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门1

Paladin...大约 262 分钟医藏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艺术典 医部全录脏腑门陈梦雷

卷九十三

脏腑门

黄帝素问

生气通天论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注 四时之气,风寒暑湿也,言四时之邪匪只病阳阴之气化,而更伤五脏之有形,盖病久则传化也。

金匮真言论

夏气者病在脏。

注 夏时阳气发越在外,脏气内虚,故风气乘虚而内薄。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之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
注 夫人之始生也,负阳而抱阴,是以背为阳,腹为阴。督脉循于背,总督一身之阳;任脉循于腹,统任一身之阴。夫外为阳而有腹背之阴阳者,阳中有阴阳也;内为阴而有脏腑之阴阳者,阴中有阴阳也。
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注经脉生于地之五行,而上应天之六气,故凡论经脉先配合五脏五行,而后论及于六腑。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注 夫心为阳脏,位处上焦,以阳居阳,故谓阳中之阳。肺为阴脏,位处上焦,以阴居阳,故谓阳中之阴。肾为阴脏,位处下焦,以阴居阴,故谓阴中之阴。肝为阳脏,位处下焦,以阳居阴,故谓阴中之阳。脾为阴脏,位处中焦,以太阴居阴,故谓阴中之至阴也。

阴阳应象大论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注 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皮肤脏腑之文理。言清阳之气,通会于腠理;而阴浊之精血,走于五脏,五脏主藏精者也。四肢为诸阳之本,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此言饮食所生之清阳充实于四肢,而浑浊者归于六腑也。夫脾主四肢,又曰手太阴独受其浊,盖浊中之清者,由脾之转输而充实于四肢,浊中之浊者归于六腑也。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注 化五气者,化五行之气也。肝志为怒,心志为喜、脾志为悲,肺志为忧,肾志为恐,以五气而生五脏之志也。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注 天之邪气,由形层而入于里阴,故感则害人。五脏水谷入胃,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害于六腑。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感则害皮肉筋脉。夫脏为阴,腑为阳,筋脉血分为阴,皮肉气分为阳。天地之邪有阴有阳,水谷之气有热有寒,而病人之形身脏腑,亦有阴阳之别也。

阴阳别论

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注 夫肝脉传肺,肺传大肠,大肠传胃,胃传脾,脾传心,心传小肠,小肠传膀胱,膀胱传肾,肾传心包络,包络传三焦,三焦传胆,胆传肝,一脏一腑,一雌一雄,阴阳相间,循环无端。如肝之心,心之肺,肺之肾,肾之脾,此皆经气绝而死不治者也。如肺之肾,亦生阳之属,因肺肾为牝脏,以阴传阴,故名重阴。以水脏而反传所不胜之脾土,故谓之辟阴。此皆不治之死候也。

六节脏象论

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注 形脏者,藏有形之物也。神脏者,藏无形之神也。藏有形之物者,胃与大肠、小肠、膀胱也。藏无形之神者,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盖五味入口,藏于肠胃,津液藏于膀胱,以养五脏之神气。故以形脏神脏合而为九脏,以配地之九野九州也。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注 五气,臊焦香腥腐也。在天为气,故食人以五气。在地为化,化生五味,故食人以五味也。天位居高而包乎地之外,故五气从外窍而内入心肺,心肺居上为阳也。心荣色而华于面,故使五色修明。肺主声故音声能彰也。地位居下而处乎天之内,故五味藏于肠胃以养五脏之气,气得味养,则阴阳和而相生矣。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气和津成而五脏之神乃自生矣。

五脏生成篇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注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以养五脏气,故五味为五脏之所欲,无有偏胜则津液相成而神自生矣。
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
注 色味之应五脏者,色外而味内也。故曰:白当肺辛,言辛生肺,而肺生白也。

五脏别论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为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注 凡藏物者皆可名脏名腑,故方士皆自以为是也。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
注 地主闭藏而上升,天主化施而下降,言人之脏腑形骸,应象天地阴阳之气,此六者与传化之腑不同,故名曰奇恒之腑。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注 脏为阴,地为阴,地之浊气升于天,天受之而复降于下,故名曰传化之腑,天主化施也。魄门,肛门也,上合于肺,故名魄门。五脏之浊从此而出,故亦为五脏之下窍。肠胃之腐秽从此而泻出,故曰,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注 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但藏精气,故满而不能实也。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注 水谷充实于内,而不得久留,故实而不能满。

玉机真脏论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
注 言五脏之气逆回,失其旋转之机而死也。平脉篇曰: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盖神转而不回者,母行乘子也;回则不转者,子行乘母也。五脏受气于所生之子,而反舍气于所生之母,是生气之逆行也。传之于其所胜,是克贼相传也,是以至其所不胜而死,此皆气之逆行故也。如肝受气于心,而肝气反舍于肾则肾气盛,肾气盛则火气衰,火气衰则金无所畏而伤肝,所谓舍气于其生,死于其所不胜也。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言必先克贼相传,而后病至其所不胜而后死。故当先治其未病焉。《金匮要略》曰:上工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而伤肺,肺受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可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所谓病之且死,必先传行,上工能治其未病,则不至于死矣。
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注 复申明五脏之气逆传至其所不胜而死 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 【注 言五脏相通,有顺传之次序;如逆传其所胜者,盖因其病而逆之也。】 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注 肝当作肺,肺当作肝,悲当作思。夫喜为心志,喜大则伤心。如外因于邪,始伤皮毛,内舍于肺,肺传之肝,肝传之脾,脾传之肾。其间因而喜大则心气虚,而肾气乘于心矣;怒则肝气伤,而肺气乘于肝矣;思则脾气伤,而肝气乘于脾矣;恐则肾气伤,而脾气乘于肾矣;忧则肺气伤,而心气乘于肺矣。如一脏虚而受乘,即相传之五脏,故病有五。五脏有五变及其传化,则五五有二十五变矣。如喜大而肾气乘心,心即传之肺,肺传之肝,肝传之脾,脾传之肾,是五脏传化亦各乘其所胜。故曰传者,乘之名也。`】

脏气法时论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注 五行,金木水火土也。言天之十干四时,地之五谷五味,人之五脏五气,皆合于此五者,以此五者而合参之,则成败死生可决矣。更贵更贱者,贵贱更互也。间者持愈之时,甚者加甚之时也。

宣明五气篇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谓 原作「为」,据《素问》宣明五气篇改。五入。
注 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荣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味之酸者,入肝以养肝气。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故味之辛者,入肺以养肺气。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故味之苦者,入心以养心气。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故味之咸者,入肾以养肾气。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故味之甘者,入脾以养脾气。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为五病。
注 五气所病,谓五脏气逆而为病。噫,不平之气。本经曰: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气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上走心为噫。此因胃气上逆于心也。阴阳应象论曰:肺在变动为咳。肝为将军之官,在志为怒,肝气欲达,则为语。诊要经终篇曰:春刺冬分,邪气着脏,病不愈,又且欲言语。此言春令之肝气不舒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病而不能灌溉于四脏,则津液反溢于脾窍之口,故为吞咽之证。《灵枢经》曰:阳者主上,阴者主下,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当泻足少阴补足太阳。盖少阴之气在下,病则反逆于上则嚏,此肾络上通于肺也。口问篇曰:人之哕者,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盖谷入于胃,乃传之肺,而肺反还入于胃,胃受肺之寒气所逆而欲复出于胃,故为哕。胃之逆气下并于肾,则为恐,盖肾与胃戊癸相合也。大肠小肠,受盛水谷,变化糟粕,病则不能化物而为泄矣。下焦如渎,水道出焉,病则反溢而为水病。《灵枢经》曰:三焦下俞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胆为中正之官,性秉刚决,病则气郁而为怒。此病五脏五行之气,而六腑亦配合于五行。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注 五并,五脏精气相并也。多阳者多喜,心为阳脏,阴精并之,故喜。本经曰:神有余则笑不休。肝悲哀动中则伤魂,肺虚而肝气并于肺,则悲。脾忧愁不解则伤意,肝虚而脾气并于肝,则忧。恐惧不解则伤精。脾虚而肾气并于脾,则畏。本经曰: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阴气少,阳气入阴,阴阳相薄,故恐。盖心肾为水火阴阳之主宰,是以心虚而阴精并之,则喜;肾虚而阳气并之,则恐。此水火二气上下交并。其余三脏皆所胜之气相并,所谓气不及则所胜妄行。虚而相并者,申明并者因虚而相并也。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注 金木水火土,五脏之本气也。风寒热燥火,五行之所生也。五脏之气,喜于生化,故本气自胜者恶之。心为火脏,故恶热;肺属清金,故恶寒;肝主风木,故恶风;脾为阴土,故恶湿;肾为水脏,故恶燥。三脏恶本气之胜,肺恶肾之寒,肾恶肺之燥,此亦阴阳变换之道,而肺肾子母之气互为本末也。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注 水谷入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五脏受水谷之津液,淖注于外窍,化为五液。心主血,汗乃血之液;出于肺窍之鼻而为涕;出于肝窍之目而为泪;出于脾窍之口而为涎;肾络上贯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上液之道也,故肾为唾。经曰: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又曰:五液者,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肾之液复入心而为血,入肝为泪,入肺为涕,入脾为涎,自入为唾,是以五液皆咸。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注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故禁多食。肺主气,辛入肺,故走气,气病而多食之,反辛散而伤气。心主血,润下作咸,咸走血者,水气上交于心也,血病而多食之,则水反胜火矣。肾主骨,炎上作苦,苦走骨者,火气下交于肾也,骨病而多食之,则火气反胜矣。此与并于心则喜、并于肾则恐之义相同。盖心肾水火之气,时相既济,故所走互更。其余三脏,是本脏之味而走本脏所主之筋肉也。脾主肌肉,甘为土味,脾病而多食之,则反伤脾气。肝合筋,酸走肝,筋病而多食之,则反伤其肝气。夫五味所以养五脏之气者也,病则气虚,故无令多食,盖少则补,多则反伤其气。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谓 原作「为」,据《素问》宣明五气篇改。五发。
注 肾为阴脏,在体为骨,故肾阴之病发于骨。心为阳中之太阳,在体为脉,故心阳之病发于血。脾为阴中之至阴,在体为肉,是以太阴之病发于肌肉。肝为阴中之少阳,逆冬气则奉生者少,春为痿厥,故肝脏之阳病发于冬。肺为牝脏,逆夏气则奉收者少,秋为痎疟,故肺脏之阴病而发于夏也。夫所谓阳病发于骨、阴病发于血者,即调神论之所谓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之义。此因本气自伤而为病也。曰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者,因所生之母气逆而为病也。阴阳之道,推变无穷,若胶执于心肾发于骨血,肝肺发于冬夏,又不可与论阴阳矣。五发者,谓五脏皆有所发之处,各有所发之因。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注 脏,藏也,主藏而不泻也。经曰:两精相搏谓之神。是神乃阴精所生而藏于心脏,并精而出谓之魄,魄乃阴精所生,肺为阴脏,故主藏魄。随神往来谓之魂,肝为阳脏,故主藏魂。所以任物谓之心,心之所忆谓之意,心生血脉,血生脾,故心所之之意而藏于脾也。心之所之谓之志,神生于精,志生于心,亦心肾交济之义,此谓五脏所藏之神。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谓 原作「为」,据《素问》宣明五气篇改。五主。
注 五脏在内而各有所主之外合。心主血,故所主在脉。肺主气,气主皮毛,故肺合皮。肝生于肾,筋生于骨,故在脏为肝,在体为筋。五脏元真之气,通会于肌肉腠理,脾气通于五脏,故所主在肉。肾藏精髓而注于骨,故所主在骨。五主者,谓人身之皮腠形层,各属五脏之所主。

宝命全形论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注 五脏五行之气,有相胜更立者,如木得金则伐,火得水则灭,金得火则缺,水得土则絶,此所胜之气而为贼害也;如土得木而达,此得所胜之气而为制化也。万物之理皆然,而不可胜竭。

太阴阳明篇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注 六腑为阳,故阳受之邪入六腑;五脏为阴,故阴受之邪入五脏,各从其类也。入六腑者,谓阳明为之行气于三阳,阳明病则六腑之气皆为之病矣。阳明主肉,故身热。不时卧者,谓不得以时卧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故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阳明气厥,则上为喘呼。入五脏者,谓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太阴病则五脏之气皆为之病矣。脾气逆则胀满,太阴为开,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而为飧泄,久则为肠澼矣。

刺禁论

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膈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注 五脏有紧要为害之处。肝主东方乙木,肺主西方辛金,是以肝左而肺右也。曰生曰藏者,谓脏体藏于内,脏气之从左右而出于外也。心为阳脏而主表,肾为阴脏而主里。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故为之使。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容,故为之市。膈,膈膜也,内之膈肉前连于胸之鸠尾,旁连于腹胁,后连于脊之十一椎。肓即募原之属,其原出于脐下,名脖胦。中有父母,谓心居膈之上,肾居肓之上,膈肓之上,其间有阴阳水火之神藏焉。七节之旁,乃膈俞之间。中有小心者,谓心气之出于其间,极微极细,不可逆刺以伤其心也。脏腑之气,皆从膈而出,惟心气之上出于俞也。从之者,顺其脏气之所出,神转而不回者也。逆之者,逆其脏气回还,而有回则不转之咎矣。

调经论

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成此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注 言五脏所藏之血气,以成此形。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然五脏之道,又皆归于经隧。经隧者,五脏之大络,以行血气者也。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故调治之道,亦守其经隧焉。
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络 原作「脉」,据《素问》调经论改。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
注 五脏内合五行,外合皮脉肉筋骨,故得与六腑为表里,以应十二经脉。故五者之虚实,止归五脏。若经络支节,各生其虚实,则随其病处而调之。

示从容论

五脏六腑,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从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失,子务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为世所怨。
注 肾藏精而为水脏,然津液之生,原出于胃腑水谷之精微。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大肠主津,小肠主液。膀胱者,津液之所藏,与肾脏雌雄相合,通于脑髓,出于上窍而为涕唾哭泣。此人之津水所从行,亦如天之精水在泉而上通于天也。胆主藏津汁,通于廉泉玉英,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胞者水之所由泄也。悲哀者谓心悲志悲故泣出也。此言肾液又上通于心而出于上窍也。
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
注 三脏之经脉,外络于形身,上贯于心膈,故皆令人体重烦冤。

阴阳类论

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脏,外为惊骇。
注 三阳主开,一阴主阖,二气类聚而太阳脉胜,是一阴不能止其开,则内乱五脏,外为惊骇。盖三阴之气缪通五脏,阴不能内守而从阳外出,是以五脏内乱。经云: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

灵枢经

九针十二原篇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注 夫荣卫气血,生于胃腑水谷之精,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血行脉中,气行脉外,然脉内之血气而渗灌于脉外,脉外之气血从络脉而溜注于脉中,内外出入之相通也。五脏内合五行,故其腧五;六腑外合六气,故其腧六。盖六气生于五行而有二火也。经脉十二,六脏六腑之经脉也。络脉十五,脏腑之十二大络,及肾脉之长强,任脉之尾翳,脾之大包。凡二十七脉之血气,出入于上下手足之间。所出为井,所溜为荣,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此二十七气之所行,皆在于五腧。盖十二经脉之血气,本于五脏五行之所生,而脉外皮肤之气血,出于五脏之大络,溜注于荣输,而与脉内之血气相合于肘膝间。此论脏腑经脉之血气出入也。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观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注 津液者,水谷气味之所生。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发泄于腠理,淖泽注于骨,补益脑髓,润泽皮肤,是津液注于三百六十五节,而渗灌于皮肤肌腠者也。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外则膏肓丰满。盖膏者脏腑之膏膜,肓者肠胃之募原也。气味所生之津液,从内之膏肓而淖泽于外,是以膏肥之人,其肉淖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外内之相应也。痈疽篇曰: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夫溪谷者,皮肤之分肉,是津液外注于皮肤,从孙络化赤而注于脏腑之原。故经曰: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四关者,两肘、两腋、两髀、两腘,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行者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者,谓脏合腑而腑有原。原有关而关应脏,脏腑阴阳相合,外内出入之相通也。故曰: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肝心脾肺肾,内之五脏也。阳中之少阴,阴中之少阳,五脏之气也。故脏腑有病,取之经脉之原。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此病在三阴三阳之气,而取之气也。
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
注 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夫风雨寒暑大惊卒恐,犹刺犹污,病从外入者也。阴阳喜怒饮食居处,犹结犹闭,病由内生者也。千般疢难,不出外内二因。是以拔之雪之,仍从外解。解之决之,从内解也。

本输篇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注 此六脏六腑,阴阳相合。藏货物曰府。六腑受盛水谷,传化糟粕,受藏精汁,故名曰腑。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故为传道之腑。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故为受盛之腑。胆主藏精汁,故为中精之腑。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水谷,故为五谷之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故为津液之腑。少阳,三焦也。水热穴论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末 原作「脉」,据《素问》水热穴论改。]在肺,皆积水也。是一肾配少阳而主火,一肾上连肺而主水,故肾将两脏也。三焦之脉出于中胃入络膀胱,约下焦而主决渎,故为中渎之腑,水道出焉,而下属膀胱。夫三焦者,少阳之气,水中之生阳也。手厥阴包络之相火,出于右肾,归于心下之包络而为一脏,三焦为之腑,是两肾以膀胱为腑。三焦归于中胃,为包络之腑,故为孤之腑也。夫两肾者,主天一之水,地二之火。分而论之,犹两仪也。故少阳属肾,肾上连肺而为两脏。合而论之,阴阳相贯,水火互交,并主藏精而为生气之原,故皆以膀胱为腑。三焦上合包络,而为孤之腑也。

邪气脏腑病形篇

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脏。故邪入阴经,则其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腑。
注 五脏之脉属脏络腑,六腑之脉属腑络脏,脏腑经脉之相通也。夫血脉为阴,五脏之所主也,故邪入于经,其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散于肠胃。阳明居中土,为万物之所归,邪归于阳明之肠胃,而无所复传矣。
黄帝曰:余闻五脏六腑之气,荥输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岐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腑者也。
注 五脏六腑之气,荥输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而为合,安所行过而相连?帝总问五脏六腑者,盖欲访明脏之五输,腑之六俞,所出所入之原流。然已论于本输篇内,故伯止答六腑之合皆在于足之原因。再按脉外之卫气,出于足之阳明,上冲于头面,散行于三阳。脉外之气血,从手阳明之五里布散于肤表。是手足诸阳之气皆从上而下,复从足指井入于脉中,从足而交于手。故曰:六腑之经脉皆出于足之三阳,上合于手也。此阳气之出于地中,运行于天表,复从下而贯于地脉经水之中。
黄帝曰:荥输与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黄帝曰:治内腑奈何?岐伯曰:取之于合。黄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注 太阳、少阳、阳明者,三阳之气也。运行于脉外,与六腑之经脉相合。脉外之气,与经脉合于荥输之间,是以荥输治外经,治在外之经脉也。脉内之血气,与三阳之气,合于肘膝之间,是以合治内腑。盖脉中之血气,六腑之所出也。取诸外经者,取五脏六腑之荥输也。

本神篇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荥,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注 五脏各有所藏,五志各有所舍。如五志受伤,则有五志之病;如脏气不平,则见脏气之证。故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也。肝者将军之官,故气虚则恐,气实则怒。脾主四肢,故虚则四肢不用;土灌四脏,是以五脏不安。腹乃脾土之郛郭,故实则腹胀;经溲不利者,不转输其水也。夫神慈则悲,喜为心志,故心气虚则悲盛,实则笑不休。肺主气以司呼吸,故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满而不得偃息也。肾为生气之原,故虚则手足厥冷;肾者,胃之关也,故实则关门不利而为胀矣。此五脏之气各有太过不及而不得安和,当审其所见之气而调之也。

脉度篇

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荥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荥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荥,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注 夫手足之六阳,内通于六腑;六阴,内通于六脏。十二经脉之血气,由脏腑之所生。故虚者饮药以补之,是脏腑之气荣于脉内者也。此论脏腑之气,通于脉外之皮肤七窍,以应天地之纪阅历也。五脏常内阅于七窍,是以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矣。在内者六腑为阳,在外者皮肤为阳。本经曰:阳气有余,荣气不行,乃发为痈。是以六腑不和,则血气留滞于皮腠而为痈,此病从内而外也。故邪在腑者,谓邪在于表阳,则阳脉不和,谓左之人迎不和也。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谓右之气口不利也。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谓关阴于内,阳气不得以和之。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谓格阳于外,阴气不得以和之。如是则阴阳俱盛,不得相荥,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此病因于外也。是五脏六腑应天地之五运六气,有升降出入之神机如此。
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荥六腑,何也?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荥其脏,阳脉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五脏,外濡腠理。
注 卫气之行,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入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脉外之血气相将,妇随夫转,是止荣于五脏而不荥于六腑也。荥于脉中者,如水之流;运于脉外者,如日月之行。随天道之运行无息,故阴脉荥其脏,阳脉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五脏,外濡腠理。腠理者,皮肤肌肉之文理,五脏募原之肉理也。

胀论篇

夫胸腹,脏腑之廓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
注 胸腹者,脏腑之郛郭。膻中者,心主之宫城。胃主受纳水谷为太仓,而居中焦。在上为咽喉,主传气而送水谷,在下口为小肠,主传送糟粕津汁。胃之五窍,犹闾里之门户。盖水谷入胃,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五脏主藏水谷之精者也,其流溢于下焦之津液,从任脉而出于廉泉玉英,以濡上之空窍。故五脏六腑,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也。

五癃津液别篇

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尽举,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
注 心为君主之官,乃五脏六腑之主。耳目者,上之空窍,津液之所注也。将相卫者,为君主之臣使也。肾主外者,肾主藏津液,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心悲气并者,心悲则脏腑之气皆上并于心,听令于君主也;气并于心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乃心之盖也,肺举则液上溢,肺主气而水随气行也。心系与肺不能尽举,乍上乍下,下则为咳,上则泣出矣。

五阅五使篇

黄帝曰:愿闻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注 官之为言司也。所以闻五臭,别五色,受五谷,知五味,听五音,乃五脏之气外应五窍,而五窍之各有所司也。

阴阳系日月篇

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注 心属火而应日,故为阳中之太阳。肺居高而属金,故为阳中之少阴。肝居下而属木,故为阴中之少阳。肾居下而属水,故为阴中之太阴。脾位中央而主坤土,故为阴中之至阴。五脏为阴,而阴中有阳也。

本脏篇

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故有大小、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
注 五脏六腑,本于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之气而成此形,故宜中正坚厚,以参副天地阴阳之正气。
五脏六腑,邪之舍也。五脏皆小者,少病,苦焦心,大愁忧。五脏皆大者,缓于事,难使以忧。五脏皆高者,好高举措。五脏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五脏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脏皆偏倾者,邪心而善盗,不可以为人平,反复言语也。
注 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志意者也。故小则血气收藏而少病,小则神志畏怯,故苦焦心,大忧愁也。五脏皆大者,神志充足,故缓于事,难使以忧。五脏皆高者好高举措,五脏皆下者好出人下,此皆因形而情志随之也。和于中,则着于外,故得人心。善盗者,贪取之小人,语言反复,不可以为平正人也。

五色篇

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胱膀子处也。
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
注 以五色命脏,则五脏各有五者之色。至于肩臂膺背膝胫手足之部,俱各有五脏所合之皮脉肉筋骨,视其五色,则知病在内之五脏,在外合之形层。此五脏内合五行,外见五色。若外因风寒暑湿之邪而见于色者,六气之应于色也。

五味篇

五谷:秔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所谓五色者:脾病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注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是以五色合五味而各有所宜也。五脏内合五行,外合五色。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津液各走其道,以养五脏。故五脏病者,随五味所宜也。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注 五味五气,有生有克,有补有泻,故五脏有病,禁服胜克之味。
肝色青,宜食甘,秔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韮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注 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夫色者,气之华也,缓急燥湿,脏气之不和也。五脏有五气之苦,故宜五味以调之,用阴而和于阳也。按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而又曰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盖脾为阴中之至阴,而主湿土之气,乃喜燥而恶寒湿者也,故宜食苦以燥之;然灌溉于四脏,土气润湿,而后乃流行,故又宜食咸以润之。是以玉机真脏论曰:脾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其来如水之流者,此为太过,病在外,故宜急食苦以燥之;如鸟之喙者,此为不及,病在中,谓如黔喙之属艮止而不行,是以食咸以滋其润湿而灌溉也。盖脾为土脏,位居中央,不得中和之气,则有太过不及之分,是以食味之有两宜也。

百病始生篇

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注 此外因于天之风雨,地之清湿,内因于五脏之情志,而成上中下三部之积也。

邪客篇

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经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病挛也。
注 九针篇曰:节之交,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两肘、两腋、两髀、两腘,乃关节交会之处,心脏之神气从此而出。如五脏有邪,则气留于此而不得布散矣。真气之所过,谓五脏之经脉各从此而经过。邪气住留,则伤经络,谓邪在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伤经络矣。此言机关之室,在于骨节之交,五脏之血气从此而出于分肉皮肤,不涉于血脉也。故五脏有邪,则气留于此,如外感于邪气,恶血留滞于此,则骨节机关不得屈伸而病挛也。

论疾诊尺篇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注 五脏之血气,行于脉中而变见于寸口;五脏之气血,变见于色而出于目中。盖五脏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也。黄色不可名者,色黄而有黑白青赤之间色也。胷中,膈中也。五脏之气,皆从内膈而出,故所见之色若是。

