 治小便不利,脐下满硬,语言蹇滞,腰痛脚重不能立。
瞿麦头 车前子炒,各一两 官桂去粗皮,一分 甘遂三分
右为末,獖猪腰子一个,去筋膜,薄批开,入药末二钱,匀装,湿纸包,煨熟,空心嚼服,酒送下,以大便为度。小便赤利,脐腹未软,更服后方。葱白一寸去心
右用硇砂一钱,安入葱心中,两头以线子系之,湿纸包煨熟,冷醇酒送下,空心服,以效为度。
菊花酒【《千金方》,下同
】 治男女风虚寒冷,腰背痛,食少羸瘦无颜色,嘘吸少气,去风冷,补不足。
茯苓三两 菊花 杜仲各一斤 防风 附子 黄芪 干姜 桂心 当归 钗石斛各四两 紫石英 肉苁蓉去鳞甲,各五两 萆薢 独活 锺乳各八两
右十五味,(口父)咀,以酒七斗渍五日,一服二合,稍稍加至五合,日三。《千金翼》无干姜。
杜仲酒 治肾脉逆小于寸口,膀胱虚寒,腰痛胸中动,通四时用之。
干姜一作地黄 杜仲各四两 萆薢 羌活 天雄 蜀椒 桂心 芎藭 防风 秦艽 乌头 细辛各三两 五加皮 石斛各五两 花粉 桔梗 地骨皮 续断 甘草各一两
右十九味,(口父)咀,以酒四斗渍四宿,初服五合,加至七八合,日再。通治五种腰痛。
又方 治前证。
桑寄生 牡丹皮 鹿茸 桂心
四味各等分,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治肾虚腰痛。
萆薢 白朮 桂心各三分 牡丹皮二分
右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亦可作汤服之
又方 治前证。
附子二分 桂心 牡丹皮各一两
右三味,治下筛,酒服一刀圭,日再,甚验。
肾着散 治肾虚腰痛。
杜仲 桂心各三两 白朮炒 茯苓各四两 甘草 泽泻 半膝 干姜各三两
右八味,治下筛,为粗散,一服三方寸匕,酒一升煮五六沸,去滓,顿服,日再。
又方 治腰疼不得立。
甘遂 桂心一作附子 杜仲 人参各二两
右四味,治下筛,以方寸匕,内羊肾中炙令熟,食之。
又方 治腰痛。
萆薢 杜仲 枸杞根各一斤
右三味,(口父)咀,好酒三斗渍之,内罂中密封头,于铜器中煮一日,服之无节度取醉。
丹参丸 治腰痛并冷痹。
杜仲 丹参 牛膝 续断各三两 桂心 干姜各二两
右六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日再夜一。
万灵丸【河间,下同
】 治肾脏一切耳鸣,腰疼,筋骨痛。
赤芍药 五灵脂 防风 草乌头炮,各二两 黄芪 细辛 海桐皮 茵陈 地龙 骨碎补 巨胜子 何首乌 蔓荆子 白附子 川乌头 牛膝各八钱 黑狗肾二两 仙朮一两 青皮 御米子炒,各二钱 芫花炒,三钱 黑牵牛半两
右为末,酒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温酒下,空心食前服。
一粒金丹 治腰膝走注,疼痛如虎啮。
草乌头 五灵脂各一斤 白胶香半斤 细墨 乳香各一两 木鳖子 地龙去土炒,各四两 当归焙 没药各二两 麝香一钱
右为末,再研一千下,糯米面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至二丸,温酒下,吃药罢,遍身微汗,神效。
麻黄复煎散 治寒湿腰痛。
白朮 人参 生地黄 柴胡 防风各五分 羌活 黄蘗各一钱 甘草三钱 麻黄去节 黄芪各二钱 杏仁去皮,三个
右(口父)咀,都作一服,先以水五大盏煎麻黄,令沸去沫,煎至二盏,内诸药,再煎至一盏,临卧服之,勿令食饱,取渐次有汗则效。
加味龙虎散【《医学入门》,下同
】 能养肾气,治积聚症瘕,内伤生冷,外中风寒,腰脚膝胫,曲折挛拳,筋骨疼痛,经年不能步履者,如神。
苍朮一两 草乌 熟附子各二钱 全蝎五钱 天麻三钱
右为末,每一钱,淋黑豆酒调服。
龟樗丸 治湿痰腰痛,大便泄,或加苍朮、威灵仙尤妙。凡腔子里气,须用些木香行气。
败龟板一两 樗白皮 苍朮 滑石各五钱 白芍 香附各四钱
右为末,粥丸服。
七香丸 治郁闷忧思,或闪挫跌扑,一切气滞腰痛。
丁香 香附 甘草各一两二钱 甘松八钱 益智仁六钱 莪朮 砂仁各二钱
右为末,蒸饼糊丸菉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异香丸 治心肾不和,腰痛伛偻,腹胁膨胀,饮食难化,噫气吞酸,一切冷气结聚,腹中刺痛。
石莲肉 甘草 莪朮 三棱 益智仁各五钱 青皮 陈皮各一钱半 厚朴一钱 盐一撮
右姜枣煎服。
泻肾汤 治肾实热,小便胀满,腰背急强难解,便黄舌燥,四肢青黑,耳聋梦泄等证,急宜服此救之。
大黄一合,用石器水浸一宿 磁石八钱 元参 细辛各四钱 芒硝 白茯苓 黄芩各一钱 生地汁 石菖蒲各五钱 甘草二钱 每服一两,以水三盏煎去滓,下大黄内药汁中更煮,减一分,去大黄,下地黄汁,微煎一二沸,下芒硝,食前温服。
活血应痛丸【《卫生宝鉴》,下同
】 治风湿为病,血脉凝滞,腰腿重疼,身体麻木,头面虚肿,下注脚膝重痛,行步艰难。
狗脊六两半 草乌头二两半 香附十九两 陈皮九两 没药另研,一两二钱 威灵仙三两 苍朮十两
右七味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酒或热水任下,不以时。
克效饼子 治腰痛,及腿膝痛累效。
廿遂麸炒黄 荞面各一两 黑牵牛净,四两,半生半炒,取头未二两半
右为末,每服三钱,夜卧滴水和成饼,慢火烧黄色,令出气,实者作一服,烂嚼后,煎半生半熟葱白酒送下,微取一行。如妇人有胎,不可服之。
三才封髓丹 降心火,益肾水,肾阴虚败腰痛者宜之。
麦门冬 熟地 人参各半两 黄蘗炒,三两 甘草炙,七钱半 缩砂仁一两半
右为细末,米糊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苁蓉半两作片,酒浸一宿,次日煎至三五沸,去滓,送下前丸子,空心服。
六味地黄丸 治肾阳虚乏腰痛。
熟地黄八两 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各三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梧子大,空心温酒服五十丸。加五味子、肉桂、熟附子各一两,名肾气丸。
滋肾丸 治肾阴不足腰痛。
黄蘗酒洗,焙 知母酒洗,焙,各二两 肉桂二钱
右为末,熟水丸如鸡豆大,每服百丸,加至二百丸,百沸汤下,空心服。
腰痛方 腰痛脉大者,肾虚也,宜此。
杜仲 龟板 黄蘗 知母 枸杞五味各等分
右为末,猪脊髓为丸。
又方 治五般腰痛。
胡桃肉五个,去皮研为膏 五灵脂 萆薢炒 黑牵牛炒 白牵牛炒,各三钱 狗脊半两,微炒 没药三十文 巴豆五粒,用湿纸裹煨,取肉去油
右件为末,将前胡桃膏和入,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风腰疼,豆淋无灰酒下;气腰疼,煨葱白酒下;血腰痛,当归酒下;打扑腰疼,苏木酒下。
防风汤 治伤寒腰痛,或皮肉(疒帬)痹,腿膝疼痛,行步艰难,不可俯仰。
防风 芎藭 附子炮,去皮脐 当归 芍药 羌活 续断各一两 麻黄去节 桂枝去皮 杜仲炙,各七钱半 牛膝 五加皮 丹参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二钱同煎,食前服。
加味四物汤【《元戎》
】 治瘀血腰痛。
生地 当归 川芎 芍药 桃仁泥 红花酒拌 六味同煎,空心热服。
益肾丸【《儒门事亲》
】 一名煨肾散,治闪挫腰痛,水湿停蓄作痛。
甘遂为末三钱 以獖猪腰子批开,用盐椒腌去水,掺药三钱于内,荷叶包,文武火烧熟,细嚼酒送下。
羌活桃仁汤 治坠堕闪挫,气血凝滞,攻刺腰痛神效。
羌活 桃仁泥 红花 牛膝酒洗 延胡索 大黄酒拌,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二盏,葱一根,煎七分,食前服。
拈痛汤【《医学正传》,下同
】 治湿热为病,肩背沉重,肢节腰胁痛,胸膈不利。
白朮四分 人参 升麻 苦参酒炒 葛根 苍朮各五分 防风去芦 知母去毛,酒洗 泽泻 黄芩 猪苓去皮 当归各六分 生黄芩酒洗 炙甘草 茵陈酒炒 羌活各八分
右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苍朮复煎散 治寒湿相合,脑后痛,恶寒,项筋脊骨强,肩背膝眼病,腰痛,膝膑痛,无力,行步沉重。
红花一分 黄蘗三分 柴胡 槁本 泽泻 白朮 升麻各五分 羌活一钱 苍朮四两
右细切,先以苍朮一味,用水三大盏,煎至二盏,去滓,入前药复煎至一盏,去滓,空心稍热服,取微汗为效。忌酒及欲。
五积散 治寒湿及湿痰流注经络,腰膝背胁疼痛。
香白芷 川芎 桔梗 芍药 陈皮 厚朴 白茯苓 甘草 麻黄 干姜 官桂 当归 制半夏 苍朮 枳壳各五分
右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二盏,煎至一盏,温服。
黑神散【《医宗必读》,下同
】 治打坠腰痛。
黑豆炒去皮,半升 熟地黄酒浸 当归酒润 肉桂 干姜炒 甘草炙 芍药 蒲黄各四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童便半锺,酒少许煎服。
复元通气散 治一切气滞,及闪挫腰痛。
大茴香炒 穿山甲炒各二两 延胡索 橘红 白牵牛炒 甘草炙,各一两 木香忌火,一两半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乌药顺气散 治前证。
白朮 白茯苓 青皮 白芷 陈皮 乌药 人参各一两 甘草五钱
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锺,煎七分服。
杜仲木香散【《奇效良方》
】 治腰痛,行气血立愈。
杜仲制,三钱 木香 官桂各一钱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下。
屠尚书方【《古今医鉴》,下同
】 治腰痛。
破故纸 巴戟天净 胡卢巴 当归各五钱 杜仲酒炒,一两 桃仁四十九个
右銼一剂,酒煎,入乳香、没药各三钱调,热服。
捉虎丹 治瘀血腰痛。
白胶香两半 草乌头 五灵脂 木鳖子去壳 地龙去泥土净,各一两 麝香 京墨各二钱半 乳香 没药 当归各七钱半
右为细末,糯米饭丸,桐子大,每服一丸或二丸,多至三五丸,空心温酒下。按白胶香乃枫香树脂,药肆无此,皆松香之白者,殊非立法之初意。如用必于夏月山中,于枫树上流出者,采用方妙。
萆薢丸 治肾损骨痿,不能起于床,腰背腿皆痛。
萆薢 杜仲炒去丝 苁蓉 菟丝子酒浸
右等分,细末,猪腰子捣烂,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空心温酒下。
朮附汤【《奇效良方》,下同
】 治湿伤肾经,腰重冷痛,小便自利。
附子炮去皮脐,切片 杜仲去皮,炒去丝,各三钱 白朮四钱
右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七片,煎至一锺,空心服。
附子散 治腰痛强直,不能俯仰,及筋脉拘急。
附子炮 当归銼炒,各两半 杜仲去皮,炒去丝 延胡索 羌活各一两 防风二两 桂心半两 牛膝三分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牛膝丸 治腰胯疼痛,四肢烦疼,不能饮食。
牛膝 诃黎勒煨,用皮 附子炮 当归各一两 干姜炮 芎藭各半两 桂心 白芍药 白朮 羌活各三分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黄香熟,一两半
右为细末,酒煮糊,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温酒送下。
萆薢酒 治五种腰痛,连脚膝筋脉拘急酸疼。
萆薢 牛膝各三两 羌活 附子炮去皮脐 狗脊 杜仲炒去丝 桂心 桑寄生各二两
右细銼,用生绢袋盛,以酒二(豆斗)浸,密封七日后开,每于食前温服一盏。
沉香丸 治肾脏风虚冷滞,腰间久痛,连腿膝麻痹,或时疼痛,乏力羸瘦。
沉香 桂心 萆薢 怀干地黄 牛膝 羌活 白茯苓 海桐皮 杜仲去粗皮,炙黄 石斛去根 槟榔 漏芦各三分 芎藭 木香 当归微炒 白朮 防风各半两 附子炮去皮脐 补骨脂微炒,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捣三四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晚间照前再服。
一柴胡饮【《景岳全书》,下同
】 治腰痛阳证多热者。
柴胡二三钱 黄芩 生地 陈皮各一钱半 芍药二钱 甘草八分 水一锺,煎七八分,温服。
二柴胡饮 治腰痛阴证多寒者。
陈皮 厚朴各一钱半 半夏二钱 甘草八分 细辛一二钱 柴胡一钱或二三钱
右水一锺半,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八分温服。
正柴胡饮 治外感风寒腰痛,凡血气平和,宜从平散者,此方主之。
防风 甘草各一钱 陈皮一钱半 芍药二钱 柴胡一二三钱 水一锺半,生姜三五片,煎七八分热服。
当归地黄饮 治肾虚腰膝疼痛等证。
山茱萸肉一钱 当归二三钱 熟地三五钱 山药 杜仲各二钱 牛膝一钱半 炙甘草八分 水二锺,煎八分,食远服。
左归丸 治肾虚腰痛,真阴不足,壮水之主,以培左肾之元阴,而精血自充矣。
大怀熟地八两 山药炒 枸杞子 山茱萸肉 菟丝制 鹿胶炒珠 龟胶炒珠,各四两,无火者不用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精滑者不用
右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右归丸 治肾虚腰痛,真阴不足,益火之原,以培右肾之元阳,而神气自强矣。
大怀熟地八两 山药微炒 山茱萸肉微炒 枸杞子微炒 鹿角胶炒珠 菟丝子制 杜仲姜汁炒,各四两 当归三两,便溏勿用 肉桂二两,渐可加至四两 制附子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
右丸法如前,或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滚白汤送下,其效尤速。
滋阴八味丸 治阴虚火盛,下焦湿热,腰疼,变汤名滋阴八味煎。
山药 山萸肉各四两 丹皮 白茯苓 泽泻 黄蘗盐水炒 知母盐水炒,各三两 熟地八两蒸
右加炼蜜捣丸梧桐子大,或空心、或午前,用滚白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大分清饮 治邪火蓄结,腰肾疼痛。
茯苓 泽泻 木通各二钱 猪苓 栀子或倍之 枳壳 车前子各一钱 水一锺半,煎八分,食远温服。
独活寄生汤【《卫生宝鉴》
】 治肾气虚弱,冷卧湿地,腰腿拘急,筋骨孪痛,常风取凉过度,风邪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痛,或腰痛牵引脚重,行步艰难。
独活 桑寄生如无,以川续断代 杜仲去皮切,炒去丝 牛膝 细辛 秦艽 白茯苓 桂心 防风 芎藭 人参各一钱半 甘草 当归 芍药 干地黄各一钱 水二大盏,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食前服。
三仙丹【《和剂局方》
】 治前证。
川乌一两,生,去皮,銼块,用盐半两同炒黄色,去盐 茴香净称三两,炒令香透 苍朮二两,米泔浸一宿,刮去皮,切碎,以葱白一握同炒黄色,去葱
右为未,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洒盐汤任下。
牛膝酒 治前证。
生地黄十两 牛膝 羌活 地骨皮 五加皮 川芎 薏苡仁 甘草各一两 海桐皮二两
右銼,以绢袋裹,入好酒二斗,浸二七日,夏三五宿,每服一杯,日三四次,令酒气不绝为佳。一方入杜仲一两,炒断丝。
生附汤 治受湿腰痛。
附子生 白朮 茯苓 牛膝 厚朴 干生姜 甘草炙,各一钱 苍朮炒 杜仲姜制炒,各二钱
右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锺,食前服。
橘核酒【《三因方》
】 治打扑腰痛,恶血瘀蓄,痛不可忍。
橘核炒去皮,研细
右每服二钱,酒调服,或用猪腰子一个,去筋膜,破开入药,同葱白、茴香、盐,湿纸裹煨熟,细嚼,温酒下。
川芎肉桂汤 治寒湿腰痛,两胁搐急。
羌活 柴胡 归梢 甘草炙 川芎 肉桂 苍朮各一钱 防风 汉防己各三分 炒曲 独活各五分 桃仁五枚去皮,另研如泥
右(口父)咀,水酒煎,去滓,食远热服。
麻黄苍朮汤【《奇效良方》
】 治寒湿所客,身体沉重,腰痛,面色萎黄不泽。
麻黄 泽泻 炒曲 白茯苓 橘皮各一钱 半夏 桂枝 草豆蔻 猪苓各半钱 苍朮 甘草炙各二钱黄芪三钱 杏仁十个
右作一服,水二锺,煎一锺,食前服。
摩腰膏【《丹溪心法》
】 治老人腰痛。
附子尖 乌头尖 南星各二钱半 干姜一钱 麝香大者五粒,小则加之 朱砂 雄黄 樟脑 丁香各一钱半
右为末,蜜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用生姜汁化开如厚粥,火上烘热,放掌上摩腰中,候药尽贴腰上,即烘绵衣缚定,腰热如火,间二日用一丸。
苍朮汤【《东垣十书》,下同
】 治湿热腰腿疼痛。
苍朮五钱 柴胡三钱 防风 黄蘗各一钱半 水二锺,煎至一锺,空心食前服。
独活汤 治因劳役得,腰痛如折,沉重如山。
独活 防风 泽泻 大黄煨 肉桂各三钱 羌活 甘草炙,二钱 连翘 当归尾各五钱 桃仁五十粒 汉防己 黄蘗酒浸,各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如麻豆大,酒半盏,水一盏,去滓热服。
羌活汤 治腰膝无力沉重。