卷九十四

脏腑门

扁鹊难经

脏腑

三十二难曰:五脏俱等,而心肺独在鬲上者,何也?然。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故令心肺在膈上也。
注 滑氏曰:心荣肺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犹天道之运于上也。鬲者,隔也。凡人心下有膈膜,与脊胁周回相着,所以遮隔浊气,不使上熏于心肺也。四明陈氏曰:此特言其位之高下耳。若以五脏德化论之,则尤有说焉。心肺既能以血气生育人身,则此身之父母也,以父母之尊,亦自然居于上矣。《内经》曰:鬲肓之上,中有父母。此之谓也。
三十三难曰:肝青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其意何也?然。肝者非为纯木也,乙角也,庚之柔。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释其微阳,而吸其微阴之气,其意乐金,又行阴道多,故令肝得水而沉也。肺者非为纯金也,辛商也,丙之柔。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释其微阴,婚而就火,其意乐火,又行阳道多,故令肺得水而浮也。肺熟熟《难经汇注笺正》:熟字可疑。古今作注各家,皆从熟字敷衍,无一不牵强难通,不如徐灵胎本作「热」字为长。而复浮者,何也?故知辛当归庚,乙当归甲也。
注 四明陈氏曰;肝属甲乙木,应角音而重浊。析而言之,则甲为木之阳,乙为木之阴;合而言之,则皆阳也。以其属少阳而位于人身之阴分,故为阴中之阳。夫阳者必合阴,甲乙之阴阳,本自为配合,而乙与庚通刚柔之道,乙乃合甲之微阳而反乐金,故吸受庚金微阴之气,为之夫妇。木之性本浮,以其受金之气而居阴道,故得水而沉也。及熟之,则所受金之气去,乙复归之甲,而木之本体自然还浮也。肺属庚辛金,应商音而轻清。析而言之,则庚为金之阳,辛为金之阴;合而言之,则皆阴也。以其属太阴而位于人身之阳分,故为阳中之阴。夫阴者必合阳,庚辛之阴阳本自为配合,而辛与丙通刚柔之道,辛乃合庚之微阴而反乐夫火,故就丙火之阳为之夫妇。金之性本沉,以其受火之气炎上而居阳道,故得水而浮也。及熟之,则所受之火气乃去,辛复归之庚,而金之本体自然还沉也。古益袁氏曰:肝为阴木乙也,肺为阴金辛也,角商各其音也。乙与庚合,丙与辛合,犹夫妇也,做皆暂舍其本性而随夫之气习,以见阴阳相感之义焉。况肝位鬲下,肺居鬲上,上阳下阴所行之道性随而分,故木浮而反肖金之沉,金沉而反肖火之上行而浮也。凡物极则反,及其经制化变革则归根复命焉,是以肝肺熟而各肖其木金之本性矣。纪氏曰:肝为阴中之阳,阴性尚多,不随于木,故得水而沉也。肺为阳中之阴,阳性尚多,不随于金,故得水而浮也。此乃言其大者耳。若言其小,则乙庚、丙辛,夫妇之道也,及其熟而浮沉反者,各归其所属,见其本性故也。周氏曰:肝蓄血,血阴也,多血少气,体凝中窒,虽有脉络内经,非玲珑空虚之比,故得水而沉也。及其熟也,濡而润者转为干燥,凝而窒者变为通虚,宜其浮也。肺主气,气阳也,多气少血,体四垂而轻泛,孔窍玲珑,脉络旁达,故得水而浮也。熟则体皆揪敛,孔窍窒实,轻舒者变而紧缩,宜其沉也。斯物理之当然,与五行造化默相符合耳。谢氏曰:此因物之性而推其理也。愚谓肝为阳,阴中之阳也,阴性尚多,故曰微阳,其居在下,行阴道也。肺为阴,阳中之阴也,阳性尚多,故曰微阴,其居在上,行阳道也。熟则无所乐而反其本矣,何也?物熟而相交之气散也。
三十四难曰:五脏各有声色臭味,皆可晓知以不?然。《十变》言:肝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心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声言,其液汗。脾色黄,其臭香,其味甘,其声歌,其液涎。肺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声哭,其液涕。肾色黑,其臭腐,其味咸,其声呻,其液唾。是五脏声色臭味也。
注 此五脏之用也。声色臭味,下欠液字。肝色青臭臊,木化也,呼出木也;味酸,曲直作酸也;液泣通乎目。心色赤臭焦,火化也,言扬火也;味苦,炎上作苦也;液汗,心主血,汗为血之属也。脾色黄臭香,土化也;歌,缓土也,一云脾神好乐,故其声主歌;味甘,稼穑作甘也;液涎,通乎口也。肺色白臭腥,金化也;哭,惨金也;味辛,从革作辛也;液涕,通乎鼻也。肾色黑臭腐,水化也;呻,吟诵也,象水之声;味咸,润下作咸也;液唾,水之属也。四明陈氏曰:肾位远,非伸之则气不得及于息,故声之呻者自肾出也。然肺主声,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肾主液。五脏错综,互相有之,故云十变也。
五脏有七神,各何所藏耶?然。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
注 脏者藏也,人之神气藏于内焉。魂者,神明之辅弼也,随神往来谓之魂。魄者,精气之匡佐也,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神者精气之化成也,两精相薄谓之神。脾主思,故藏意与智。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故藏精与志也。此因五脏之神,是故五用着于外,七神蕴于内也。
三十五难曰:五脏各有所腑,皆相近,而心肺独去大肠小肠远者,何也?然。经言心荣肺卫,通行阳气,故居在上。大肠小肠传阴气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远也。
注 心荣肺卫行阳气而居上,大肠小肠传阴气而居下,不得不相远也。
又:诸腑者皆阳也,清净之处。今大肠小肠胃与膀胱,皆受不净,其意何也?
注 又问诸腑既皆阳也,则当为清净之处,何故大肠小肠胃与膀胱皆受不净耶?
然。诸腑者谓是,非也。经言: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大肠者传泻行道之腑也,胆者清净之腑也,胃者水谷之腑也,膀胱者津液之腑也,一腑犹无两名,故知非也。小肠者心之腑,大肠者肺之腑,胆者肝之腑,胃者脾之腑,膀胱者肾之腑。
注 谓诸腑为清净之处,其说非也。今大肠小肠胃与膀胱,各有受任,则非阳之清净矣。各为五脏之腑,固不得而两名也。盖诸腑体为阳而用则阴,经所谓浊阴归六腑是也。云诸腑皆阳,清净之处,惟胆足以当之。
小肠谓赤肠;大肠谓白肠;胆者谓青肠;胃者谓黄肠;膀胱谓黑肠,下焦之所治也。
注 此以五脏之色分别五腑,而皆以肠名之也。下焦所治一句,属膀胱,谓膀胱当下焦所治,主分别清浊也。
三十七难曰:五脏之气于何发起?通于何许?可晓以不?然。五脏者,当上关于九窍也当上关于九窍也 《灵枢》脉度篇作「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鼻和则知香臭矣;肝气通于目,目和则知黑白矣;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味矣;肾气通于耳,耳和则知五音矣。
注 谢氏曰:本篇问五脏之气,发于何起,通于何许,答文止言五脏通九窍之义,而不及五脏之发起,恐有缺文。愚按五脏发起,当如二十三难流注之说。上关九窍,《灵枢》作七窍者是,下同。
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痈。
注 此二句结上起下之辞。五脏,阴也,阴不和则病于内。六腑,阳也,阳不和则病于外。
邪在六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脉盛矣。邪在五脏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脉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故曰格。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营也,故曰关。阴阳俱盛,不得相营也,故曰关格。关格格 原缺,据《难经》三十七难补。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
注 此与《灵枢》十七篇文大同小异。或云二十八难其受邪气,蓄则肿热,砭射之也十二字,当为此章之结语。盖阴阳之气太盛而至于关格者必死。若但受邪气蓄,则宜砭射之。其者指物之辞,因上文六腑不和及邪在六腑而言之也。
经言气独行于五脏,不营于六腑者,何也?然。夫气之所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不覆溢,人气内温于脏腑,外濡于腠理。
注 此因上章营字之意而推及之,亦与《灵枢》十七篇文大同小异。所谓气独行于五脏,不营于六腑者,非不营于六腑也。谓在阴经则营于五脏,在阳经则营于六腑,脉气周流,如环无端,则无关格覆溢之患。而人之气内得以温于脏腑,外得以濡于腠理矣。四明陈氏曰:腑有邪则阳脉盛,脏有邪则阴脉盛;阴脉盛者阴气关于下,阳脉盛者阳气格于上,然而未至于死。阴阳俱盛,则既关且格,格则吐食而不下,关则二阴闭不得大小便而死矣。脏腑气和而相营,阴不覆,阳不溢,又何关格之有?
三十八难曰:脏惟有五,腑独有六者,何也?然。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
注 三焦主持诸气,为原气别使者,以原气赖其导引,潜行默运于一身之中,无或间断也。外腑指其经为手少阳而言,盖三焦外有经而内无形,故云。详见六十六难。
三十九难曰:经言腑有五,脏有六者,何也?然。六腑者,正有五腑也。五脏亦有六脏者,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故言脏有六也。腑有五者何也?然。五脏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属于五脏,故言腑有五焉。
注 前篇言脏有五,腑有六。此言腑有五,脏有六者,以肾之有两也。肾之两虽有左右命门之分,其气相通,实皆肾而已。腑有五者,以三焦配合手心主也。合诸篇而观之,谓五脏六腑可也,五脏五腑亦可也,六脏六腑亦可也。
四十难曰:经言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声,肾主液。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肾之候,而反闻声,其意何也?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于巳,巳者南方火,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肾者,北方水也,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
注 四明陈氏曰:臭者心所主,鼻者肺之窍,心之脉上肺,故令鼻能知香臭也。耳者肾之窍,声者肺所主,肾之脉上肺,故令耳能闻声也。愚按越人此说,盖以五行相生之理而言,且见其相因而为用也。
五十一难曰:病有欲得温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见人者,有不欲得见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脏腑也?然。病欲得寒而欲得见人者,病在腑也;病欲得温而不欲见人者,病在脏也。何以言之?腑者阳也,阳病欲得寒,又欲见人。脏者阴也,阴病欲得温,又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
注 纪氏曰:腑为阳,阳病则热有余而寒不足,故饮食衣服居处,皆欲就寒也。阳主动而应乎外,故欲得见人。脏为阴,阴病则寒有余而热不足,故饮食衣服居处皆欲就温也。阴主静而应乎内,故欲闭户独处而恶闻人声也。
五十二难曰:腑脏发病,根本等不?然。不等也。何?然。脏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难其处。腑病者仿佛贲响,上下行流,居处无常。故以此知脏腑根本不同也。
注 丁氏曰:脏为阴,阴主静,故止而不移。腑为阳,阳主动,故上下流行,居处无常也。与五十难文义互相发明。
五十三难曰:经言七传者死,间脏者生,何谓也?然。七传者,传其所胜也。间脏者,传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一脏不再伤,故言七传者死也。
注 纪氏曰:心火传肺金,肺金传肝木,肝木传脾土,脾土传肾水,肾水传心火。心火受水之传,一也;肺金复受火之传,再也。自心而始,以次相传至肺之再,是七传也。故七传死者,一脏不受再伤也。
假令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是子母相传,竟而复始,如环无端,故曰生也。
注 吕氏曰:间脏者,间其所胜之脏而相传也。心胜肺,脾间之;脾胜肾,肺间之;肺胜肝,肾间之;肾胜心,肝间之;肝胜脾,心间之,此谓传其所生也。滑氏曰:按《素问》标本病传论曰: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并者,并也,相并而传,传其所间,如吕氏之说是也。独者,特也,特传其所胜,如纪氏之说是也。越人之义本诸此,详见本篇及《灵枢》四十二篇。但二经之义,则以五脏与胃膀胱七者相传,发其例,而其篇题皆以病传为名。今越人则以七传间脏之目,推明二经:假心为例以见病之相传,若传所胜,至一脏再伤则死;若间其所胜,是子母相传,则生也。尤简而明。
五十四难曰:脏病难治,腑病易治,何谓也?然。脏病所以难治者,传其所胜也。腑病易治者,传其子也。与七传间脏同法也。
注 四明陈氏曰:五脏者,七神内守,则邪之微者不易传;若大气之入,则神亦失守而病深,故病难治,亦或至于死矣。六腑为转输传化者,其气常通,况胆又清净之处,虽邪入之终难深留,故腑病易治也。愚按以越人之意推之,则脏病难治者,以传其所胜也;腑病易治者,以传其所生也。虽然,此特各举其一偏而言尔。若脏病传其所生亦易治,腑病传其所胜亦难治也。故庞安常云:世之医书,惟扁鹊之言为深,所谓《难经》也者。越人寓术于其书,而言之有不详者,使后人自求之欤?今以此篇详之,庞氏可谓得越人之心者矣。
六十六难曰:经言肺之原出于太渊,心之原出于大陵,肝之原出于太冲,脾之原出于太白,肾之原出于太溪,少阴之原出于兑骨,胆之原出于丘墟,胃之原出于冲阳,三焦之原出于阳池,膀胱之原出于京骨,大肠之原出于合谷,小肠之原出于腕骨。
注 肺之原太渊,至肾之原太溪,见《灵枢》第一篇。其第二篇曰:肺之俞太渊,心之俞大陵,肝之俞太冲,脾之俞太白,肾之俞太溪。膀胱之俞束骨,过于京骨为原。胆之俞临泣,过于丘墟为原。胃之俞陷谷,过于冲阳为原。三焦之俞中渚,过于阳池为原。小肠之俞后溪,过于腕骨为原。大肠之俞三间,过于合谷为原。盖五脏阴经,以俞为原;六腑阳经,既有俞,仍别有原。或曰,《灵枢》以大陵为心之原,《难经》亦然,而又别以兑骨为少阴之原。诸家针灸书并以大陵为手厥阴,心主之俞以神门在掌后兑骨之端者,为心经所注之俞,似此不同者,何也?按《灵枢》七十一篇曰:少阴无输,心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兑骨之端也。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疾徐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又第二篇曰:心出于中冲,溜于劳宫,注于大陵,行于间使,入于曲泽,手少阴也。又《素问》缪刺篇曰:刺手心主少阴兑骨之端各一,病立已。又气穴篇曰:脏俞五十穴。王氏注五脏俞,惟有心包经井俞之穴,而亦无心经井俞穴。又七十九难曰: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补手心主井。详此前后各经文义,则知手少阴与心主同治也。
十二经皆以俞为原者,何也?然。五脏俞者,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何也?然。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注 十二经皆以俞为原者,以十二经之俞,皆系三焦所行气所留止之处也。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以脐下肾间动气,乃人生之命,十二经之根本。三焦则为原气之别使,主通行上中下之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也。通行三气,即纪氏所谓下焦禀真元之气,即原气也;上达至于中焦,中焦受水谷精悍之气,化为荣卫;荣卫之气,与真元之气通行达于上焦也。所以原为三焦之尊号,而所止辄为原,犹警跸所至称行在所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于是而取之,宜哉!
六十七难曰:五脏募皆在阴,而俞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
注 募与俞,五脏空穴之总名也。在腹为阴,则谓之募;在背为阳,则谓之俞。募犹募结之募,言经气之聚于此也。俞,《史记》扁鹊传作输,犹委输之输,言经气由此而输于彼也。五脏募在腹,肺之募中府,二穴,在胸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动脉陷中;心之募巨阙,一穴,在鸠尾下一寸;脾之募章门,二穴,在季胁下直脐;肝之募期门,二穴,在不容两旁各一寸五分;肾之募京门,二穴,在腰中季胁本。五脏俞在背,行足太阳之经,肺俞在第三椎下,心俞在五椎下,肝俞在九椎下,脾俞在十一椎下,肾俞在十四椎下,皆侠脊两旁各一寸五分。阴病行阳,阳病行阴者,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所以阴病有时而行阳,阳病有时而行阴也。针法曰:从阳引阴,从阴引阳。
六十八难曰:五脏六腑,皆有井荥俞经合,皆何所主?然。经言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此五脏六腑井荥俞经合所主病也。
注 主,主治也。井如谷井水源之所出也。荥,绝小水也,井之源本微,故所流尚小而为荥。俞,输也,注也,自荥而注,乃为俞也。由俞而经过于此,乃谓之经。由经而入于所合,谓之合。合者,会也。《灵枢》第一篇曰: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所行皆井荥俞经合之所系,而所主病各不同。井主心下满,肝木病也。足厥阴之支, 肝别贯膈,上注肺,故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心火病也。俞主体重节痛,脾土病也。经主喘咳寒热,肺金病也。合主逆气而泄,肾水病也。
七十四难曰:经言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者,何谓也?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
注 荥俞之系四时者,以其邪各有所在也。
其肝心脾肺肾而系于春夏秋冬者,何也?然。五脏一病,辄有五也。假令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其病众多,不可尽言也。四时有数,而并系于春夏秋冬者也。针之要妙,在于秋毫者也。
注 五脏一病,不止于五,其病尤众多也。虽其众多,而四时有数,故病系于春夏秋冬及井荥俞经合之属也。用针者,必精察之!
七十五难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
注 金不得平木,不字疑衍。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者,木金水火欲更相平也。木火土金水之欲实,五行之贪胜而务权也;金木水火土之相平,以五行所胜而制其贪也。经曰:一脏不平,所胜平之。东方肝也,西方肺也,东方实则知西方虚矣。若西方不虚,则东方安得而过于实耶?或泻,或补,要亦抑其甚而济其不足,损过就中之道也。水能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泻南方火者,夺子之气,使食母之有余;补北方水者,益子之气,使不食于母也。如此,则过者退而抑者进,金得平其木,而东西二方无复偏胜偏亏之患矣。越人之意,大抵谓东方过于实,而西方之气不足,故泻火以抑其木,补水以济其金,是乃使金得与木相停。故曰:欲令金得平木也。
七十七难曰: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注 见肝之病,先实其脾,使邪无所入,治未病也,是为上工。见肝之病一心治肝,治已病也,是为中工。《灵枢》五十五篇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
八十一难曰: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寸口脉耶?将病自有虚实耶?其损益奈何?然。是病非谓寸口脉也,谓病自有虚实也。假令肝实而肺虚,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当更相平,当知金平木。假令肺实而肝虚,微少气,用针不补其肝,而反重实其肺,故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此者中工之所害也。
注 是病字非误即衍。肝实肺虚,金当平木,如七十五难之说。若肺实肝虚,则当抑金而扶木也。用针者乃不补其肝而反重实其肺,此所谓实其实而虚其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杀人必矣。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脏腑传乘治法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师曰:五脏病,各有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伤寒论 【汉 张机

辨在脏在腑并治法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脉浮而大,心下反鞕,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鞕。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五脏绝候

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而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也;唇吻反青,四肢漐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

乘腑乘脏

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濇为乘脏也。

中藏经 【汉 华佗

腑病水法有六

病起于六腑者,阳之系也,阳之发也;或上或下,或内或外,或反在其中,行之极也。有能歌笑者,有能悲泣者,有能奔走者,有能呻吟者,有自委曲者,有自高贤者,有寤而不寐者,有不能言而声昧者,各各不同,皆生于六腑也。喜其通者,因以通之;喜其塞者,因以塞之;喜其水者,以水济之;喜其冰者,以冰助之。病者之乐喜好勿违背,亦不可强抑之也。如此从随,则十生其十,百生其百,疾无不愈耳。

脏病火法有六

病起于五脏者,皆为阴之所属。其法也,或偏枯,或痿厥,或外寒而内热,或外热而内寒,或心腹胀满,或手挛拳,或口眼不正,或皮肤不仁,或行步艰难,或身体强硬,或吐泻不息,或疼痛未宁,或暴无语,或久无音,绵绵默默,状若死人,如斯之候,备出于阴。阴之盛也,阳必不足;阳之盛也,阴必不盈。前论云阳不足则助之以火,精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者,是也。故喜其汗者汗之,喜其温者温之,喜其热者热之,喜其火者火之,喜其汤者汤之。喜其汗温热火汤,亦在其宜,又勿强之。如是,则万全其万。水火之法,真阴阳也。治救之道,当详明矣。

论五脏六腑寒热虚实生死顺逆之法

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顺逆,皆见于形证脉气,若非诊察,无由识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良医之大法。

脏腑虚实论

病有脏虚脏实,腑虚腑实。状各不同,宜深消息。
肠鸣气走,足冷手寒,食不入胃,吐逆无时,皮毛憔悴,肌肉皱皴,耳目昏塞,语声破散,行步喘促,精神不收,此五脏之虚也。诊其脉举指而滑,按之而微,看在何部以断其脏。按之沉小微弱短濇软濡,俱为脏虚也。饮食过多,大小便难,胸膈满闷,肢节疼痛,身体沉重,头目闷眩,唇口肿胀,咽喉闭塞,肠中气急,皮肉不仁,暴生喘乏,偶作寒热,疮疡并起,悲喜时来,或自痿弱,或自高强,气不舒畅,血不流通,此五脏之实也。诊其脉,举按俱盛者实也,又长浮数疾,洪紧弦大,俱曰实也,看在何经而断其脏也。
头疼目赤,皮热骨寒,手足舒缓,血气壅塞,丹瘤更生,咽喉肿痛,轻按之痛,重按之快,食欲如故,曰腑实也。诊其脉浮而实大者是也。
皮肤搔痒,肌肉(月真)胀,食饮不化,大便滑而不止,诊其脉轻手按之得滑,重手按之得平,此乃腑虚也,看在何经而正其时也。

千金方 【唐 孙思邈

脏腑论

夫人禀天地而生,故内有五脏、六腑、精气、骨髓、筋脉,外有四肢、九窍、皮毛、齿爪、咽喉、唇舌、肛门、胞囊,以此总而成躯。故将息得理,则百脉安和;役用非宜,即为五劳七伤六极之患。有方可救,虽病无他;无法可凭,奄然永往。所以备述五脏六腑血脉根源,循环流注,与九窍应会处;并论五脏六腑轻重、大小、长短、阔狭,受盛多少,仍列对治方法,丸散酒煎汤膏摩熨及针灸孔穴,并穷于此。凡留心医术者,可考而行之。其冷热虚实风气,凖药性而用之,则内外百疴无所逃矣。凡五脏在天为五星,在方为五岳,在时为五行,在人为五脏。五脏者,精神魂魄意也。论阴阳,察虚实,知病源,用补泻,应禀三百六十五节三百六十五节 原作「三十六骨节」,据《千金》卷十一肝脏脉论改。,终会通十二经焉。

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

病人肝绝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欲伏眠,目视而不见,人汗出如水不止。病人胆绝七日死,何以知之?眉为之倾。病人筋绝九日死,何以知之?手足爪甲青,呼骂不休。病人心绝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视立死。病人肠绝六日死,何以知之?发直如干麻,不得屈伸,自汗不止。病人脾绝十二日死,何以知之?口冷足肿,腹热胪胀,泄利不觉,出无时度。病人胃绝五日死,何以知之?脊痛腰中重,不可反复。病人肉绝六日死,何以知之?耳干,舌皆肿,溺血,大便赤泄。病人肺绝三日死,何以知之?口张,但气出而不还。病人大肠绝不治,何以知之?泄利无度,利绝则死。病人肾绝四日死,何以知之?齿为暴枯,面为正黑,目中黄色,腰中欲折,白汗出如流水。病人骨绝齿黄落十日死。诸浮脉无根者皆死。已上五脏六腑为根也。

五脏六腑变化旁通诀

凡五脏六腑,变化无穷,散则诸经,其事隐没,难得具知。今纂集相附以为旁通,令学者少留意推寻,造次可见矣。

五脏

肾 【水一】  心 【火二】  肝 【木三】  肺 【金四】  脾 【土五

六腑

膀胱 小肠 胆大肠 胃三焦

五脏经

足少阴 手少阴 足厥阴 手太阴 足太阴

六腑经

足太阳 手太阳 足少阳 手阳明 足阳明 手少阳

五脏 脉

沉濡 洪盛 弦长 浮短 缓大

五脏斤两

一斤二两 【又云一斤一两】  十二两 【三毛七孔】  四斤四两 【左三叶右四叶】 三斤三两 【六叶两耳】  二斤三两

六腑斤两

九两二铢 二斤十四两 三两三铢 二斤十二两 二斤十四两

六腑丈尺

广七寸 【又云九寸】  长二丈四尺 【广二寸四分】 二寸四分 原作「一寸四分」,按《千金》卷二十九五脏六腑旁通诀改。 三寸三分 一丈二尺【广六寸】  大一尺五寸

六腑所受

九升二合 【又云九升九合】  二斗四升 一合 【《难经》作三合】 三合 原作「二合」,据《难经》四十二难改。 一斗二升 三斗五升

五脏官

后宫列女 帝王 上将军 【又为郎官】  尚书 【又为上将军】  谏议大夫

六腑官

水曹掾 监仓吏 将军决曹吏 监仓掾 内啬吏

五脏腧

十四椎 五椎 九椎 三椎 十一椎

六腑 腧

十九椎 十八椎 十椎 十六椎 十二椎 十三椎

五脏募

京门 巨阙 期门 中府 章门

六腑募

中极 关元 日月 天枢 中脘 石门

五脏脉出

出 涌泉 中冲 【此心包络经,心经出少冲】  大敦 少商 隐白隐白 原本「隐白」下有「此心包络经出少阳」,据《千金要方》删除。
流 然谷 劳宫 【心经流少府】  行间 鱼际 大都
注 太溪 大陵 【心经注神门】  太冲 太渊 太白
过 水泉 内关 【心经过通里】  中封 列缺 公孙
行 伏溜 间使

六腑脉出

出 至阴 少泽 窍阴 商阳 厉兑 关冲 【此三焦经出入
流 通谷 前谷 侠溪 二间 内庭 液门
注 束骨 后溪 临泣 三间 陷谷 中渚
过 京骨 腕骨 丘墟
合谷 冲阳 阳池
行 昆仑 阳谷 阳辅
阳溪 解溪 支沟
入 委中 小海 阳陵泉 曲池 三里 天井

五窍

耳 【二阴】  舌 【】  目 鼻 唇

五养

骨 【】  血 【】  筋 皮 毛

五液

唾 汗 泪 涕 涎

五声

呻 【】  言 呼 哭 歌

六气

呬 吹 呼 呵 嘘 唏

五神

志 【】  神 【性又作脉神】  血 【】  气 【】  意 【智又作营意

五有余病

胀满 笑不止 怒 喘喝仰息经溲不利

五不足病

厥逆 忧 【一作悲】  恐 息利少气 四肢不用

六情

恶哀 怵虑 【一作惠好】  好喜 【一作直喜】  威怒 乐愚
贪狠 廉贞 宽大 公正 阴贼 奸邪

八性

欲忌 友爱 慈 【惠悲】  气 【】  公私 【

五常

智 【】  礼 【】  仁 【】  义 【】  信 【

五事

听 【】  视 【】  貌 【】  言 【】  思 【

五咎

急 豫 狂 僭 蒙

五音

吟咏 肆呼 讽 唱 歌

五声 二

羽 【四十八丝】  征 【五十四丝】  角 【六十四丝】  商 【七十二丝】 宫 【八十一丝

五色

黑 赤 青 白 黄

五味

咸 苦 酸 辛 甘

五臭

腐 焦 膻 【】  腥 香

五宜 【子来扶母

酸 甘 苦 咸 辛

五恶 【味之恶

甘 咸 辛 苦 酸

五恶 【气之恶

燥 热 风 寒 湿

五数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五行

水 火 木 金 土

五时

冬 夏 春 秋 季夏

五形 【《外台》云:外应五行之形,内法五形之象

曲 兑 直 屈 圆

五畜

豕 【《外台》云豕鼠】  羊 【《外台》云蛇马】  鸡 【《外台》云虎兔】 犬 【《外台》云猴鸡】  牛 【《外台》云龙羊犬牛

五谷

大豆 麦 麻 稻 【黄黍】  稷

五果

栗 杏 李 桃 枣

五菜

藿 薤 韭 葱 葵

假令人肾、心、肝、肺、脾为脏,则膀胱、小肠、胆、大肠、胃为腑。足少阴为肾经,足太阳为膀胱经,下至五脏、五果、五菜皆尔,触类长之也。余皆仿此。

河间六书 【金 刘完素

五脏六腑应五运六气

五脏六腑,应五运六气,凡病微则当其本化,甚则兼其鬼贼之化,亢则害承乃制,微则是其本经。本,脏之本;化,造化之化也。病甚,则如金衰不能化木,木则生火,木火者,皆阳也,故风火多兼化,则风热相搏,贼其金也。
脏腑之气,应乎三阴三阳,实则行乎本化之气,泻之;衰则行其胜己之气,泻之是为杀其鬼也。

东垣十书 【元 李杲

五脏之气交变论

五脏别论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难经》曰:肺主鼻,鼻和则知香臭。洁古云:视听明则清凉,香臭辨而温暖。此内受天之气,而外利于九窍也。夫三焦之窍开于喉,出于鼻,鼻乃肺之窍。此体也。其闻香臭者,用也。心主五臭,舍于鼻,盖九窍之用,皆禀长生焉。夫心长生于酉,酉者肺,故知鼻为心之所用而闻香臭也。耳者上通天气,肾之窍也,乃肾之体而为肺之用。盖肺长生于子,子乃肾之舍,而肺居其中而能听音声也。一说:声者天之阳,音者天之阴,在地为五律,在人为喉之窍,在口乃三焦之用,肺与心合而为言出于口也。此口心之窍开于舌为体,三焦于肺为用,又不可不知也。肝之窍通于目,离为火,能耀光而见物,故分别五色也。肝为之舍,肾主藏精,鼻通气于心肺,故曰主百脉而行阳道。经云脱气者目盲,脱精者耳聋,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此明耳目口鼻为清气所奉于天,而心劳胃损,则受邪也。
六腑者,六阳也。五脏者,五阴也。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是五阴也。又有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是六阴也。耳者肾也,复能听声,声为金,是耳中有肺也。鼻者肺也,复能闻臭,是鼻中有心也。舌者心也,复能知味,是舌中有脾也。目有五轮,通贯五脏。口为脾,脾为坤土,主静而不动,故无所兼。言耳鼻舌各兼一,目兼四,此与督脉共计十三阴也。脑为诸体体 疑作「髓」。之会,即海也,肾主之,是为十四阴矣。
其用在下,胆、胃、膀胱、大肠、小肠。天,六腑,气表,其体在上,其用在下。
其用在上,两目、两耳、鼻、口、舌。地,五脏,血里,其体在下,其用在上。

问脏腑有几

答曰:肝、心、脾、肺、肾兼包络,一名命门,为六脏。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兼三焦为六腑,计之十二矣,故包则为一腑矣,是为十三矣。经曰:包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又云:包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者,若沃以汤。注云:膀胱,包内居之内外二境。图云:膀胱者,包之室也,以是知为十三脏腑矣。
假令脾肺虚,则补其母,谓肺病而补其脾也,则肾自平矣。假令脾肺实则泻其子,谓脾病而泻其肺也,则心自平矣。《难经》云: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
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
假令心病得脾脉,土在火之分也。克火之水退而不敢至,火独王于南方,是从前来者为实邪也。前后虚实图(缺图)
假令心病得肝脉,木在火之分也。土退而不敢至,土退而不至,则克火之水随木而至,是从后来者为虚邪也。
假令脾肺虚,脾母能令肺子虚也。用理中汤,非补脾也,脾中补肺也。故曰,虚则补其母。以其脾为生肺之本也,则用人参、白朮之类。故经曰:滋苗者,必固其根。此之谓也。
假令脾肺实,肺子能令脾母实也。用泻黄散,非泻脾也,脾中泻肺也。故曰,实则泻其子。以其脾为生肺之上源,则用栀子、石膏之类。故经曰:伐下者,必枯其上。此之谓也。

脏腑标木阴阳论

天阳无圆,气上外升生浮,昼动轻,燥六腑。
地阴有方,血下内降杀沉,夜静重,湿五脏。
夫治病者,当知标本。以身论之,则外为标,内为本;阳为标,阴为本。故六腑属阳为标,五脏属阴为本,此脏腑之标本也。又脏腑在内为本,各脏腑之经络在外为标,此脏腑经络之标本也。更人身之脏腑、阴阳、气血、经络,各有标本也。以病论之,先受病为本,后传流病为标。凡治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若先治其标,后治其本,邪气滋甚,其病益蓄。若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虽病有数十证皆去矣。谓如先生轻病,后滋生重病,亦先治轻病后治重病,如是则邪气乃伏,盖先治本故也。若有中满,无问标本,先治中满,谓其急也。若中满后有大小便不利,亦无问标本,先利大小便,次治中满,谓尤急也。除大小便不利及中满三者之外,皆治其本,不可不慎也。从前来者谓实邪,从后来者谓虚邪,此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是也。治法云: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假令肝受心火之邪,是从前来者为实邪,皆泻其子火也。然非直泻其火,十二经中各有金木水火土,当木之分,泻其火也。故标本论云: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既肝受火邪,先于肝经五穴中泻荣火行间穴是也;后治其标者,于心经五穴内泻荣火少府穴是也。以药论之,入肝经药为之引,用泻心火药为君,是治实邪之病也。假令肝受肾邪,是从后来者为虚邪,虚邪则当补其母。故标本论云: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既受水邪,当先于肾经涌泉穴中补水,是先治其标;后于肝经曲泉穴中泻水,是后治其本,此先治其标者,推其至理,亦是先治其本也。以药论之,入肾经药为引,用补肝经药为君是也。

五方之正气味

东方甲风乙木,其气温,其味甘,在人以肝胆应之。
南方丙热丁火,其气热,其味辛,在人以心小肠三焦包络应之。
中央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
中央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
西方庚燥辛金,其气凉,其味酸,在人以肺大肠应之。
北方壬寒癸水,其气寒,其味苦,在人以肾膀胱应之。

脏腑泻火药

黄连泻心火。木通泻小肠火。黄芩泻肺火,栀子佐之。黄芩泻大肠火。柴胡泻肝火,黄连佐之。柴胡泻胆火,亦以黄连佐之。白芍药泻脾火。石膏泻胃火。知母泻肾火。黄蘗泻膀胱火。柴胡泻三焦火,黄芩佐之。
以上诸药,各泻其火,不唯止能如此,更有治病合为君、合为臣处。详其所宜而用,勿执一也。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法。
心小肠 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三焦命门补泻同。
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凉寒热补泻,各从其宜,逆从互换,入求责法。
肺大肠 味酸,补辛,泻气,凉补温泻。
肾膀胱 味苦,补咸,泻气,寒补热泻。
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此之谓也。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居。又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荣卫将行,常有天命矣。