羌活三钱 防风一钱半 生甘草 炙甘草 草豆蔻 黄蘗 葛根各五分 知母二钱半 陈皮六分 黄芪二钱 苍朮 升麻 独活 砂仁 柴胡各一钱
右为粗末,作二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服。
羌活胜湿汤 治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冲头痛,乃足太阳经不行也。
羌活 独活 槁本 防风各一钱 蔓荆三分 川芎二分 甘草炙,五分
右(口父)咀,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甘豆汤 治内蓄风热入肾,腰痛,大小便不通。
黑豆二合 甘草二钱
右加续断、天麻、生姜七片,水煎服,间服败毒故。
败毒散【《直指方》,下同
】 治风热腰痛,伤寒热证通用。
人参 赤茯苓 川芎 桔梗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枳壳制 甘草炒,各等分
右銼散,每服三钱,生姜五片,煎服。
乳香趁痛散 治打坠腰痛。
虎胫骨酒炙黄 败龟板酒炙,各二两 赤芍药 白附子炮 麒麟竭 当归 没药 桂去粗皮 防风 自然铜煅,酢淬研 苍耳子微炒 白芷 骨碎补炒去毛,各三两 牛膝 天麻 五加皮 槟榔 羌活各一两
右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加全蝎更妙。
普贤正气散【《和剂局方》
】 治痰水腰痛。
陈皮 半夏制 苍朮 厚朴 藿香 甘草 生姜各等分 每服五钱,水二盏,葱二段,黑豆百粒,煎八分,不拘时热服。
青娥丸【《直指方》
】 治肾虚腰痛,益精助阳,乌须壮脚。
杜仲去祖皮,銼豆大,用生姜二两半擦腌,炒干 破故纸各四两,炒香
右为末,用胡桃肉三十个,研膏,入少熟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调气散食前下。
地龙汤【《东垣十书》
】 治闪挫坠扑腰痛。
桃仁六个 羌活二钱 独活 甘草 当归梢 黄蘗各一钱 麻黄去节 中桂 地龙各四分 苏木六分
右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一盏,食远热服。
补骨脂丸【《奇效良方》,下同
】 治腰脚疼痛不止。
补骨脂微炒 牛膝去苗,各三钱 骨碎补一两 桂心一两半 槟榔 安息香二两,入胡桃仁捣熟
右为细末,炼蜜入安息香,和捣千余杵,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空心温酒下。
百倍丸 治男妇腰膝疼痛,筋脉拘急。
败龟皮 虎骨二味各酢浸一宿,蘸酢炙令黄 苁蓉 牛膝酒浸一宿 乳香另研 没药另研 木鳖子去壳 骨碎补去毛 自然铜酢淬七次 破故纸炒,各等分
右为细末,以浸苁蓉牛膝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下。
养肾散 治腰脚筋骨疼痛,不能步履。
苍朮去皮,一两 全蝎半两 黑附子炮去皮脐 草乌去尖,各二钱 天麻三钱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淋黑豆酒调下,药气所至,麻痹少时瘳。
大建中汤【《和剂局方》
】 治阳虚腰痛。
当归 白芍药 白朮 麦门冬 熟地 黄芪 甘草 苁蓉酒浸 人参 川芎 半夏 肉桂 附子炮去皮 茯苓各等分 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空心温服。
麋茸丸【《本事方》
】 治肾虚腰痛,不能转侧。
麋茸鹿茸亦可 菟丝子末各一两 舶上茴香半两
右为末,以羊肾二对,用酒浸煮烂,去膜研如泥,和丸如桐子大,阴干,如羊肾少,入酒糊佐之,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盐汤下。
补阴丸【《丹溪心法》
】 治阴虚腰痛。
龟板酒炙 黄蘗酒炒 知母 侧柏叶 枸杞 五味子 杜仲姜汁炒去丝 缩砂仁各等分 甘草减半
右为末,猪脊髓加地黄膏为丸。
调肝散 治郁怒伤肝,发为腰痛。
半夏制,三分 辣桂 宣木瓜 当归 川芎 牛膝 细辛各二分 石菖蒲 酸枣仁去皮,炒 甘草炙,各一钱 每三钱,姜五片,枣二枚,煎服。
橘香丸【《奇效良方》,下同
】 治腰痛。
橘核炒 破故纸炒 胡卢巴炒 庵(艹闾)子炒 茴香炒 附子炮,各等分
右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用盐汤送下。
又方 治腰痛。
杜仲 肉苁蓉 破故纸 人参 当归 秋石 川巴戟 鹿角霜各等分
右为末,用猪腰子一个,洗净血水,淡盐浥过,劈开两半,勿令断,中间细华开,用前药掺入,另用稀绢一块包裹,线缚定,外用小糖罐,入酒少许,罐上用纸封固,毋令走泄药气,煮腰子候熟取食之,饮醇酒三五杯,立愈。
立安丸 治五种腰痛,常服补暖肾经,壮健腰脚。
破故纸 干木瓜 杜仲去皮,姜炒去丝 续断 牛膝酒浸,各一两 萆薢二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二至丸 治肾气虚损,腰痛,不可屈伸。
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 杜仲去皮,銼,炒去丝 补骨脂炒,各一两 鹿角镑 麋角镑,各二两 鹿茸酒炙 青盐另研,各半两
右为细末,酒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胡桃肉细嚼,用盐汤或盐酒送下。如恶热药者,去附子加肉苁蓉一两。
速效散 治男女腰痛不可忍者。
川楝子取肉,以巴豆五粒去壳,同炒赤,去巴豆 茴香盐炒香,去盐 破故纸炒,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热酒调服。
散滞丸 治腰痛不可忍者。
黑牵牛不以多少,取头末
右用大蒜,每一瓣入巴豆肉一粒在内,以湿纸裹定,煨香熟,去巴豆,将蒜研和牵牛末为丸梧子大,每服五丸,空心食前酢茶汤下,量虚实服。一方无巴豆,以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酒下,一服便安。
又方 治腰痛。
胡桃肉 补骨脂 杜仲各四两
右(口父)咀,作二贴,每贴用水二盏煎,空心服。
张走马家飞步丸 此第一方筋骨药,能去筋脉骨节手足腰背诸般疼痛,挛缩不伸之患。
乳香一两,另研 白芍药 川乌生,刮去皮脐 草乌生,刮去皮脐 木鳖子取肉,另研去油净 白胶香各二两
右为细末,用赤小豆末煮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木瓜汤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心服。忌热物片时。
神应丸 治肾经不足,风冷乘之,腰痛如折,牵引背膂俯仰,或劳役伤于肾,或寝湿地,或坠堕伤损,风寒客搏,皆令腰痛。
威灵仙 桂心 当归各二两
右为细末,酒煮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用温酒或茴香汤下,妇人桂心汤下。
如神汤 一名舒筋汤,一名立效散,治男妇腰痛,闪肭血滞,腹中(疒丂)痛,产后服之更妙。
延胡索微炒 当归 桂心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温酒调服。一方加杜仲,或加桃仁、牛膝、续断,亦可。
牵牛丸 治冷气流注,腰疼不可俯仰。
黑牵牛 延胡索炒 补骨脂另炒捣末,各二两
右,煨蒜研膏,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葱酒盐汤任下。一方不用延胡索,骨脂用麸炒为末,酒糊丸。
立安散 专治腰痛。
杜仲炒 橘核炒,取仁
右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用盐酒调服。
补骨脂丸 治腰痛不可忍。
补骨脂二两,酒浸一宿,用麸炒为未 杏仁汤泡去皮尖,研 桃仁泡去皮尖,研,各一两
右和匀,以浸药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或盐酒下。
庵(艹闾)丸 治坠堕闪肭,血气凝滞,腰痛。
庵(艹闾)子 当归酒浸,焙 威灵仙 破故纸炒 杜仲姜汁炒去丝 桂心各五钱 乳香别研 没药别研,各二钱半
右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盐汤或盐酒任下。
神曲酒 治闪挫腰痛。
神曲一块约如拳大
右烧令通赤,好酒二大盏淬酒中,便饮之令尽,仰卧少顷,即安。或以此酒吞青娥丸尤妙。
除湿丹【《统旨》
】 治肾着腰痛。
陈皮四两 槟榔 甘遂 芍药煨 威灵仙 泽泻 葶苈各二两 黑牵牛头末 乳香研 没药研,各一两 大戟炒三两
右为末,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九,空心用灯草汤送下。
禹功散【《儒门事亲》
】 治伤湿腰痛。
黑牵牛四两 茴香炒一两
右为末,姜汁调一二钱服。
清湿散【《统旨》
】 治前证。
黄蘗盐水拌抄 苍朮米泔浸,炒,各一钱五分 杜仲 泽泻 白芍药煨 牛膝酒浸 木瓜 威灵仙 陈皮各一钱 甘草三分
水二锺,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痛甚者,加乳香、没药末五分,临服调入。
虎骨散【《奇效良方》
】 治腰胯连脚膝,晓夜疼痛。
虎胫骨酥炙 败龟板酥炙 当归 川芎藭 萆薢 牛膝 桂心 羌活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下。
加味青娥丸【《古今医鉴》,下同
】 治风寒血气相搏,肾腰为痛。
破故纸芝麻同炒变色,去芝麻 杜仲各六两,姜汁浸炒 胡桃肉 沉香 乳香 没药各三两
右为末,以肉苁蓉各六两酒浸成膏,和药捣千杵,丸如梧子大,温洒或盐汤下五七十丸。
壮本丹 治肾虚腰痛甚妙。
杜仲酒炒 破故纸盐水炒 茴香炒,各一两 肉苁蓉酒洗 巴戟酒浸 青盐各五钱
右为末,将猪腰子分开,入药在内缝住,纸包煨熟,每一个作一服,以黄酒送下。
局方安肾丸【《医学入门》
】 治肾虚腰痛,下元虚冷,小便滑数。
桃仁 白蒺藜 巴戟 肉苁蓉 山药 石斛 破故纸 白茯苓 萆薢 白朮各二两四钱 川乌炮 肉桂各一两三钱
右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酒下五七十丸。
补髓丹【《东垣十书》
】 治肾虚腰痛。
鹿茸一两 破故纸以芝麻二两半同炒,去芝麻 杜仲姜汁炒,五两 没药五钱
右为末,胡桃肉十五个,捣膏入面少许,酒煮为糊,作丸梧子大,空心盐汤下百丸。
九味安肾丸【《三因方》,下同
】 治肾虚腰痛,目眩耳聋,面黑羸瘦。
胡卢巴 破故纸炒 川楝肉 茴香 续断各一两半 桃仁 杏仁 山药 白茯苓各一两
右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盐汤下五七十丸。
熟大黄汤 治坠堕闪挫,腰痛不能屈伸。
大黄切如指大 生姜切,各半两
右同炒令焦黄色,以水一盏浸一宿,五更去滓服,天明取下如鸡肝者,即恶物也。
杜仲丸【《医学入门》
】 治肾虚腰痛,动止软弱,脉大虚,疼不已。
杜仲姜汁炒 五倍子 枸杞子 败龟板酥炙 黄蘗 知母并盐水炒 当归 白芍药 黄芪 破故纸炒,各一两
右为末,炼蜜入猪髓和丸梧子大,空心盐汤吞下八十丸或百丸。
补肾汤【《古今医鉴》
】 治肾虚腰痛。
破故纸炒 茴香盐酒炒 延胡索 牛膝酒洗 当归酒洗 杜仲酒炒 黄蘗 知母并盐酒炒,各一钱
右作一贴,姜三片,水煎空心服。
调气散【《丹溪心法》
】 治诸气腰痛。
藿香叶 甘草各八钱 缩砂仁四钱 白豆蔻 丁香 白檀香 木香各二钱
右为末,每一钱,盐汤点服,不拘时。
破血散痛汤【《东垣十书》
】 治堕落损伤,跌其腰脊,恶血留于胁下,痛楚不能转侧。
水蛭三钱,炒令烟尽,另研细 连翘 当归 柴胡各二钱 苏木一钱半 羌活 防风 桂心各一钱 麝香五分,另研。
右銼,分二贴,每服酒二盏,水一盏,煎至一盏,去滓,调水蛭、麝香末,空心服,两服即愈。
通经散【《儒门事亲》
】 治腰痛,下水湿。
陈皮 当归 甘遂各等分
右为末,每三钱,临卧温酒调下。
七味苍蘗散【《医学入门》
】 治腰痛。
苍朮 黄蘗 杜仲 破故纸 川芎 当归 白朮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空心,水煎服。
清肝流气饮【《疮疡全书》,下同
】 治火腰带毒。
桔梗 生甘草 防风 前胡 羌活 独活 赤芍 连翘 薄荷 荆芥穗 石膏 枳壳 黄连 白茯 归须 青皮 黄芩
右煎服之。
败毒流气饮 治前证。
紫苏叶 桔梗 枳壳 防风 柴胡 生甘草 川芎 白芷 赤芍药 当归 羌活 白茯苓 乌药 陈皮
右,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黄芪内托汤 治一切痈疽已破后,虚弱无力,体倦懒言,精神短少,饮食无味,自汗口干,脉濇不睡,并效。
黄芪 人参 茯苓 川芎 归身 白芍药 熟地 肉桂 麦冬 远志各一钱 甘草五分
右(口父)咀,水二锺,姜三片,枣二枚,煎一锺,食远服。
胜金丹 治腰疽,并一切肿痛。
麝香 制砒各五分 蟾酥一钱 雄黄 辰砂 乳香 没药 血竭各一钱半 天龙去头足,炙 全蝎泡,炙 穿山甲炙,各三钱 僵蚕炙去丝,五钱
右为细末,和匀,每服三分,赤砂糖调葱头酒送下,取汗为度。
内疏黄连汤 治缠腰火丹,并一切痈疽,发热而烦,脉沉而实,病远在内,脏腑秘濇,当急疏利之。
连翘二两 黄连 芍药 当归 槟榔 木香 黄牛 栀子 薄荷 桔梗 甘草各一两
右除槟榔、木香为末外,并銼,每服一两,水一盏半,煎一盏,先吃一二服,次每服加大黄一钱,再加二钱,以利为度。
一粒金丹 治一切恶疮痈肿,无名肿毒。
沉香 木香 乳香各五分 巴豆霜一钱五分
右为细末,照称分数和匀,用黑肥枣子个半去皮捣烂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量人虚实,先呷水一口,行一次。胃气壮实者,只可呷水三四口,不可太过,后用水一口送药下,行尽数次,以米饮补之。
仙方活命饮 一名真人活命饮。治一切疮疡,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圣药也。
滴乳香研 当归尾 明没药研 赤芍 防风 甘草节 白芷 贝母 皂角刺炒 天花粉 穿山甲炮,各一钱 陈皮 金银花各三钱
右为粗末,大者四者、小者二两作一剂,无灰洒十茶锺,疮小五茶锺,入有嘴瓶内,以厚纸封口,勿令泄气,煎至三大锺,去滓,作三次服,接连不断,随疮上下服。能饮酒者,服药后再饮三五杯。此药并无酒气,不动脏腑,不伤气血。忌酸、薄酒、铁器,服后侧睡,觉痛定回生,神功浩大,不可臆度。
人参养荣汤 治痈疽气血不足,不能收敛,若大疮愈后,多服之不变他病。
白芍一钱半 人参 陈皮 黄芪蜜炙 桂心 当归酒拌 白朮 甘草炙,各一钱 熟地酒拌 五味炒杵 茯苓各七分半 远志去心炒,五分
右作一剂,水二锺,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前服。
十全大补汤 治血气未足之人,结肿未成脓者,宜加枳壳、香附、连翘,服之自消。
人参 肉桂 地黄酒洗,蒸焙 白芍炒 川芎 白茯苓 白朮黄土水拌炒 黄芪盐水拌炒 当归酒拌,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右作一剂,用水二锺,姜枣煎服。
卷一百八十八
腰门
单方
金牙石:治一切冷风气筋骨挛急,腰脚不遂,烧酒浸服。【甄权
】
脾疼腰痛:砒霜成块者为末,黄丹各半两,化蜡入砒,以柳条搅,焦则换,至七条取起收之,每旋丸梧子大,冷水送下。小儿黍米大。【《和剂局方》
】
腰腹诸痛:焰硝、雄黄各一钱,研细末,每点少许入眦内,名火龙丹。【《集元方》
】
腰脚疼痛:天麻、半夏、细辛各二两,绢袋二个各盛药,合匀蒸热,交互熨痛处,汗出则愈,数日再熨。【《卫生易简方》
】
气滞腰痛:青木香、乳香各二钱,酒浸饭上蒸匀,酒调服。【《圣惠方》
】
肾虚腰痛:用破故纸一两炒为末,温酒服三钱,神妙;或加木香一钱。【《经验方》
】
腰痛:揩牙香附子五两,生姜二两,取自然汁浸一宿,炒黄为末,入青盐二钱,擦牙数次,其痛即止。【《乾坤生意》
】
妇人腰痛:向东蘘荷根一把,捣汁三升服之。【《肘后方》
】
腰脚风气作痛:大黄一两,切如棋子,和少酥炒干,勿令焦,捣筛,每用二钱,空心以水三大合,入姜三片,煎十余沸,取汤调服,当下冷脓恶物,痛即止。【崔元亮《海上方》
】
腰脚冷痹疼痛有风:川乌头三个,生,去皮脐为散,酢调涂帛上,贴之,须臾痛止。【《圣惠方》
】
虚寒腰痛:鹿茸去毛,酥炙微黄,附子炮去皮脐各二两,盐花三分为末,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
腰膝疼痛,或顽麻无力:菟丝子洗一两,牛膝一两,同入银器内,酒浸一寸五分,暴为末,将原酒煮糊,丸梧子大,每空心酒服二三十丸。【《经验方》
】
气滞腰痛:牵牛不拘多少,以新瓦烧赤安于上,自然一半生,一半熟,不得拨动,取末一两,入硫黄未二钱半,同研匀,分作三分,每分用白面三匙,水和捍开,切作棋子。五更初以水一盏煮熟,连汤温下,痛即已。未住,隔日再作。予常有此疾,每发一服,痛即止。【《本事方》
】
挫气腰痛:香茶内滴入菜油数点,顿服。【《纲目》
】
腰重作痛:槟榔为末,酒服一钱。【《斗门方》
】
桄榔子,面作饼,炙食,腴美令人不饥,补益虚羸损乏,腰脚无力,久服轻身辟谷。【李珣
】
腰痛难转:煎茶五合,投酢二合,顿服。【孟诜《食疗》