医学正传 【明 虞抟

五脏病传

或问《难经》五十三难曰:经言七传者死,间脏者生。然。七传者传其所胜也,间脏者传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传肺,肺病传肝,肝病传脾,脾病传肾,肾病传心,一脏不再伤,故言七传者死也。间脏者,传其所生也。假令心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是子母相传,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故言生也。夫经文所谓七传者,据其数止六传而已。谓一脏不再伤,按其数乃有四脏不再受伤。且其间脏之理未闻有发明之旨,释者止是随文解义而已,请明辨以释吾疑,可乎?曰:夫此条言虚劳之证也。其所谓七传者,心病上必脱肾病传心一句。其一脏不再伤,当作三脏不再伤。皆传写之误耳。盖虚劳之证必始于肾经,五脏从相克而逆传已尽,又复传于肾与心,则水绝灭而火大旺,故死而不复再传彼之三脏矣。其有从相生而顺传者,盖肾水欲传心火,却被肝木乘间,而遂传肝木,然后传心火,次第由顺行而及于彼之三脏,而有生生不息之义,故曰间脏者生。

医学纲目 【明 楼英

五脏病传 二

《灵枢》标本病传篇:夫病传者云云,谓之大气入脏,盖传之急者也。王注云:有缓传者,有急传者。缓者或一岁二岁三岁而死,其次或三月六月而死,急者或一日二日三日四日或五六日而死,则此类也。王氏此言,甚得推广经意,然不能验日数者,但验病之以传。如心先病心痛,次传于肺,或咳或喘;次传于肝,或胁痛,或头眩;次传于脾胃,或闭塞不通,或身痛体重,或胀或泄;次传于肾、膀胱,或少腹腰脊痛胫酸,或背膂筋痛小便闭。如此必死,累验有准。邻人赵氏始肝病胁痛,半载,次传之脾,腹胀而死。又卜叔英嫂氏始肺病咳喘,次传之肝,头眩不寐,次传之脾,腹胀而死。又杨白鹿师始脾病腹痛,次传之膀胱,小便淋闭,次传之心,胸膈痛,通身青脉而死矣。盖心主血脉故也。
《难经》五十三难云:经言七传者死。经言谓《素问》、《灵枢》二经之病传论所言也。七传当作次传,次传者死,即《素》、《灵》二经病传论言诸病以次相传,皆有死期不可刺者是也。心火传所胜之肺金,肺金传所胜之肝木,故曰传其所胜也。间脏者生,即《素》、《灵》二经病传论言间一脏及至三四脏乃可刺者是也。盖心病本传肺,肺本传肝,肝本传脾,今心病间肺一脏传肝,或间肺肝二脏传脾,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故曰传其所生也。《难经》诸证,唯吕广释七传为次传,为得经旨。

薛氏医案 【明 薛己

求五脏病

经云:治病必求其本,本于四时五脏之根也。故洁古云:五脏子母虚实,鬼邪微正,若不达其意旨,不易得而入焉。徐用诚云: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肾二脏。肾者,心之鬼。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此心病先求于肝,清其源也。五脏受病,必传其所胜,水能胜火,则肾之受邪,必传之心,故先治其肾,逐其邪也。故有退肾邪、益肝气两方。或诊其脉,肝肾两脏俱和而心自主疾,然后察其心家虚实治之。

医学入门 【明 李梴

脏腑不可不知

脏者,藏平也,藏诸神而精气流通也。腑者,府库也,出纳转输之谓也。脏腑,兄弟也,同气而异形耳。观《素问》、《难经》所论脏腑,分阴分阳,而脾胃乃人身中之太极矣乎。至于气血多少,体用上下,亦不可不知。诗曰:多血多气经须记,手经大肠足经胃。多气少血有六经,三焦胆肾心脾肺。多血少气心胞络,膀胱小肠肝所异。

内景全图
见图

医宗必读 【明 李中梓

五脏苦欲补泻论

夫五脏之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义也,不明乎此,不足以言医。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虚则补之。
注 肝为将军之官,其性猛锐,急则有摧折之意,用甘草以缓之,即宽解慰安之义也。扶苏条达,木之象也。用川芎之辛以散之,而解其束缚。然辛虽主散,遂其所欲,即名为补。如太过则制之,勿使逾分。酸可以收,故云泻,芍药之属。虚补,陈皮、生姜之属。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虚则补之。
注 脾为仓廪之官,属土,喜燥。湿则不能健运,白朮之燥,遂其性之所喜也。稼穑作甘,甘主缓,是其本性也。脾喜健运,补之气旺则行,人参是也。湿土主长夏之令,温热太过,脾斯困矣,急以黄连之苦泻之。甘草益气,大枣益血,俱甘入脾。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辛泻之,以酸补之,虚则补之。
注 肺为华盖之脏,相傅之官,藏魄而主气者也。气常则顺,气变则逆,逆则违其性矣,宜黄芩苦以泄之。肺主上焦,其政敛肃,故喜收,宜白芍之酸以收之。金受火制,急食辛以泻之,桑白皮是也。不敛则气无管束,肺失其职矣,宜五味子补之。盖酸味遂其收敛之性,以清肃乎上焦也。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虚则补之。
注 肾为作强之官,藏精,为水脏,主五液,其性本润,是故恶燥,宜知母之辛以润之。肾非坚无以称作强之职,四气遇湿热则软,遇寒冷即坚,五味得咸则软,得苦即坚,故宜黄蘗;然坚即补也,宜地黄之微苦。藏精之脏,苦固能坚,然非益精,无以为补,宜地黄、山茱萸。
夫五脏者,违其性则苦,遂其性则欲。本脏所恶,即名为泻;本脏所欲,即名为补。苦欲既明,而五味详审。水曰润下,润下作咸;火曰炎上,炎上作苦;木曰曲直,曲直作酸;金曰从革,从革作辛;土爰稼穑,稼穑作甘。苦者直行而泻,辛者横行而散,酸者束而收敛,咸者止而软坚,甘则可上可下。土位居中而兼五行,淡则五脏无归,专入太阳而利小便。善用药者不废准绳,亦不囿于准绳。如热应寒疗,投寒而火热反生;寒应热治,进热而沉寒转盛,此喜攻增气之害也。治寒有法,当益心阳;治热有权,宜滋肾水,此求本化源之妙也。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此变化通神之法也。知此数者,其于苦欲补泻,无胶固之失矣。

古今医统 【明 徐春甫

泻南方补北方论

七十五难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更当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者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者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火者木之子,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予每叹越人之得经旨而悼后人之失经旨也。先哲有言:凡读书不可先看注解,且将经文反复而详味之,待自家有新主意,然后却以注解参校,庶乎经意昭然,而不为他说所蔽。若先看注解,则被其说横吾胸中,自家竟无心意矣。予平生佩服此训,所益甚多。如《难经》此言,周备纯至,足以为万世法,后人纷纷之论,其可凭乎?夫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常道也;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亦常道也,人皆知之。今肝实肺虚,乃不泻肝而泻心,此亦人知之;至不补肺补脾而补肾,此则人不能知,惟越人知之耳。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以常情观之,则曰心火实,致肝木亦实,此子能令母实也。脾土虚,致肺金亦虚,此母能令子虚也。心火实乃由自旺,脾土虚乃由肝木,制之法当泻心补脾,则肝肺皆平矣。越人则不然,其子能令母实,子谓火,母谓木,固与常情无异;其母能令子虚,母谓水,子谓木,则与常情不同矣。故曰,水者木之母也,子能令母实一句,言病因也;母能令子虚一句,言治法也。其意盖曰:火为木之子,子助其母使之过分而为病矣,今将何以处之?惟有补水泻火之治而已。夫补水者何谓也?盖水为木之母,若补水之虚,则力可胜火,火势退而木势亦退,此则母能虚子之义,所谓不治之治也。若曰不然,则母能令子虚一句,将归之于肺脾乎?既归于肺脾,今何不补脾乎?夫五行之道,其所畏者,畏所克耳。今火太旺,水大亏,火何畏乎?惟其无畏,故愈旺而莫能制,自非滋水以求胜之,孰能胜也?水胜火三字,此越人寓意处,当细观之,勿轻忽也。虽泻水补火并言,然其要又在于补水耳。后人乃曰独泻火而不用补水,又曰泻火则是补水,得不大违越人与经之意乎?若果不用补水,经必不言补北方,越人必不言补水矣。虽然,水不虚而火独暴旺者,固不必补水亦可也。若先因水虚而致火旺者,不补水可乎?水虚火旺而不补水,则药至暂息,药过而复作,将积年累月无有穷也。安能绝其根哉?虽苦寒之药,通为抑阳扶阴,不过泻火邪而已,终非肾脏本药不能以滋养北方之真阴也。欲益其阴,非地黄、黄柏之属不可也。且夫肝之实也,其因有二:心助肝,肝实之一因也;肺不能制肝,肝实之二因也。肺之虚也,其因亦有二:心克肺,肺虚之一因也;脾受肝克而不能生肺,肺虚之二因也。今补水而泻火,火退则木气削,又金不受克而制木,东方不实矣,金气得平。又土不受克而生金,西方不虚矣。若以虚则补母言之,肺虚则当补脾,岂知肝势正盛,克土之深,虽曰补脾,安能敌其正盛之势哉?纵使土能生金,金受火克,亦所得不偿所失,此所以不补土而补水也。或疑木旺补水,恐水生木而木愈旺,故独泻火不补水之论,欣然而从之,殊不知木已旺矣,何待生乎?况水之虚,虽峻补尚不能复其本气,安有余力生木哉?若能生木,则能胜火矣。或又谓补水者,欲其不食于母也,不食于母,则金气还矣。岂知火克金,土不能生金,金之虚已极,尚不能自给,水虽欲食之,何所给乎?若如此,则金虚不由于火之克,土之不生,而由于水之食耳,岂理也哉!纵水不食金,金亦未必能复常也。金不得平木一句,多一不字,所以泻火补水者,正欲使金得平木也。不字当删去。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虚指肺虚而言也。泻火补水,使金得平木,正所谓能治其虚不补土,不补金,乃泻火补水,使金自平,此法之巧而妙者。苟不晓此法,而不能治此虚,则不须问其他,必是无能之人矣。故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若夫上文所谓金木水火土更相平之义,不劳解而自明,兹故弗具也。夫越人亚圣也,论至于此,敢不敛衽?但恨说者之释蚀之,故辨。

卷九十五

脏腑门

医贯 【明 赵献可

形景图说

脏腑内景,各有区别。咽喉二窍,同出一脘,异途施化。喉在前,主出;咽在后,主吞。喉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路,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窍,以及诸脉之行气要道也。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道路,水谷同下,并归胃中,乃运粮之关津也。二道并行,各不相犯。盖饮食必历气口而下,气口有一会厌,当饮食方咽,会厌即垂,厥口乃闭,故水谷下咽,了不犯喉。言语呼吸,则会厌开张。当食言语,则水谷乘气逆入喉脘,遂呛而咳矣。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以覆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吸一呼,水之有源,无有穷也,乃清浊之交运,人身之橐钥。肺之下为心,心有系络,上系于肺,肺受清气,下乃灌注。其象尖长而圆,其色赤,其中窍数,多寡各异,迵不相同,上通于舌,下无透窍。心之下有心包络,即膻中也,象如仰盂,心即居于其中,九重端拱,寂然不动。凡脾、胃、肝、胆、两肾、膀胱各有一系,系于包络之旁,以通于心,此间有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即如雾者是也。如外邪干犯,则犯包络。心不可犯,犯心即死矣。此下有膈膜与脊胁,周回相着,遮蔽浊气,使不得上熏心肺。膈膜之下有肝,肝有独叶者,有二三叶者,其系亦上络于心包,为血之海,上通于目,下亦无窍。肝短叶中有胆附焉,胆有汁藏而不泻。此喉之一窍也。施气运化,熏蒸流行,以成脉络者。如此咽至胃长一尺六寸,通谓之咽门。咽下是膈膜,膈膜之下有胃,盛受饮食而腐熟之。其左有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其色如马肝赤紫,其形如刀镰,闻声则动,动则磨胃,食乃消化。胃之左有小肠,后附脊胁,左环回周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脐上,共盘十六曲。右有大肠即回肠,当脐左环回周迭积而下,亦盘十六曲。广肠附脊以受回肠,左环迭积下辟,乃出滓秽之路。广肠左侧为膀胱,乃津液之腑,五味入胃,其津液上行,精者化为血脉以成骨髓,津液之余留入下部,得三焦之气施化,小肠渗出,膀胱渗入而溲便注泄矣。凡胃中腐熟水谷,其精气自胃之上口曰贲门传于肺,肺播于诸脉。其滓秽自胃之下口曰幽门,传于小肠,至小肠下口曰阑门,泌别其汁,清者渗出小肠而渗入膀胱,滓秽之物则转入大肠。膀胱赤白莹净,上无所入之窍,止有下口,全假三焦之气化施行,气不能化,则闭格不通而为病矣。此咽之一窍,资生血气,转化糟粕而出入如此。三焦者,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主持诸气以象三才,故呼吸升降,水谷腐熟,皆待此通达,与命门相为表里。上焦出于胃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传胃中谷味之精气于肺,肺播于诸脉,即膻中气海所留宗气是也。中焦在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液以奉生身,莫贵于此,即肾中动气,非有非无,如浪花泡影是也。下焦如渎,其气起于胃下脘,别回肠注于膀胱,主出而不纳,即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者,下焦化之也。肾有二,精所舍也,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各有带二条,上条系于心包,下条过屏翳穴后趋脊骨。两肾俱属水,但一边属阴,一边属阳。越人谓左为肾右为命门,非也。命门即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易》所谓一阳陷于二阴之中。《内经》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是也。名曰命门,是为真君真主,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也。其右旁有一小窍即三焦,三焦者是其臣使之官,禀命而行,周流于五脏六腑之间而不息,名曰相火。相火者,言如天君无为而治,宰相代天行化,此先天无形之火,与后天有形之心火不同。其左旁有一小窍,乃真阴真水气也,亦无形,上行夹脊,至脑中为髓海,泌其津液,注之于脉,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亦随相火而潜行于周身,与两肾所主后天有形之水不同。但命门无形之火,在两肾有形之中为黄庭,故曰五脏之真惟肾为根。褚齐贤云:人之初生受胎,始于任之兆,惟命门先具;有命门然后生心,心生血;有心然后生肺,肺生皮毛;有脾然后生肾,肾生骨髓,有肾则与命门合,二数备,是以肾有两岐也。可见命门为十二之经主,肾无此,则无以作强而技巧不出矣;膀胱无此,则三焦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矣;脾胃无此,则不能蒸腐水谷而五味不出矣;肝胆无此,则将军无决断而谋虑不出矣;大小肠无此,则变化不行而二便闭矣;心无此,则神明昏而万事不能应矣。所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矣。余有一譬焉:譬之元宵之鳌山走马灯,拜者、舞者、飞者、走者,无一不具,其中间惟是一火耳。火旺则动速,火微则动缓,火熄则寂然不动,而拜者、舞者、飞者、走者,躯壳未尝不存也。故曰汝身非汝所有,是天地之委形也。所以谆谆必欲明此论者,欲世之养身者、治病者,的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夫既曰立命之门,是火乃人身之至宝,何世之养身者,不知保养节欲,而日夜戕贼此火?既病矣,治病者不知温养此火,而日用寒凉以直灭此火,焉望其有生气耶?经曰: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戒之戒之!余今直指其归元之路而明示之,命门君主之火,乃水中之火,相依而永不相离也。火之有余,缘真水之不足也,毫不敢去火,只补水以配火,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火之不足,因见水之有余也,亦不必泻水,就于水中补火,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所谓原与主者,皆属先天无形之妙,非曰心为火而其原在肝,肾为水而其主属肺。盖心脾肾肝肺,皆后天有形之物也,须以无形之火,配无形之水,直探其君主之穴宅而求之,是为同气相求,斯易以入也。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也。若夫风、寒、暑、湿、燥、火六者之入于人身,此客气也,非主气也。主气固,客气不能入,今之谈医者,徒知客者除之,漫不加意于主气,何哉?纵有言固主气者,专以脾胃为一身之主焉。知坤土是离火所生,而艮土又属坎木所生耶?明乎此,不特医学之渊源有自,而圣贤道统之传亦自此不昧。而所谓一贯也,浩然也,明德也,元牝也,空中也,太极也,同此一火而已。为圣为贤为仙为佛,不过克全此火而归之耳。小子之一论,阐千古之未明见者,慎勿以为迂也。
形象图

见图

《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周子惧人之不明而制为太极图。无极而太极。无极者,未分之太极也;太极者,已分之阴阳也。一中分太极,中字之象形,正太极之形也。一即伏羲之奇,一而圆之,即是无极。既曰先天太极,天尚未生,尽属无形。何为伏羲画一奇,周子画一圈,又涉形迹矣?曰:此不得已而开示后学之意也。人受天地之中以生,亦具有太极之形,在人身之中,余按古铜人图画一形象,而人身太极之妙宛然可见。岂好事哉?亦不得已也。

五行论

以水火土金木,配心肝脾肺肾,相生相克,素知之矣。诸书有云:五行惟独火有二,此言似是而非。论五行俱各有二,奚独一火哉?若论其至五行各各有五,五五二十五,各具一太极,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今以五行之阴阳生死言之:木有甲木属阳,乙木属阴。人身之胆是甲木,属足少阳;肝是乙木,属足厥阴。甲木生于亥而死于午,乙木生于午而死于亥。火有丙火属阳,丁火属阴。人身之相火属手少阳,心火属手少阴。丙火生于寅而死于酉,丁火生于酉而死于寅。水有壬水属阳,癸水属阴。人身之肾水属足少阴,膀胱属足太阳。壬水生于申而死于卯,癸水生于卯而死于申。土有戊土属阳,己土属阴。人身之胃土属足阳明,脾土属足太阴。戊土生于寅而死于酉,己土生于酉而死于寅。金有庚金有辛金,庚金属阳,辛金属阴。人身之肺金属手太阴,大肠金属手阳明。庚金生于巳而死于子,辛金生于子而死于巳。欲察病情者,专以时日之生旺休囚而验其阴阳之属。如胆火旺则寅卯旺而午未衰,肝火旺则午未甚而亥子衰。五行主客,各以其类推之。
独土金随母寄生,故欲补土金者,从寄生而补其母。是以东垣有隔二之治,是从母也;有隔三之治,又从母之外家也。土金惟寄生,故其死为真死。惟水火从真生,故其死不死,绝处逢生矣。归库者,绝其生气而收藏也。返魂者,续其死气而变化也。况水火随处有生机,钻木可取,击石可取,圆珠可取。方诸取水,掘地取水,承露取水。若金死不救,土死不救,木死不救,是以余于五行中独重水火,而其生克之妙用,又从先天之根,而与世论不同。
世人皆曰水克火,而余独曰水养火;世人皆曰金生水,而余独曰水生金;世人皆曰土克水,而余独于水中补土;世人皆曰木克土,而余独升木以培土。若此之论,颠倒拂常,谁则信之?讵知君相二火,以肾为宫。水克火者,后天有形之水火也;水养火者,先天无形之水火也。海中之金未出沙土,不经煅炼,不畏火,不克木,此黄钟根本。人之声音出自肺金,清浊轻重丹田所系,不求其原,徒事于肺,抑末也。今之言补肺者,人参、黄芪,清肺者黄芩、麦冬,敛肺者五味、诃子,泻肺者葶苈、枳壳,病之轻者岂无一效?若本源亏损,毫不相干。盖人肺金之气,夜卧则归藏于肾水之中,丹家谓之母藏子宫,子隐母胎。此一脏名曰娇脏,畏热畏寒。肾中有火,则金畏火刑而不敢归;肾中无火,则水冷金寒而不敢归。或为喘胀,或为咳哕,或为不寐,或为不食,如丧家之狗。斯时也,欲补土母以益子,喘胀愈甚;清之泻之,肺气日消,死期迫矣。惟收敛者仅似有理,然不得其门,从何而入?《仁斋直指》云:肺,出气也。肾,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凡气从脐下逆奔而上者,此肾虚不能纳气归元也。毋徒从事于肺,或壮水之主,或益火之原,虎向水中生矣。若夫土者随火寄生,即当随火而补。然而补火有至妙之理,阳明胃土随少阴心火而生,故补胃土者补心火,而归脾汤一方又从火之外家而补之,俾水生火、火生土也。太阴脾土,随少阳相火而生,故补脾土者补相火,而八味丸一方合水火既济而蒸腐之。此一理也,至理也,人所不知,人所不信,余特申言之。盖混沌之初,一气而已,何尝有土?自天一生水,而水之凝成处始为土,此后天卦位,艮土居坎水之次也。其坚者为石,而最坚者为金,可见水土金先天之一原也。又有补子之义,盖肺为土之子,先补其子,使子不食母之乳,其母不衰。亦见金生土之义,又有化生之妙,不可不知。甲木,戊土所畏,畏其所胜,不得已以己妹嫁之,配为夫妇,后归外氏成家。此甲己化土,其间遇龙则化,不遇龙则不化。凡化物以龙为主。张仲景立建中汤以建脾土,木曰曲直,曲直作酸,芍药味酸,属甲木。土曰稼穑,稼穑作甘,甘草味甘,属己土,酸甘相合,甲己化土,再加肉桂,盖桂属龙火,使助其化也。仲景制方之妙类如此,又以见木生土之义。盖土无定位,旺于四季,四季俱有生理,故及之。至于木克土,以其克土,举世欲伐之,余意以为木借土生,岂有反克之理,木郁于下,故其根下克。盖以木者乃生生之气,始于东方,盍不观之为政乎?未立农事,先祀芒神。芒神者,木气也,春升之气也,阳气也,元气也,胃气也,同出而异名也,我当调护而已,雨以润之,风以散之,日以暄之,使得遂其发生长养之天耳。及其发达既久,生意已竭,又当敛其生生之气,而归于水土之中,以为来春发生之本,焉有伐之之理?此东垣《脾胃论》中用升柴以疏木气,谆谆言之详也。但未及雨润风散,与夫归根复命之理,余于木郁论中备言之,总之申明五行之妙用,专重水火耳。

图书编 【明 章潢

五脏六腑咽喉说

喉咙以下,言五脏为手足三阴,咽喉以下,言六腑为手足三阳。盖诸脏属阴为里,诸腑属阳为表。以脏者藏也,藏诸神而精神流通也;腑者库也,腑主出纳水谷糟粕,转输之谓也。
自喉咙已下五脏,喉应天气,乃肺之系也。以肺属金,干为天。干,金也。故天气通于肺而肺应天,上运会厌。会厌者,五脏声音之门户。肺属金,音声应金石也。《九墟》云:咽喉,喘息之道,其中空长,可以通气息。杨元操云:喉咙与咽并行,其实两异,而人多惑之。盖喉中为息通,咽中下水谷,其喉咙下接肺两叶之间,与今所绘者同。若吴简序宋景所画希范喉中三窍者非,果喉中具三窍,则水谷与气各从一窍而俱下肺中,肺下无窍,何由传道水谷入于下焦?

脏腑始生总论

夫人之有生也,禀天地之阴阳,假父母之精血,交感凝结以为胞胎也。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始自襁褓以至髫龀,迨其成童与夫壮年,岂易言哉!故一月之孕,有白露之称;二月之胚,有桃花之譬。及其三月,先生右肾,则为男,阴包阳也;先生左肾,则为女,阳包阴也。其次肾生脾,脾生肝,肝生肺,肺生心,以生其胜己者。肾属水,故五脏由是为阴。其次心生小肠,小肠生大肠,大肠生胆,胆生胃,胃生膀胱,膀胱生三焦,以生其己胜者。小肠属火,六腑由是为阳。其次三焦生八脉,八脉生十二经,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孙络生三百六十五骨节,骨节生三百六十五大穴,大穴生八万四千毛窍,则耳目口鼻四肢百骸之身皆备矣。所谓四月形像具,五月筋骨成,六月毛发生,正谓此也。至七月则游其魂而能动左手,八月游其魄而能动右手,九月三转身,十月满足,母子分解。其有过月生者,必系富贵之子;不足月生者,必为贫薄之人。诞生之后,有变蒸之热,长其精神,壮其骨髓,生其意智。三十二日一变蒸,生肾气焉;六十四日二变蒸,生膀胱之气焉。肾与膀胱属水,其数一也。九十六日三变蒸,生心气焉;一百二十八日四变蒸,生小肠之气焉。心与小肠属火,其数二也。一百六十日五变蒸,生肝气焉;一百九十二日六变蒸,生胆气焉。肝与胆属木,其数三也。二百二十四日七变蒸,生肺气焉;二百五十六日八变蒸,生大肠之气焉。肺与大肠属金,其数四也。二百八十八日九变蒸,生脾气焉;三百二十日十变蒸,生胃气焉。脾与胃属土,其数五也。变蒸已毕,一期岁焉,齿生发长,神智有异于前也。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堕身重,行步不正而无子。故曰齿者骨之余,发者血之余,爪者筋之余,神者气之余。吁!人身之难得也,如此哉!
夫天主阳,食人以五气;地主阴,食人以五味。阴阳相成,结为五脏之气,以入四肢、十二部、三百六十关节,引为经脉、津液、骨髓,蕴成六腑、三焦、十二经,通为九窍。可见五脏为人形之主,一脏损则百病生,五脏损则百形灭。故曰五脏者,神明魂魄志意之所主,是以心主神,肝主魂,肺主魄,脾主智,肾主精,发外为五事,若能存神修养,克己励志,其道成矣。
五脏藏于中者难知,九窍通于外者易见。即其通于外,以察其藏于中者,亦易易也。况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喉舌之于声音也,尤有易知者在乎?虽然,五脏九窍,合外内之道也,苟心不在焉,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果于此握其养德养生之枢焉,则一以贯之,何病之有?

脏腑全图说

崇宁五年,梁少保知大名府。有群盗起,内一强寇杨宗,以计擒之,案首恶论死。临刑,命医官并画工画之。适徐州欧希范作恶,当刑三十人,亦送来刑,命画工于法场割开诸人胸腹,详视画之。见喉咙中排三窍,曰水、曰食、曰气。相推惟水食同一窍走胞中入胃,上口一窍通肺,循腹抵脊胁,转脐下,两肾与任冲督三脉会。丹田者,气海也。喉管下有肺两叶,为华盖,盖诸脏腑。肺下有心,外有黄脂裹之,其色赤黄。割视其心,个个不同,有窍无窍,有毛无毛,尖者长者。心下有罗膈,罗膈下有胃,积曲可容一斗物,外有黄脂,如旗焰。左有肝,一二三四五叶者,亦各不同。内欧患眼,肝有白黑;子两张气喘而且嗽,其肺皱而黑,所谓表里相应也。其肝短叶上有胆,右胃左脾,与胃同膜,状如马肝赤紫。下有小肠盘十六曲,极莹净,化物通行。右有大肠亦十六曲,内有所出糟粕之路,外有黄脂粘作一块。下有膀胱居脬,亦莹净,外无所入穴,全借气施行津液,入胞为尿。此君子小人之体各异如此。

三阴三阳

一阳手足少阳胆三焦,二阳手足阳明大肠胃,三阳手足太阳小肠膀胱,俱属人迎。一阴手足厥阴包络肝,二阴手足少阴心肾,三阴手足太阴脾肺,俱属气口。

脏气脏德

脾以养气,肺以通气,肾以泄气,心以役气,肝则气常生。心虚气入为悸,肺虚气入为喘,肝虚气入目昏,肾虚气入腰疼,脾独不与,受食不化,气将日微,安能有余以入虚?曰:脾之系于生人大矣!思则伤脾,多食则胃塞而脾不能运,亦受伤。是以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
数者所以顺性命之理也。一为水而肾,其德智也;二为火而心,其德礼也;三为木而肝,其德仁也;四为金而肺,其德义也;五为土而脾,其德信也。

神气为脏腑之主

学问之道,崇德安身,其要也。然气和则身安,神存则德邃,似乎二之矣。孰知气充乎体,赖神以宰之,养其气正以存其神,而身之安也,其德之所由崇乎?先儒谓人以外物奉身,事事要好,只自家一个身与心却不要好。以愚观之,岂特不要好而已哉!凡人于身外之物,莫不知之详,处之当,自以为智,自以为能也;及反诸一身,其精神、血气、骨骸、脉理,茫然莫之省焉,尚可以为智且能乎?夫人生长寿,止百年耳。百年之外,骨骸且莫之保也,况外物乎?胡为乎百年之中,昼焉懂懂于营为,夜焉扰扰于梦寐,身心不护一息之安,而形神两脱不自觉也?试反而思之,宁不自哀哉!盖人身之造化,即天地之造化也。天地之大,不外乎阴阳五行焉耳。而人之为人,亦同此阴阳,同此五行也。果能安身以崇德,则人与天地可并立而为三矣。试自人之形体言之:外而四肢百骸,内而五脏六腑,岂判然不相关乎?心火、肾水、肝木、肺金、脾土,此人身之五行也。故五脏虽在内也,然肺养皮毛,心养血脉,脾养肌肉,肝养筋膜,肾养骨髓,内外相贯也。亦非五行各一其属而不相涉也。肺主声也,入心为言,入肝为呼,入脾为歌,入肾为呻吟,自入则为泣矣;肝主色也,入肺为白,入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肾为黑,自入则为青矣;心主臭也,入肝为燥臭,入肺为腥臭,入脾为香臭,入肾为腐臭,自入则为焦臭矣;脾主味也,入心为苦,入肝为酸,入肺为辛,入肾为咸,自入则为甘矣;肾主液也,入心为汗,入肝为泪,入肺为涕,入脾为涎,自入则为唾矣。惟其自相贯通,是以内外自无间隔,肝窍于目而辨五色,肺窍于鼻而别五香,心窍于舌而知五味,脾窍于口而纳五谷,肾窍于耳而通五声。故一岁之间,肝主春而其脉弦,象甲乙木也;心主夏而其脉钩,象丙丁火也;肺主秋而其脉毛,象庚辛金也;肾主冬而其脉石,象壬癸水也;脾虽旺于长夏,而主乎四季弦钩毛石,一以脾胃为本,象戊己土也。五行相生,循环无端,在天时为十二月,在地支为十二位,在人身为十二经,曾何间乎?非特一岁为然,即一昼夜日经二十八宿,周天三百六十五度,而人身经脉与之相运旋而不停焉。如子注胆,丑注肝,寅注肺,卯注大肠,辰注胃,巳注脾,午注心,未注小肠,申注膀胱,酉注肾,戌注心包,亥注三焦,周而复始,候脉者候此而已。一岁春以肝为主,一日子以胆为主。天地人身,一气周流,合此为平,太过则数,不及则迟,惟人身违天地之冲和而百病生焉者,又岂特一日为然?呼吸何其速也!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为阳而应乎天,吸为阴而应乎地,一呼一吸,与天地阴阳相贯彻也。是故五行相生相克,要不出乎阴阳二者而已。自顶至踵,凡骨节、皮毛、脏腑、经络,其所以相流通者,不过精津、涕唾、血液,而其所以运行之者非气乎?彼以气血分阴阳者,谓气为卫,卫行脉外,血为营,营行脉中,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和则脉平,气血乱则脉病,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是亦不知脉与气血一也。不然,任督二脉为一身阴阳之海,元气之会,虽欲二之,不可得也。又有以魂魄分阴阳者,气之呼吸为魂,耳目精明为魄,魄主纳受,魂主经营,故魄属阴魂属阳也。然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亦自有不可得而离者,离之则非人矣。或又以脏为神气所藏,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与 原作「于」,据文意改。志,而谓之七神者,然神岂有七乎?盖人心之神,乘气机以出入,虽曰神统于心,气统于肾,其实神藏气中,犹天气下降于地,气载乎神,犹地道顺承乎天。故干统天,坤顺承天,乾坤合,斯万物由之以化生;神气合,斯万化由之以运用,而坤道无成而代有终,则又总归之干也。气载乎神,而人身非神以为之主乎?所以请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夫固三才合一之道,韩持国问精住、气住、神住之说,明道总归之求于心者,此也。故曰:养德养生非二事,而安身正所以崇其德也。否则,神不足以宰气,喜怒哀乐失其节而戕于中,寒暑燥湿失其调而攻于外,五色适以害吾目,五声适以害吾耳,五香五味适以害吾口与鼻,而百凡思虑适以乱吾之心矣。心乱则神疲,神昏则气衰,精血枯竭,神气两离,形且不能保矣,又何德之足云?即是观之,人之元神完具,而和气冲融于一身,常与阴阳五行相为贯彻,则天地合德,殆有不以生死为存亡者矣。非谓德盛则身可长生不死也。神本生生不息,即朝闻道可以夕死,即三不朽而太上以德之谓也。呜乎!世之人孰不欲其身之安,使百病不相侵乎?然未有不致中和以养其德而能安其身者,有志之士孰不欲其德之修使百行之皆全乎?然未有不能燮理阴阳以养其身而能修其德者。信乎!养德养生安身崇德非二事也,但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志学者其明辨之!