】
腰腿疼痛:甜瓜子三两,酒浸十日为末,每服三钱,空心酒下,日三。【《寿域神方》
】
闪挫腰痛:用西瓜青皮,阴干为末,盐酒调服三钱。【《摄生众妙方》
】
葡萄根及藤叶,治腰脚肢腿痛,煎汤淋洗之良。【时珍
】
腰脚诸痛:用威灵仙末,空心温酒服一钱,逐日以微利为度。【《千金方》
】
又方:用威灵仙一片洗干,好酒浸七日为末,面糊丸梧子大,以浸药酒每服二十丸。
肾虚腰痛:杜仲为末,每旦以温酒服二钱。【《三因方》
】
腰脚风痛,不能履地:皂角子一千二百个洗净,以少酥熬香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心以蒺藜子酸枣仁汤,下三十丸。【《千金方》。
】
牛领藤,主腹内冷,腰膝痛弱,小便白数,阳道乏,煮汁或浸酒服。
白龙须,治男子妇人腰腿痛不可忍,并宜之。惟虚劳痈痿不可服。研末,每服一钱,气弱者七分,无灰酒下。密室随左右贴床卧,待汗出自干,勿多盖被,三日勿下床见风。一方,得疾浅者,用末三钱,瓷瓶煮酒一壶,每日先服桔梗汤,少顷饮酒二盏,早一服,晚一服。【《保寿堂方》
】
腰脚风:冷石花浸酒饮之。【《圣惠方》
】
腰脚疼痛:新胡麻一升,熬香杵末,日服一小升,服至一斗永瘥,温酒蜜汤姜汁皆可下。【《千金方》
】
风冷伤肾腰背痛:杜仲一斤,切炒,酒二斤渍十日,日服三合。【陶隐居《得效方》
】
腰痛:炙热黄狗皮裹之,频用取瘥。【时珍
】
腰痛虚寒:糯米二升炒熟,袋盛拴靠痛处,内以八角茴香研酒服。【《谈野翁试验方》
】
腰胁卒痛:大豆炒二升,酒三升,煮二升顿服。【《肘后方》
】
卒然腰痛:大豆六升,水拌湿炒,热布裹熨之,冷即易,乃张文仲所处方也。【《延年秘录》
】
栗子粥,补肾气,益腰脚。
女贞皮酒,治风虚,补腰膝。女贞皮切片,浸酒煮饮之。
薏苡仁酒,去风湿,强筋骨,壮腰膝,健脾胃。用绝好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
茯苓酒,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伤。用茯苓扮同曲米酿酒饮之。
仙茆酒,治精气虚寒,阳痿膝弱,腰痛痹缓诸虚之病。用仙茆九蒸九晒,浸酒饮。
牛蒡酒,治诸风毒,利腰脚。用牛蒡根切片,浸酒饮之。
羊羔酒,大补元气,健脾胃,益腰肾,宣和化成殿真方。用米一石如常浸浆,嫩肥羊肉七斤,曲十四两,杏仁一斤,同煮烂,连汁拌末,入木香一两同酿,勿犯水,十日熟,极甘滑。一法:羊肉五斤,蒸烂酒浸一宿,入消梨七个,同捣取汁,和曲米酿酒饮之。
腰脚无力:韭子一升,拣净蒸两次,暴干,簸去黑皮,炒黄捣粉,用安息香二大两,水煮一二百沸,慢火炒赤色,和捣为丸梧子大,如干入少蜜,每日空服,酒下二十丸,以饭三五匙压,大佳。【崔元亮《海上方》
】
腰脊胀痛:芥子末,酒调贴之,立效。【《摘元方》
】
肾虚腰痛:用猪腰子一枚,切片,以椒盐腌,去腥水,入杜仲末三钱在内,荷叶包煨食之,酒下。【《本草权度》
】
思仙散:用八角茴香、杜仲各炒研三钱,木香一钱,水一锺,酒半锺,煎服。【《活人心镜》
】
闪銼腰痛:莳萝作末,酒服二钱匕。【《永类钤方》
】
腰脚拘挛,腰脚风血积冷,筋急拘挛疼痛者:取茄子五十斤洗,以水五斗,煮取浓汁,滤去滓,更入小铛中,煎至一升以来,即入生粟粉同煎,令稀稠得所,取出搜和,更入麝香、朱砂末,同丸如梧子大,每日用秫米酒送下三十丸,近暮再服,三月乃瘥。男子女人,通用皆验。【《图经本草》
】
腰痛不止:天罗布瓜子仁炒焦擂,酒服,以滓敷之。【《熊氏补遗》
】
腰痛不止:丝瓜根烧存性为末,每温酒服二钱,神效甚便。【《邓笔峰杂兴》
】
腰脊作痛:三月三日,取桃花一斗一升,井华水三斗,曲六升,米六斗,炊熟如常酿酒,每服一升,日三服,神效。【《千金方》
】
老人腰痛及腿痛:用棠球子、鹿茸炙,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日二服。
肾疰腰痛:用青皮炒研,每服温酒一钱,或酒煎服。【《大明》
】
放杖木,治一切风血,理腰脚,轻身变白不老,浸酒服之。【《藏器》
】
蟾酥同牛酥,或吴茱萸苗汁,调摩腰眼阴囊,治腰肾冷,并助阳气。【《日华》
】
闪腰血痛:桂末和苦酒涂之,干再上。【《肘后方》
】
白檀香,治腰肾痛,水磨涂腰肾痛处。【《大明》
】
肾虚腰痛:用杜仲去皮炙黄一大斤,分作十剂,每夜取一剂,以水一大升,浸至五更,煎三分减一取汁,以羊肾三四枚切下,再煮三五沸,如作羹法,和以椒盐,空腹顿服。《圣惠方》入薤白七茎。《箧中方》加五味子半斤。【《海上方》
】
腰痛脚气木瓜汤,治腰膝痛脚气。羊肉一脚,草果五枚,粳米二升,回回豆即胡豆半升,木瓜二斤,取汁,入砂糖四两,盐少许,煮肉食之。【《正要》,下同
】
虚寒腰痛:用羊头蹄一具,草果四枚,桂一两,姜半斤,哈昔泥一豆许,胡椒煮食。
肾虚腰痛:用羊肾去膜,阴干为末,酒服二方寸匕,日一。【《千金方》
】
治卒腰痛:羊肾一对,洎夫兰一钱,水一盏浸汁,入盐少许,涂抹肾上,徐徐炙熟,空腹食之。【《正要》
】
肾虚腰痛:用羊脊骨一具捶碎煮,和蒜薤食,饮少酒妙。【《心镜》
】
又方:用羊脊骨一具捶碎,肉苁蓉一两,草果五枚,水煮汁,下葱酱作羹食。【《正要》
】
腰脚不随,挛急冷痛:取虎胫骨五六寸,刮去肉膜,涂酥炙黄捣细,绢袋盛之,以瓶盛酒一斗浸之,煻火微温,七日后,任情饮之当微利,便效也。
又方:虎腰脊骨一具,前两脚全骨一具,并于石上以斧捶碎,安铁床上,文炭火炙,待脂出,则投无灰浓酒中密封,春夏七日,秋冬三日,任性日饮三度。患十年以上者,不过三剂;七年以下者,一剂必瘥。【崔元亮《海上方》
】
腰脊痛,及肾劳腰脊挛:用杜仲四两炒去丝,浸酒二升,每服酒三合,日三服。一方用杜仲姜汁炒去丝,为末,空心酒下一钱。【《纲目》
】
腰膝疼痛伤败者:鹿茸涂酥炙紫为末,每温酒服一钱。【《续千金方》
】
肾虚腰痛,如锥刺不能动摇:鹿角屑三两,炒黄研末,空心温酒服方寸匕,日三。【《肘后方》
】
腰脚屈而难伸:山楂末三钱,茶酒盐汤随下。
皂角膏,治诸腰脚疼痛,用好酒二大碗,皂角一斤去皮弦,捣碎,熬至一半,滤去滓,再用前汁入银石器内,熬为膏子,随痛处贴之。【《纲目》
】
腰脚锥痛,牵引支腿者:猫儿屎烧灰,唾津调涂之。【《永类钤方》
】
闪损腰痛趁痛丸:用白莴苣子炒三两,白粟米炒一撮,乳香、没药、乌梅肉各半两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嚼一丸热酒下。【《玉机微义》
】
腰曲不伸,重如带石:用赤茯苓、白朮各四两,炙草三两,干姜炮二两,每五钱,水煎服。
天火带:用白鳝泥沙研细,香油敷之。【《丹溪心法》
】
又方:雉鸡毛及鹅毛烧灰,香油调敷。
闪脞腰痛:以茴香同红曲擂烂,好热酒调服。
又方:用茴香根擂烂,好酒下,立愈。
凡腰痛,用生姜四两,取自然汁略熬干水气,成膏,将贴患处,外将裹脚缚住。未贴膏之先,须要稍醉,然后以膏贴患处。盖膏到身上,片时热不可当,醉则浓睡,不觉其热耳。【《赵氏医贯》
】
腰痛:磁石火煅酢淬九次为末,水飞作丸服,或入补肾药皆佳。肾虚腰不利,宜用。【《本草》,下同
】
腰痛膝冷:菟丝子酒煮作末,温酒下二钱。
腰痛:地黄花为末,酒服方寸匕。
又方:菟丝末二两,杜仲蜜炙末一两,山药末酒煮为糊作丸,酒下五七十丸,名固阳丹。
蛇缠疮:用雄黄研为末,以酢调涂,仍用酒调服。凡为蛇伤,及蜂虿、蜈蚣、毒虫、颠犬所伤,皆可用之。【《证治准绳》
】
腰痛脚弱:石斛煮服、末服、浸酒服,皆佳。【《本草》,下同
】
腰脊痛:蒺藜子为末蜜丸服,或作末和酒服,并佳。
腰痛:肉苁蓉作丸服之。
又方:续断煮服,末服并佳。
腰痛:萆薢酒浸服之。
又方:萆薢三两,杜仲一两,捣为末,空心酒服二钱,禁食牛肉。
又方:威灵仙细末二钱,猪腰子一只,批药在内,湿纸裹煨熟,早晨细嚼,热酒下。【《纲目》
】
又方:威灵仙酒浸为末,面糊和丸梧子大,酒下八十丸至百丸,大便下青脓。【《本草》,下同
】
腰痛:五加皮细銼,酒浸服之。
肾虚腰痛:童便二盏,好酒一盏,猪腰子一对,盛磁缸,黄泥封口,日晚以慢火养熟至中夜,待五更初,以火温之,发瓶饮酒食腰子。此以血养血,绝胜金石草木之药。【《入门》,下同
】
虚损腰痛:取胡桃肉和杜仲茴香浸酒,空心服。
腰脊痛:薏苡仁为末,煮粥空心服。
针灸
《素问》曰:脾热病者,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刺郄中出血。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刺足厥阴。
肾疟者,令人洒洒寒,腰脊痛宛转,刺足太阳、少阴。
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
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胻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足太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胻。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
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刺厥阴之脉,在腨踵鱼腹之外,循循累累然,乃刺之。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
解脉令人腰痛,痛引肩,目(目巟)(目巟)然,时遗溲,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
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长,如折腰状,善恐,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
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痏。
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踹下间去地一尺所。
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刺之在郄阳筋之间,上郄数寸横居,为二痏。
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走。刺直阳之脉上三痏,在蹺上郄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
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止怫怫然,甚则悲以恐。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
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目巟)(目巟)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内筋为二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
散脉,令人腰痛而热,热甚生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刺散脉在膝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为三痏。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刺肉里之脉为二痏,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
腰痛挟脊而痛,至头八八然,目(目巟)(目巟)欲僵仆,刺足太阳郄中出血。
腰痛上寒,刺足太阳、阳明;上热,刺足厥阴;不可以俯仰,刺足少阳;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刺郄中出血。
腰痛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上热,刺足太阴;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大便难,刺足少阴;少腹满,刺足厥阴;如折不可以俛仰,不可举,刺足太阳;引脊内廉,刺足少阴。
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两踝胂上,以月生死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
《灵枢经》曰: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锺,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
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
厥挟脊而痛至顶,头沉沉然,目(目巟)(目巟)然,腰脊强,取足太阳腘中血络。
心痛引腰脊,欲呕,取足少阴。
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凡此盛者,至而泻之,立已。
腰尻以下应冬至,其日壬子。凡此者善候八正所在之处,所主左右上下身体有痈肿者,欲治之,无以其所直之日渍治之,是谓天忌日也。
《甲乙经》曰:腰痛上寒,实则脊急强,长强主之。
少腹痛,控睾引腰脊,疝痛上冲心,腰脊强,溺黄赤口干,小肠俞主之。
腰脊痛强引背少腹,俯仰难,不得仰息,脚痿重,尻不举,溺赤,腰以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坐起,膀胱俞主之。
腰痛不可以俯仰,中膂内俞主之。
腰足痛而清,善偃睾跳拳,上髎主之。
腰痛怏怏不可以俯仰,腰以下至足不仁,入脊腰背寒,次髎主之。先取缺盆,后取尾骶与八髎。
腰痛大便难,飧泄,腰尻中寒,中髎主之。
腰痛脊急,胁中满,小腹坚急,志室主之。
腰脊痛恶风,少腹满坚,癃闭下重,不得小便,胞肓主之。
腰痛骶寒俯仰急难,阴痛下重,不得小便,秩边主之。
腰痛控睾小腹及股,卒俯不得仰,刺气街。
腰痛不得转侧,章门主之。
腰痛不可以久立俯仰,京门及行间主之。
腰腹少腹痛,下髎主之。
肾腰痛不可俯仰,阴陵泉主之。
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羸瘦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怏怏,太冲主之。
腰痛少腹痛,阴包主之。
腰痛大便难,涌泉主之。
腰脊相引如解,实则闭癃,凄凄,腰脊痛宛转,目循循,嗜卧,口中热,虚则腰痛寒厥,烦心闷,大锺主之。
腰痛引脊内廉,复溜主之。春无见血,若太多,虚不可复,是前足少阴痛也。
腰痛不能举足,少坐若下车踬地,胫中矫矫然,申脉主之。
腰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诸节痛,上下无常寒热,阳辅主之。
腰痛不可举足,跟中踝后痛,脚痿,仆参主之。
腰痛挟脊至头八八然,目(目巟)(目巟),委中主之。是前刺足太阳郄中出血者。
腰痛得俯不得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恶血归之,殷门主之。是前衡络之脉腰痛者。
腰脊痛,尻脊股臀阴寒大痛,虚则血动,实则并热,痛痔,痛尻,脽中肿,大便直出,承扶主之。
《千金方》曰:腰背痛,宜针决膝腰勾画中青赤络脉,出血便瘥。
腰痛不得俯仰者,令患人正立,以竹拄地,度至脐断竹,乃以度之背脊,灸竹上头处,随年壮灸讫,藏竹勿令人得知。
腰痛,灸脚跟上横文中白肉际十壮,良。
又灸足巨阳七壮,巨阳在外踝下。
又灸腰目髎七壮,在尻上约左右是。
又灸八髎,及外踝上骨约中。
腰卒痛,灸穷骨上一寸七壮,左右一寸各灸七壮。
五脏六腑,心腹满,腰背疼,饮食吐逆,寒热往来,小便不利,羸瘦少气,灸三焦俞,随年壮。
腹疾腰痛,膀胱寒,澼饮注下,灸下极俞,随年壮。
劳冷气逆,腰臗冷痹,脚屈伸难,灸阳蹺一百壮,在外踝下容爪。
腰背不便,转筋急痹筋挛,灸第二十一椎,随年壮。
神道、谷中、腰俞、长强、大杼、膈关、水分、脾俞、小肠俞、膀胱俞,主腰脊急强。
腰俞、膀胱俞、长强、气冲、上髎、下髎、居髎,主腰痛。
志门、京门,主腰痛脊急。
小肠俞、中(月吕)俞、白环俞,主腰脊疝痛。
次髎、胞肓、承筋,主腰脊痛恶寒。
三里、阴市、阳辅、蠡沟,主腰痛不可以顾。
束骨、飞扬、承筋,主腰痛如折。
申脉、太冲、阳蹺,主腰痛不能举。
昆仑,主脊强背尻骨重。
合阳,主腰脊痛引腹。
委中,主腰痛挟脊至头,八八然。凡腰脚重痛,于此刺出血,久痼宿疹,亦皆立已。
大锺,主腰脊痛。
太白、阴陵泉、行间,主腰痛不可俯仰。
承扶,主腰脊尻臀股阴寒痛。
涌泉,主腰脊相引如解。
阴谷[阴谷 原作「阴骨」,据《千金》卷三十改。],主脊内廉痛。
膈关,秩边、京骨,主背恶寒痛,脊强难以俯仰。
《儒门事亲》曰:肾俞二穴,在十四椎下两旁各寸半陷中,灸五壮,主腰痛不可俯仰,转侧难,身寒热,食倍多,身羸瘦,面黄黑,目(目巟)(目巟);又主丈夫妇人冷疾,气劳病。中膂俞二穴,在十一椎下两旁各寸半,灸五壮,主腰痛不可俯仰,挟脊膂痛,上下按之应手者,从项后始至此穴,痛皆灸之,立愈也。
腰俞一穴,在二十一椎节下间陷中,灸五壮,主腰疼不能久立,腰以下至足冷不仁,起坐难,腰脊痛不能立,急强不得俯,腰重如石,难举动也。