脏腑绪论

神统于心,气统于肾,形统以首,形以气交而神主乎中,三才之道也。日为心,月为胆,星为脾,辰为肾脏也。石为肺,土为肝,火为胃,水为膀胱腑也,备者谓之人。邵子曰:目、耳、鼻、口、心、胆、脾、肾之气全,谓之人。心之灵曰魄,脾之灵曰魂,肾之灵曰精。心之神发乎目则谓之视,肾之精发乎耳则谓之听,脾之魂发乎鼻则谓之臭,胆之魂发乎口则谓之言,八者具备,然后谓之人。夫人者天地万物之秀气也,然而亦有不中者,各求其类也,若全得人类则谓之全人。
按人身即小天地也。人之气即天地之气,人之五脏、六腑、十二络,犹五岳、四镇、十二州,人之七窍,犹天之七曜。凡人之脏腑十二络有病,则面色异而变常,犹岳镇十二州之有灾,则天象随之而变异。惟心脏之病,面色易形,故养心为要。心皆指虚灵之气而言,气本寓理为性,理从气发为情,而心能主宰者亦气也。人之面备耳目鼻口舌,犹天之五行也;腹备肝肺脾肾心,犹地之五行也。耳鼻纵而孔窍凹,静而阴也;目口横而睛凸,动而阳也。肾属耳,肺属鼻,反动而为阳;肝属目,脾属口,反静而为阴。心舌居动静间,而心声形于舌,舌音发于心,是心舌又一身之主,然项圆而颏方,天地定位也。鼻岳耸而口渊深,山泽通气也。眼外耀而舌下津,水火不相射也。喉出响而耳收声,雷风相薄,皆与天地造化相肖也。
邵子曰:神者人之主,将寐在脾,熟寐在肾,将寤在肝又言在胆,正寤在心。又曰:天之神栖于日,人之神发于目,寤则栖心,寐则栖肾。愚谓人之一身,首干腹坤,而心居其中,其位犹三才也。气统于肾,形统于首,一上一下,本不相交,所以使之者,神交也。神运乎中则上下浑融,与天地同流,此非三才之道欤?夫神守于肾,则静而藏伏,坤之道也;守于首,则动而运行,干之道也。藏伏则妙合而凝之,行则周流不息。妙合而凝,周流不息者,乾坤合德也。以身外比太空,以心肾比天地,以气液比阴阳,以子午比冬夏。子时乃曰坎卦,肾中气生,午时乃曰离卦,气到心,肾气与心气相合而太极生液。所以生液者,以气自肾中来,气中有真水,真水无形。离卦到心气,则太极生液,如此离卦,心中液生,坎卦液到,肾液与肾水相合而太极复生于气。所以生气者,以液自心中来,液中有真气,真气无形。坎卦到肾接着水则太极而生气,如此可以比阴阳升降,至太极而相生所生,盖阳中藏水,阴中藏气也。

医门法律 【清 喻昌

内经十问

问:逆春气则伤肝,夏为寒变,此何病也?曰:寒变者,夏月得病之总名也。缘肝木弗荣,不能生其心火,至夏心火当旺反衰,北方肾水得以上凌,其候掩抑而不光明,收引而不发露,得食则饱闷,遇事则狐疑,下利奔迫,惨然不乐,甚者战栗如丧神守。证与启元子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似同而实大异。盖彼所谓益火之源者,主君相二火而言,非用黄连,即用桂、附;而此所谓益火之源者,全在发舒肝之郁遏,与黄连、桂、附绝不相干也。
问:逆秋气则伤肺,冬为飧泄,与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有别否?曰:伤风而飧泄,以风为主,风者东方木也。伤肺而飧泄,以肺为主,肺者西方金也。其候各异,安得比而同之?风邪伤人,必入空窍,而空窍惟肠胃为最,风既居于肠胃,导引之机如顺风扬帆,不俟脾之运化,食入即出,以故飧已即泄也。不知者以为脾虚完谷不化,如长夏洞泄寒中及冬月飧泄之泄,反以补脾刚燥之药,助风性之劲,有泄无已,每至束手无策。倘知从春令治之,用桂枝领风,从肌表而出,一二剂而可愈也。而秋月之伤肺,伤于肺之燥也,与秋伤于燥冬生咳嗽,同是一病。但在肺则为咳嗽,在大肠则为飧泄。所谓肺移热于大肠,久为肠澼者,即此病也。但使肺热不传于大肠,则飧泄自止。不知者惟务止泄,以燥益燥,吾目中所见诸大老之误,历历可指也。冤哉!
问:逆冬气则伤肾,春为痿厥,同一病乎?曰:痿自痿,厥自厥,本是二病。然痿者必至于厥,厥者必至于痿,究竟是一病也。但肝气可持,则痿病先见;筋脉未损,则厥病先见耳。肝主筋,肝病则筋失所养,加以夙有筋患,不觉忽然而痿矣。肝气以条达为顺,素多郁怒,其气不条达而横格,渐至下虚上盛,气高不返,眩晕不知人而厥矣。厥必气通始苏也,此皆冬时失养藏之道,正气不足之病,与治痰治风绝不相干。治痰治风,虚者益虚矣。一味培补肾水,生津养血,其筋自柔和,肝自条达可也。若精枯血削,亦难为矣。
问: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与逆冬气则伤肾,春为痿厥有别否?曰:此痿厥与春月之痿厥大异。秋伤于湿,吾已力辩其为伤燥矣。伤于燥,则肺先病也。咳者肺之本病,其候不一,上逆而咳,燥之征也。至发而为痿则肺金摧乎肝木,发而为厥则肺气逆而不行,燥之极矣。此盖燥火内燔,金不寒,水不冷,秋冬不能收藏与春月不能发生之故,相去不亦远乎!
问: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与前寒变等病又不同者,何也?曰:前言逆春气而夏始病,此言逆春气而春即病也。春气属少阳木,主生;夏气属太阳火,主长;秋气属太阴金,主收;冬气属少阴水,主藏。春未至而木先芽,夏未至而火先朗,此为休征;春已至而木不生,夏已至而火不长,此为咎征。若春已过而不生,夏已过而不长,则死期迫矣。收藏亦然。肝气内变,即所谓不条达而横格也;心气内洞,洞开也,心虚则洞然而开。有人觉心大于身,身大于室,少顷方定者,正此病也。惟心洞开,北方寒水得乘机窃入为寒变之病,非心气内洞别为一病也。
问:寒变与煎厥皆属夏月之病,究竟何别?曰:寒变者,南方心火无权,为北方寒水所变也。煎厥者,北方肾水无权,而南方心火亢甚无制也。两者天渊,不可同论。煎者火性之内燔,厥者火气之上逆。即经文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之说。可见阳根于阴,深藏肾水之中,惟烦劳无度,则阳张于外,精绝于内,延至夏月火王,而煎厥之病生矣。
问: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水独沉;又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此何解也?曰:此未经阐发之义。盖少阴主藏者也,冬月水旺,肾脏甚富,源泉混混,盈科而进。若冬无所藏,新旧不相承接,有独沉而已。《太素》不解其旨,谓独沉为沉浊,何况后人耶?味过于甘,肾气不衡,注作不平,亦属肤浅。盖人身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者,其恒也。味过于甘,肾气为土掩而不上交于心,则心气亦不得下交于肾,所以郁抑而为喘满也。肾气不衡,即肾气独沉之变文。见心肾交,则肾脉一高一下,犹权衡然,知独沉为有权无衡也,则不衡二字恍然矣。夫肾间之气,升灌于上则为荣华,独沉于下则为枯谢。《难经》谓:五脏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不满五十动一止者,肾气先尽。故知肾气独沉,非细故也。
问: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此何解也?曰:此人身消息之所在。王注牵强,不合乎道。夫人天真之气,全在于胃,津液之多寡,即关真气之盛衰,而胃复赖脾以运行其津液,一脏一腑,相得益彰。所以胃不至于过湿,脾不至于过燥也。观下文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其为脾过燥、胃过湿可知。然终是相连脏腑,默相灌渗,所以脾气但言不濡,病反在胃,且未甚也。至以过酸之故,助其曲直,将胃中津液日渐吸引,注之于肝,转觉肝气津润有余矣。肝木有余,势必克土,其脾气坐困,不至于绝不已耳。若胃中津液尚充,纵脾气不濡,有濡之者在也,亦安得坐毙哉!
问:味过于苦,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精神乃央。注谓厚为强厚,央为久长。岂五味中酸咸甘多所损,苦与辛多所益乎?曰:二义原不作此解,王注与经文全相背谬。观于胃气乃厚,繇于脾气不濡,明系脾困不为胃行津液,胃气积而至厚也。胃气一厚,容纳遂少,反以有余成其不足,更难施治。今人守东垣一家之学,遇胃病者咸用补法,其有余愈补愈胀者,正坐此弊。如西北之人喜食生硬面酪,迨至受病,投以牵牛、巴豆乃始畅适,即香、砂、橘、半用且不应,况用参朮之补乎?《内经》有言:胃气实则胀,虚则泄,盖可知矣。至精神乃央,上文既云筋脉沮弛,明是筋脉得辛而缓散不收也,况人之精神全贵收藏,不当耗散,宁有辛散既久而不为殃害者耶?则其为病且有卒暴之虞矣。相传多食辛令人夭,岂不然哉!
问:味过于咸,大骨气劳。从前无解,请一明之。曰:身中消息,有谓心未有不正,肾未有不邪者,以肾为作强之官也。有谓肾未有不正,心未有不邪者,以心为情欲之府也。大骨气劳,心肾两有所涉,而实有不尽然者。尝见高僧高道,栖真习定,忽焉气动精倾,乃知味过于咸,大骨气劳之说,不尽关于情欲耳。盖食咸过多,峻补其肾,腰骨高大之所,其气忽积,喜于作劳,气既勃勃内动,则精关勃勃欲开,虽不见可欲,而不觉关开莫制矣。经谓强力入房,肾气乃伤,高骨乃坏,此固嗜欲无节者之本病。奈何清修卓练之士,每于蔬菜间多食腌藏厚味,以亏道体,无有以《内经》之典一陈其前者。及病已成而食淡斋,长年累月自苦,亦足补偏救弊,然不如当日味勿过咸之超矣。因并及之。

一申治病不本四时之律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又夏为寒变。盖阳气不能鼓动而出,内郁于肝,则肝气混揉,变而伤矣。肝伤则心火失其所生,故当夏令而火有不足,寒水侮之,变热为寒也。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又秋为痎疟。盖阳气不能条达而外茂,内薄于心,燠热内消,故心中洞然而空也。心虚内洞,则诸阳之病作矣。心伤则暑气乘之,至秋而金气收敛,暑邪内郁,于是阴欲入而阳拒之,故为寒;火欲出而阴束之,故为热。金火相争,故寒热往来而为痎疟。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又冬为飧泄。夫肺热叶焦则为胀满,肺伤则肾水失其所生,故当冬令而为肾虚飧泄。飧泄者,水谷不分而寒泄也。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又春为痿厥。盖少阴主藏,少阴之气不伏藏,而至肾气独沉,则有权无衡,如冷灶无烟,而注泄沉寒等病作矣。肾伤则肝木失其所主,肝主筋,故当春令而筋病为痿。阳贵深藏,故冬不能藏,则阳虚为厥。
此可见春夏生长之令,不可以秋冬收藏之气逆之;秋冬收藏之令,不可以春夏生长之气逆之。医者而可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旨乎!

先哲格言

心肺为脏阴也,以通行阳气而居上,阴体而阳用也。大肠小肠为腑阳也,以传阳气而居下,阳体而阴用也。
足相火属胆,配肝主血;手相火属三焦,配肾之命门主精。肝与命门皆属风木,木中有火,则精血之中有热气也。然精血体润,水也。火与水相守故不发,至发而为热,则皆精血将枯之所致也。譬如木枯则火易焚耳,故相火发者难治。今虚劳骨蒸之病,皆相火发热之证也。小水不能灭大火,法当补阴,则热自退。

景岳全书 【明 张介宾

五脏内伤

七情内伤:过于喜者,伤心而气散;心气散者,收之养之。过于怒者,伤肝而气逆;肝气逆者,平之抑之。过于思者,伤脾而气结;脾气结者,温之豁之。过于忧者,伤肺而气沉;肺气沉者,舒之举之。过于恐者,伤肾而气怯;肾气怯者,安之壮之。
五脏受伤,本不易辨,但有诸中必形诸外。故肝病则目不能视而色青,心病则舌不能言而色赤,脾病则口不知味而色黄,肺病则鼻不闻香臭而色白,肾病则耳不能听而色黑。

五脏虚实

心实者,多火而多笑。肝实者,两胁少腹多有疼痛,且复多怒。脾实者,为胀满气闭,或为身重。肺实者,多上焦气逆,或为咳喘。肾实者,多下焦壅闭,或痛,或胀,或热,见于二便。
心虚者,阳虚而多悲。肝虚者,目(目巟)(目巟)无所见,或阴缩筋挛而善恐。脾虚者,为四肢不用,或饮食不化,腹多痞满而善忧。肺虚者,少气息微,而皮毛燥濇。肾虚者或为二阴不通,或为两便失禁,或多遗泄,或腰脊不可俯仰,而骨酸痿厥。

脏象别论

脏象之义而同中有不同,及有先同而后异者,俱不可以不辨也。夫人身之用,止此血气,虽五脏俱有血气,而其纲领则肺出气也,肾纳气也。故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也。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而灌溉一身。所谓气主嘘之,血主濡之,而血气为人之橐钥,是皆人之所同也。若其同中之不同者,则脏气各有强弱,禀赋各有阴阳。脏有强弱,则神志有辨,颜色有辨,声音有辨,性情有辨,筋骨有辨,饮食有辨,劳逸有辨,精血有辨,勇怯有辨,刚柔有辨也。强中强者,病其太过;弱中弱者,病其不及。因其外而察其内,无弗可知也。禀有阴阳,则或以阴脏喜温暖,而宜姜桂之辛热;或以阳脏喜生冷,而宜芩连之苦寒。或以平脏热之则可阳,寒之则可阴也。有宜肥腻者,非润滑不可也;有宜清素者,惟膻腥是畏也。有气实不宜滞,有气虚不宜破者;有血实不宜濇,有血虚不宜泄者;有饮食之偏忌,有药饵之独碍者。有一脏之偏强,常致欺凌他脏者;有一脏之偏弱,每因受制多虞者。有素挟风邪,必因多燥,多燥由于血也;有善病湿邪者,必因多寒,多寒由于气也。此固人之有不同也。亦有一人之禀而先后之不同者,如素禀阳刚而恃强无畏,纵嗜寒凉,及其久也而阳气受伤,则阳变为阴矣;或以阴柔而素耽辛热,久之则阴日以涸,而阴变为阳矣。不惟饮食,情欲皆然。病有出入,朝暮变迁。满而更满,无不覆矣;损而又损,无不破矣。故曰: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此在经文固已明言之矣。夫不变者常也,不常者变也。人之气质有常变,医之治病有常变,欲知常变,非明四诊之全者不可也,设欲以一隙之偏见而应无穷之变机,吾知其害于人者多矣,故于此篇之义,尤不可不深察。

身经通考 【清 李潆

脏腑问答

长春子曰:敢问五脏六腑之义,何谓也?曰:脏者藏也,如宝藏然,藏物而不泄也。脏阴而根于阳,故其数奇。腑者聚也,如府库然,聚物转输,其用不穷也。腑阳而根于阴,故其数耦。肺,沛也,中有二十四孔,分布清浊之气,沛然莫御也。市者人气之所聚,膻中为气海,故从市。心,新也,神明之官,变化日新也。大火,心星之形,象天之夏也,去肾八寸四分,位离生阴,故能生血。脾,裨也,掩乎太仓,裨助胃气也,居心肺之下,故从卑。太阴湿土,与血类,故裹血。肝,干也,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足以干事也,居震而为龙雷,故多惊多怒。木生火,为血之母,故藏血。肾,慎也,慎守精室,不可妄泄也;又引也,引水下行,其精管自两肾脊骨间发源,绕大肠之右,从溺管之下出前阴而泄精。是为五脏。胃,卫也,水谷之精气布濩周身,足以卫外而为固也;上为贲门,下为幽门,仓廪之官,五谷之腑,故从田。胆,担也,十一经皆取决于胆,足以担天下之事也。肠有大小。肠,畅也,畅达胃气,令秽浊下降也;上为阑门,下为魄门,又曰肛门。三焦统领周身元气,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溜下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故名决渎之官。上焦治膻中,直两乳间;中焦治脐上四寸;下焦治脐下一寸,当膀胱。膀,滂也;胱,光也。气海足则运化有常,滂沛光滑,水道利也。是谓六腑。敢问魂魄何谓也?曰:魂者随神往来之谓,魄者并精出入之谓。魂神而魄灵,魂动而魄静。肝藏魂,肺藏魄。

脏腑名位

以四时合于身者言之:春曰肝,夏曰心,长夏曰脾,秋曰肺,冬曰肾。以人之脏腑言之:上为肺与心,中为脾,下为肝与肾。经云:呼出肺与心,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有一至,是为脾脉,其不符于四时,何也?盖以肾者肺之所生,肺为金而属干。干,天也。故肺通天气而居上,天一生水而为肾。肾之上为肝,肝之上为心,心属火而生土,火土同原而生金,故肺居上也。天上有水,山上有泉,水出高原,头在九天之上,尾彻九地之下。故先儒曰:天地四旁皆水也,此天汉之源流也。

脏腑阴阳

以阴阳之常论之:肾为坎水,阳少阴多,宜曰太阴。心为离火,阴少阳多,宜曰太阳。肝为震木,阴多阳少,宜曰少阳。肺为兑金,阳多阴少,宜曰少阴。脾居戊己土之中气,宜曰阴阳之中,则人可无疑矣。乃以运气经络论之:肾居北方,谓之寒水可也,何以配太阳乎?心居南方,谓之君火可也,何以配少阴乎?肝在东方阳位,谓之少阳可也,何以曰厥阴乎?肺在西方阴位,谓之少阴可也,何以曰太阴而又配阳明乎?脾在中州,明为阴阳之中,乃以胃属阳明,脾属太阴,与肺之脏腑相同,又何说也?种种疑端,岂古圣人有遗义乎?曰:勿疑也!按《内经》云:阴阳之道,推之可千可万,未可以常理执也。今特为辩之:肾配太阳,心宜配太阴,而配以少阴者,阳常饶而阴常乏,犹《易》阳用九阴用六也。肝居阳位而曰厥阴者,木生于秋冬之后,论其本为阴之尽,故曰厥阴也。大肠居阴位而燥金,曰阳明者,金生于春夏之后,论其本,阳明于前,故曰阳明也。若肾为寒水,心为君火,肝为风木,此无疑也。至肺与脾,共为太阴,乃土主湿,金主燥,则又不能无疑矣。盖老阳必变为阴,火当至盛之时,已变为土,士湿,故曰太阴。试观季夏之时,大雨时行,土生金而为水之母,则其气之相通,而同为太阴可知矣。若膀胱之配肾,胆之配肝,小肠之配心,大肠之配肺,胃之配脾,三焦之配手心主,以其小络之相通也。然小肠为太阳,而膀胱亦为太阳。膀胱之为太阳也,与小肠俱至目内眦,同居头面午位,故皆曰太阳也。肝为厥阴,而心包亦为厥阴,相火为风木所生,子母同气,故皆曰厥阴也。心为少阴,而肾亦为少阴,子午相通,水火互根,故皆曰少阴也。脾曰太阴,而肺亦曰太阴,肺金为脾土所生,子母同气,故亦曰太阴也。胃曰阳明,而大肠亦曰阳明,子母相亲,故皆曰阳明也。胆为少阳,而三焦亦曰少阳者,三焦起于亥,胆起于子,俱在耳目锐眦之间,故皆曰少阳也。心为君火,脾为湿土,此无疑也。肝木之为风也,将克乎土,故风为之扬也。肺金之为燥也,方离于火,已脱乎湿,故燥气未去也。风极生火,故曰,风从火断汗之宜。燥极生寒,故曰,燥与湿兼下之可。

石室秘箓 【清 陈士铎

五脏生克

五行,火木土金水,配心肝脾肺肾,人尽知之也。然而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不全生,克不全克,生畏克而不敢生,克畏生而不敢克,人未必尽知之也。何以见生中有克?肾生肝也,肾之中有火存焉,肾水干枯,肾不能生肝木矣。火无水制,则肾火沸腾,肝木必致受焚烧之祸,非生中有克乎?治法当急补其肾中之水,水足而火息,肾不克木而反生木矣。肝,生心也,肝之中有水存焉,肝火燥烈,肝不能生心火矣;木无水养,则肝木焦枯,心火必有寒冷之虞,非生中有克乎?治当急补其肝中之水,水足而木旺,则肝不克火而反生火矣。心中之火君火也,心包之火相火也,二火之中,各有水焉。二火无水,则心燔灼而包络自焚矣,又何能火生脾胃之土乎。火无所养,则二火炽盛,必有燎原之害,此生中有克,不信然乎!治法当补其心中之水以生君火,更当补其肾中之水以滋相火,水足而二火皆安,不去克脾胃之土,而脾胃之土自生矣。脾土,克水者也,然土必得水以润之,而后可以生金,倘土中无水,则过于亢热,必有赤地千里,烁石流金之灾,不生金而反克金矣。治法当补脾阴之水,使水足于润土,而金之气有所资,庶几金有生而无克也。肺金,生水者也,然金亦必得水以濡之,而后可以生水,倘金中无水,则过于刚劲必有煅炼太甚,崩炉飞汞之忧,不生水而反克水矣。治法当补其肺中之水,使水足以济金,而水之源有所出,庶几水有生而无克也。以上五者,言生中有克,实有至理,非漫然立论。倘肾中无水,用六味地黄丸汤大剂与之;肝中无水,用四物汤;心中无水,用天王补心丸;心包无水,用归脾汤;脾胃无水,用六君、四君;肺经无水,用生脉散。举一而类推之,可也。
何以见克中有生乎?肝,克土也,而肝木非土又何以生?然而肝木未尝不能生土,土得木以疏通,则土有生气矣。脾,克水也,而脾土非水又何以生?然而脾土未尝不生水,水得土而蓄积,则水有根基矣。肾,克火也,而肾水非火不能生,无火则肾无温暖之气矣;然而心火必得肾水以生之也,水生火而火无自焚之祸。心,克金也,而心火非金不能生,无金则心无清肃之气矣;然而肺金必得心火以生之也,火生金而金无寒冷之忧。肺,克木也,而肺金非木不能生,无木则金无舒发之气矣;然而肝木必得肺金以生之也,金生木而木无痿废之患。以上五者,亦至理焉,知其颠倒之奇,则治病自有神异之效。
何以见生不全生乎?肾,生肝也,而不能全生肝木。盖肾水无一脏不取资也。心得肾水,而神明始焕发也。脾得肾水而精微始化导也。肺得肾水而清肃始下行也。肝得肾水而谋虑始决断也。六腑亦无不得肾水而后可以分布之。此肾经之不全生,而无乎不生也。
何以见克不全克乎。肾,克火也,而不至全克心火。盖肾火无一脏不焚烧也。心得肾火,而烦躁生焉;脾得肾火,而津液干焉;肺得肾火,而喘嗽病焉;肝得肾火,而龙雷出焉。六腑亦无不得肾火而燥渴枯竭之证见矣。此肾经之不全克,而无乎不克也。
何以见生畏克而不敢生乎?肝木,本生心火也,而肝木畏肺金之克,不敢去生心火,则心气愈弱不能制肺金之盛,而金愈克木矣。心火,本生胃土也,而心火畏肾水之侵,不敢去生胃土,则胃气转虚不能制肾水之胜,而水益侵胃土矣。心包之火,本生脾土也,而心包之火,畏肾水之泛,不敢去生脾土,则脾气更困不能伏肾水之凌,而水益欺脾土矣。脾胃之土,所以生肺金也,而脾胃之土,畏肝木之旺,不敢去生肺金,则肺气转衰,不敢制肝木之犯而木愈侮土矣。肾经之水,所以生肝木也,而肾水畏脾胃之土燥,不敢去生肝木,则肝木更雕,不能制脾胃二土之并,而土愈制水矣。见其生而制其克,则生可全生;忘其克而助其生,则克且更克,此医道之宜知,而用药者所宜究心也。
何以见克畏生而不敢克乎?金,克木也,肺金之克肝,又何畏于肾之生肝乎?不知肾旺则肝亦旺,肝旺则木盛,木盛则肺金必衰,虽性欲克木,见茂林而自返矣。故木衰者,当补肾以生肝,不必制肺以扶肝。木,克土也,肝之克脾又何畏于心之生脾乎?不知心旺则脾亦旺,脾旺则土盛,土盛则肝木自弱,虽性思克土遇焦土而自颓矣。故土衰者,皆补心以培土,不必制木以救土。土,制水者也,脾之克肾,又何畏于肺之生肾?不知肺旺则肾亦旺,肾旺则水盛,水盛则脾土自微,虽性欲制水,见长江而自失矣。故水衰者,当补肺以益水,不必制土以蓄水。水,制火者也,肾水之克心,又何畏肝之生心乎?不知肝旺则心亦旺,心旺则火盛,火盛则肾水必虚,虽性喜克火,见车薪而自退矣。故火衰者,当补肝以助心,不必制水以援心。火,制金者也,心之克肺,又何畏脾之生肺乎?不知脾旺则肺亦旺,肺旺则金盛,金盛则心火自衰,虽性欲克金,见顽金而难煅矣。故金衰者,当补土以滋金,不必息火以全金也。此五行之妙理,实医道之精微,能于此深造之,医不称神,未之前闻也!

论脏腑

五脏六腑,人所知也。然而五脏不止五,六腑不止六,人未之知也。心肝脾肺肾,此五脏也。五脏之外,胞胎亦为脏,虽胞胎系妇人所有,然男子未尝无胞胎之脉。其脉上系于心,下连于肾,此脉乃通上通下,为心肾接续之关,人无此脉则水火不能相济,下病则玉门不关,上病则怔忡不宁矣。若妇人上病,与男子同,下病则不能受妊,是生生之机,属阴而藏于阳,实另受一脏也。然既为一脏,何以不列入五脏之中?因五脏分五行,而胞胎居水火之两岐,不便分配,所以止言五脏而不言六脏也。或疑胞胎既是一脏,不列入五脏之中,何以千古治病者不治胞胎,竟得无恙?是胞胎亦可有可无之脉,其非五脏之可比,而不知非也。盖胞胎不列入五脏,亦因其两岐,故病在上则治心,而心气自通于胞胎之上;病在下则治肾,而肾气自通于胞胎之下,故不必更列为一脏,而非胞胎之不为脏也。或又疑女子有胞胎以怀妊,以胞胎为一脏固宜;而男子亦曰有胞胎,其谁信之?不知男子之有胞胎,论脉之经络,而非胞胎之有无也。于心之膈膜间,有一系,下连于两肾之间,与妇人无异;惟妇人下大而上细,男子上下俱细耳。妇人下有口,而男子下无口为别。此脉男女入房,其气下行,而妇人之脉,其口大张,男子泄精直射其口,而胞胎之口始闭而受妊矣。若男子精不能射,或女子气不下行,或痰塞,或火烧,或水冷,其口俱不敢开,断不能受妊,此胞胎之为一脏甚重也。至小肠、大肠、膀胱、胆、胃、三焦,此六腑也。六腑外更有膻中,亦一腑也。膻中即心包络,代君火司令者也。膻中与心原为一脏一腑,两相表里,今独称心而遗膻中,非膻中不可为腑,尊心为君,不得不抑膻中为相也。或曰千古不治膻中,何以治心而皆效?不知心与膻中为表里,表病则里亦病,故治里而表自愈。况膻中为脾胃之母,土非火不生,心火不动,必得相火之往来以生之,而后胃气能入,脾气能出也。膻中既为脾胃母,谓不足当一腑之位乎?此膻中之为一腑,人当留意。

脏治法

脏治者,五脏中有病而治之者也。脏有五,治法惟三,脾肺同一治,肾肝同一治,心肾同一治也。肺气之伤,必补脾气,脾气既伤,肺气亦困,故补肺必须补脾,而补脾必须补肺。如人或咳嗽不已,吐泻不已,此脾肺之伤。人以为咳嗽宜治肺,吐泻宜治脾,殊不知咳嗽由于脾气之衰,而吐泻由于肺气之衰。盖肺无清肃之下行,始上吐而下泻,脾气斡旋之令不行,则上为咳嗽矣。方用人参、车前子、柴胡、甘草各一钱,麦冬、茯苓各三钱,神曲五分,薏仁五钱,水煎服,此方乃治肺治脾之药合而用之者也。咳嗽病之尽除,吐泻证之各去,所谓一方两用者也。肾肝同治者,肾水不能滋肝,则肝木抑郁而不舒,必有两胁饱闷之证;肝木不能生肾中之火,则肾水日寒,必有腰脊难于俯仰之证。故补肝必须补肾中之水,补肾中之水,又不可不补肝木。倘补肝而不补肾,则胁痛何以顿除?补肾而不补肝,则腰脊何以立愈?方用熟地一两,山茱萸、白芍、当归各五钱,柴胡二钱,肉桂一钱,水煎服。此方熟地、山茱萸补肾之药,而当归、白芍、柴胡、肉桂补肝之药,既两脏平补,似乎药不该轻重,今补肝之药反多于补肾者,可见肾为肝之母,肝又为命门之母也。命门是一身之主宰,当生五脏之气,不宜为五脏所生,然而五脏迭为生克,肝既是木,岂木独不可以生命门之火乎?此有至理存焉。心肾二脏合而治之者,肾、水脏也,心、火脏也,是心肾二经为雠敌,似乎不宜牵连而一治之,不知心肾虽相克,其实相须。无心之火则成死灰,无肾之水则成冰炭。心必得肾水以滋养,肾必得心火而温暖。如人惊惕不安,梦遗精泄,岂非心肾不交乎?人以为惊惕不安,心之病,我以为肾之病。梦遗精泄,人以为肾之病,我以为心之病。岂我好为颠倒乎?诚以有至当不易之理焉,故也。方用人参、枣仁、山茱萸、麦冬、山药、柏子仁去油、茯神各三两,远志一两,炒熟芡实、白朮各五两,砂仁三钱,橘红、菖蒲,北五味各一两,熟地五两,麦冬三两,共为末,蜜为丸,白滚水送下五钱。此丸之妙,乃治肾之药少于治心,盖心君宁静,肾气自安;肾气既安,何至心动?此治心正所以治肾,而治肾正所以治心也。此治脏之法,幸人加之意哉!

腑治法

腑治甚多,我举其一二证,取以为法,余可类推。如人病小便不通,大便甚结者是也。小便不通,乃膀胱之病,膀胱之气化不行,小便即不能出,小便闭塞,治膀胱之经而已矣,然而治法全不在治膀胱也。方用人参、车前子、莲子、王不留行各三钱,白果二十个,甘草一钱,肉桂三分,水煎服一剂即如注。此方之奇妙,全在用人参,其次则用肉桂三分。盖膀胱必得气化而始出,气化者何?心包络之气也。膀胱必得心包络之气下行,而水路能出。尤妙用白菓二十个,人多不识此意。白果通任督之脉,又走膀胱,引参桂之气直奔于膀胱之中,而车前、王不留行尽是泄走之物,各随之趋出于阴器之口也。此治腑之妙法,人知之乎?
大便闭结者,人以为大肠燥甚,谁知是肺气燥乎?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而肾经之水仅足以自顾,又何能旁流以润溪涧哉?方用熟地、元参各三两,火麻子一钱,升麻二钱,牛乳一碗,水二锺,煎六分,将牛乳同调一碗服之,一剂不解,两剂必大便矣。此方之妙,全在不润大肠而补肾,尤妙不止补肾而且补肺,更妙不止补肺而且升肺。盖大肠居于下流,最难独治,必须从肾经以润之,从肺经以清之。气既下行,沉于海底,非用升提之法,则水注闭塞而不通,启其上孔,则下孔自然流动,此下病治上之法,亦腑病治脏之法也。其余治腑之法,可即此以悟。
凡人胆怯不敢见人者,少阳胆经虚也。而所以致少阳胆经之虚者,肝木之衰也。而肝木之衰,又因肾水之不足。法当补肾以生肝木。方用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芍药、茯神、当归各五钱,柴胡、白芥子、生枣仁、肉桂各一钱。此方之妙,补肾之中用补肝之品,尤妙再去补心,使心不取给于肝胆之血,则胆之汁有余而怯形可去。又妙在用肉桂以入肝,如人得勇往之人,自然顷刻胆壮矣。此治腑实有妙理,人知之乎?
呕吐之证,人以为胃虚,谁知由于肾虚。无论食入即出是肾之衰,凡有吐证,无非肾虚之故。故治吐不治肾,未窥见病之根也。方用人参三钱,白朮、薏仁、芡实各五钱,砂仁三粒,吴茱萸五分,水煎服。此方似乎治脾胃之药,不知皆治肾之法。方中除人参救胃之外,其余药品俱入肾经而不止留在脾也,肾火生脾,脾土始能生胃,胃气一转,呕吐始平。此治胃而用治肾之药,人知之乎?
李子永曰:尝论五脏各相生相克,实各相成。一经之病,每兼数经以治,此经之邪,或向别经而求,故用药不得胶柱,过于区别。然论其大概,亦不可混。肺为金脏,其质娇,畏寒畏热,而过寒过热之药不可以之治肺也。脾为土脏,其质厚,可寒可热,而偏寒偏热之药无不可以之治脾也。心为火脏,体居上,忌用热,其有以热药治心者,乃肾虚而坎不交离,本肾病而非心病也。肾为水脏,体居下,忌用寒,其有以寒药治肾者,乃心实而阳亢烁阴,本心病而非肾病也。至于肝为木脏,木生于水,其源从癸,火以木炽其权挟丁,用热不得远寒,用寒不得废热。古法治肝之药,寒热配用,反佐杂施,职此故也。其五脏之不同如此。

卷九十六

脏腑门 【

黄帝素问 二

四气调神大论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注 春阳上升,发育万物,启故从新,故曰发陈。天地之气俱主生发,而万物亦以生荣。夜卧早起,发生气也。广,宽缓也,所以运动生阳之气也。东方风木之气,直上巅顶,被发者疏达肝木之气也。举动缓徐,以应春和之气。志者,五脏之志,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以四时皆当顺其志焉,勿夺勿罚,皆所以养生发之德。故君子启蛰不杀,方长不折也。夫四时之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故春气以应生长之道。逆谓逆其生发之气,肝属木,主于春,春生之气逆则伤肝,肝伤则至夏为寒变之病,因奉长者少故也。盖木伤而不能生火,故于夏月火令之时,反变而为寒病。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注 少阳主春生之气。春气逆,则少阳不生,致肝气郁而内变矣。

上古天真论

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注 肝乃肾之所生,肾气衰,故渐及于肝矣。肝主筋,肝气衰,故筋不能运动。肾主骨,筋骨皆衰,故形体疲极也。

生气通天论 二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注 风为阳邪,客于肤表,则淫伤于气矣。阳气伤,则阴寒,精自出矣。风木之邪,内通肝气,肝主藏血,肝气受邪,则伤其血矣。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注 酸味入肝,若过于酸,则肝多津液,而脾气乃绝其转输矣。

金匮真言论 二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注 天之五方气色,入通于脏,以养五脏之精。肝之精气开窍于目而通乎天气,是天气通乎人,而人气通乎天也。其阴精藏于本脏,春时阳气上升,故其病亦如气之震发而为惊骇。木曰曲直,曲直作酸,故味酸。肝属木,故与地之草木同类。易曰:巽为鸡,东方木畜也。麦为五谷之长,故东方应之。木之精气上为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以地之草、木、谷、畜应天之四时,上而为岁星也。春气上升,春风在上,春病在头者,同气相感也。与别脏之因气虚而病者不同。故曰春气在头而不言病。角木音,其应在春,木成数八。肝主筋,故病在筋,气因木变则为臊。

阴阳应象大论 二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元,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元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注 风乃东方春生之气,故云东方生风。风生木者,寅卯属木,春气之所生也。木生酸者,地之五行生阴之五味也。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故酸生肝。肝之精气生筋,筋之精气生心,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故目为肝所主。夫阴阳变化之道,其在天为元,元生神,神者阴阳不测之谓,是以在天为六气,在地为五行也。其在人为道,道者阴阳五行不易之常理也。道生智,智者五脏之神志魂魄,因思虑而处物,是以人之五脏生五神,化五志也。其在地为化,物生之谓化,化生万物而五味之美不可胜极也。苍,薄青色,东方木色也。角为木音,和而长也。肝在志为怒,故发声为呼。变动脏气,变动于经俞也。握者拘急之象,筋之证也。目者肝之窍,酸乃木之味也。肝者将军之官,故其志在怒,用志太过,则反伤其体,故云怒伤肝。悲为肺志,以情胜情,故云悲胜怒。能生我者,亦所能害我,故云风伤筋。燥属西方之金气,四时五行之气,有相生而有相制,故云燥胜风。酸伤筋者,能养我,亦能伤我也。辛为金味,故能胜酸,金胜木也。
风气通于肝。

注 风生木,木生肝,外内之气相通也。

灵兰秘典论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注 肝气急而志怒,故为将军之官。主春生之气,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

六节脏象论 二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注 动作劳甚谓之罢,肝主筋,人之运动皆由乎筋力,故为罢极之本。肝藏魂,故为魂之居。爪者筋之余,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肝属木位,居东方,为发生之始,故以生血气。木旺于春,阳气始生,故为阳中之少阳,以通于春气。

五脏生成篇 二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注 髓生肝,肝生筋,故所合在筋。爪乃筋之余,故其荣在爪。多食辛,是金味太过而伤肝,则筋缩急而爪干枯矣。

诊要经终论

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注 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而人气在肝。肝主东方,寅卯木也。

平人气象论

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注 脏真者,真脏所藏之神也。散于肝,而主藏筋膜之气。如春木微弦之脉,乃因胃气而至于手太阴,故曰脉不得胃气,肝不弦,肾不石,是弦、钩、毛、石之脉,亦皆胃气之所生。肝主疏泄,故曰散。

脏气法时论 二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注 肝主春木之气,足厥阴主乙木,少阳主甲木,二者相为表里,而主治其经气。甲为阳木,乙为阴木,在时为春,在日主甲乙。肝主春生怒发之气,故苦于太过之急,宜食甘以缓之。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注 病在肝,愈于夏者,子制其鬼贼,能令母实也。夏不愈甚于秋者,子休而贼旺,至其所不胜而甚也。秋不死持于冬者,贼气休而得母气之养,至其所生而持也。自得其位,故复起于春也。此论死生之月节也。风气通于肝,故禁而勿犯。愈在丙丁者,至其所生而愈也。加于庚辛者,金克木也。持于壬癸者,得母气之所生也。本气复旺,故起于甲乙。此论死生之期日也。平旦乃木气生旺之时,故爽慧。下晡乃金旺之时,故病甚。夜半得母之生气,故安静。此论间甚之时也。夫肝病者,厥阴之胜也。邪盛则正虚,故以辛之发散,以散其木郁。以辛之润,以补其肝气。以酸之泄,以泻其有余。所谓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余脏准此。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注 肝色青,则其气苦急,故宜食甘以缓之。盖五味所以养五脏之气者也。

刺热篇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

注 五色之见,各有其部,肝属木而位居东方,故左颊先赤。

气厥论

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注 肝主血,寒则血凝注。经曰:荣气不行,乃发为痈。肝主筋,故筋挛也。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衂。

注 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肝主血,故热甚则衂。

大奇论

肝壅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

注 壅者谓脏气满而外壅于经络也。肝脉环阴器,抵小腹,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故两胠满而不得小便;脏气壅满,卧则神魂不安,故发惊也。

标木病传论

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酸。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注 病先发于肝,则头目眩,胁支满。三日而之脾,则体重身痛;五日而之胃,则胀;三日而之肾,则腰脊少腹痛,胫酸;三日不已,死。夏早食者,寅卯之时木气绝而不生也。冬日入者,申酉之时金气旺而木气绝也。

方盛衰论

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
注 菌香,香蕈之小者,盖虽有生气而无根。梦伏树下,得春令之木气也。不敢起者,虽得时令之助而亦不能胜也。

灵枢经 二

本输篇 二

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溜于行间,行间,足大指间也,为荥。注于太冲,太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腧。行于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入于曲泉,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厥阴也。
注 所行为经者,如经行之道路,所以通往来之行使。故所行之血气厥逆,则郁滞其间而不行。如往来之血气相和,则通行于经脉中矣。

本神篇 二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
注 悲哀,肺之情也,如肝因悲哀动中,则伤肝脏所藏之魂,魂伤则狂忘不精。盖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志伤,则不能处事精详矣。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脏气伤则腑志亦不正而无决断矣。肝主筋而脉络阴器,阴缩筋挛,胁骨不举,情志伤而及于形也。

经脉篇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是动则为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疒贵)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注 是在厥阴之动气,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甚则嗌干,面尘脱色诸证,盖厥阴从少阳中气之化,厥阴之气化病也。丈夫(疒贵)疝,妇人少腹肿,厥阴之本气病也。是主肝所生之病者,胸满呕逆,盖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行气于经,肝所生病,则肝气厥逆,不能行散谷精,故胸满呕逆也。肝主疏泄,肝气虚则飧泄遗溺,实则闭癃。狐疝,随经脉昼夜出入之疝也。
肝经诸穴歌 足厥阴,十三穴终。起大敦、行间,循太冲、中封。蠡沟、中都之会,膝关、曲泉之宫。阴包、五里,阴廉乃发羊矢,章门、期门可攻原本附有肝经诸穴之图,与后卷一百七经络门重,后文胆经、心经、小肠经、脾经、胃经、肺经、大肠经、肾经、膀胱经、三焦经、心包络经,均附各经诸穴图,均与后卷一百七经络门重,均删,余不注。。
分寸歌 足大指端名大敦,行间大指缝中存。太冲本节后二寸,跟前一寸号中封。蠡沟踝上五寸是,中都踝后七寸中。膝关犊鼻下二寸,曲泉曲膝尽横纹。阴包膝上方四寸,气冲三寸下五里。阴廉冲下有二寸,羊矢冲下一寸许。气冲却是胃经穴,鼠鼷之上一寸主。鼠鼷横骨端尽处,相去中行四寸止。章门下脘旁九寸,肘尖尽处侧卧取。期门又在巨阙巨阙 原作巨「关」,据文义改。旁,四寸五分无差矣。

经水篇

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

注 渑水自东来,故应足厥阴,东方之肝木。

病传篇

病先发于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肾。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注 病发于肝故头目眩而胁支满。三日之脾,则体重身痛;五日之胃,则胀;三日之肾,则腰脊小腹痛,胫酸。冬日入,夏早食,木气绝于卯酉金旺之时也。

淫邪发梦篇

肝气盛则梦怒。厥气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
注 厥气者,虚气厥逆于脏腑之间。客者,薄于脏腑之外也。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肝气之变幻也。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肝为牡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是为肝之变也。
注 肝属木,故为牡脏。

本脏篇 二

肝小则脏安,无胁下之痛;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肝高则上支贲切胁,悗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胁下空,胁下空则易受邪。肝坚则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倾则胁下痛也。
注 肝居胁下,故小则脏安,而无胁下之痛。肝居胃之左,故大则逼胃,而胃脘上迫于咽也。肝在膈之下,故大则苦于膈中,且胁下痛。肝脉贯膈上注肺,故高则上支贲切胁,悗为息贲。肝居胃旁,故下则逼胃而胁下空,空则易受于邪。盖胁乃邪正出入之枢部也。肝坚则脏安难伤,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肝藏血,血舍魂,端正则神志和利,偏倾则胁痛也。
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广胸反骹者肝高,合胁兔骹者肝下。胸胁好者肝坚,胁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也。
注 骹者,胸胁交分之扁骨。内膈前连于胸之鸠尾,旁连于胁,后连于脊之十一椎,肝在膈之下,故广胸反骹者肝高,合胁兔骹者肝下。兔者,骨之藏伏也。肝脉下循于腹之章门,上循于膺之期门,在内者从肝别贯膈,故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也。

扁鹊难经 二

肝脏形象

四十一难曰:肝独有两叶,以何应也?然。肝者东方木也,木者春也。万物始生,其尚幼小,意无所亲,去太阴尚近,离太阳不远,犹有两心,故有两叶,亦应木叶也。
注 肝有两叶,应东方之木。木者,春也,万物始生,草木甲坼两叶之义也。其曰太阴太阳,不必指脏气及月令而言。但隆冬为阴之极,首夏为阳之盛,谓之太阴太阳,无不可也。

肝脏斤两

四十二难曰:肝重二二 《难经集注》作「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主脏魂。
肝脏形象之图

见图

金匮要略 二 【汉 张机

肝死脏

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肝着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

中藏经 二 【汉 华佗

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从脉证之法

肝者与胆为表里,足厥阴少阳是其经也。旺于春,春乃万物之始生,其气嫩软虚而宽,故其脉弦,软不可发汗,弱不可下。弦长曰平,反此曰病脉。虚而弦,则为太过,病在外,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实而微,则为不足,病在内,不及则令人胸胁胀满。大凡肝实引两胁下痛喜怒,虚则如人将捕之。其气逆则头痛耳聋,颊赤,其脉沉而急,浮而急亦然。主胁肢满,小便难,头痛眼眩。其脉急甚恶言,微急气在胁下;缓甚呕逆,微缓主脾;太急内痈吐血,大甚筋痹;小甚多饮,微小消瘅;滑甚则(疒颓)疝微滑遗溺,濇甚留饮,微濇瘲挛。又肝之积气在胁久不去,发咳逆,或为疟疾也。虚则梦花草茸茸,实则梦山林茂盛。肝病旦慧,晚甚,夜静。肝病则头痛,目眩,肢满,囊缩,小便不通,十日死。又身热恶寒,四肢不举,其脉当弦长而急,反短濇,乃金克木,十日死不治。又肝中寒,则两臂不举,舌本燥,多太息,胸中痛不能转侧,其脉左关上迟而濇者是也。肝中热则喘满多怒,目疼腹胀,不嗜食,所作不定,睡中惊怖,眼赤,视不明,其脉左关阴实者是也。肝虚冷则胁下坚痛,目盲,臂痛,发寒如疟状,不欲食,妇人月水不来,气急,其脉左关上沉而弱者是也。

脉诀 【晋 王叔和

肝脏歌

肝脏应春阳,连枝胆共房。

注 肝属木而应春。连枝,即心脏,弟兄之义也。共房,肝胆同一处也。
色青形象木,位列在东方。

注 肝之色青,木之色亦犹是也。肝脏之形是木之干。东方属木,木所居之位,故列在东方也。
含血荣于目,牵筋爪运将。

注 肝藏血而为血海,故能含血。其候在目,其华在爪,其充在筋。所含之血荣于目,牵引于筋爪,故目能视,足能步,掌能握,指能捻而运动也。
逆时生恚怒,顺候脉弦长。

注 肝属木而应春,反得秋脉,浮短而濇,谓之逆时,乃金来克木;木受克则不得舒畅,故生恚怒。顺候其脉弦而长也。
泣下为之液,声呼是本乡。

注 肾主液,入肝为泣;肺主声,入肝为呼。泣与呼,皆属于肝,故曰本乡。
味酸宜所纳,麻谷应随粮。

注 肝其味酸,宜纳谷麦。或云麻字疑误。应随粮者,应肝家之粮食也。
实梦山林树,虚看细草芒。

注 甲刚为木,故实梦山林树。乙柔为草,故虚看细草芒也。
积因肥气得,杯覆胁隅旁。

注经曰:肺病传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旺,旺者不受肝邪,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滞为积,名曰肥气。以季夏戊己日得之,状如覆杯,在左胁下突出,如肉肥盛之状也。
翠羽身将吉,颜同枯草殃。

注 肝脏色青,翠羽色青而红,枯草色青而白。红属心火,白属肺金。木生火,故曰吉;金克木,故曰殃。
四斤余四两,七叶两分行。

注 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共七叶而两行分也。

千金方 二 【唐 孙思邈

肝脏病脉论

肝主魂,为郎官。随神往来谓之魂。魂者,肝之藏也。目者肝之官,肝气通于目,目和则能辨五色矣。左目甲,右目乙,循环紫宫,荣华于爪。外主筋,内主血。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有六童子三玉女守之。神名蓝,蓝主藏魂,号为魂脏,随节应会。故云肝藏血,血舍魂,在气为语,在液为泪。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气虚,则梦见园苑生草;得其时,梦伏树下不敢起。肝气盛,则梦怒;厥气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
肝脉来濯濯如倚竿,如琴瑟弦,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病,四至脱精,五至死,六至命尽,足厥阴也。
假令肝病西行,若食鸡肉,得之当以秋时,发病以庚辛日也。家有血腥死。女子见之,以明要为灾;不者,若感金银物得之。
襄公问扁鹊曰:吾欲不诊脉,察其音,观其色,知其病生死,可得闻乎?答曰:乃圣道之大要,师所不传,黄帝贵之,过于金玉。入门见病,观其色,闻其呼吸,则知往来吉凶之相。角音人者主肝声也,肝声呼,其音琴,其志怒,其经足厥阴。厥逆少阳则荣卫不通,阴阳交错,阴气外伤,阳气内击,击则寒,寒则虚,虚则卒然喑哑不声,此为厉风入肝,续命汤主之。但踞坐不得低头,面目青黑,四肢缓弱,遗失便利,甚则不可治,赊赊 原作「余」,据《千金》卷十一肝脏脉论改。则旬月之内,桂枝酒酒 原作「汤」,据《千金》卷十一肝脏脉论改。主之。又:呼而哭,哭而反吟,此为金克木,阴击阳,阴气起而阳气伏,伏则实,实则热,热则喘,喘则逆,逆则闷,闷则恐畏,目视不明,语声切急,谬说有人,此为邪热伤肝,甚则不可治。若唇色虽青向眼不应可治,地黄煎主之。
肝病为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乌梅丸主之。若其人本来少于悲恚,忽尔嗔怒,出言反常,乍宽乍急,言未竟以手向眼,如有所畏,若不即病,祸必至矣。此肝病声之候也。若其人虚,则为寒风所伤;若实,则为热气所损。阳则泻之,阴则补之。青为肝,肝合筋。青如翠羽者吉。肝主目,目是肝之余。
凡人分部陷起者,必有病生。胆少阳为肝之部,而脏气通于内,外部亦随而应之。沉浊为内,浮清为外。若色从外走内者,病从外生部处起;若色从内出外者,病从内生部处陷。内病前治阴,后治阳;外病前治阳,后治阴。阳主外,阴主内。凡人死生休否,则脏神前变形于外。人肝前病,目则为之无色;若肝前死,目则为之脱精;若天中等分墓色应之,必死不治。看应增损,斟酌赊促,赊则不出四百日内,促则不延旬月之间。肝病少愈而卒死,何以知之?曰:青白色加拇指大黡点见颜颊上,此必卒死。肝绝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黑目赤,但欲伏眠,目视而不见人,汗出如水不止。【一日二日死。】 面黑目青者不死,青如草滋者死。吉凶之色在于分部,顺顺而见。青白入目必病,不出其年。若年上不应,三年之中,祸必应也。

肝实热

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息忿忿如怒状,名曰肝实热也。

肝虚寒

左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厥阴经也。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名曰肝虚寒也。

肝胆俱实

左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厥阴与少阳经俱实也。病苦胃胀呕逆,食不消,名曰肝胆俱实也。

肝劳

肝劳病者,补心气以益之,心旺则感于肝矣。人逆春气,则足少阳不生,而肝气内变。顺之则生,逆之则死;顺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关格,病则生矣。

济生方 【宋 严用和

肝胆虚实论治

夫肝者足厥阴之经,位居东方,属乎甲乙木,开窍于目,候于左胁,其政变动,病发惊骇,藏魂养筋者也。与足少阳胆之经相为表里,谋虑过度,喜怒不节,疲劳之极,扰乱其经,因其虚实,由是寒热见焉。方其虚也,虚则生寒,寒苦胁下坚胀,时作寒热,腹满不食,悒悒不乐,如人将捕,眼生黑花,视物不明,口苦头痛,关节不利,筋脉挛缩,爪甲干枯,喜怒悲恐,不得太息,诊其脉沉细而滑者,皆虚寒之候也。及其实也,实则生热,热则心下坚满,两胁下痛,痛引小腹,令人善怒,气逆头晕,眦赤悒悒,先寒后热,颈直背强,筋急不得屈伸,诊其脉浮大而数者,皆实热之候也。脉来弦而长,乃不病之脉,脉来弦而濇,或急而益劲,如新张弓弦,或脉至中外,急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者,此皆肝死矣。治之之法,当分虚实冷热而调之,以平为期。

河间六书 二 【金 刘完素

薄厥证 【主肝

阳气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脉菀于上,令人薄厥于胸中,赤茯苓汤主之。

疢筋证 【主肝

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腹必急,数亦为虚,筋见以名耳。柏子仁散主之。

东垣十书 二 【元 李杲

肝脏苦欲补泻药味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芍药;虚,以生姜、陈皮之类补之。经曰:虚则补其母。水能生木,肾乃肝之母,肾水也,苦以补肾,熟地黄、黄蘗是也;如无他证,钱氏地黄丸主之。实则白芍药泻之,如无他证,钱氏泻青丸主之。实则泻其子,心乃肾之子,以甘草泻心。

医学入门 二 【明 李梴

肝脏赋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注 勇而能断,故曰将军。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
罢极之本,魂所居也。

人身运动皆筋力所为,肝养筋,故曰罢极之本。肝藏魂,魂者神明之辅弼,故又曰肝为宰相。
两分七叶,色象春木繁荣。

肝有二布叶一小叶,左三右四,共七叶,分两行,如木之多叶也。
四斤四两,沉重,庚辛吸射。

肝重四斤四两。《难经》曰: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其义何也?肝非纯木,乙与庚合而吸其微阴之气,其意乐金,故令肝得水而沉也。肺非纯金,辛与丙合而就火,其意乐火,故令肺得水而浮也。肺熟而覆沉,肝熟而覆浮者,何也?故辛当归庚,乙当归甲也。
连膈膜而形有软坚。

肝之系者,自膈下着右胁肋,上贯膈入肺中,与膈膜相连也。筋脉皆肝所主。
名血海而归收暮夜。

肝藏血,故名血海。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不足,则常想其身狭小。昼则运行,眼受血能视,足受血能步,掌受血能握,指受血能摄。夜卧则血归于肝。如有谋虑不决,肝虚为他脏移热,则妄行于口鼻,或为便溺,乃肝不藏血也。又思色不遂,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经曰:筋痿者主于肝,使内又转筋,亦肝所主也。
风动筋脉蜷缩,胠满不便痈疽。

肝之合筋也。凡外疮发于筋脉者,皆肝所主也。经曰: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气逆头顶眩痛,积肥杯覆胁罅。

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气逆于上,则头痛眩晕;积于胁,则为肥气突出,如肉肥盛之状也。
热争,目赤惊狂,胁痛肢躁,为疝(疒颓)。
经络虽已受热,本脏犹未受邪,曰争。肝血热则目赤肿,虚则眼前生花。肝性静,热则狂言多惊骇,四肢躁扰,卧不得安。肝热郁,则胁痛小腹牵茎囊痛者,多(疒颓)疝。肝经湿热,为疝之本也。
虚则关节不利,腰连脚弱,多惧怕。
血虚则周身关节不利,甚则筋骨蜷痿。血枯则腰疼脚弱。挟湿热者膝胫痿痹。血不足则多惧,有余则多怒。
血枯食至闻腥。

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食至则先闻腥臊臭气,唾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泄血,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痰冷遗溺吐泻。