张仲文传神仙灸法:腰膝重痛不可转侧,起坐难,及冷痹,脚筋挛急,不可转侧屈伸,灸曲膝两文头左右脚四处各三壮。每灸一脚二火齐下,艾炷到肉,初觉疼痛,用二人两边齐吹至火灭。午时着灸,人定已来,脏腑自动一两行,或转动如雷声,其疾立愈。此法神效,卒不可量也。
朱震亨《心法》曰:腰曲不能伸者,针人中。
《医学纲目》曰:《素问》刺腰痛篇,刺足太阳腰痛引项脊尻背,三法刺郄中出血,二法取足太阳出血也。
经云:邪在肾,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悉取之。此则足太阳、少阴俱取血也。又云: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云云;此则视太阳盛虚热寒陷下,刺施补泻疾留,灸以调之也。
刺足少阴腰痛,引脊内廉,此法出足少阴经血也。经曰: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锺,当踝后,绕踝别走太阳,其病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此补足少阴络也。
刺腰痛不可俯仰四法,少阳、阳明衡络三法,皆出血也。经云: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此则视虚实寒热陷下,施补泻疾留,灸以调之也。
刺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取腰尻分间,经文三出,此其一也。缪刺论云:腰痛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两胂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又骨空论云: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此三节经文大同小异,通一法也。又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视盛虚热寒陷下调之,此则证同法异。
刺腰痛目(目巟)(目巟)有三:昌阳之脉其一也;若痛引肩遗溲者,刺解脉,在郄外廉筋肉分间,委阳穴也;若痛引项脊欲僵仆者,刺足太阳委中出血也。
刺腰痛篇取足太阳郄腘中间六法。郄腘者,膝后屈处两筋之间,横文腘内也。太阴正经二法,刺郄中央出血。解脉二法,刺郄中横文出血。衡络一法,刺郄上数寸出血。会阴一法,刺郄中下五寸出血也。
肾虚腰痛,刺肾腧,取法以杖量与脐平,去脊各一寸半,灸二七壮。又取人中、委中。
腰强痛,灸命门二七壮,十四椎节下间,伏取之,刺昆仑泻之,灸亦泻。
忽然气滞腰痛,不可俯仰,取志室五分,得气即泻,又取行间。
腰脊内引痛,不可屈伸,若近上痛取合谷,近下痛取昆仑、复溜。
腰脊俱痛不可忍,取风池、合谷、昆仑。
又法,风池、承山、合谷、吕细、三间。
腰脊如痓,取涌泉一分,阴谷一寸半,京骨一分,行间五分。
腰闪挫气痛,取尺泽,忌灸。又取委中、人中、阳陵泉、束骨、昆仑、下髎。
肾虚痛久不已,取肩井、肾俞五分,留七呼,灸随年壮。
腰痛刺之不定者,刺八髎。
大虚腰痛,刺而复发,腰重不能举体,可刺委中动脉出血。
腰痛在身之前,取足阳明原穴;身之后,取足太阳原穴;身之侧,取足少阳原穴。
闪着腰痛,取气海,肥人一寸,瘦人五分,三补三泻,令人觉脐上下痛停针。候二十五息,左手重按其穴,右手进针,三息;又停二十五息,依前进针,令人觉从外肾热气上入小腹,出针,神效。
《古今医统》曰:腰痛宜用雷火针法,于五月五日,东引桃枝削去皮尖两头,如鸡子样,长寸许用尖,针时以针向灯上点着,用纸三层或五层,贴在患处,以针按纸上,患深者再燃立愈。呪曰:天火地火,三昧真火,针天天开,针地地裂,针鬼鬼灭。针人人得长生,百病消除,万病消灭。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医学入门》曰:腰痛,轻者委中出血便愈;甚者补环跳、泻委中;久者俱补。
腰连背痛者,针昆仑、委中。
腰连腿痛,补腕骨,泻足三里。
腰连脚痛,补环跳,泻风市、行间、足三里。
命门,主老人肾虚腰痛。
导引
《千金方》曰:腰痛导引法,正东坐,收手抱心,一人于前据摄其两膝,一人后捧其头,徐牵令偃卧,头到地,三起三卧,久久效。
《保生秘要》曰:气血虚弱,濇于肾,诸寒收引,皆属肾水气弱,或作腰痛。冬月水旺,宜吐纳按节,吹气调和,会意掌心。所忌须避寒冷,最宜早卧。大抵冬月敛藏气闭,至阴已极,宜节欲,养一阳之初生。盖阴阳交精子南合璧,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摇,守此,则保寿无疆。
腰痛导引法:相火烧两肾,或以手心摩热,以擦痛处。
腰风软导引法:肾处相火提起烧背,从背转下于肾。
医案
《史记》仓公传曰:齐王黄姬兄黄长卿家有酒召客,召臣意。诸客坐未上食,臣意望见王后弟宋建,告曰: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腰胁痛,不可俯仰,又不得小溲,不亟治,病即入濡肾,及其未舍五脏,急治之。病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宋建曰:然。建故有腰脊痛往四五日,天雨,黄氏诸倩,见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建亦欲效之,效之不能起,即复置之。暮腰脊痛,不得溺,至今不愈。建病得之好持重。所以知建病者,臣意见其色太阳色干,肾部上及界腰以下者,枯四分所,故以往四五日知其发也。臣意即为柔汤使服之,十八日所而病愈。
济北王侍者韩女病腰背痛寒热,众医皆以为寒热也。臣意诊脉曰:内寒,月事不下也。即窜以药,旋下,病已。病得之欲男子而不可得也。所以知韩女之病者,诊其脉时,切之肾脉也,濇而不属,其来难坚,故曰月事不下。肝脉弦出左寸口,故曰欲男子不可得也。
《儒门事亲》曰:戴人女僮冬间自途来,面赤如火,至(氵隐)阳病胯腰大痛,里急后重,痛则见鬼神。戴人曰:此少阳经也,在身侧为相火。使服舟车丸、通经散,泻至数盆,病犹未瘥。人皆怪之,以为有祟。戴人大怒曰:驴鬼也!复合调胃承气汤二两,加牵牛头末一两同煎服之,太过数十行,约一二缶,方舍其杖策,但发渴。戴人恣其饮水、西瓜、梨、柿等,曰:凡治火莫如冰。水,天地之至阴也。约饮水一二桶,犹觉微痛。戴人乃刺其阳陵穴以伸其滞,足少阳胆经之穴也。自是方宁。女僮自言:每一岁须泻五六次,今年不曾泻,故如是也。常仲明悟其言,以身有湿病,故一岁必泻十余行,病始已。此可与智者言,难与愚者论也。
息师病腰股沉痛,行步坐马皆不便。或作脚气寒湿治之,或作虚损治之,乌、附、乳、没活血壮筋骨之药,无不用之,至六十余日,目赤上热,大小便濇,腰股之病如故。戴人诊其两手脉皆沉迟,沉者为在里也,在里者泻之,以舟车丸、浚川散各一服,去积水二十余行,至早辰服虀白粥一二顿,与之马,已能矍烁矣。
一男子六十余岁,病腰尻脊胯皆痛,数载不愈,昼静夜躁,大痛往来,屡求自尽天年。且夕则痛作,必令人以手槌击,至五更鸡鸣则渐减,向曙则痛止。左右及病者,皆作鬼神阴谴白虎嚙,朝祷暮祝,觋巫、僧道、禁师至,则其痛以减。又梦鬼神战鬬相击,山川神庙无不祭者。淹延岁月,肉瘦皮枯,饮食减少,暴怒日增,惟候一死。有书生曰:既云鬼神虎嚙阴谴之祸,如此祷祈,何无一应?闻陈郡有张戴人精于医,可以问其鬼神白虎与病乎?彼若术穷,可以委命。其家从之。戴人诊其两手脉皆沉滞坚劲,力如张絙,谓之曰:病虽瘦,难于食,然腰尻脊胯皆痛者,必大便坚燥。其左右曰:有五七日或八九日,见燥粪一两块如弹丸,结硬不可言,曾令人剜取之,强下一两块,浑身燥痒,皮肤皴揭,枯濇如麸片。戴人既得病之虚实,随用大承气汤以姜枣煎之,加牵牛头末二钱,不敢言是泻剂。盖病者闻暖则悦,闻寒则惧,说补则从,说泻则逆,此弊非一日也,而况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乎?及煎成,使稍热咽之,从少至多,累至三日,天且晚,脏腑下泄四五行,约半盆,以灯视之,皆燥粪痞块及瘀血,秽浊不可近,须臾痛减九分,昏睡鼻息调如常人。睡至明日将夕,始觉饥而索粥,温凉与之。又困睡一二日,其痛全愈。次令饮食调养,日服导水丸、甘露散,滑利便溺之药,四十余日乃复。病既痊,乃寿至八十岁。故凡燥证,皆三阳病也。
北人卫德新因之析津,冬月饮寒则冷,病腰常直,不能屈伸,两足沉重,难于行步,途中以床畀递程。问医,皆云肾虚,以苁蓉、巴戟、附子、鹿茸皆用之,大便反闭,潮热上周,将经岁矣,乃乞拯于戴人。戴人曰:此疾十日之效耳。卫曰:一月亦非迟。戴人曰:足太阳经血多,病则腰似折,腘如结,腨如裂。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况腰者肾之府也,身中之大关节,今既强直而不利,宜咸以软之,顿服则和柔矣。《难经》曰:强力入房,则肾伤而髓枯,枯则高骨乃坏而不用,与此正同。今君之证,太阳为寒所遏,血坠下滞腰间,必有积血,非肾虚也。节次以药下数百行,约去血一二(豆斗),次以九曲玲珑灶蒸之,汗出三五次而愈。初蒸时至五日,问曰:腹中鸣否?德新曰:未也。至六日觉鸣,七日而起,已能揖人。戴人曰:病有热者勿蒸,蒸则损人目也。