冷则痰气郁凝,胸满吐清水,恶食鲜菜,甚则遗溺不禁。
补以木瓜、阿胶。

木瓜、阿胶、川芎、黄芪、人参、沙参、薏苡仁、五加皮、酸枣仁、芡实、胡黄连、龙胆草之类。
泻必青皮、芍药。

青皮、芍药、柴胡、前胡、青黛、橘叶、犀角、萎蕤、款冬花、吴萸、青皮之类。
凉以鳖甲、菊花。

鳖甲、菊花、草决明、车前子、三棱、芜荑之类。
温必木香、肉桂。

木香、肉桂、半夏、肉豆蔻、陈皮、槟榔、荜拨之类。
纵怒过劳病之源,被发餐麻勿任霸。
春三月,宜夜卧早起,被发缓形,生而勿杀,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麻者,东方所用之粮也,肝病宜食麻与粳米、牛肉、枣、葵,味皆甘也。不拘何月得病,宜体春气以养之。

图书编 二 【明 章潢

肝脏说

肝,木官也,居心下,少近左,七叶。丈夫六十肝气衰,汁减叶薄,故目不明也。肝者凝血之本,魂之变也。肝脉出于大敦,发窍于目,左目甲,右目乙。泪者肝之液,肾邪入肝则多泪。胆为肝之腑,胆与肝合。眼为胆之官,肝气通则眼分明,肝实则眼赤。肝合于筋,其荣爪筋。缓而不能收持者,肝先死也。故人之肝亏则筋急。人之皮枯者,肝中热也。人之肌肉斑点,肝风也。人之色青者,肝盛也。人之好食酸物者,肝不足也。人之发枯者,肝伤也。人之手足多汗者,肝无疾也。肺邪入肝则多哭。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欲散,急食苦以散之。用咸补之,用辛泻之。禁当风,肝恶风也。

肝部食忌

正月勿食葱,二三月勿食蒜子、蓼子、及百药心,勿食诸物肝肺。宜食麻子,巨胜子,李子。禁辛味。

养肝法言

肝属木藏血,魂所居焉。人之七情惟怒为甚,故血枯而魂散。善养肝脏者,莫切于戒暴怒。

体仁汇编 【明 彭用光

肝脏药性

肝乃足厥阴之经。

在左手关部。其经起自大敦穴,在足大指端;终于阴包穴,在膝四寸上。
多血少气,乙木之脏,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勇而能断,故曰将军。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
气旺于春。

肝木春旺。

乃罢极之本也。

人之运动者,皆筋力之所为,肝养筋,故为罢极之本也。
其味酸而其色青,其声呼而其志怒。
《洪范》曰:曲直作酸。肝主色青,呼由肝出,怒由肝生。
内藏魂而藏血。

肝藏魂,更藏血。

外荣爪而荣筋。

爪与筋,皆肝所荣。

泪出于肝。

泪为肝液,肝热则泪出矣。

候在于胁,开窍于目。

目所以司形色,目和视物分明。
脉在左关。

沉诊候肝,浮诊候胆。

是脏也,实则脉实,两胁痛而目肿疼。
胁为肝候,目为肝窍,肝实故痛。
虚则脉虚,七叶薄而睛昏泪。

人年老而目昏者,由肝叶薄,肝汁减。
资心火以补肝虚。

子能令母实,当补也。

抑阳光而泻子实。

实则泻其子。

故味辛补而酸泻。

味辛者补肝,酸者泻肝。

气凉泻而温补。

凡气凉者能泻肝,气温者能补肝。
姜、橘、细辛补之宜。芎、芍、大黄泻之可。目胜离娄,君神曲而佐磁、砂。
《得效方》加味磁朱丸云:丹砂之畏磁石,犹火之畏水,今合用之,砂法火入心,磁法水入肾,各得其养,则目自然明。盖目疾多因脾胃有痰饮,渍浸于肝,久则昏眩。神曲倍于二味,用以健脾胃,消痰饮,极有奇效。用神曲四两,辰砂一两,磁石二两醋煅淬七次,右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饮,日进三服,常服益眼力。一方加夜明砂。
明开瞽瞶,捣羊肝以丸连末。

羊肝丸治肝经有热,目赤睛痛,视物昏濇。治目方用黄连多矣,而羊肝丸犹奇异。用黄连末一两,白羊肝二具去膜,同于砂盆内研令极细,众手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温水送下。连作五剂。治诸般目疾及障翳青盲等证。忌猪肉冷水。唐 崔承元者,因官治一死囚,出活之,囚后数年,以病自致死。一旦崔为内障所苦,丧明逾年,后半夜叹息独坐,忽闻阶除悉率之声。崔问为谁?徐曰:是昔蒙活之囚,今故报恩至此。遂以此方告,言讫而没。崔依此合服,不数月,昏复明。又方:白羯羊肝,只用子肝一片,薄切,新瓦上煿干;熟地黄一两半;兔丝子、车前子、麦门冬、蕤仁、决明子、泽泻、地肤子去壳、防风、黄芩、白茯苓、五味子、枸杞子、茺蔚子、杏仁大者炒、细辛、葶苈、桂心、青葙子,以上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水下,日三服,不拘时候。张台卿尝苦目暗,京师医者令灸肝腧,遂转不见物,因得此方服之,遂明。有一男予内障,医治无效,因以余剂遗之。一夕灯下,语其家曰:适偶有所见如隔门缝见火者,及旦视之,眼中翳障,俱裂如线。张云此药灵,勿妄与人,忽之则无验。予隘之,且欲广其传也。
气疼两胁,君枳实、芍药、参、芎。
用枳实一两,白芍药炒黄、川芎、人参各五钱,为细末,姜枣汤调下二钱,好酒亦可。
痰攻双臂,施朮、草、橘、半、香、苓。
治臂痛,半夏一钱,南星、陈皮、茯苓各半钱,甘草、苍朮、白朮、香附子各半钱,(口父)咀,姜煎服。
右胁胀痛,桂心、枳壳、草姜黄。

病右胁疼痛,胀满不食,用枳壳、炒桂心去皮不见火、片子姜黄各半两,炙甘草二钱,为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服,酒亦可,不拘时候。一方(口父)咀,每服五钱,姜枣煎服。
左胁刺痛,粉草、川芎和枳实。

病左胁刺痛不可忍者,枳实、炒川芎各半两,甘草二钱半,为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服,酒亦可,不拘时候。作(口父)咀,姜枣煎服,亦所宜也。
悲怒伤肝双肋痛,芎、辛、枳、梗、防风、干葛、草、姜煎。
病因悲哀烦恼伤肝气,至两肋骨疼,筋脉拘急,腰脚重滞,两股筋急,两胁牵痛,四体不能举,渐至背膂挛急膝痛。治用防风去芦、川芎、枳壳、细辛、桔梗炒各四两,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銼散,每服四钱,水一钟半、生姜三片,煎至一锺,去渣,空心温服,渣再煎服。
风寒撼木一囊疼,茴香、乌药、青橘,良姜调酒饮。
肝属木,风寒伤之,至囊茎抽痛,俗名小肠气。痛不可忍者,用乌药杵碎,酒浸一宿,良姜、小茴香、青皮去白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疝本肝经,何药可疗?附子、山栀力最高。
寒疝,人心腹卒痛,及小肠膀胱气(疒丂)刺肝肾,气攻挛急,极痛不可忍,屈伸不能,腹中冷重如石,自汗出,用山栀四两半炒过,附子一枚炮去皮脐,銼散,每服二钱,水一盏,酒一盏,煎七分,入盐一撮,温服即愈。
全蝎、延胡功不小。

小肠疝气,用延胡索五钱,入盐炒过,又入全蝎一钱,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服。
上燥下寒,梅膏捣圆归、鹿。

黑丸治精血枯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暗,口干多渴,腰痛脚软,小便白浊,上燥下寒,不受峻补。用鹿茸酒蒸,当归去芦酒浸,各等分,为细末,煮乌梅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其效如神。
头疼气厥,乌药末、细川芎。

芎乌散,治男子气厥头疼,妇人气盛头疼,及产后头疼皆治之。川芎、天麻、乌药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腊茶清调,食前服,神效。
寒湿脚气踏椒囊。

治寒湿脚气,用川椒三斤,实于疏布囊中,置火踏上,跣足踏椒囊,盖椒性热,加以火气,寒湿自然避去。或碎槟榔、熟艾各三两,亦奇妙。
风热膝疼煎蘗、朮。

苍朮散,治一切风寒湿热,令足膝痛,或膝肿骨间作热疼,及腰膝臂髀大骨疼痛,令人痿躄,一切脚气,百用百效。苍朮用米泔水浸一日夜,盐炒;黄蘗去粗皮,酒浸一日夜,炙焦,銼碎,每服一两,水二锺,煎至一锺,食前服,日进二三服,立效。
推行动若盘珠,无使刻舟求剑。

本经补泻温凉药

补 胡黄连、阿胶、沙参、酸枣仁、薏苡仁、草龙胆、芡实、木瓜。
泻 橘叶、青皮、川芎、芍药、柴胡、前胡、款冬花、吴茱萸、青黛、犀角。
温 木香、肉桂。

凉 菊花、柴胡、陈皮、草决明、车前子。
东垣报使引本经药:柴胡、川芎行上,青皮行下。

身经通考 二 【清 李潆

肝脏得病虚实横逆

凡肝经得病,必先察其肺肾两脏,原其起病,然后复审肝经之虚实。然肾者肝之母,肺者木之贼,今肝得病,若非肾水不能相生,必是肺金鬼贼相克,故须审其来在肺,先治肺攻其鬼也,其来在肾,先补滋其源也。方审本脏之虚实而治之。
肝虚以生姜、陈皮补之。水能生木,肾乃肝母,苦以补肾,熟地黄、黄蘗补之;如无他证,地黄丸主之。
肝实以白芍药泻之。如无他证,泻青丸主之。心乃肝子,以甘草泻心。
肝主风,自病则风搐拘急,急食甘以缓之,佐以酸苦,以辛散之。实搐力大,泻青丸;虚搐力小,地黄丸。
心乘肝,实邪,壮热而搐,利惊丸。
肺乘肝,贼邪,气盛则前伸呵欠,微搐。法当泻肺,先补本脏肝,地黄丸;后泻肺,泻白散。
脾乘肝,微邪,多睡,体重,搐。先当定搐,泻青丸;搐止再见后证,则以别法治之。
肾乘肝,虚邪,憎寒,呵欠而搐,羌活膏。

针灸

《素问》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注 病者,邪气实也。肝脉布胁肋抵少腹,故两胁下痛引少腹。肝为将军之官而志怒,肝气郁而不舒使然。虚者,精气夺也。肝藏血而开窍于目,肝虚故(目巟)(目巟)无所见。少阳经脉入耳中,故无所闻。肝与胆为表里,胆病者,心下淡淡如人将捕之。故取二经以通其气,厥阴与督脉会于巅,肝气逆故头痛。少阳气逆,故耳不聪而颊肿也。取血者,谓取其经之多血者而去之。盖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少阳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脏腑经气相通,宜从厥阴之多血者而泻之。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注 先谓先有此内因之热,而先见是证也。肝主疏泄,故小便赤黄。肝脉环阴器,抵少腹而上,故腹痛也。肝藏魂,魂伤故多卧。木火主气,故身热也。热争者,寒与热争也,此言外淫之邪,内干五脏,与内因之热交争而为重病也。魂伤则狂言。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肝脉布胁肋,故胁满痛。风木之热甚,故淫于四末也。人卧则血归于肝,肝气伤而不能纳血,故不得卧也。病在肝,加于庚辛,庚辛不死,起于甲乙。大汗者,正胜邪而外出也;气逆者,热淫而反内逆也。黄帝曰:外因之病,难易之治,奈何?伯高答曰:形先病而未入脏者,刺之半其日,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此外内难易之治也。夫形先病而未入脏者,谓外因之邪未入内,而与脏热交争也。脏先病而形乃应者,谓五脏之热出于形身,而与外热相应也。盖邪并而逆于内者难治,内热外出,而合于形身之间,刺之易愈也。员员,周转也,此言肝脏之热发于外,而与形热相应,热甚而上逆于头,故头痛而员转也。盖三阳之脉,上循于头,肝热与少阳交争,因脉引而上冲于头也。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注 肝脉循于两胁,故邪在肝,则胁中痛。两阴交尽,是为厥阴,病则不能生阳,故为寒中。盖邪在肝,胁中痛,乃病经脏之有形。寒中,病厥阴之气也。行善掣节者,行则掣节而痛,此恶血留于脉内,脉度循于骨节也。时脚肿者,厥阴之经气下逆也。当取足厥阴肝经之行间以引胁下之痛,补足阳明之三里以温胃中寒,取血脉以散在内之恶血。耳间青脉,乃少阳之络循于耳之前后,入耳中,盖亦从腑阳以去其掣节。
《千金方》曰:左手关上阴绝者,无肝脉也。苦癃,遗溺难言,胁下有邪气,善吐。刺足少阳治阳。
左手关上阴实者,肝实也,苦肉中痛动善转筋吐,刺足厥阴治阴。

导引

《千金方》曰:若患肝病即呵出。其法夜半后八十一,鸡鸣七十二,平旦六十三,日出五十四,辰时四十五,巳时三十六。欲作此法,先左右导引三百四十遍。病有四种,一冷痹,二气疾,三邪风,四热毒。若有患者,安心调气,此法无有不瘥也。
肝病用呵。肝脏病者,忧愁不乐,悲思,喜头眼疼痛。相法:肝色青,梦见人着青衣捉青刀杖,或狮子虎豹来,恐怖人。疗法:用呵气出。又云:肝病者,用大呵三十遍,细呵三十遍,皆须左右导引三百六十遍,然后乃为之。
《养性书》曰:修养法:常以正月、二月、三月朔旦,东面平坐,叩齿三通,吸震宫青气入口,九吞之,闭气九十息。吐纳法,肝病用嘘,法须正身端坐,先调气和匀,以鼻微长引气,然后细细嘘之,令耳不闻,大略以三十六遍为则。去肝家虚热,亦除四肢壮气 与夫眼赤一切热疾。嘘后仍向东三吸之,咽津叩齿而止。
导引法:正坐以手两相重按胁(月坒)下,徐缓身左右各三五度。又可正坐,两拽相叉,翻覆向胸三五度,能去肝家积聚风邪毒气。为之毕,良久,闭目三咽,三叩齿而止。
《保生秘要》曰:肝气滞濇。古云:医道通仙道,第要清明气血二字之理。气为先天之用,属于阳,无形而有影;血为后天之体,属于阴,有形而成质。气旺则血荣而调润,气绝则血枯而灭形。故气虚血弱,滞濇而成病。濇于肝,则肝气不顺,或搠胁而疼,或成疸证,或传目疾,或成风患。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也。春月木旺,宜常嘘吸为补泻之法,和其肝气。勿食诸肝,以免死气入肝伤其魂也。宜烧苍朮香,清晨饮屠苏酒、马齿苋,以袪一年不正之气。大抵春阳初升,景物融和,当眺览园林,寻春郊外,以畅春生之气。

卷九十七

脏腑门 【

黄帝素问 三

灵兰秘典论 二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注 胆秉刚果之气,故为中正之官。有胆量则有果断,故决断出焉。

六节脏象论 三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注 五脏六腑,共为十一脏。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胆气升则十一脏腑之气皆升,故取决于胆也。所谓求其至也,皆归始春。

气厥论 二

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亻亦)。

注 五脏六腑之生气,皆取决于胆。胆气燥热则生阳不升,故身体懈惰。胃气热则消谷善饥,故亦曰食(亻亦)。疟论曰: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亻亦)。今胃移热于少阳,故亦名曰食(亻亦)也。

灵枢经 三

本输篇 3

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侠溪,侠溪,足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临泣,临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俞。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行于阳辅,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入于阳之陵泉,阳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足少阳也。
注 五脏合五行,六腑而应六气。六气之中有二火,故多火之原而原附于经也。五脏之俞出于井水者,五脏合地之五行,以应生长化收藏之气。故从木火土金水而顺行。六腑之俞出于井金者,六腑应天之六气,六气生于阴而初于地,故从秋冬而春夏。此阴阳逆顺之气也。

经脉篇 二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手少阳,抵于(出页),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岐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胁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注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少阳之气不升也。少阳主初阳生气,故胆气升,十一脏腑之气皆升。经云: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平脉篇曰:阳气长则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少阳之动气为病则厥逆而不升,故甚则面有微尘,体无膏泽。少阳相火主气,足下反热者,火逆于下也。是为阳气厥逆之所致也。少阳属胆,故主骨所生病者,为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腋下、胸胁、髀膝、胫踝皆痛。乃足少阳经脉所循之部分而为病也。血脉留滞,则为马刀侠瘿。阳加于阴,则为汗出;阳逆于下,则为振寒。少阳主骨,故诸节皆痛也。
胆经诸穴歌 足少阳兮四十三,瞳子髎近听会间。客主人在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前。率谷天冲浮白见,窍阴完骨本神连。阳白临泣目窻近,正营承灵脑空焉。风池肩井兮渊液,辄筋日月京门联。带脉五枢而下,维道居髎相沿。环跳风市抵中渎,阳关之下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穴,阳辅悬锺穴可瞻。丘墟临泣地五会,侠溪窍阴胆经全。
分寸歌 足少阳,四十三,头上廿穴分三折,起自瞳子至风池,积数陈之次序说。瞳子髎近眦五分,耳前陷中听会穴。客主人名上关同,耳前起骨开口空。颔厌悬颅之二穴,脑空下厘曲角中。悬厘之穴异于兹,脑空下廉曲角上。曲鬓耳上发际隅,率谷耳上寸半安。天冲耳后入发二,浮白入发一寸间。窍阴即是枕骨穴,完骨之上有空连。完骨耳后入发际,量得四分须用记。本神神庭旁二寸,入发一寸耳上系。阳白眉上方一寸,发上五分临泣是。发上一寸当阳穴,发上寸半目窻至。正营发上二寸半,承灵发上四寸谛。脑空发上五寸半,风池耳后发陷寄。肩井肩上陷中求,大骨之前一寸半。渊液腋下方三寸,辄筋期下五分判。期门却是肝经穴,相去中庭四寸半。日月期门下五分,京门监骨下腰绊。带脉章门下寸八,五枢章下寸八贯。维道章下五寸三,居髎章下八寸三。章门缘是肝经穴,下脘之旁九寸含。环跳髀枢宛宛中,屈上伸下取穴同。风市垂手中指尽,膝上五寸中渎逢。阳关阳陵上三寸,阳陵膝下一寸从。阳交外踝上七寸,外丘踝上六寸容。踝上五寸光明穴,踝上四寸阳辅通。踝上三寸悬锺在,丘墟踝前之陷中。此去侠溪四寸五,却是胆经原穴功。临泣侠溪后寸半,五会去溪一寸穷。侠溪在指歧骨内,窍阴四五二指中。

经水篇 2

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

注 渭水出于雍州,合泾、汭、漆、沮、沔水,而渭水独清,诸阳皆浊,而胆为中精之腑独清,故内属于胆。

淫邪发梦篇 2

厥气客于胆,则梦鬬讼自刳。

注 厥气者,虚气厥逆于脏腑之间。客者,薄于脏腑之外也。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故厥气客于胆,则梦鬬讼自剖。

扁鹊难经 3

胆腑形象

四十二难曰: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
胆腑形象之图

见图

中藏经2 【汉 华佗

论胆虚实寒热生死脉证之法

胆者,中清之腑也,号曰将军,决断出于此焉,能喜怒刚柔,与肝为表里也,足少阳是其经也。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实则伤热,热则惊怖,精神不守,卧起不宁。又元水发其根在胆。又肝厥不已,传邪入胆,呕清汁。又胆有水则从头肿至足也。又胆病则口苦太息,呕宿汁,心中淡淡,恐人将捕之,咽中介介然,数唾。又胆胀则口苦,舌下痛,太息。邪气客于胆,则梦鬬讼。其脉诊在左关上浮而得之者,是其部也。胆实则热,精神不守,胆热多睡,胆冷则无眠。又关上脉阳微者胆虚,阳数者胆实,阳虚者胆绝也。

千金方2 【唐 孙思邈

胆腑脉论

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胆者,中清之腑也。号将军,决曹吏,重三两三铢,长三寸三分。在肝短叶间,下贮水精汁二合,能怒能喜,能刚能柔,目下果大,其胆乃横。凡胆、脑、髓、骨、脉、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若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胆实热

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痛,洒洒恶寒,胁痛,名曰胆实热也。

胆虚寒

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厥痿,足指不能摇,臂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目巟)(目巟),名曰胆虚寒也。

河间六书 2【金 刘完素

胆瘅证

谋虑不决,胆虚,气上冲口中,上溢则口苦。是清净之腑,浊扰之气上溢,益胆汤主之。

医学入门 2【明 李梴

胆腑

异哉胆也!无出入窍而附于肝之叶间,水色金精,名清净腑,而避乎胃之私污。
胆者金之精,水之色,其色元,其形如悬瓠,其神为龟蛇,无入水窍,附肝之短叶间,不同六腑传化,而为清净之腑。
藏精汁三合,而验五爪青红。

肝虽应爪而胆合于肝。经云: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急。
行荣卫二气,而重三两零数。

荣卫虽主于肺,而其流行又主于胆,故胆气始于子。云胆重三两三铢,三铢,今之一钱二分半也。
气痛心胁,膊项不便,或发燥、体枯、面尘。
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故气病如是。不便者,肝循阴器上贯膈络布胁肋,故两胠满不得小便也。发燥者,胆有怒火也。胆合膀胱,上荣毛发,风气盛则焦燥,汁竭则身体枯。面色蒙尘者,气滞则荣卫道濇也。
风攻头眉,耳目多倾,或癫癎吐沫口苦。
少阳脉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项,风邪上攻,则头痛眉倾,耳暴聋,目锐眦肿赤。风甚则瘈瘲癫癎,轻则常吐黄水,口为之苦。
热壅鼻渊,咽肿食亦,痿躄难行。

胆候咽门,故热壅则生疮肿痛。食亦者,胃移热于胆,食入移易而过,不生肌肤,亦者易也。痿躄坐不能起者,热则筋缩。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上五寸,故主之。
虚怯昏泪,不眠善恐,如人将捕。

人数谋虑不决,故胆气虚而溢为泪。泪者,类也。胆受水气与坎同位,眼亦水也。人心悲则泪出者,水得火而煎,阴必从阳,故悲则泪出。老人胆汁悭,哭则无泪,笑则有泪,火盛水亏也。故胆热者亦流泪。热则多眠,虚则不眠。独卧神无所附,尤生惊畏,善太息,恐如人将捕,或梦细草。
冷不食菜,或吐酸水,痛胀烦闷。左边五肋之中,血瘀生瘿,或生瘰疬马刀。两腋缺盆,皆胆之路。
补以胡黄连、龙胆、木通;泻必青皮、柴胡、黄连;温以橘、半、生姜、川芎;凉必黄连、柴胡、竹茹。
公直果断自降衷。

胆生于金,金主武,故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人禀刚正果断,直而无疑无私者,胆气正也。
壮胆安神资药饵。

所禀怯者参枣丸,朱雀丸亦可资助以全胆气。

图书编 【明 章潢】 2

胆腑说

胆薄着肝,胆者筋之应也,六腑之精也。胆合于膀胱,上主毛发,故人之发枯者,胆竭也。人之爪干者,胆亏也。人之发燥者,胆有风也。人之毛焦者,胆热也。人之目无光有泪者,亦胆热也。好食苦味者,胆不足也。颜色青或光白者,胆无病也。夫心主火,胆主水,火得水而灭,水得火而煎,阴阳交争,水胜火,故泪 目出也。胆与肝同道,有病用肝脏方。

相胆病法

胆有病,太息,口苦,呕宿汁,心憺憺恐人将捕之,眉倾也。胆若实伤热,热则精神不守,卧起无定。若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不能独卧。虚损则爪枯发燥,目中泪出,膀胱连腰,小腹俱痛。

体仁汇编 【明 彭用光】 2

胆腑药性

胆为足少阳之经,少血多气。

其经起自窍阴穴,循足小指次指端,出爪甲岐缝间;终于瞳子髎穴,在目外眦五分。
甲木之腑,中正之官。刚正果决,故官为中正,决断出焉。
直而不疑,故决断出焉。

附肝叶,在短叶间,而藏汁三合,喉咽门而着象多青,开窍随肝,在关脉候。其脉与肝同位诊,是腑也。病则眉倾口苦而呕宿汁,善太息,恐如人捕。实则脉实而精神不守,半夏汤泻之最良。
思济堂方:半夏汤治胆腑实热,精神不守,泻热方用半夏、宿姜各三两,黄芩一两,生地黄五两,远志、茯苓各二两,秫米一升,枣仁五两,八味(口父)咀,每服一两,以千里长流水一锺,煮秫米令蟹目沸,扬三千余遍,澄清,取一锺食前服。集验方治虚烦不得眠,无地黄、远志,有麦门冬三两,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虚则脉虚,而烦扰不眠,温胆汤补之,却善。
温胆汤:治大病差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也。用半夏、竹茹、枳实各三两,橘皮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一两,六味(口父)咀,每服一两,水二锺,食前服。渣再煎,或加人参、远志、茯神尤良。
滋阴养火全心气,茯神四倍沉香。

朱雀丸:治心神不定,恍惚不乐,火不下降,时复振跳,常服滋阴养火全心气,用茯神二两去皮,沉香五钱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人参汤下。
安惊镇癎壮胆神,铅汞结同珠乳。

抱胆丸:治男子妇人一切癫癎风狂,或因惊恐怖畏所至,及妇人产后血虚,惊气入心,并室女经脉通行,惊邪蕴结,顿服累验经效。用水银二两、珠砂一两细研,黑铅一两五钱,乳香一两细研。将铅入铫子内,水银结成砂子,次下朱砂滴乳,乘热用柳木锤研匀,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空心井华水吞下。病者得睡,切莫惊动,觉来即安。再服一丸,除根。
膈壅咽喉肿痛,每收破毒之功。

御药院方龙脑破毒散:治不测急慢喉痹,咽喉肿塞不通。用盆硝研细四两,白僵蚕微炒去嘴为末八钱,甘草生末秤八钱,青黛八钱,马勃末三钱,蒲黄半两,脑子一钱,麝香一钱,右同研令匀细用磁盒子收,若有病证,每药一钱,用新汲水小半盏,调匀细呷咽,如是喉痹即破,出血便愈。如不是喉痹,自然消息也。若是诸般舌胀,用药半钱,以指蘸药擦在舌上,下咽津。如是小儿,一钱作四五服,亦如前法用,并不计时候。
胆虚睡卧忧惊,累仗人参之力。

思济堂方人参散:治胆虚,常多畏恐,不能独卧,如人捕状,头目不利。人参、枳壳、五味子、桂心各三分,柏子仁、熟地黄各一两,山茱萸、甘菊花、茯神、枸杞子各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下。
清热宽咽,薄荷缩甘芎脑子。

《得效方》薄荷煎:治口舌生疮,痰涎壅塞,咽喉肿痛。用薄荷一斤,取头末二两半:川芎三钱,取末二钱;甘草取末二钱半;炒砂仁取末二钱半;脑子五分。俱另秤和匀,炼蜜成剂,任意不拘时嚼咽。一方去脑子,加桔梗。
惊心怖胆,人参酸枣乳辰砂。

用人参一两,酸枣仁一两,辰砂半两,乳香二钱为细末,炼蜜和杵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薄荷汤化下。许学士族弟妇,缘兵恐慑心,制此方与之,服二十粒愈。新旧多传此法,服之皆验。
惊神昏乱,记学士之良方。

惊气丸:治惊忧积气,感受风邪,发则牙关紧急,涎潮昏塞,醒则精神若痴。附子、南木香、白僵蚕、花蛇、橘红、天麻、麻黄各半两,干蝎一分,紫苏子一两,天南星半两、洗浸切片、姜汁浸一夕,朱砂一分,留少许,作衣为末,研脑麝少许,同研极匀,炼蜜杵丸,如龙眼大,每服一粒,金银薄荷汤下,温酒亦可。此方乃许学士家秘传也。戊申年,军中人犯法大辟,将受刑得释,神志如痴,与一粒服之而寐,及觉,病已失矣。二东提辖张一扬,其妻因避寇,失心已数年,予授此方,不终剂而愈。又黄山沃巡校彦,其妻狂厥者逾年,更十余医而不验,予授此方,去附子加铁粉,亦不终剂而愈。铁粉非但化涎镇心至神,如摧抑肝邪特异,若多恚怒,肝邪太盛,铁粉能制服之。《素问》云:阳厥狂怒治以铁落饮。金制木之意也。此亦前人未尝论及。
风引癎生,修真人之秘散。

《千金方》紫石散:治大人风引,小儿惊癎瘈瘲,日数十发,医所不疗。紫石英、滑石、白石脂、凝水石、赤石脂、石膏各六两,甘草、桂心、牡蛎各五两,大黄、龙骨、干姜各四两,十二味治下筛为粗散,盛以韦囊,悬于高凉处。欲用,取一二指撮,以新井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大人顿服。未百日儿服一合;未能者绵蘸着口中。热多者进五六服,以意消息,累用效。
胆虚寒而不眠,炒酸枣调煎竹叶。

《圣惠方》:胆虚寒不眠,寒也。酸枣仁炒香,用竹叶煎汤服。
胆实热而多睡,生枣仁末和姜茶。

思济堂曰:胆实多睡,热也,酸枣仁生用末,茶姜汁调服。
药生熟,治尚不同。

如酸枣仁炒熟,便补虚寒不眠;生用便泻实热多睡。奇矣哉!
剂多寡,安容不异!

如心肝在上,宜小其剂,缓煎而呷;肾肝在下,宜大其剂,急煎而顿服,脾胃则适中而已。
轻重必操乎权衡,方圆难舍乎规矩。

本经补泻温凉药 2

补 胡黄连、草龙胆、木通。

泻 青皮、柴胡、黄连。

温 川芎、半夏、陈皮、生姜。

凉 黄连、柴胡、竹茹。

东垣报使引本经药:柴胡,川芎 【行上、】 青皮 【行下。

针灸 2

《灵枢》曰: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注 胆病,则胆气不升,故太息以伸出之。口苦呕宿汁者,胆汁也。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者,胆气虚也。嗌中吤吤然数唾者,少阳之脉病也。足少阳经脉之本在下,其末在颈嗌之间,宜灸之以起陷下之脉气。其寒热者,少阳之枢证也,当以经取之。少阳之经气外内出入者也。
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淡淡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注 呕有苦,胆气逆在胃也。胆气欲升,故长太息以伸之。病则胆气虚,故心中淡淡,恐人将捕之。病在胆逆在胃者,木邪乘土也。胆汁通于廉泉、玉英,故胆液泄则口苦。胆邪在胃,故胃气逆则呕苦也。取三里以下胃气之逆,刺少阳之血络以闭胆逆,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千金方》曰: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苦膝疼,口中苦,眯目,善畏如见鬼,多惊,少力。刺足厥阴治治 原作「刺」,据《千金》卷十二胆腑脉论改。阴,在足大指间,或刺三毛中。
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苦腹中不安,身躯习习也。刺足少阳治阳,在足上第二趾,本节后一寸是也。
胆病灸浊浴随年壮,穴在侠胆腧旁行相去五寸。
胆虚灸三阴交各二十壮,穴在内踝上一尺。

卷九十八

脏腑门 【

黄帝素问 4

四气调神大论 4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注 夏三月阳气浮长,故茂盛而华秀也。夏至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故为天地气交。阳气施化,阴气结成,成化相合,故万物华实也。夜卧早起,养长之气也。无厌于长日,气不宜惰也。长夏火土用事,怒则肝气易逆,脾土易伤,故使志无怒。而使华英成秀华者,心之华即神气也。夏气浮长,故欲其疏泄,气泄则肤腠宣通时气疏畅,有若好乐之在外也。凡此应夏气者,所以养长气之道也。心属火,王于夏,逆夏长之气,则伤心矣,心伤至秋为痎疟,因奉收者少故也。盖夏之阳气,浮长于外,至秋而收敛于内,夏失其长,秋何以收?至秋时阴气上升,下焦所出之阴,与上焦所逆之阳相搏,而为寒热之阴疟也。夫阳气发原于下焦阴脏,春生于上,夏长于外,秋收于内,冬藏于下,今夏逆于上,秋无以收,收机有碍,则冬无所藏,阳不归原,是根气已损,至冬时寒水当令,无阳热温配,故冬时为病甚危也。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注 太阳主夏长之气,太阳不长,则心气虚而内洞矣。

生气通天论 4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注 大骨腰高之骨,肾之腑也。过食咸则伤肾,故骨气劳伤。水邪盛则侮土,故肌肉短缩。水上凌心,故心气抑郁也。

金匮真言论 4

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征,其数七,其臭焦。
注 心属火,受南方之赤色,通于心而养精于内也。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别气者,心主之气也。病在五脏者,病五脏之气也。炎上作苦,火之味也。心气通于南方,故与五行之火同类。五常政论曰:其畜马,盖以午未皆属火也。黍,糯小米也,性温而赤色,故为心之谷。其应天之四时,则上为荧惑。荧惑,火之精也,七百四十日一周天。心主脉,故病在脉。脉以应地,曰是以者,以地之五味、五行、羊畜、黍谷,以应病之在脉也。征,火音,其应在夏。七,火之成数。焦,气因火变也。

阴阳应象大论 4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注 南方主夏令,故生热。夫火生热,今以在天之热而生火,正阴阳不测之变化。炎上作苦,火生苦味也。苦生心,盖苦乃心之味,味为阴,脏亦为阴,故味生脏也。心生血,盖血乃中焦之汁,奉心神而化赤。血生脾者,由本脏之所生而生及相生之脏也。心气通于舌,心和则知五味,故心主舌。风寒暑湿燥火,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之阴阳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人则参天而地者也。先言体而后言脏者,人秉天地之生气自外而内也。赤,南方之火色也。征为火音,和而美也。心志喜,故发声为笑。心独无俞,故变动在志,心气并于肺则忧也。舌者心之官,苦者火之味。在志为喜者,心中和乐则喜也,过于喜则心志自伤。恐胜喜者,恐为肾志,水胜火也。热则气泄,故热伤气。有亢害则有承制,阴阳五行之自然,故寒胜热。苦乃火味,故亦伤气也。咸为水味,故胜苦。
雷气通于心。

注 雷,火之发声也。心为火脏,气相感召,故与心相通。

灵兰秘典论 4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注 心位南面,灵应万机,故为君主之官。清静虚灵而主藏神,故神明出焉。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
注 五脏六腑,心为之主,君主神明,则十二官各安其职。以此养生,则寿终身而不致危殆,盖心正则身修也。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
注 心为身之主,即我之神明,心主不明,则十二官皆不安矣。心主包络为臣使之官,代君行令而主脉。脉者,血脉也;血者,神气也。神明昏乱,则血脉凝泣而使道闭塞矣。血气者,充肤热肉,渗皮肤,生毫毛,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血脉不通,而形乃大伤矣。故以此养生,则殃折不寿。

六节脏象论 4

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注 脏腑之形像,以应天地之阴阳,心主血,中焦受气取汁,化赤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为生身之本。心藏神而应变万事,故曰神之变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心主血脉,故其华在面也。在体为脉,故其充在血脉。其类火而位居尊高,故为阳中之太阳,而通于夏气,夏,主火也。

五脏生成篇 4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是主肾也。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
注 心主血脉,故合脉。心之华在面,故其荣在色。夫五脏合五行,各有相生相制,制则生化。心主火而受制于肾水,是肾乃心脏生化之主,故其主肾也。多食咸,则水味太过而伤心,故其脉凝泣而色变矣。

诊要经终论 4

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
注 收藏之气,从天而降,肺属干金而主天,为心脏之盖,故秋冬之气从肺而心,心而肾也。少阴主冬令,故先从手少阴而至于足少阴。

平人气象论 4

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注 夏脏之元真通于心,而主藏血脉之气,心主血脉,故曰通。

脏气法时论 4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注 心主夏,火之气,手少阴主丁火,太阳主丙火,二者相为表里,而主治其经气,丙为阳火,丁为阴火,在时主夏,在日为丙丁。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注 持于春起于夏者,不死则能持,能持则能愈矣。禁温食热衣者,心恶热也。当愈不愈,故有所加,值死不死,故有所起。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故自得其位而慧,至其所不胜而甚,至其所生而静也。心为火脏,心病则刚燥矣,故宜食咸以软之。咸味下泄上涌,而从水化,能泄心气以下交,涌水气以上济,水火既济,则心气自益。火欲炎散,以甘之发散而泻之。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注 心志喜,喜则气缓,缓则心神懈弛,故宜食小豆、犬、李之酸,以收养心气。

刺热篇 4

心热病者,颜先赤。

注 心合火而位居南方,故额颜先赤。

气厥论 4

肝移寒于心,狂,膈中。

注 肝为阳脏而木火主气,阳并于阳,故狂。心居膈上,肝处膈下,母子之气上下相通,肝邪上移于心,留于心下,故为膈中。盖言脏不受邪,五脏之寒热相移,留薄于脏外而干脏气,不伤脏真者也。
肝移热于心则死。

注 心主君火而不受邪,邪热乘之,故死。

标本病传论

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注 心先痛者,病先发于心。欬者,一日而之肺也。胁支痛者,三日而之肝也。闭塞不通,身痛体重者,五日而之脾也。此皆逆传其所胜,是以三日不已而死。心为火脏,冬之夜半者,水胜而火灭也。夏之日中者,亢极而自焚矣。

方盛衰论 4

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
注 救火,心气虚也。阳物,龙也,乃龙雷之火游行也。得其时气之助,则君相二火并炎,故梦燔灼。

灵枢经 4

本输篇 4

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木。溜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荣。注于大陵,大陵,掌后高骨之间方下者也,为腧。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少阴也。
注 心出于中冲者,心脏所出之血气,渗于皮肤之间,从中冲之井而行于手厥阴之经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谓止于经处而不行。过于肘中,与胞络之血脉相合,乃自入于手少阴之经也。盖血者心神之化,心与胞络血脉相通,心脏所出之血气,间行于手少阴厥阴之经也。

本神篇 4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
注 思虑脾之情,如心因怵惕思虑,则伤心脏之神,神伤,则不能主持而恐惧自失矣。脾主土而主肌肉,肺主气而主皮毛,肉之膏肥曰(月囷),色者气之华。(月囷)肉者地所成之形,毛色者天所生之气也。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天地所生之命绝矣。死于冬者,五行之气,死于四时之胜克也。

经脉篇 4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是动则病咽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注 少阴之上,君火主之,故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少阴之气盛也。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心系上系于目,心火盛,故黄也。臑臂掌中,心脉所循之部分。盖心所生之病而外及于经脉也。
心经诸穴歌 手少阴,九穴成,极泉、青灵、少海行。自灵道、通里、过阴郄、神门。抵于少府,少冲可寻。
分寸歌 少阴心起极泉中,腋下筋间脉入胸。青灵肘上三寸取,少海肘后五分容。灵道掌后一寸半,通里腕后一寸同。阴郄腕后方半寸,神门掌后兑骨隆。少府节后劳宫直,小指内侧取少冲。

经水篇 4

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

注 济水发源王屋山,截河而流,不混其清,故名曰清济。尊居四渎,故手少阴外合济水,内属于心。

病传篇 4

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注 五脏秉五方五行之气而生,故生于相生,而死于相胜也。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传之肺,三日而传之肝,五日而传之脾,皆逆传其所不胜。再至三日不已而死。夫心为火脏,冬主水,夏主火。冬夜半者,水胜而火灭也;夏日中者,亢极而自焚也。

淫邪发梦篇 4

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厥气客于心,则梦见丘山烟火。
注 厥气者,虚气厥逆于脏腑之间。客者,薄于脏腑之外也。梦丘山烟火,心属火而心气虚也。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4

心为牡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征,其味苦。
注 属火,故为牡脏。

本脏篇 4

心小则安,邪弗能伤,易伤以忧;心大则忧不能伤,易伤于邪。心高则满于肺中,悗而善忘,难开以言;心下则脏外易伤于寒,易恐以言。心坚则脏安守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心端正则和利难伤;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
注 心小则神气收藏,故邪弗能害,而易伤以忧。心大则神旺而忧不能伤,大则神气外弛,故易伤于邪也。肺者心之盖,故心高则满于肺中,在心主言,在肺主声,满则心肺之窍闭塞,故闷而善忘,难开以言也。经云:心部于表,故心下则脏外易伤于寒,心卑下故易恐以言也。心坚则脏安守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按邪气脏腑病形篇曰:五脏脉微小为消瘅。盖五脏主藏精者也。五脏脆弱,则津液微薄,故皆成消瘅。心正则精神和利,而邪病难伤。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
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无(骨曷)骭者心高,(骨曷)骭小短举者心下。(骨曷)骭长者心下坚,(骨曷)骭弱小以薄者心脆。(骨曷)骭直下不举者心端正,(骨曷)骭倚一方者心偏倾也。
注 小理者,肌肉之文理细密。粗理者,肉理粗疏。大肉(月囷)脂,五脏之所生也。故候肉理之精细,即知脏形之大小。(骨曷)骭,胷下蔽骨也。
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心应脉,皮厚者脉厚,脉厚者小肠厚。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诸阳经脉皆多纡屈者,小肠结。
注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皮脉之相应也。故皮厚者脉厚,脉厚者小肠厚。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

邪客篇 4

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
注 血脉,心所主也。君主无为而神明内藏。包络之相,代君行其令也。精神内藏,其脏坚固,故邪弗能伤,伤则死矣。少阴,心脉。包络者,心主之脉也。

扁鹊难经 4

心脏形象

四十二难曰: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心脏形象之图

见图

巵言曰:心深也,言深居高拱,相火代之行事也。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4

心脏死伤

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心死脏,浮之实如丸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心虚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中藏经 【汉 华佗】 4

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心者脏之尊号,帝王之称也。与小肠为表里,神之所舍。又主血,属于火,旺于夏,手少阴是其经也。凡夏脉钩,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来盛去亦盛,为太过,病在外;来衰去盛,为不足,病在内。太过则令人热而骨痛,口疮,舌焦,引水;不及则令人烦躁,上为咳唾,下为气泄。其脉来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平。脉来累累连属,其中微曲,曰病。来前曲后倨,如操带钩,曰死。又思虑过多,怵惕伤心,心伤神失,神失则恐惧。又心痛手足寒过五寸,则旦得夕死,夕得旦殁。又心有水气,则身肿不得卧,烦躁,心中风,则翕翕然发热不能行,主饥而不食,食则吐呕。夏心旺,左寸脉洪浮大而散曰平,反此则病。若沉而滑者,水克火,十死不治。弦而长者,木来归子,其病自愈;缓而大者,土入火,微邪相干无所害。心病则胸中痛,四肢满胀,肩背臂膊皆病。虚则多悸,惕然无眠,胸腹及腰背引痛,喜悲时眩仆。心积气久不去,则忧烦。心中疼,喜笑不息,梦火发。心气盛,则梦喜笑恐畏。邪气客于心,则梦烟火。心胀则短气,夜卧不宁,懊憹肿气往来腹中,热喜水涎出。心病则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又左寸脉大,则手热赤肿,大甚则胸中满而烦,淡淡面赤目黄也。心病则先心痛而咳不止,关膈不通,身重不已,三日死。心虚则畏人,暝目欲眠,精神不倚,魂魄妄乱。心脉沉小而紧浮,气喘,若心下气坚不下,喜咽唾,手热烦满,多忘,太息,此得之思虑太过。其脉急甚则瘈瘲;微急心中痛引腰背,病不下食。太缓则发狂笑;微缓则吐血。大甚则喉闭;微大则痛引背多泪。小甚则哕;微小则消瘅。滑甚则为渴,微滑则心痛引脐,腹鸣;濇甚瘖不能言。又心脉搏坚而长,主强舌不能语软而散,当慑怯不食也。又急则心疝,脐下有病形,烦闷少气,大热上煎。又心病狂言,汗出,躁,身厥冷,其脉当浮而大,反沉濡而滑,其色当赤反黑者,水克火,十死,不可治也。又心积沉而空空然,上下往来无常处,病胸满悸,腰腹中热,颊赤,咽喉干燥,掌热,甚则呕,春瘥冬甚,宜急疗之,止于旬日也。又赤黑色,入口必死也。面目赤黄亦死,赤如衃血亦死。又忧喜思虑太过,心气内去,其色反和而盛者,不出十日死。扁鹊曰:心绝一日,死色见,凶多。人虽健敏,名为行尸。一岁之中,祸必至矣。又其人语声前宽而后急,后语不接前声,其声浊恶,其口不正,冒昧喜笑,此风入心也。又心伤则心坏,为水所乘,身体手足不遂,骨节解舒缓不自由,下利无休,此病急宜治之,不治十死。又笑不待呻而后忧,此水乘火也。阴系于阳,阴起阳伏,伏则生热,热则生狂,冒昧乱妄,言语错误,不可采问,心已损矣。扁鹊云:其人唇口赤色可治,青黑则死。又心疟先烦而后渴,翕翕然发热也,其脉浮紧而大者是也。心气实则小便不利,腹满身热而重温,温欲吐,吐而不出,喘息,急不安卧,其脉左寸口与人迎皆实大者是也。心虚则恐惧多惊,忧思不乐,胸腹中苦痛,言语颤栗,恶寒恍惚,面赤目黄,喜衂,诊其脉,左右寸口两虚而微者是也。

脉诀 【晋 王叔和】 4

心脏歌

心脏身之精,小肠为弟兄。

注 心也者,随机应变,主宰万物而为一身之主,故曰身之精。朱子曰:天君泰然,百体从令。丙属小肠而刚,丁属心火而柔,刚在先而为兄,柔在后而为弟。二者俱系君火,同气连枝,故言兄弟而不言夫妇。心之夫,膀胱是也;小肠之妇,肺金是也。
象离随夏旺,属火向南生。

注 离卦中虚。心脏属火,亦犹是也。火旺于夏,所以随夏而旺。南方乃火之位,故向南生。
任物无纤巨,多谋最有灵。

注 任物者,任亲万物也。人心之应物,随其大小无不任亲也。朱子曰:人心之灵,莫不有知。所以多谋。
内行于血海,外应舌将荣。

注 血海,肝也。心主血,肝藏之,故内行血海。舌乃心窍,心气通于舌,故外应舌。而舌能荣,则知味也。
七孔多聪慧,三毛上智英。

注 多聪慧者,心有七孔。上智英者,心有三毛。其次则不全矣。
反时忧不解,顺候脉洪惊。

注 心脉属火而旺夏,反得冬脉,沉濡而滑,此乃肾邪干心,水来克火,谓之贼邪,是可忧也。顺候诊得夏脉也,惊者大而散也,其脉洪大而散,谓之顺候。
液汗通皮润,声言爽气清。

注 肾主液,入心为汗;肺主声,入心为言。水能克火,汗通则肾水平而皮润,火不受水制矣。火能克金,言爽则肺金平而气消,金不受火侵矣。
伏梁秋得积,如臂在脐萦。

注经曰: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旺者,不受邪,心复欲还肾,肾不肯受,留滞为积。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其积形如手臂,环于脐畔,萦系不动也。
顺视鸡冠色,凶看瘀血凝。

注 鸡冠色之赤者,瘀血赤而黑者也。赤乃本色而为顺,黑则水来克火而凶矣。通津子曰:心,其色赤,然心藏于内,不得见,此云顺视鸡冠,凶看瘀血,叔和以经云:五脏有五色,皆得见于面,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假令色赤者,赤脉浮大而散。赤,心色也。浮大而散,心脉也。以此言之,五脏之色皆可察之于面也。
诊时须审委,细察在叮咛。

注 凡医必从望闻问切四字。上文言视其血色而知其吉凶,闻其声言爽而知其气清,切其脉而知其反时顺候,独缺问之一字,故于此言诊脉必须详审委曲,细察病源,不致差误也。此叔和致嘱后学之意也。
实梦忧惊怪,虚翻烟火明。

注 心脏有余,则梦忧或惊或怪异之事。心脏不足,则梦烟火光明,化竭而见本矣。
秤之十二两,大小与常平。

注 心重十二两,不分大小皆等,其斤两之数,皆起于同身寸也。

千金方 【唐 孙思邈】 4

心脏脉论

心主神,神者,五脏专精之本也,为帝王,监领四方。夏王七十二日,位在南方,离宫火也。有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所以任物谓之心。神者心之脏,舌者心之官,故心气通于舌。舌和则能审五味矣。心在窍为耳。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左耳丙,右耳丁,循环炎宫,上出唇口,知味,荣华于耳。外主血,内主五音。心重十二两,中有三毛七孔,盛精汁三合。神名呴呴,主藏神,号五神居,随节应会,故云心脏脉,脉舍神,在气为吞,在液为汗。心气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心气盛则梦喜笑及恐畏。厥气客于心,则梦丘山烟火。凡心脏象火,与小肠合为腑,其经手少阴,与太阳为表里。其脉洪,相于春,王于夏。夏时万物洪盛,垂枝布叶,皆下垂如曲,故名钩。心脉洪大而长,洪则卫气实,实则气无从出,大则荣气萌,萌洪相薄,可以发汗,故名曰长。长洪相得,即引水浆,溉灌经络津液皮肤。太阳洪大,皆得母躯。幸得戊己,用牢根株。阳气上出,汗见于头。五内干枯,胞中空虚。医反下之,此为重虚。脉浮有表无里,阳无所使,不但危身,并中其母。
假令心病北行,若食豚鱼得之。不者当以冬时发,得病以壬癸日也[得病以壬癸日也 原作「得以任癸日方」,据《千金》卷十三心脏脉论改。]。
征音人者,主心声也。心声笑,其音竽,其志喜,其经手少阴。厥逆太阳,则荣卫不通,阴阳反错,阳气外击,阴气内伤,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惊掣心悸,定心汤主之。语声前宽后急,后声不续,前混后浊,口喎,冒昧自笑,此为厉风入心,荆沥汤主之。
心虚风寒,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便利无度,口面喎邪,姜附汤主之。此病不盈旬日,宜急治之。又笑而呻,呻而反忧,此为水克火,阴击阳,阴起而阳伏,伏则实,实则伤热,热则狂闷乱,冒昧,言多谬误,不可采听,此心已伤。若其人口唇正赤,可疗;青黄白黑,不可疗也。
凡人部分陷起者,必有病生。小肠太阳为心之部,其处陷起,即病生矣。脏舍内外,部亦内外,沉浊属内,浮清居外。若外病内入,小腹满起;内病里出,所部陷没。外入内,前治阳后补阴;内出外,前补阴后泻阳。阳则实热,阴则虚寒。在阳主外,在阴主内。凡人死生休咎,则脏神前变形于外。人心前病,则口为之开张。若心前死,则枯黑,语声不转。若天中等分,墓色应之,即死不治。看应增损斟酌赊促,赊则不出四百日内,促则不延旬月之间。心病少愈而卒死,何以知之?曰:赤黑色黯点如博棋见颜度年上,此必卒死。心绝一日死,何以知之?两目回回,直视肩息,立死。凡面赤目白,忧恚思虑,心气内索,面色反好,急求棺椁,不过十日死。又面黄目赤不死,赤如衃血死。吉凶之色若在于分部,朏朏而见。赤黑入口,此必死,不出其年,名曰行尸。若年上无应,三年之中,病必死矣。

心实热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少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名曰心实热也。

心虚寒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虚者,手少阴经也。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恍惚,名曰心虚寒也。

心小肠俱实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实者,手少阴与巨阳经俱实也。病苦头痛,身热,大便难,心腹烦满,不得卧,以胃气不转水谷实也,名曰心小肠俱实。

心小肠俱虚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少阴与巨阳经俱虚也。病苦洞泄,苦寒,少气,四肢厥,肠澼,名曰心小肠俱虚。

心劳

心劳病者,补脾气以益之,脾王则感于心矣。人逆夏气,则手太阳不长而心气内洞。顺之则生,逆之则死。顺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关格,病则不得生矣。

脉极

凡脉极者,主心也。心应脉,脉与心合。心有病,从脉起。又曰,以夏遇病为脉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则饮食不为肌肤,咳脱血,色白不泽。其脉空虚,口唇见赤色。凡脉气衰,血焦发堕,以夏丙丁日得之于伤风。损脉为心风。心风之状多汗恶风。若脉气实则热,热则伤心,使人好怒,口唇色赤,甚则言语不快,血脱,色干燥不泽,饮食不为肌肤。若脉气虚则寒,寒则咳,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哽,甚则咽肿痹,故曰心风,虚实候也。若阳经脉病治阴络,阴络脉病治阳经。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脉实宜泻,气虚宜补。善治病者定其虚实,治之取痊。病在皮毛肌肤筋脉,则全治之。若至六腑五脏,则半死矣。

脉虚实

凡脉虚者,好惊跳不定;脉实者洪满。凡脉虚实之应,主于心小肠。若其腑脏有病,从热生则应脏,寒则应腑也。

济生方 【宋 严用和】 4

心小肠虚实论治

夫心者手少阴之经,位居南方,属乎丙丁。火为形之君,外应于舌,主宰一身,统摄诸脏血脉,灌溉溪谷,内润五脏,外卫腠理,与手太阳小肠之经相为表里。若忧愁思虑伤之,因其虚实,由是寒热见焉。方其虚也,虚则生寒,寒则血脉虚少,时多恐畏,情绪不乐,心腹暴痛,时唾清涎,心膈胀满,好忘多惊,梦寐飞扬,精神离散,其脉浮而虚者,是虚寒之候也。及其实也,实则生热,热则心神烦乱,面赤身热,口舌生疮,咽燥头痛,喜笑恐悸,手心烦热,汗出衂血,其脉洪实者,是实热之候也。诊其脉浮大而散,是不病之脉;反得浮濇而短,或前曲后倨,如操带钩,此皆心死矣。治之之法,热则清之,寒则温之,又当审其所自焉。

河间六书 【金 刘完素】 4

风消证 【主心脾

二阳之病发心脾,不得隐曲,女人月水病,血不流,脾病食不化,风胜真气消。黄芪羌活散主之。

心掣证 【主心

一阳发病,少气嗽泄,三焦不利,上咳下泻,心火不宁,其动若掣。调中散主之。

心疝证 【主心痛

心脉急,小腹有形。心不受邪,必传于腑,故小腹有形。心气逆不顺,当痛不已。当兼心气治。不止,为有寒邪所中。木香散主之。

伏梁证 【主心积

若梁之伏隐也。居脐上逆,脐下顺。不可移动,为水溺,故有二等。鳖甲汤主之。

东垣十书 【元 李杲】 4

心脏苦欲补泻药味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以咸补之,泽泻;以甘泻之,人参、黄芪、甘草。虚以炒盐补之,虚则补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肝木也,以生姜补肝;如无他证,钱氏安神丸主之。实则甘草泻之。如无他证,钱氏方中重则泻心汤,轻则导赤散。

安养心神调理脾胃论

灵兰秘典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心脉者神之舍,心君不宁,化而为火。火者,七神之贼也。故曰,阴火太盛,经营之气不能颐养于神,乃脉病也。神无所养,津液不行,不能生血脉也。心之神,真气之别名也,得血则生,血生则脉旺。脉者神之舍,若心生凝滞,七神离形,而脉中惟有火矣。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使心无凝滞,或生欢忻,或逢喜事,或天气暄和,居温和之处,或食滋味,或眼前见欲爱事,则慧然如无病矣。盖胃中元气得舒伸故也。

医学入门 【明 李梴】 4

心脏

心,君脏也,神明居焉。

心者一身之主,君主之官。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万物由之盛长,不着色象,谓有何有?谓无复存,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然形神亦恒相因,凡心之病皆因忧愁思虑,而后邪得以入之。此圣人所以无病也。
七窍三毛,星应荧惑台斗。

荧惑南岳火星,七孔以应北斗七星,三毛以应三台,故此心至诚,则帝宰无所不应之。此上智聪明之人也。中智五窍三毛,下智三窍一毛,常人二窍无毛,愚人一窍,下愚一小窍。无窍则神无出入之门。
十有二两,系通肺叶关元。

心重十二两,不论大小皆然,以同身寸法秤量故也。五脏系通于心,心通五脏系,心之系与五脏之系相连,输其血气,渗灌骨髓,故五脏有病,先干于心。其系上系于肺,其别者自肺两叶之中,向后通脊着肾,自肾而至于膀胱,与膀胱膜络并行而之溲溺处,乃关元下极部分。
内主血而外应舌,盛则荣发华面。

人心动则血行于诸经,静则血藏于肝脏,故肝为血海,心乃内运行之,是心主血也。舌者心之苗,故外应舌。舌和则知五味。发者血之苗,血盛则发润心荣,色其华在面。
所恶热而所喜静,衰则懒语错言。

心本热,故恶热,虚则寒耳。心静则安,心动则躁,延年不老,心静而已。人年六十,则心气衰而言多错忘。
丙丁伤风,癫癎嗜卧脉痿。

丙丁日伤于风者为心风,其状多汗恶风,唇焦赤剥皮,甚则言不可快,嗜卧而为癫癎神乱,善怒吓人。心之风为行痹。五痹以夏遇之,则为脉痹,膝腕枢纽如折,胫筋纵缓,不能任用于地。或疑下体肝肾所主,而不知心火内燔,阴上隔阳,下不守位,肝肾亦随火炎而筋脉上逆也。又心痹则脉不通利,心下鼓满,喜噫之以出其气,上气喘急,嗌干气逆,则生恐惧。或问丙丁伤风,不亦泥欤?曰:此阴阳自然之妙也。春甲乙伤风为肝风,秋庚辛为肺风,冬壬癸为肾风,四季戊己为脾胃风,推之南风舍于心,则为心风,东肝、西肺、北肾,皆此意也。
庚辛滞气,伏梁萦痛生烦。

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其积形有似乎臂,而在脐畔萦系,伏而不动,如屋之栋梁然。久不愈,令人心烦而闷,或夜眠不安。
热则火炎,喜笑而口糜、目黄、咽疮,甚则狂渴,无汗,流衂。
笑者火之象,心实则笑,心虚则悲。口糜乃口疮糜烂。目黄为湿热熏蒸。咽疮者,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液两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谵语发狂,热则神慌而乱渴者,火盛则肾液干而咽络焦。汗为心液,热则无汗,得汗则肾水平而皮润,火不受克矣。血乃心主,热逼上行,虚则为衂,为唾。凡热者颐必先赤,当预防之。
虚则神昏,梦飞而健忘,惊悸不乐,甚则胸腹腰胁痛牵。
心实则梦忧惊可怪之事,虚则魂梦飞扬,气逆于心,则梦丘山烟火,健忘失记,惊悸不安,心内懊憹不乐,皆心血少也。胸腹腰胁相引痛者,手心主厥阴之脉,从胸中出,属心胞下膈历络三焦,其支别者循胸出胁,心系下膈络小肠,故病如是也。
血滞经闭可治。

女子不月,多因劳极惊悸,暴忧思虑,以致心气不足,而后血滞不行,不治其血,而通其心可也。
冷痰真痛难援。

冷证即真心痛,手足俱冷,痰壅,乃水克火,必死。以上风、气、血、热、冷、虚,纂华氏、丹溪之法。有非本脏病而兼见者何故?盖五脏病邪自相互入,即如心风证为癎者,肝风入心也;为头重呕吐者,脾风入心也;为咳嗽唾衂血者,肺风入心也;为眼旋生花者,肾风入心也。心气证为胁痛伏梁者,肝气入心也;为背膊妨闷者,脾气入心也;为胸背痛短气夜卧不安者,肺气入心也;为痃癖面黄者,肾气入心也。心热证为舌干少睡者,肝热入心也;为目黄恶心者,脾热入心也;为咳逆喘气生疮者,肺热入心也;为颠狂骨烦者,肾热入心也。心冷证为吐酸手足冷心痛者,肝肾冷入心,不治;为痰冷吐泻者,脾冷入心也;为悲思不乐者,肺冷入心也。心虚证为惊悸不欲闻人语者,肝虚入心也;为食了旋饥,心中往往多热嗜卧者,脾虚入心也;为悲思鼻塞惊怖者,肺虚入心也;为四肢无力多汗者,肾虚入心也。举此心脏为例,余可类推。
凉以犀黄。