息城酒监赵进道病腰痛,岁余不愈,其两手脉沉实有力。以通经散下五七行,次以杜仲去粗皮细切炒断丝为细末,每服三钱,猪腰子一枚薄批五七片,先以椒盐腌去腥水,掺药在内,裹以荷叶,外以湿纸数重,以文武火烧熟,临卧细嚼,以温酒送下,每旦以无比山药丸一服,数日而愈。
《东垣十书》曰:末年冬,曹通甫自河南来,有役人小翟露宿寒湿之地,腰痛不能转侧,两胁搐急作痛,已经月余不愈矣。腰痛论中说皆为足大阳、足少阴血络中有凝血作痛,间有一二证属少阳胆经外络脉病,皆去血络之凝乃愈。其《内经》有云:冬三月禁不得用针,只宜服药,通其经络,破其血络中败血。
《丹溪心法》曰:徐质夫年六十,因坠马腰痛,不可转侧,六脉散大,重取则弦小而长稍坚。予以为恶血虽有,未可驱逐,且以补接为先,遂令煎苏木、人参、黄芪、川芎、当归、陈皮、甘草,服至半月后,散大渐敛,饮食亦进。遂与前药,调下自然铜等药,服一月而安。
义一侄妇疟疾初安,因冲风又发腰痛白浊,已与参、朮、槟榔、半夏等补方,又教以煅牡蛎一钱,木通五分,炒蘗三分,粗末,入前方同煎而愈。
《医学纲目》曰:戊戌年八月,淮南大水,城下浸灌者连月,予忽脏腑不调,腹中如水吼,数日调治得愈。自此腰痛不可屈折,虽洗面亦相妨,遍服药不效,如是凡三月。予后思之,此必水气阴盛,肾经感此而得,乃灸肾俞三七壮,服麋茸丸瘥。
《医学准绳六要》曰:一人因太劳,又过饮酒,致湿热乘虚入客于经,作腰痛,夜更甚,不得俯仰,脉濡而弱。先与拈痛汤去参、朮二贴稍愈,遂改用四物加杜仲、牛膝、独活、肉桂顿愈。
一人肥盛而肢节痛,腰更甚,脉沉濡而滑,知湿痰也,予二陈加南星、二朮、二活、秦艽、防风十剂愈。
一人体厚,腰间常冷,予肾着汤加南星、苍朮三服愈。
一人因堕马,腰痛不止,日轻夜重,瘀血谛矣,与四物去地黄,加肉桂、桃仁、红花、苏木四服,大便下血而痊。
一人素有脚气,每发则引腰痛,不可俯仰。其人雄饮,明是湿热,脉濡而数,投拈痛汤八剂渐减,遂以捉虎丹酒下二丸,空心凡三服,腿腕出黑汗,永不再举。
《奇效良方》曰:忠州太守陈逢原因暑取凉食瓜,至秋忽然右腰腿间疼痛,连及膝胫,曲折不能,经月右脚难于举动。凡治腰脚药,服之无效,得养肾散才一服,移刻举身淋痹,再服脚能屈伸,再一服即康宁。
一人忽两足拳挛,连腰疼楚,脉弦而濇。此证风寒两感,寒多于风,或投《百一选方》养肾散随效。李奉议亦尝谓余曰:其家曾有妇人腰脚不能转动,用此药即效。皆风寒两感之证也。
《薛己医案》曰:一男子年四十余,患腰痛,服流气饮、寄生汤不应,以热手熨之少可。盖脉沉弦肾虚所致,以补肾丸愈之。
傅允承母年踰七十,腰生一(疒畾),作痒异常,疑虫虱所毒,诊脉浮数。齐氏云:浮数之脉而反恶寒,疮疽之谓也。又云:外如麻,里如瓜,疽毒在内。翌日复诊,脉乃弱。予谓未溃而脉先弱,何以收敛?况大便不通,则真气已竭,治之无功。其子固请,不得已,用六君子汤加霍香、神曲,饮食渐进,大便始通。更用峻补之剂,溃而脓清,作渴,再用参、芪、当归、熟地黄、麦门冬、五味子而渴止。允承喜曰:吾母可无虞矣。予谓不然,不能收敛,先人之言也。彼疑,遂速他医,果不起。
陆氏女初嫁,患腰痛不肿,脉沉滑神倦。此为内发七情之火,饮食之毒所致,以托里药一剂,下脓升许。陈良甫云:痈疽未溃而内陷,面青唇黑者不治。果卒。
昆山举人张元忠孟秋患腰疽,疮头如大豆粒,根大三寸许,微肿略赤,虚证悉具。用桑枝灸痛处,服活命饮一剂,肿退色赤,饮食仍少,用香砂六君子汤四剂,食渐进。后用大补药,脓虽成而不溃,于补药内每剂加附子一片二剂,后脓自涌出,旬日而愈。
一妇人暴怒,腰肿一块,胸膈不利,时或气走作痛,与方脉流气饮数剂而止,更以小柴胡汤对四物加香附、贝母,月余而愈。
一妇人腰间患一小块,肉色如常,不溃发热。予谓当以益气养荣解郁之药治之。彼家不信,别服流气饮,后针破出水,年余而殁。
一男子年十九,腰间肿一块,无头不痛,色不变,三月不溃,饮食少思,肌肉日瘦,此寒搏腠理,荣气不行,郁而为肿也,名曰湿毒流注。《元戎》云:若人饮食疏,精衰气血弱,肌肉消薄,荣卫之气短促而濇滞,故寒搏腠理,闭郁而为痈肿者,当补之以接虚怯之气。遂以十全大补汤加香附、陈皮三十余剂,始针之,遂出白脓二碗许,仍用前药倍加参、芪,及以豆豉饼灸之渐愈。彼惑于速效者,乃内服败毒,外贴寒凉药,反致食少脓稀,患处色紫,复请予治。喜得精神未丧,仍以前药加远志、贝母、白蔹,百剂而愈。此疮若久而不愈,或脓水清稀者,当以内塞散服之,及附子饼灸之,然后可愈。若不慎饮食起居七情者,不治。
刘文通室年逾二十,腰间突肿寸许,肉色不变,微痛不溃,发热脉大。此七情所伤,气血凝滞,濇于隧道而然也。当益气血,开郁结,更以香附饼熨之,使气血充畅,内自消散,不消虽溃亦无虞。不听,乃服十宣流气之药,气血愈虚,破出清脓,不敛而毙。
一男子腰患毒,脓熟不溃,针之脓大泄,反加烦躁,以圣愈汤四剂而宁,更以人参养荣汤,加麦门冬、五味子两月而愈。此人后患湿气,遂为痼疾。凡疮脓血去多,疮口难合,尤当补益,务使气血平复,否则更患他证,必难治疗,慎之!
一男子腰中患毒,发而不溃,其气血止能发起,不能培养为脓也。投大补药数剂而溃,又数剂脓尚清,乃服参芪归朮膏斤余脓少稠,数斤脓渐稠,肌肉顿生。凡大痈疽借气为主,若患而不起,或溃而不腐,或不收敛及脓少或清,皆气血之虚也,宜大补之,最忌攻伐之剂。亦有脓反多者,乃气血虚而不能禁止也。若溃后发热作渴,脉大而脓愈多,属真气虚而邪气实也,俱不治。常见气血充实之人,患疮皆肿高色赤,易腐溃而脓且稠,又易于收敛;怯弱之人多不起发不腐溃,及难于收敛。若不审察而妄投攻剂,虚脱之祸不免矣。及患后当调养,若瘰疬流注之证,尤当补益也。否则更患他证,必难措治,慎之!
佥宪张碧崖腰患疽,醉而入房,脉洪数,两尺更大,予辞不治。将登舟,其子强留,顷间吐臭血五六碗。予意此肾经虚火而血妄行,血必从齿缝出,合肉桂等补肾制火之药,各用罐煎熟听用,血止,拭齿视之,果然。遂与一锺冷服之,热渴顿止。少顷,温服一锺,脉细如脱,气息奄奄,得药则脉少复,良久仍脱。其子疑内有脓,欲刺之。予曰:必无。乃以鹅翎管纴内,果如予言。次日脉脱,脚寒至膝,腹内如冰,急用六君加姜、附,腹始温,脓始溃,疮口将完。彼因侍者皆爱妾,又患小便不通,此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精内败不出而然耳。用加减八味丸料,加参、芪、白朮一剂,小便虽愈,疮口不敛而殁。
府庠彭碧溪患腰疽,服寒凉败毒之药,色黯不痛,疮头如铺黍,背重不能安寝,耳聩目白,面色无神,小便频濇,作渴迷闷,气粗短促,脉浮数,重按如无。予先用滋肾水之药一剂,少顷便利渴止,背即轻爽,乃砭去瘀血,以艾半斤许明灸患处,外傅乌金膏,内服参、芪、归、朮、肉桂等药,至数剂,元气稍复。自疑肉桂辛热,一日不用,手足并冷,大便不禁,仍加肉桂及补骨脂二钱、肉豆蔻一钱,大便如常,其肉渐溃,更用当归膏以生肌肉,八珍汤以补气血而愈。
举人顾东溪久作渴,六月初患腰疽,不慎起居,疮溃尺许色黯败臭,小便如淋,唇裂舌刺,七月终,左尺洪数,左关浮濇。予谓先渴而患疽者,乃肾水干涸,虚火上灸,多致不起。然脓水败臭,色黯不痛,疮口张大,乃脾气败而肾水绝也。左尺洪数,肾无所生也。左关浮濇,肺克肝也。况当金旺之际,危殆速矣。二日后果殁。盖此证既发于外两月方殁者,乃元气虚不能收敛也。若豫为调补使气血无亏,亦有得生者。
《医门法律》曰:张令施乃弟伤寒坏证,两腰偻废,卧床彻夜痛叫,百治不效,求诊于余。其脉亦平顺无患,其痛则比前大减。余曰:病非死证,但恐成废人矣。此证之可以转移处,全在痛如刀刺,尚有邪正互争之象。若全然不痛,则邪正混为一家,相安于无事矣。今痛觉大减,实有可虑,宜速治之。病者曰:此身既废,不如速死。余蹙额欲为救全而无治法,谛思良久,谓邪深入两腰,血脉久闭,不能复出,只有攻散一法。而邪入既久,正气全虚,攻之必不应。乃以桃仁承气汤多加肉桂、附子二大剂与服,服后即能强起,再仿前意为丸,服至旬余全安。此非前人之已试,乃一时之权宜也,然有自来矣。仲景于结胸证,有附子泻心汤一法,原是附子与大黄同用,但在上之证气多,故以此法泻心。然在下之证血多,独不可仿其意,而合桃仁、肉桂以散腰间之血结乎?后江古生乃弟伤寒两腰偻废痛楚,不劳思索,径用此法,二剂而愈。
《景岳全书》曰:余尝治一董翁者年逾六句,资禀素壮,因好饮火酒,以致湿热聚于太阳,忽病腰痛不可忍,至求自尽,其甚可知。余为诊之,则六脉洪滑之甚,且小水不通而膀胱胀急。遂以大分清饮倍加黄蘗、龙胆草,一剂而小水顿通,小水通而腰痛如失。若用丹溪不可用寒凉之言,鲜不误矣,是以不可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