犀角、牛黄、生地、竹叶、丹砂、矾石、元明粉、珍珠、麦门冬、郁金、黄连、知母、贝母、连翘、芦根之类。
温则萸桂。

吴萸、肉桂、当归、芍药、苍朮、白朮、石菖蒲、藿香、丁香、苏子之类。
泻以连艽。

黄连、秦艽、苦参、枳实、葶苈、贝母、半夏、杏仁、郁金、延胡索、前胡、木香之类。
补则兔茯。

兔丝、茯神、远志、菖蒲、天冬、麦冬、枣仁、山药、天竺黄、金银屑、当归、红花、川芎、羚羊角之类。又分风、气、热、冷、虚用药,大概风宜凉药为主兼以温泻,气宜温泻并用,热则纯用泻药,冷则纯用热药,虚则用补药。各脏皆然。
吀黍羊韭李,每食宜设。

其谷黍,其畜羊,心病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早夜欢乐,夏气常存。

夏三月天地气交,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长养之道也。

三才图会 【明 王圻

心神

神名丹元,字守灵。心之状如朱雀,主藏神。象如莲花下垂,色如缟映绛,生居肺中肝上,对鸠尾下一寸。心脉出于中冲,中冲在手指端去甲二分许,陷者之中。

图书编 【明 章潢】 4

心脏说

心,火官也。居肺下肝上,对鸠尾下一寸。丈夫六十心气衰。脉出于中冲。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汗者心之液,肾邪入心,则多汗。小肠为心之腑。舌为心之苗,心气通则舌知五味;心病则舌焦卷而短,不知五味矣。合于脉,其荣色也,心之合也。血脉虚少,而不荣于脏腑者,心先死也。口干舌僵,或咽喉中痛,咽唾不便,口内生疮,忘前失后,心气衰也。或因怒气伤肝,或因惊气入胆,母能令子虚,而心血为之不足。又遇事繁冗,思想无穷,则心君为之不宁,故神明不安,而怔忡惊悸之证作矣。

心部食忌

四月勿食大蒜,令人发白及堕齿。五月勿食薤,损心。并勿食各物心肾,令人心痛。宜食大小麦黍藿。禁咸味。

养心法言

心者身之主宰,万事由之应酬,而病否之所系也。故相思一病,神仙难治。正心之人,鬼神亦惮,养与不养故也。未事不可先迎,既事不可留滞,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心之法也。

治心要法

心脏之病,必先调肝肾两脏。盖肾者心之鬼,肝者心之母也。故心病者先求乎肝,清其源也。五脏受病,必传其所胜,水能制火,则肾之受邪,必传于心,故先治肾,逐其邪也。若诊脉肝肾俱和,而心自生病,然后察其心象之虚实而调治之,斯得之矣。

医贯 【明 赵献可】 4

心主论

玩《内经》十二官之文,即以心为主。愚谓人身别有一主,非心也。谓之君主之官,当与十二官平等,不得独尊心之官为主。若以心之官为主,则下文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当云十一官矣。此理甚明,何注《内经》者昧此邪!盖此一主者气血之根,生死之关,十二经之纲维。医不达此,医云乎哉?
或问心既非主,而君主又是一身之要,然则主果何物耶?何形耶?何处安顿耶?余曰:悉乎问也。若有物可指,有形可见,人皆得而知之矣;惟其无形与无物也,故自古圣贤,因心立论,而卒不能直指。其实孔门之一贯,上继精一执中之统,惟曾子、子贡得其传。然而二子俱以心悟而非言传也;可以言传,当时门人之所共闻不应复有何谓之问也。后来子思衍其传而作《中庸》,天命之谓性,以中为大本,而终于无声无臭。孟子说不动心有道,而根于浩然之气,及问浩然之气,而又曰难言也。老氏《道德经》云:谷神不死,是谓元牝;元牝之门,造化之根。又曰恍恍惚惚,其中有物。佛氏《心经》云: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又曰: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夫一也,中也,性也,浩然也,元牝也,空中也,皆虚名也,不得已而强名之也。立言之士,皆可以虚名著论。至于行医济世,将以何味的为君主之药,而可以纲维一身之疾病耶?余一日遇一高僧,问之曰:心是佛,佛在胷中也?僧曰:非也,在胸中者是肉团心,有一真如心是佛。又问僧曰:真如心有何形状?僧曰:无形。余又问在何处安寄?僧曰:想在下边。余曰:此可几于道矣。因与谈《内经》诸书及《铜人图》,豁然超悟,唯唯而退。

医门法律 【清 喻昌】 4

心志

本神篇曰: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忧愁恐惧则伤心。口问篇曰: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可见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该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设能善养此心,而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忻忻,婉然从物而不争,与时变化而无我,则志意和,精神定,悔怒不起,魂魄不散,五脏俱宁,邪亦安从奈我何哉!

体仁汇编 【明 彭用光】 4

心脏药性

且夫心乃手少阴之经。

居左手寸部。其经起自少冲穴,在手小指内廉之端;终极泉穴,在腋下筋间,动脉入脑。
多气少血,丁火之脏。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任治于物,故云君主之官;清静栖灵,故曰神明出焉。
其旺于夏。

心火旺于夏。

为生之本也。

君主者,万物系之以兴王,故为生之本也。
内合脉而外荣乎色。

遍行荣卫而养血也。

味喜苦而志在乎笑。

《洪范》曰:炎上作苦。心属于火,故喜则笑者,火之象也。
发乃血苗,汗为心液,开窍于舌。

热则汗出,司辨五味,舌和则知五味矣。
脉在左寸。

沉取候心,浮取候小肠。

是心也,实则热而虚则寒。

守真云:心本热,虚则寒。

静则安,而动则躁。

养心惟静。老子曰:延年不老,心静而已。
虚寒者怯怕多惊,健忘恍惚,清便自可,脉必濡细迟虚。实热者颠狂讝语,腮赤舌干,二腑濇黄,脉须数洪沉实。心盛则热见乎标。
左心脏实热,则口舌生疮,干裂肿痛。
心虚则热收于内。

心虚烦热也。

虚则补其母。

肝乃心之母,心虚当补肝。

实则泻其子。

脾乃心之子,心实当泻脾土。余脏皆然。
虚实既知,补泻必当,味甘泻而补之以咸。
凡味甘者能泻心,味咸者能补心。
气热补而泻之以冷。

凡气热者能补心,气寒者能泻心。
心阳不足,桂心、代赭、紫石英,补须参、附。
参附汤,姜煎服。

离火有余,竹叶、大黄、山栀子,泻用芩连。凉心者朱砂,壮心者琥珀。舌长过寸,研冰片敷之即收。血衂如泉,炒槐花糁之即止。除疮落菌膏,犀角与辰砂。
琥珀犀角膏,治咽喉口舌生疮菌,用真琥珀研一钱,生犀角屑一钱,辰砂研一钱,茯神二钱,真脑子研一字,人参去芦二钱,酸枣仁去壳研二钱,以人参、茯神、犀角为细末,入乳钵内别研,药味和匀,用炼蜜杵为膏子,以瓦瓶收贮,俟疾作,每服一弹子大,以麦门冬去心浓煎汤化服,一日进五服,取效。
定志宁神丸,朱砂共连草。

《拔萃方》朱砂安神丸,治心烦懊憹,心乱怔忡,心中气乱,心下痞闷,食入反吐出,朱砂四钱研,黄连五钱,甘草生二钱半,为末,蒸饼丸如黄米大,每服十丸,唾津送下。
蔓荆子凉诸经之血,草连翘泻六经之火。惊悸不安,须龙齿、沙参、小草;健忘失记,必茯神、远志、当归。多睡兮饮卢同之苦茶;不眠兮服雷公之酸枣。凉血补阴生地黄,行津止渴天花粉。文蛤末敷愈口疮,锈铁粉噙消舌肿。中风不语,烧竹沥凉之更良;感热多言,末朱砂镇之又善。胸间痞痛,开之枳实、瓜蒌;心内懊憹,治之栀子、豆豉。心热痛,炒菖蒲、川楝、栀子宜焦;冷心痛,须木香、肉桂、元胡可炒。心惊盗汗,末白芷与辰砂。
有一男子,因惊恐自汗无度,以致倦怠困弱,服麻黄根、黄芪、牡蛎辈无效。潜溪曰:汗为心液,以白芷一两、朱砂半两为细末,每二钱酒调下;如不用酒,用麦门冬、茯神煎汤调服,良愈甚妙。
鼻衂流红,煮黄芩与芍药。惊热独妙珍珠,颠狂惟加铁粉。
铁拍作片置醋槽中,积久衣生,刮取为铁粉。
安镇灵台,琥珀、丹砂和玉屑;开精神府,茯神、远志共菖蒲。病在心详,药须心悟。

本经补泻温凉药 4

补:酸枣仁、天竺黄、金屑、银屑、麦门冬、远志、山药、红花、川芎、羚羊角、川归。
泻:枳实、葶苈、苦参、贝母、半夏、杏仁、郁金、延胡、前胡、黄连、木香。
温:石菖蒲、藿香、苏子。

凉:竹叶、丹砂、矾石、珍珠、牛黄、郁金、黄连、知母、贝母、连翘、芦根、元明粉、麦门冬、柴胡。
东垣报使引本经药:独活、细辛。

身经通考 【清 李潆】 4

心脏得病虚实横逆

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肾二脏。肾者心之鬼,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故心病先求于肝,是澄其源也。五脏有病,必先传其所胜,水能制火,则肾邪必传于心,故先制其肾,逐其邪,不便肾邪干心。用萆薢、牛膝、茯苓、石斛、续断各五钱,羌活、独活、木香、川芎各一钱为末,以小便少许,化麝香三铢,炼蜜为丸,空心盐汤下三十丸。
心虚以炒盐补之。

虚则补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以生姜补肝。如无他证,用安神丸主之。
心实以甘草泻之。如无他证,用泻心汤,轻则导赤散。
心实则烦热,黄连泻心汤。虚则惊悸,生犀散。
肺乘心,微邪,喘热,泻白散。

肝乘心,虚邪,风湿,煎大羌活汤,下大青丸。
脾乘心,实邪,泄泻身热,泻黄散。
肾乘心,贼邪,恐怖恶寒,安神丸。

针灸 4

《素问》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
注 手少阴心脉起心中,上挟咽出胁,下循臑内,下肘中,循臂内后廉。手太[太 原作「少」,据《灵枢》经脉改。]阳小肠脉上手臂,循臑内,出肩解,绕肩胛。二经气实,故有是痛。胁支满者,少阴之支络满痛于胁下也。心火气虚,则水浊上乘,故胸腹大。经云: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心气不能交于阴,故胁下与腰相引而痛也。心脉上循咽喉,开窍于舌,故取舌下血者,盖手足阴阳所苦,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然后泻有余,补不足。设有变病,而邪不在经络者,亦取其郄中出血,盖脏腑经气之相通也。
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注 心志喜而恐胜之,先不乐者,为恐所伤也。夫心为君主之官,脏热乃神志之病,故独举心脏以申明五脏之热,乃五志之为病也。外内交争,热干神脏,故卒然烦痛也。少阴病者,欲吐不吐,故善呕。心为阳中之太阳,故头痛。心之华在面,故面赤。心主血,故无汗也。心病者加于壬癸,壬癸不死,起于丙丁,逆则无起色矣。手少阴太阳相为表里,故宜刺二经,以泻其热。
《灵枢》曰: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
注 邪在心,邪薄于心之分也。喜为心志,心气病,故喜悲。神气伤,故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其输也。
《难经》七十九难曰:经言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济之,安得无实?虚之与实,若得若失;实之与虚,若有若无。何谓也?然。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
注 迎而夺之,泻也;随而济之,补也。假令心病,心火也。土为火之子。手心主之俞,大陵也。实则泻之,是迎而夺之也。木者火之母,手心主之井,中冲也。虚则补之,是随而济之也。迎者迎于前,随者随其后。
《千金方》曰:心病其色赤,心痛短气,手掌烦热,或啼笑骂詈,悲思愁虑,面赤身热,其脉实大而数,此为可治,宜服【阙宜服者药。】 春当刺中冲,夏刺劳宫,季夏刺大陵,皆补之。秋刺间使,冬刺曲泽,皆泻之。又当灸巨阙五十壮,背第五椎百壮。邪在心则病心痛痛 原作「病」,据《千金》卷十二心脏脉论改。善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其腧。
左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心脉也。苦心下热痛,掌中热,时时善呕,口中伤烂,刺手少阳治阳。左手关前寸口阴实者,心实也。苦心下有水气,忧恚发之,刺手心主治阴。
凡心病之状,胸内痛,胁支满,两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取其经手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
心闷痛,上气牵引小肠,灸巨阙二七壮。

导引 4

《千金方》曰:若患心冷病,气即呼出;若热病,气即吹出。其法夜半后八十一,鸡鸣七十二,平旦六十三,日出五十四,辰时四十五,巳时三十六。欲作此法,先左右导引三百六十遍。病有四种:一冷痹、二气疾、三邪风、四热毒,若有患者,安心调气,此法无有不瘥也。
心病用呼吹。心脏病者,体冷热,相法:心色赤,患者梦中见人着赤衣,持赤刀杖,火来怖人。疗法:用呼吹二[二 原作「方」,据《千金》卷二十七调气法改。]气,呼疗冷,吹治热。
《养性书》曰:修养法常以四月、五月朔望清旦,面南端坐,叩金梁九,漱元泉三,静思注想,吸离宫赤色气入口,三吞之,闭气三十息。
吐纳法:心病用呵,呵为泻,吸为补。须正身端坐,先调气和匀,以鼻微长引气,然后细细呵之,令耳不得闻。大略以三十六遍为则,能去心部一切烦热。病愈则止,过则损。
导引法:正坐以两手作拳用力,左右互相筑,各六度。又可正坐以手按腕上,一手向下拓空如重石。又以两手相叉,以脚踏手中各六度,能去心胸中风邪诸疾,闭气为之毕,良久,三咽三叩齿而止。
《保生秘要》曰:心气滞濇。古云医道通仙道,第要清明气血二字之理。气为先天之用,属于阳,无形而有影;血为后天之行,属于阴,有形而成质。气旺则血荣而润调,气绝则血枯而灭形。故气虚血弱,滞濇而成病。濇于心,心为一身之主,统领血海,故心血少则神不定,寝不安,百病集作。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当常呵以泄其火,吸以和其心。诸心切勿食,秽气触我灵。夏至夜半后,地气一阴生。大热勿食冷,受寒霍乱侵。更忌房中事,元气离命门。大抵甚暑天善于养心,则无秋患,时当饮六一灯心汤、豆蔻香茹水。饱醉勿顶风前,慎此,则无患矣。
心邪导引,用一指认真尻尾穴而行泄法,后二指从胸至胸分之。
运功守黄庭或归元,注念太乙救苦默咒,以正其心,邪自不见。

脏腑门 【小肠

黄帝素问 5

灵兰秘典论 5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注 小肠居胃之下,胃之运化者赖以受盛,而凡物之所化者从是出焉。

气厥论 5

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注 小肠之脉,络心,循咽下膈属小肠。小肠之下,名曰阑门。济泌别汁,渗入膀胱。膀胱反移热于小肠,是以膈肠不能下渗湿热之气,反随经上逆,而口为之糜烂矣。

灵枢经 5

本输篇 5

手太阳小肠者,上合于太阳。出于少泽,少泽,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节前陷者中也,为荥。注于后溪,后溪者,在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俞。过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行于阳谷,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手太阳经也。
注 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出于阳明之巨虚下廉,故曰手太阳小肠者,上合于太阳。

邪气脏腑病形篇 5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注 小肠为受盛之腑,其气与膀胱相通,是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者,病腑气而痛窘之后,则入于手之经脉矣。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臂出肩解,上颊入耳中,至目眦脉陷者,此太阳之经脉病也。腑气之从下而上,合于手太阳之经,故当取之巨虚下廉。

经脉篇 5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是动则病咽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注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乃病气而及于有形。小肠化水谷之精微,故主液所生病者,为耳聋、目黄、颊肿、颈项肘臂痛,皆经脉所循之部分而为病也。
小肠经诸穴歌 小肠穴,十九终,少泽、前谷,后溪隆。腕骨、阳谷、养老崇。得支正于小海,逐肩贞以相从。值臑俞兮遇天宗,乘秉风兮曲垣中。肩外俞兮肩中俞,启天窻兮见天容。匪由颧髎,易造听宫?
分寸歌 小指端外为少泽,前谷外侧节前觅。节后捏拳取后溪,腕骨腕前骨陷侧。兑骨下陷阳谷讨,腕上一寸名养老。支正腕后量五寸,小海肘端五分好。肩贞胛下两骨解,臑俞大骨下陷保。天宗秉风后骨中,秉风髎外举有空。曲垣肩中曲胛陷,外俞胛后一寸从。肩中二寸大杼旁,天窻扶突后陷详。天容耳下曲颊后,颧髎面頄锐端量。听宫耳端大如菽,此为小肠手太阳。

经水篇 5

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
注 小肠受盛胃之水液,而济泌于膀胱,故外合淮水,内属小肠。

淫邪发梦篇 5

厥气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

注 厥气者,虚气厥逆于脏腑之间。客者,薄于脏腑之外也。梦聚货物之衢邑者,小肠之气虚也。

扁鹊难经 5

小肠形象

四十二难曰: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迭积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小肠腑形象之图

见图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5

小肠寒热

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中藏经 【汉 华佗】 5

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心为表里也,太阳是其经也。心与小肠绝者,六日死。绝则发直如麻,汗出不已,不得屈伸者是也。又心病久,则传小肠,小肠咳,则气咳一齐出也。小肠实则伤热,热则口疮。虚则伤寒,寒则泄脓血,或泄黑水,其根在小肠。又小肠寒则下肿重,热久不出则渐生痔疾。若积多发热则上病,若气多发冷则腰下重,食则窘迫而难,是其候也。小腹胀,则小腹膜胀,引腰疼,厥则邪入小肠,则梦聚井邑中,或咽痛颔肿,不可回首,肩如杖,脚如折。又黄帝曰:心也者,神之舍也。其脏周密而不伤,伤则神去,神去则身死矣。故人心多病,病即死,不可治也,小肠受病也。又左手寸口阳绝,则无小肠也,六日死,病则脐旁小腹中有疝瘕也。右手寸口实大者,小肠实也,有热,小便赤濇。又实则口疮,身热去来,心中烦满,体重。又小肠主于舌之官也,和则能言,而机关利健,善别其味也。虚则左寸口脉浮而微,软弱不禁按,病惊狂无所守,下空空然不能语者是也。

千金方 【唐 孙思邈】 5

小肠腑脉论

小肠腑者,主心也,舌是候也,心合于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号监仓吏。重二斤十四两,长二丈四尺,广二寸四分,后附脊,左回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傅脐上,回运环反十六曲,常留水谷二斗四升,其一斗二升是水,一斗二升是谷,应主二十四气也。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时窘乏,复耳前热,若寒甚,独肩上热,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滑者,此其候也。

小肠实热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实者,手太阳经也。病苦身热来去,汗不出,心中烦满,身重,口中生疮,名曰小肠实热也。

小肠虚寒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虚者,手太阳经也。病苦颅际偏头痛,耳颊痛,名曰小肠虚寒也。

河间六书 【金 刘完素】 5

控睪证 【主小肠

小肠病结于腰上而不下,痛冲心,肺邪所系,茴香楝实丸主之。

医学入门 【明 李梴】 5

小肠腑赋

小肠上接胃口,受盛其糟粕,传化下达膀 【】 广 【广肠、大肠,】 泌别其清浊宣通。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凡胃中腐熟水谷,其滓秽自胃之下口,传入于小肠上口,自小肠下口泌别清浊水,入膀胱上口,滓秽入大肠上口。
居脐上而长三丈二尺,脉纡则结,曲十六而大二寸有四,形小难容。
左回迭积六十曲,胃之下口,乃小肠之上口;脐上一寸水分穴,则小肠下口。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但肠有厚薄大小之分,从脉知之,诸阳经脉皆纡曲,小肠气结。
热入口渴生疮,火逆呕胀有异。

心热入小肠者,血热烦闷作渴,或虚火反逆入胃而为呕哕,小便不通,中满腹硬胀急不作渴者,未可以淡渗也,古方滋肾丸最宜。
虚陷遗精懊憹,隐曲带浊相同。

心虚入小肠者,神魂恍惚狂乱,梦中遗精,男子赤白浊,妇人赤白带,或阴中疮疡,隐曲不利,皆宜清上固下,未可以大寒大热峻攻也。
冷凝水谷不化。

寒入下焦肠痛。

血滞肩颔肿红。

气热反上,则为头痛咽痛,颔肿不可以顾,肩如拔,臑似折。血热反上,则为耳聋,目黄,腮颊肿痛。
温则茴、戟。

大茴、小茴、巴戟、乌药之类。
凉以通、芩。

通草、黄芩、天花粉、茅根之类。
补以牡蛎、石斛,泻则金砂、续随。
补用牡蛎、石斛。泻用海金砂、续随子、葱白、荔核、紫苏之类。
降火邪二便自顺,灸水分一阳遂充。

体仁汇编 【明 彭用光】 5

小肠药性

小肠乃手太阳之经,多血少气。

其经起自少泽穴,在手小指之端;终于秉风穴,在肩上举臂有空。
丙火之脏,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谓司受糟粕,受已复化,传入大肠,故云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千金》号监仓吏。
合心脏而长三丈二尺,曲十六,而广二寸有四,泌清别浊,各归前后。
胃之下口,乃小肠上口也;脐上一寸水分穴,则小肠下口也。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膀胱渣秽入大肠也。
候在人中。

《千金》云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
脉详左寸是腑也,病则小肠痛连腰脊,控睪而疼。
与心脉同位,若轻诊而阳实者,小肠实也。
实则脉实烦满,而口舌生疮。

左寸浮诊而实。

虚则脉虚懊憹,而唇青下白。

左寸浮诊而虚。

气凉补而温泻。

药性气凉者补小肠,温者泻小肠。
味辛泻而酸补。

药性辛泻酸补。

小便频而美缩泉。

缩泉丸:治脬气不足,小便频数。用天台乌药、益智仁各等分为细末,酒煮山药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临卧盐酒送下,甚效。
精不固而佳威喜。

威喜丸:治精气不固,梦泄白浊。用白茯苓去皮、切作块,以猪苓一分同放于磁器内,用水煮二十余沸,取出焙干,研为细末四两,将黄蜡四两镕化,搜和茯苓末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津服,以小便清为度,仍忌食醋。
智神远志能清浊。

远志丸:治小便赤浊如神。用远志半斤,以甘草水煮,去心茯神、去木益智仁各二两,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用枣汤送下。
龙益石莲果濇精。

思济堂曰:治小便白浊梦遗泄精等疾,用石莲肉、益智仁、龙骨五色者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清米饮调下。
小肠疝气,茴香姜浸入青盐。

去铃丸:治疝消铃。用角茴香一斤,以老生姜二斤,取自然汁浸茴香一夜,约姜汁尽入茴香内,以好青盐二两同炒赤,取出焙燥,碾罗为末,无灰酒煮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食前服三十丸,温酒米饮下。此药专实脾胃,以其有盐引入下部,遂大治小肠疝气,服之累有效。寻常治疝气药,多是疏导,久而未有不为害者。此药用姜汁,专一发散而无疏导之害,所以为妙也。
川楝炒成加木破。

川楝子丸:治一切下部之疾,悉皆治之,肿痛缩小,虽多年,服此药去根。川楝子一斤,净肉四两,用麸一合,螌蝥四十九个,同麸炒,黄色,去麸,蝥不用;又四两四两 指前用麸及螌蝥同炒黄之四两川楝子肉。下同。,用麸一合,巴豆四十九粒,同炒,黄色,去麸,巴豆不用;又四两,用麸一合,巴戟一两同炒,麸黄色,去麸,巴戟不用;又四两,用盐一两,茴香一两,同炒,黄为度,去盐,茴香不用;同木香一两不见火,破故纸一两炒黄为度,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甚者日进三两服,空心食前服。
滑石寒而治诸淋。

透膈散:治诸淋。用滑石一两,细研,劳碌劳倦虚损则发,用葵花末煎汤,调二钱服,效。又方白花散:治小便不通,膀胱湿热,用(石卜)硝为末,每服二钱,煎茴香汤调服。
沉香温而行诸气。

沉香散:治气淋,多因五内郁结不舒,此阴滞于阳而致壅塞,小腹胀满,尿不通,大便多泄,小便不利。用沉香、石苇去毛、滑石、王不留行、当归各五钱,葵子、白芍各三钱,甘草、橘皮各一钱,为细末,每服二钱,大麦汤送下。
尿血煮苦荬菜根。

用水与酒煎服,出自生经中。
血淋煎车前子叶。

用车前根叶子,用水煎,多饮佳。
清泉旋汲饮发灰。

用自己头发烧灰,或他人者亦可,细研,清水调服。或用温酒调服二钱,立有效验。
薄荷时煎调琥珀。

小便尿血,用琥珀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灯心、薄荷煎汤调服,神效。
热入小肠为赤带,茴香苦楝当归。

《拔萃方》苦楝丸:治妇人带病。热入小肠为赤,热入大肠为白,皆任脉经虚也。宜苦楝碎、酒炒茴香、炒当归各五钱,为细末,酒糊丸,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立效。
邪归六腑变膏淋,滑石、金砂、甘草。
海金砂散:治膏淋。海金砂、滑石末各一两,甘草末一分,研匀,每一匙用麦门冬汤下,灯心汤亦可。
自朝至夜思经义,果痊欲死之癃。

《发明》曰:长安王善夫病小便不通,渐成中满,腹大,坚硬如石,壅塞之极,腿脚坚胀,裂出黄水。双睛凸出,昼夜不得眠,饮食不下,痛苦不可名状。伊戚赵谦甫求治。视归,从夜至日,耿耿不寐。究记《素问》有云: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又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此病小便癃闭,是无阴而阳气不化。凡利小便之药,皆淡味,渗泄为阳,止是阳中之阴,非北方寒水阴中之阴所化者也,此乃奉养太过,膏粱积热,损北方之阴,肾水不足,膀胱肾之室,久而干涸小便。火反逆上而为呕哕,非膈上所生也,独为关,非格病也。洁古云:热在下焦,(月真)塞不便,须用关格之法。今病者内关外格之病悉具,死在旦夕,但治下焦可愈。随处以北方寒水所化大苦寒之味者,黄蘗、知母,用桂为引,丸如梧桐子大,沸汤下,二百丸。少时来人云:服药须臾,如刀刺前阴火热之痛,溺如暴泉涌出,卧具皆湿,床下成流,顾盼之间,肿胀消散。余惊喜曰:大哉圣人之言,岂可不遍览而执一者也!其证小便闭塞而不渴,时见燥者是也。凡诸病居下焦,皆不渴也,二者之病,一居上焦,在气分而必渴;一居下焦,在血分,必不渴。血中有湿,故不渴也。二者之殊,至易分别耳。
考古验今得论详,幸济将危之秘。升坎水以沃心阳,降离火而温肾水。
适有一富人,因事系狱,得大便秘。医以大黄药通之,不行,兼小便闭濇,肚腹急胀,食寐俱废。诊其脉,虚弱不渴,此因体虚伤于七情,致三焦气濇,运掉不行,乃气秘耳。遂与三和散一贴,大小便顿利而勿药,见古人处方之良也。又一童男,年十二岁,夏得疾,证热似疟,食饮少贪,余无所苦。余以藿茹饮、六和汤,病减,热未甚除。彼请小方脉治之,用诸苦寒之剂,热愈甚。数日往白余曰:求其退热而反甚。然,目从之,若见脚浮,可止药。数日脚果浮,小便赤浊,少时凝如糊,热日甚。有欲进至宝丹者,余曰:非热甚也,乃苦多泻脾伤气耳。脾得泻而虚,虚则热甚而至浮,气伤则小便赤浊如糊。经曰:苦伤气,气伤则不化,故赤浊而热也。思择处方,用白朮、赤茯苓、泽泻、猪苓,大腹皮、蓬朮各五钱,神曲四钱,木香一钱,陈皮、青皮、缩砂、三棱各三钱半,滑石、麦门冬去心各二钱半,甘草一钱半,(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大锺,灯心二十根煎至七分,食前服。未尽剂,则食进热除,便清肿退,治得其本矣。

本经补泻温凉药 5

补:牡蛎、石斛。

泻:海金砂、续随子、荔枝核、葱白,紫苏。
温:巴戟、小茴香、八角茴香、乌药。
凉:通草、茅根、黄芩、天花粉。

东垣报使引本经药:藁本、羌活 【行上,】 黄蘗 【行下。

针灸 5

《灵枢》曰:小肠控睪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睪系属于脊,贯肝肺,结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
注 控睪引腰脊上冲心者,小肠之疝气也。肓乃小肠外之脂膜,故取肓之原以散之,刺手太阴以夺之,取足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小肠之邪,按其所过之经以调其气。
《千金方》曰: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穴侠中脘两边相去一寸是也。
小肠泄痢脓血,灸魂舍一百壮,小儿减之。穴在侠脐两边,相去各一寸。又灸小肠腧七壮。

上次编辑于:
贡献者: ruguoaaa
评论
  • 按正序
  • 按倒序
  • 按热度
Powered by Waline v2.15.7